好萊塢的巔峰之作《卡薩布蘭卡》解讀

2020-08-28 張果老觀影社

獎項:

1、1998年6月16日,美國電影學院公布了近100年來美國最偉大的100部電影的名單,第一名是《公民凱恩》,第二名是《卡薩布蘭卡》。

2、2007年美國編劇協會評選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1個劇本,《卡薩布蘭卡》排名第一。

3、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三項大獎。

4、美國電影機構評選出的「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

片名:《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

國家:美國

導演:麥可·柯蒂斯

主演:英格麗·褒曼 弗萊·鮑嘉

劇本:根據舞臺劇《人人都去裡克酒店》改編

地點:北非的卡薩布蘭卡



一、背景和故事

電影拍攝時間是1940年---1941年,試映1942年,1943年全國公映。此時二戰爆發後,納粹德國的軍隊橫掃整個歐洲大陸。摩洛哥是北非最大的的港口,法國維繫政府管轄的卡薩布蘭卡成為歐洲難民逃出納粹魔爪並逃亡美國的一個跳板。影片是在二戰背景下民主和獨裁的衝突之間出品。



《卡薩布蘭卡》是一個關於兩個男人愛上同一個女人的三角戀愛的故事。1940年,反法西斯自由戰士裡克·畢萊恩和流亡海外的挪威人伊爾莎·倫德在巴黎相遇。他們相愛並開始同居。他求她嫁給他,但她總是避而不答。裡克已被列入蓋世太保的逮捕黑名單。在納粹入侵的前夜,這對戀人相約在火車站見面,一起逃離這座城市。但是,伊爾莎沒有露面,只是派人送來一張便條,說她愛裡克,但是永遠也不能再見他了。


一年之後,裡克在卡薩布蘭卡經營一家咖啡館名叫「裡克美國咖啡館」,他已經變成一位隱士,決心保持中立,無論個人事務還是政治事務都絕不捲入,如他所說,「我絕不為任何人出頭。」他酗酒成性,完全變成另一個人,後來,伊爾莎挽著著名抵抗運動領袖維克多·拉茲洛的胳膊走進了咖啡館。舊情人再度相會,在其伴著雞尾酒的閒談後面,他們的激情可觸可感。伊爾莎和拉茲洛一起離去,但裡克卻在黑暗的咖啡館內借酒澆愁,通宵期盼。


午夜過去數小時後,伊爾莎再度出現,此時的裡克已經是半醉半醒,滿懷傷感。伊爾莎不無戒心地告訴他說,她崇拜拉茲洛。但並不愛他,然後,沒等她詳說她是如何愛他,裡克由於酒醉後的苦澀,對她的敘說大加貶損,把她的話當作風塵女子的甜言蜜語。


他帶著一種扭曲的笑容,緊盯著她,變本加厲地對她大肆侮辱:「告訴我,你是為了誰離開我?是不是拉茲洛?或者我們之間還夾著別的什麼人?要不你天生就是那種水性楊花的人?」這種污衊,暗指她是一個婊子。裡克立刻把她送到門外,而他自己則崩潰在淚水中,醉眼朦朧。


裡克開的這個咖啡館是騙子、賭徒、地方紳士和想得到出境通行證的逃亡者聚集的地方。裡克從不參與地下通行證的地下交易,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兩張空白通行證。而剛從集中營裡釋放出來的的捷克左翼領導人拉茲洛和妻子伊爾莎正好來到卡薩布蘭卡尋求去美國的籤證。

伊爾莎得知裡克有通行證後,便去找他,將當初的實情告訴了裡克。原來他們在巴黎相遇時,她已經和拉茲洛結了婚,由於音信不明,她以為丈夫已經死在了集中營裡,不料就在她和裡克相識並準備一起離開巴黎時,卻突然得知拉茲洛沒有死,而是身染重病。妻子的責任和對拉茲洛的崇敬迫使伊爾莎放棄了對裡克的愛情。


