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治傳播的創新路徑

2021-02-08 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國政治傳播的創新路徑 ——以新軍事電影為例

2019年12月05日 08: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晶

字號

內容摘要: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四個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其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為中國的政治傳播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作者簡介: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四個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其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為中國的政治傳播指明了方向。軍事電影直接以國家武裝力量為表現對象,天然具有樹立中華民族自信、凝聚國家認同的作用,是很好的政治傳播途徑,但長期缺乏突破。近年來,以《戰狼》(2015)、《湄公河行動》(2016)、《戰狼2》(2017)、《空天獵》(2017)、《紅海行動》(2018)為代表的新軍事電影嶄露頭角,對政治傳播的主體格局、敘事模式和大眾接收效果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政治傳播主體格局的新拓展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以黨和政府及所屬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政治傳播結構,逐漸呈現「由政黨主體主導、社會主體補充」的演變趨勢。2015年,國務院轉發了《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首次將文化領域納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的推廣範圍,昭示著這種演變的可行性。

  而新時代的新軍事電影在實踐層面上提供了範例。《戰狼》等一系列電影集中採用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即片方在國家有關部門(或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進行拍攝、審核,過審後再由商業公司(有時也包括指導方機構)出品和發行。如《戰狼2》獲得了南京軍區支持,由原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出品;《紅海行動》獲得了中國海軍支持,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

  這種「官民合作」的模式有效激發了電影活力。此前,「主旋律」重大題材的拍攝資質要求很高,規模較小的民間商業公司幾乎無緣介入。新軍事電影打破了這種慣例,「主旋律」電影開始通過民間商業公司進行運作,由多家公司聯合出品。例如《戰狼2》有8億元票房保底、14家出品方、7家發行方,其中有國企也有私企,資本的積極性被很好地調動了起來,充足的資金也確保了影片的質量。

  新軍事電影正方興未艾。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電影管理部門發生了變化,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這昭示著電影在軟實力構建的體系中將更加重要,更為國家所重視。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將有更多不同層次的力量被電影事業凝聚起來,進一步促進「由政黨主體主導、社會主體補充」的政治傳播主體格局成型。

  政治傳播敘事模式的新構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部隊」「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等論述,這些論述給新軍事電影的表現內容提供了指引。現代化的表現內容應有現代化的表現形式與之匹配,電影的類型化發展是一條可取之路。一部電影可以被看作兩個對話:與現實的對話和與以前所有藝術作品的對話。新時代的新軍事電影一邊與現代化軍隊對話,一邊借鑑類型化經驗,同時吸取以往「主旋律」電影的經驗,進行新的敘事探索。

  一是情節設置。美國電影理論家路易斯·賈內梯(Louis Giannetti)認為,最經久不衰的類型片往往適應變化著的社會形勢。它們大多數是作為善與惡的寓言開始的。這幾部新軍事電影都採用了簡單明了的二元對立模式和公式化的故事情節。事件被置於國際背景下,講述中國軍人對內守衛祖國人民、對外進行國際救助和反恐鬥爭的故事。與以往的軍事電影相比,軍人跨國執行危險任務是選材和內容上的新突破,也是國家實力和國際觀的能指:中國不僅有能力捍衛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名譽,而且有實力維護世界和平,成為世界人民的可靠朋友。

  二是人物塑造。中國的「超級英雄」誕生了,《戰狼》和《戰狼2》的特種兵冷鋒、《湄公河行動》的緝毒特警高剛、《空天獵》的空軍精英吳迪,都是置死地而後生的「超級英雄」。以冷鋒為例,作為集體的象徵,他體現著當代中國人愛憎分明、勇敢堅毅、自尊自強、有人情味的特點,也體現著中國軍人忠於祖國、熱愛人民、集體至上、捨生忘死的特質。作為個體的符號,他則有失去理性、違反紀律的戲劇化表現。作為政治的隱喻,他將五星紅旗套在胳膊上得以平安穿過交戰區,收養黑人孩子,拯救非洲人民,與壞人搏鬥,這些敘事或隱喻著中國與他國的友好關係,或塑造著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的獨立品格。

  三是視覺呈現。影片高水平的製作技術彰顯著中國軟實力的提升,同時展示了我國科技強軍和軍事現代化成果。如《紅海行動》對戰爭場面的逼真呈現震撼人心,場面的刺激程度突破了觀眾對「主旋律電影」表達尺度的預期,甚至引起了輿論關於「分級制」的討論;《戰狼》《戰狼2》從頭到尾均是熱血打鬥場面、戰爭爆破場面,琳琅滿目的武器表演被網友稱為「武器大全」;《空天獵》展示出各類空軍現役裝備、高難度的飛行技術以及驅逐領空侵入者的場景;《湄公河行動》中先進精良的裝備、領先的防護科技也令人耳目一新。自此,國產軍事電影終於突破了以往陸軍題材的限制,海陸空三軍和特警力量都得到了精彩而有力的呈現。

