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個新冠肺炎患者,雖然治癒出院了,可是我高興不起來,總感覺病毒還在體內咆哮,也害怕出去後面對家人和朋友。" 近日,在接到湖北襄陽一名患者的求助後,望城區精神病醫院副主任醫生、二級心理諮詢師田滿紅通過進一步的了解後,分析患者是對新冠肺炎出現了明顯的病恥感(患病之後的一種負性情緒體驗,對患者社會功能康復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田醫生立即開出四張處方:一是用知識明目養心,加強科普,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的影響。二是覺察自己的情緒,理性的面對自己目前的狀態。三是充分的傾訴和傾聽,分享自己的體驗。四是規律的運動和作息,適當的開展室內體育鍛鍊。通過田醫生後續長達十餘天的跟蹤治療,截止目前該患者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平穩的度過了隔離期回歸社會。
疫情襲來 , 全國各地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們迎面出擊,上演 " 最美逆行 "。也有這樣一個團體,他們用心戰 " 疫 ",堅守 " 後方 "。1 月 27 日,望城區成立了新型冠狀肺炎心理幹預工作組,通過諮詢熱線開展心理援助。其中心理幹預組成員之一的田滿紅醫生在參與望城區心理幹預工作同時,主動支援湖北心理援助工作,自 2 月 15 日起加入襄陽市抗疫心理支援團隊,負責每周一值班,從早上 8 點工作到晚上 10 點,線上答疑解惑,解決心理問題。目前已開展《創傷及應激相關障礙》及《讓心有力量,讓愛能傳遞》為主題的多場線上公益講座,在線聽眾達上千人次,並接受了多名群眾的來電諮詢。
" 相比對身體的藥物治療,心理危機幹預往往更難,我目前接聽的來電諮詢中,基本上都是其他諮詢師轉診過來有嚴重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問題的諮詢對象,這樣的心理幹預更需要多次、長時間的深入交流。" 田滿紅醫生說。
疫情期間,不論是患者、家屬,還是工作人員,都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醫學救助已在前,做好心理援助是守好 " 後方 " 最重要的任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幫助有心裡症狀的群眾更加理性積極面對生活,是一場心理的博弈,更是一次看不見的較量,讓我們為守在後方,以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為有需要的群眾排憂解難的田滿紅醫生點讚。
瀟湘晨報記者羅雅琪 通訊員馮智強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