無巧不成書,裡克偶然得到兩張出境通行證成了喜劇化的焦點。納粹分子與當地警察局長一邊緊盯拉茲洛的出逃,一邊尋找被偷竊的兩張通行證。拉茲洛在一次秘密集會中被納粹逮捕了。於是,醒悟過來的裡克說服警察局長雷諾釋放了拉茲洛,要他在等到拉茲洛謀取通行證時再行逮捕。隨後,裡克又秘密通知了拉茲洛,要他在飛往裡斯本的航班起飛前10分鐘帶著伊爾莎到咖啡館,用10萬法郎換取兩張通行證。一切都按照裡克的安排進行著。拉茲洛攜伊爾莎準時來到,取得了飛往裡斯本的通行證。此時雷諾突然出現了,他宣布逮捕拉茲洛。這個突發情況使拉茲洛和伊爾莎陷入疑惑之中。而當得意的雷諾把詭秘驕橫的目光射向克裡時,他看到的不是裡克的笑臉,而是一個黑洞洞的槍口。裡克不容雷諾發問。強迫他立即與機場通話,要他們保證拉茲洛和伊爾莎能安全離開。

為了人類的和平事業,裡克放棄了他和伊爾莎的愛情,當飛機在裡克頭頂掠過時,裡克強忍著內心的痛苦,目送情人遠去。不久,裡克也離開了卡薩布蘭卡,加入自由法國的軍隊,為解放法蘭西和人類的和平事業而奮鬥。


二、經典影片故事題材和結構

故事題材圍繞兩條線發展

1、 反法西斯:裡克和法西斯,拉茲洛和法西斯

2、 愛情糾葛:裡克和伊爾莎,拉茲洛和伊爾莎 裡克和拉茲洛

整部影片圍繞這兩條線索懸念迭起,矛盾衝突的關係展開,主線是三人愛情的糾葛,接下來我們主要討論為什麼被稱為最經典的愛情電影。


雖然愛情這條線索的源頭應該在一年多以前,從裡克和伊爾莎在巴黎相遇、相戀開始,但影片是從伊爾莎和裡克一年後在卡薩布蘭卡的再相遇開始的。巴黎的戀愛是通過裡克的回憶來表現的,伊爾莎離開的原因是由她自己的講述呈現的,這種持續補充前史的方式,是電影閉合式結構的表現。


電影故事的特點就是連環製造危機與設計懸念,從而吸引觀眾引發好奇並思考。影片中伊爾莎和裡克見面時曖昧的情景成了吸引觀眾的懸念。在相逢的當晚,裡克獨自喝猛酒時的閃回片段,觀眾慢慢撥雲見霧原來他們倆人之間有這麼一段羅曼蒂克。但懸念並沒有到此結束,觀眾馬上會跟裡克一樣不解:「伊爾莎為什麼不辭而別?」很快,伊爾莎出現在小酒館,但是觀眾對真相的渴望同裡克一樣,被伊爾莎迷惑了24小時。因為伊爾莎對著醉酒朦朧的裡克無法講清楚。第二天在卡薩布蘭卡的街頭,伊爾莎和裡克相逢。我們只是得到了一些零碎的潛臺詞,伊爾莎告訴裡克,當年在巴黎相遇相戀時自己已經結婚了,而慣於諷喻的裡克又迫使伊爾莎掐斷話題,直到伊爾莎再去找裡克,觀眾才了解當初她不辭而別的真相----為了拉茲洛的反法西斯事業而犧牲愛情。


愛情線索發展到第二個夜晚,懸念並沒有隨著伊爾莎的解釋而消失,新的懸念也就是更大的矛盾產生,伊爾莎最終會跟誰在一起?裡克會給伊爾莎與拉茲洛兩張出境通行證嗎?拉茲洛會拱手相讓嗎?矛盾、懸念、危機不斷出現,直至末尾大家的謎團才解開。伊爾莎與裡克的是愛情,伊爾莎與拉茲洛是友情。