  政治傳播接收效果的新成就

  從對外傳播來看,新軍事電影傳達了堅定的國家意志,避免了以往對外溝通時主體地位難以凸顯的問題,體現了當今世界力量對比之變化,開拓了中國形象自塑的新領域。同時,它沒有使用刻板的宣傳話語,而是用大眾化的電影語言與世界交流,走上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類型電影之路。中國甚至將《戰狼2》送審奧斯卡,雖未能入選,但體現了中國敢於並樂於與世界對話的自信態度。

  從對內傳播來看,主旋律電影可能被詬病的地方,在新軍事電影中已被明顯改進,「教育群眾」的高姿態也變成了平易近人的「與消費者共贏」。相應地,受眾曾經對主旋律電影刻板說教的「不適」也在逐漸消失。《戰狼2》甚至成為國產影片票房的新裡程碑,社會對下一部的籌備情況頗多關注;《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在豆瓣上的評分均達到8分。電影中的「英雄」和幕後把關的各個單位(部門),一同通過新軍事電影這座橋梁獲得了具有「消費者」和「人民」雙重身份的國人的好感,這樣一來,政治傳播的效果就更好。

  不過,樂觀的票房背後,也有不少質疑聲。國內外均有一些觀眾對冷鋒這個超級英雄表示不屑,認為其與20世紀80年代美國系列電影《第一滴血》的主角蘭博相似,是一種過時的模仿,「好萊塢早都不玩這一套了」。諷刺的是,今天好萊塢再次喚出了「過時」的蘭博,《第一滴血5》於2019年9月20日在美國上映,影片中的他依然是個以一當百的孤膽英雄。誠如演員吳京所言,為什麼中國不能有自己的超級英雄?從另一方面來看,新軍事電影確實還有許多亟待填補的空間,例如《空天獵》作為中國第一部現代化空軍題材電影,在軍事專業性、敘事、選角等方面仍有諸多缺點。而新軍事電影目前整體正處於發展初期,需逐漸在政治、文化和軍事專業性等方面找到合適的定位,進一步為作為政治傳播的影視藝術提供創新借鑑。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傳媒學院)

 

