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巴圖海
昨夜,註定是中國第六大富豪—何享健家族的不眠之夜。
據媒體報導,14日,這個中國第六大富豪家族的奠基者,在自己家中被人劫持。何享健之子何劍鋒從自家別墅旁邊的河中遊泳到河對面報警。
有媒體稱,6月14日17時左右,當地警方接到報案,在順德北滘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A60號(也就是何享健的家中),有人求助稱:有人進入屋內,疑似攜帶爆燃物品。
這也與當地物業反映時間差不多,即五點多,這個小區開始被警方戒嚴,一度還禁止業主外出。
圖源來自網絡
事發的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正是由美的集團投資開發的頂級豪宅社區,離美的總部步行20分鐘左右,均價為1.85萬/平米。
經實地探訪發現,在警方發出通報前,事發地—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的門衛口風十分緊,均對外表示:沒有異常或沒聽說這回事。
按照時間算,何享健大概被劫持了近12個小時。
而負責老爺子所在社區安全,正是美的自己的公司——美的物業。不過,縱然貴為富豪社區,但這裡的管理卻十分鬆散,偶有竊案發生。
出了今天的事情,是意外但也並不讓人意外。
美的集團官微隨後轉發上述通報稱,感謝公安,感謝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
根據福布斯實時數據,何享健個人身家為255億美元,折合1806億元人民幣,為中國第6大富豪,超過了丁磊和楊惠妍。此外,何氏家族還掌握了七家國內外上市的公司。
貴為千億富豪,何享健甚少拋頭露面,外界對他知之甚少。即使在美的內部,他同樣神秘。一名在美的工作8年的外籍員工,離職時的唯一願望是:「想近距離看一眼BOSS」呢!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美的品牌的長盛不衰。
論戰鬥力,他的企業超格力,打的董明珠沒脾氣;勝海爾,讓張瑞敏無可奈何。
與這家發跡於鄉鎮企業的公司相比,往日那些同時期的品牌,如牡丹彩電、雪花冰箱、燕舞錄音機、萬燕VCD……大部分已消失或被邊緣化了。
何享健創業之路,大可以類比《大江大海》裡的雷東寶。
為了給鄉親們找生計,靠著計劃經濟時集體經濟的保護殼,1968年5月,何享健聯合23個居民,籌集5000元創辦了生產塑料瓶蓋的「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
這就是美的前身。
這樣的生產組在當時屬於灰色地帶——歸屬集體經濟但又游離於計劃體制之外,可松可緊,但也需要膽量。
可是嚇死也比餓死好吧,那就幹吧!
但這個時候,小作坊什麼賺錢就做什麼,瓶蓋、皮球、塑料管、汽車配件……
而想做一個影響全國的家電集團,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直到1980年代,何享健這個小作坊才有了點做家電的眉目。
靠著給國營廠加工電扇的配件的機會,何享健和他的同事們做出了第一臺自己的電扇。
一不做二不休,何享健決定自己做個品牌出來,1981年,才有了「美的」這個名字。
因為電風扇需求巨大,美的成立的第一年,營收便突破300萬,淨利潤超過40萬。
和很多同時代粵商相比,他沒有潘寧的悲情(科龍),沒有楊國強早年的貧苦(碧桂園),沒有梁慶德的大起大落(格蘭仕),他幾乎是在順風順水間,就將一間農村作坊做成了行業老大。
但這其實不是何享健命有多好,而是依靠關鍵時刻冷靜的決策,闖過了制度的關卡,也躲過了很多坑。在制度之險中,他左右騰挪終於闖過關卡求得富貴。
1992年總設計師南巡後,伴隨著總設計師的指示,順德開始率先進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嘗試,何享健聞訊後立馬毛遂自薦,充當試驗田。
論實力,當時的美的並不是最強的,但何享健卻很積極地去落實這件事情。由此,美的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改制及時,何享健也因此避免了健力寶李經緯那樣的產權悲劇。
2001年初,經過反覆「協商」,美的管理層收購了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東——順德市北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管理層成了美的真正的主人。
美的此後多次在制度革新中,引領民營企業的風潮。某種意義上,「何享健和美的」很像那個時代的「馬雲與阿里」。
他從日本松下那裡學習、改良了一套新方案,即事業部制。1997年,他將企業按照空調、電機、廚具等核心產品,劃分為5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門,由部門經理具體負責日常經營,而他只管經理。
美的曾訂立了一本70多頁的《分權手冊》。這本手冊指明了各層級的關係,也劃分了權力和責任範圍。比如,總部對事業部的考核只有績效,不達標的事業部,其管理團隊要集體辭職。另外,總部也給予了各事業部極大的自主權,有部門經理請示千萬級別的投資意見,何享健只說一句:「你自己拿主意」。
同樣,何享健管理下的美的,也沒有被衝昏頭腦,參與到本世紀初民企海外收購大潮中。
對此,他是這麼說的:「我們有什麼能力去管控別人?看看美國、歐洲的企業到中國來收購,90%都是失敗的,我們去收購美國、歐洲的大企業,就如同一個第三世界小國的民營企業來中國收購一個大型國企,他們服氣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承制度上,美的也引領了風氣之先,成為千億級民營企業中第一個沒有把企業交給「二代」的,而是交給了1個外人——方洪波。
何享健和方洪波二人的關係,被評價為「中國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踐之典範」。作為職業經理人的方洪波,也獲得了超過45億的身家。
而在2012年美的集團更朝換代中,何享健的兒子何劍鋒僅以董事身份,位列在新一屆美的集團董事會的10名成員之一,並專注於投資領域。
不過,何劍鋒創設的盈峰控股官方發布的關聯企業中,美的控股、美的集團、美的地產赫然在列。
雖然家族成員大部分退居管理幕後,但目前,何氏家族依舊控制著美的。數據顯示,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而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實際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餘的5.45%股份,則是由何劍鋒的妻子盧德燕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