整個故事按照好萊塢三幕結構的喜劇模式,衝突產生後不斷強化,最後達到高潮。它的主題是我們熟知的詩句: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三、光與色,黑、白、灰三色人物

主人公裡克、伊爾莎、拉茲洛塑造為經典的白色人物(正義)

警察局局長雷諾為黑色人物(反派)

納粹代表斯特拉斯上校塑造為黑色人物(反派)

其中三個白色人物,被義大利符號學家溫別爾託·艾柯稱為「神話人物」。

裡克是一個糅合了玩世不恭和瀟灑豪邁的雙重性格的冒險家,是個情場失意的禁慾者,也是個痴迷酒癮的酒鬼。

拉茲洛扮演的是一個雙重角色:愛情上是模稜兩可的,政治上卻是明白無誤的,在納粹惡魔面前他絕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文明戰勝野蠻的主題與另外一些主題交織在一起,既有奧德修斯歸來的悽涼悲哀,又有伊利昂戰場的威武雄壯,

伊爾莎則是一個神秘的或宿命的女郎。


反派的塑造與刻畫同樣是惟妙惟肖,將納粹的嘴臉與醜態展現的淋漓盡致。


四、攝影為夢幻主義的唯美

攝影師亞瑟·艾德森,從1913年起是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的最早的15個會員之一。他認為故事和演員是最主要的元素。電影《馬爾他之鷹》需要強烈的、現代的、吸引眼球的攝影。有的電影要求儘量不引起人的注意,從而強調現實的幻覺。好萊塢經典敘事在形式上只有一個原則:服務於故事和演員,營造現實的幻覺,讓觀眾完全被故事吸引。這部影片大部分是在攝影棚內完成的,除了飛機飛翔的鏡頭之外。影片的燈光、服裝、道具、布景都具有唯美主義的傾向。自從電影上映以後,本來是一個單調的港口一下子成了熱門旅遊景點,經濟飛速發展,僅僅以《卡薩布蘭卡》為名的咖啡館開遍了歐洲、美國很多城市,足以說明經典電影的品牌效應的無法想像的。


結束語

《卡薩布蘭卡》把這個愛情故事變成了集各種電影類型為一體的絕對經典。故事層面集中力愛情、驚險、犧牲、幽默等諸多要素。從商業看,影片有北非的異域風情,悅耳的主題音樂,還有選擇得當的明星。諸多元素混合在一起成立一部跨越時間的經典之作。但所有的套路不顧一切地衝上舞臺時,也就達到了 荷馬馬史詩般的深度。