相關焦點

  • 我國電影版權保護的路徑創新
    但市場高度繁榮的背後也存在隱憂,其中,電影盜版現象日益嚴重,電影版權盜版方式日趨多樣化,成為一個全球普遍面臨的問題。可以說,如何更有效地保護電影版權,已經成為我們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我國電影版權保護的探索實踐   隨著我國電影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對電影版權的保護逐漸重視,並出臺了很多保護電影版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 做好政治文獻對外翻譯與傳播,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屆論壇下設四個議題,分別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闡釋、翻譯與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對外闡釋與傳播」、「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經驗研究」等角度,為進一步加強政治文獻外譯能力和國際傳播能力,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話語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建言獻策。
  • 政治傳播的新挑戰與新對策
    中國共產黨親民富民、改革創新、法治公正、清正廉潔的執政黨形象,勇於開拓、致力民族復興、善於順勢應變、具有全球影響的國際形象,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執政實踐的外在體現,離不開尊重規律、實事求是的政治傳播。中國共產黨通過各種渠道和媒介,傳播黨的執政理念、優良傳統、工作作風、組織面貌等,有利於塑造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 【智庫思享】「網際網路+文化扶貧」的現實挑戰與創新路徑
    [關鍵詞]「網際網路+文化扶貧」;文化精準扶貧;創新路徑[中圖分類號]D63[文獻標識碼]A貧困是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世界性難題,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群就有扶貧脫貧的社會實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就是旨在消除貧困的宏偉計劃。美國人類學家奧斯卡?
  • 聚焦主旋律、關注社會現實、創新傳播方式——我國紀錄片發展正...
    聚焦主旋律、關注社會現實、創新傳播方式——我國紀錄片發展正迎來春天 2020-01-19 10:39:08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會上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共有230餘部國產紀錄片上映,「短平快」趨勢顯著,微紀錄片增多,「短小精悍」紀錄片傳播效果好——總集數不足10集的有147部;每集10分鐘以內的有20部,30分鐘以內的90部,60分鐘以上的僅12部。除了傳統電視媒體積極推出紀錄片外,主流視頻網站、短視頻平臺、新聞資訊平臺、自媒體也逐漸成為紀錄片傳播的陣地。
  • 對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製作與傳播路徑探討
    本文簡要介紹了新媒體與短視頻,分析了製作短視頻的方法與要點,同時探討了傳播短視頻的有效路徑,希望能夠充分發揮短視頻的作用,提高製作與傳播水平,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短視頻製作;傳播路徑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0-0000-02 行動裝置現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 人民網總編輯羅華:守正創新 融合傳播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領導留言板」正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廣泛、真實、有效的生動樣本。2017年,我們進一步釐清了「傳播力」的內涵,著重從內容生產和渠道建設兩個維度,對指標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兼顧可操作性,形成了報紙、廣播、電視融合傳播指數指標體系,考察我國主流媒體在傳統終端、PC端、移動端的綜合傳播力,同時反映我國媒體融合傳播的總體水平和特徵。
  • 如何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
    會議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 關注政治傳播實踐 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高瑩)10月31日,第七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暨第四屆政治與傳播研究生論壇在線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主辦,主題為「計算科學、政治傳播與國家治理」,系統探討在大數據條件下把握公眾心理、實施有效政治溝通,探索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路和方法。
  • 18個案例解析中國跨文化傳播創新-虎嗅網
    我國的跨文化傳播敘事取得了哪些長足發展與成果?本期全媒派帶來肖珺、李朝霞原發布於單波主編《中國傳播創新研究報告》的一篇文章,作者對過去一年中國跨文化傳播創新實踐作出最新研究,從實際案例出發,探索了促進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新理念。
  • 韓國流行音樂在我國的傳播現狀及影響的思考
    筆者將旨在通過對韓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與特點的梳理,闡述其在我國國內的流行原因與傳播現狀,並試圖分析其在我國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最後從中提取有益於我國流行音樂發展的借鑑意義。 關鍵詞:韓國流行音樂;傳播現狀;影響 目前風格鮮明的韓國流行音樂流行程度之廣是顯而易見的,而其如今的態勢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不斷的融合與創新下一步步向現在的狀態靠攏,並仍在持續發展中。
  • 讓《今日聚焦》新聞專欄成為政治傳播領域的新風向標——訪浙江...
    「今日聚焦現象」不僅是新聞傳播學者的研究對象,更是當今中國體制與機構改革大潮中,為迅速提升行政效率而創造的新型政治傳播模式。夏學民表示:這種新模式的核心是建設性輿論監督。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今日聚焦》創新建設性輿論監督與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等7個案例同時獲得「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特別貢獻獎」足以說明,該欄目不是新聞媒體的一般性批評報導,而是省委省政府在新時期對「輿論監督」+「行政監察」+「績效考核」融合權力運行方式的新嘗試。在浙江,凡是被《今日聚焦》欄目曝光的,政績考核一律扣分,失職幹部一律處理,違法業主受到法律制裁。
  • 地域文化如何破圈層傳播?《見多識廣》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
    加之,絕大多數的綜藝節目似乎都難逃「第三季魔咒」、「綜N代困局」,電視人其實也在不斷思考:文化節目究竟應該如何創新,才能產生更持久的影響力?今年,《見多識廣》第二季讓觀眾看到,以往以體驗或者誦讀方式為主的文化類節目,其實也可以擁有不一樣的創新路徑!
  • 基金項目:基於場景時代的陶瓷產品創新設計路徑
    陶瓷產品設計由於長期受到傳統觀念束縛,缺乏創新意識與個性化設計,不能滿足人們對當下陶瓷產品更高層次的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探索麵向「場景時代」的陶瓷產品創新設計新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不僅能夠拓展陶瓷產品的設計思路,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陶瓷產品的新需求,對陶瓷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具有重要價值。
  • 「必刷大題17」2021屆高三政治一輪複習——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分析】(1)本題要求閱讀材料一,運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知識,說明我國高鐵技術的創新發展是如何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可結合材料中「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其運營裡程穩居世界第一。我國高鐵自主創新技術的發展,不僅推動了國內高鐵網的建成,而且還不斷走向世界,大大地推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二是教師育人和家庭育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兩翼驅動。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他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時號召全國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 【學術資訊】《新聞與傳播研究》《現代傳播》精華薈萃(2)
    主流風範: 融合發展浴火重生——加快我國新型媒體集團建設的若干思考[J]. 現代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 11: 012.[2]王曉生. 中國期刊: 後發國家的品牌戰略[J]. 現代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 11: 013.[3]隋巖, 苗偉山. 中國網絡群體事件的主要特徵和研究框架[J].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大國重器」頻亮相 科技創新引發展
    > 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網:為幫助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生準備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包括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時政熱點、時事新聞評論等。星河燦爛,北鬥「追」星,以北鬥命名的中國自主研發導航系統,正在將科技創新的的「光芒」灑向世界各地。無論是「嫦娥」升天,還是「蛟龍」入海,抑或高鐵走出國門,都反映出我國科技的巨大進步。正是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之下,中國未來的道路將越走越順,越走越寬。當下我國科技投入的產出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2018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到1.96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18%。
  • 我國大豆增產的潛力與路徑探討
    2019年,我國大豆平均畝產為129.3公斤,創歷史新高。但與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大豆生產先進國家相比,提高我國大豆單產的任務仍相當艱巨。綜合分析我國大豆單產與美洲大豆主產國的差距,有助於釐清大豆增產方向,制定大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七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10月31日,第七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和第四屆「政治與傳播」研究生論壇在線上正式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主辦,主題為「計算科學、政治傳播與國家治理」,系統探討在大數據條件下把握公眾心理、實施有效政治溝通、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