相關焦點

  • 《卡薩布蘭卡》:難民電影的巔峰之作
    2017 年坎城電影節的參展影片《木星之衛》,講述了一個難民如何重生並擁有了超人能力(不過 我並不看好);同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反映全球難民危機的紀錄片《人流》進行了首映。不過恕我直言,很難想像幾十年後,這些電影中有哪些還能讓人們反覆回味。它們雖很應時,但易過時。然而,有部反映難民危機的電影——《卡薩布蘭卡》,在1942年11月首映後至今,仍被視為好萊塢最傑出的影片之一。
  • 好萊塢的巔峰之作《北非諜影》影評
    摩洛哥是北非最大的的港口,法國維繫政府管轄的卡薩布蘭卡成為歐洲難民逃出納粹魔爪並逃亡美國的一個跳板。影片是在二戰背景下民主和獨裁的衝突之間出品。《北非諜影》是一個關於兩個男人愛上同一個女人的三角戀愛的故事。1940年,反法西斯自由戰士裡克·畢萊恩和流亡海外的挪威人伊爾莎·倫德在巴黎相遇。他們相愛並開始同居。他求她嫁給他,但她總是闢而不答。裡克已被列入蓋世太保的逮鋪黑名單。
  • 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是非洲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她還不是摩洛哥王國的首都,但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拉巴特?我可以肯定,不止北京朝陽區,乃至全中國,肯定沒有一家咖啡館、酒店肯冠之於拉巴特的。那地方,幾千年前就被人盯上了,卡薩布蘭卡真美。我去卡薩布蘭卡正趕上落日,卡薩布蘭卡的落日別有風採。
  • 從故事情節、主題思想和主角演繹來解讀影片《卡薩布蘭卡》的魅力
    這部誕生於二戰期間的好萊塢影片,一經上映,票房大獲成功,斬獲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三項獎項。《卡薩布蘭卡》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該片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影史百大愛情電影之首。
  • 佳片有約|卡薩布蘭卡裡的絕世愛戀
    究竟他們的愛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還是真心相戀,一場心理掙扎與考驗信任的測試就此展開…… PART 01///// 奧斯卡級別的陣容 1942年由好萊塢傳奇影星,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獲獎者亨弗萊·鮑嘉和英格麗·褒曼主演的經典愛情諜戰電影《卡薩布蘭卡》曾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影史百大愛情電影」之首,作為向這部經典影片致敬的
  • 一生要看的50部電影之六——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  一部堪稱&34;式的經典影片  表現二戰中男女愛情的驚世之作  好萊塢影史上驚險偵探片的裡程碑之作  1942年出品  導 演:麥可·柯蒂斯  主 演:英格麗·褒曼  亨弗萊·鮑嘉  ·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三項大獎  ·美國電影十大佳片之一
  • 看著《卡薩布蘭卡》走進卡薩布蘭卡
    每一次,通過屏幕看到《卡薩布蘭卡》男主角裡克對女主角伊爾薩的深情讓他選擇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愛人,在卡薩布蘭卡的機場,裡克擊斃了阻止維克多和伊爾莎離開的德國少校,目送著自己最愛的女人奔向自由。男主角裡克那決然轉身而去的身影都讓人黯然銷魂,忍不住想要喚住他,將那深愛的背影留住……終於,我還是在一個細雨飄飄的黃昏,來到了《卡薩布蘭卡》的卡薩布蘭卡!
  • 《卡薩布蘭卡》是屬於奧斯卡好萊塢黑白著名電影片
    《卡薩布蘭卡》是屬於奧斯卡好萊塢黑白著名電影片。主人公是rick——一個看似冷漠無情,生活乏味的男人,逃亡到了卡薩布蘭卡,在此安居下來,開了一家咖啡店。《卡薩布蘭卡》這部影片是以所在地名命名的,他們在這卡薩布蘭卡走過了許許多多曲折坎坷的心裡路程和蛻變過程,每個人都發生了變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和缺點以及一直執著的,學會了忍讓,學會了放棄,學會了祝福,因為祝福別人等於救贖了自己。背景音樂是一首有名的思念型樂曲,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反覆出現,催人淚下,整個劇情就是靠這個背景音樂完成的,靠著背景音樂回首,直到迷霧迴蕩。
  • 免費觀影丨好萊塢經典電影《卡薩布蘭卡》露天觀影+周末酒會
    好萊塢黃金時代真跡系列展在智慧山藝術中心壹號展廳進行中,作為展覽的系列活動,9月9日,智慧山山丘廣場將放映好萊塢經典影片,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卡薩布蘭卡》,邀請千人露天觀影,放映結束後,現場將進行露天酒會,分享嘉賓將在酒會中與大家暢聊電影及收藏的故事
  • 電影裡的卡薩布蘭卡
    影片一開始,布拉德皮特乘著降落傘緩緩降落在一片茫茫的沙丘上,然後坐車進入了一座城市——卡薩布蘭卡。當一部間諜片同卡薩布蘭卡扯上關係的時候,很難相信人們不會聯想到另外一部曠世經典《北非諜影》,當然更為人們熟悉的名字還是《卡薩布蘭卡》——和這座城市同名。
  • 《變臉》:華人導演西徵好萊塢巔峰之作!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面有2000多顆追敬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星星」代表著對娛樂產業,有傑出成就的人的永恆紀念。黃柳霜,是第一位留星的華人,之後李小龍、成龍、劉玉玲也相繼在上面留星,這可以說也是一個很高的榮譽了。
  • 「人設崩塌」的帕西諾,憑藉巔峰之作,捍衛了好萊塢影帝的地位
    阿爾帕西諾的巔峰之作,被授予奧斯卡電影終身成就獎好萊塢有兩位「過氣」的巨星,他們的演技堪稱教科書,從未出演過任何爛片,參演的電影作品通常都是各大電影節及權威獎項的常客,他們被稱為美國的「古惑仔」。「小弟」是戲王之王的羅伯特·德尼羅,當今美國影壇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演員,位於影史十大表演藝術家榜首。
  • 英格麗·褒曼及其代表作《卡薩布蘭卡》
    (本刊編輯:弋戴平)英格麗·褒曼及其代表作《卡薩布蘭卡》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別名,好萊塢第一夫人。1915年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好萊塢電影演員,畢業於瑞典皇家戲劇學院。1939年主演首部英語影片《寒夜琴挑》。1942年因主演電影《卡薩布蘭卡》而成名。
  • 電影 《卡薩布蘭卡》
    影片信息:片名: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類型:愛情/劇情導演:麥可·柯蒂斯主演: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克勞德·雷恩斯/保羅·亨雷德基本介紹:《卡薩布蘭卡》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該片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 影史百大愛情電影之首。
  • 卡薩布蘭卡 ——觀電影《北非諜影》有感
    此情可待成追憶,時過境遷永難悟。幾時休,相逢否,北非諜影多迷霧。何處走,為誰去,卡薩布蘭衷情訴。於是,當硝煙和別離都已成為往事,所有的記憶都化成一首甜蜜而又痛楚的歌曲,傳唱著那殘酷的戰爭年代,那難以忘懷的愛情,那無法改變的命運。        北非的空氣裡瀰漫著硝煙、戰火、浪漫與濃情,卡薩布蘭卡的街頭交織著古老的年代與記憶、各色的建築與人群。「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中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走進了我的。」這是電影中一句臺詞。緣分是什麼?
  • 為打破質疑,成龍玩命演戲,拍出香港警匪片巔峰之作,徵服好萊塢
    為打破質疑,成龍玩命演戲,拍出香港警匪片巔峰之作,徵服好萊塢:《警察故事》丨Police Story從《醉拳》裡的功夫小子,到《警察故事》裡的港警形象代言人01成龍的發憤之作在好萊塢,成龍一直被視為李小龍的接班人。
  • 經典愛情電影: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愛情電影,由麥可·柯蒂斯執導,亨弗萊·鮑嘉
  • 卡薩布蘭卡,為一部電影去一座城
    卡薩布蘭卡的裡克咖啡館《卡薩布蘭卡》上映之時的1944年底,正逢英美聯軍12萬人在北非登陸成功,更巧的是,電影首演的那天11月26日,正是盟軍攻克卡薩布蘭卡之日,這為該片成為經典之作提供了不朽的歷史條件,更重要的是
  • 24年了,它是無數影迷心中的No.1,好萊塢動作片的巔峰之作
    它是好萊塢動作片的巔峰之作。那麼《勇闖奪命島》究竟有什麼魅力呢?02這是一部純爺們的「情感」動作片,它製造了極為複雜的人物情感。化學專家 古斯比(尼古拉斯·凱奇飾)1996年的尼古拉斯凱奇還不是爛片之王
  • 《卡薩布蘭卡》:二戰局勢發展如何助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美國電影學會甚至將影片評為「影史百大愛情電影」之首,力壓恢弘大氣的《亂世佳人》和美輪美奐的羅曼蒂克歌舞片《雨中曲》(1952)而穩坐首席,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史上「101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該片排名第一位,其不可撼動的影史地位從這些電影業權威排行榜中可窺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