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劇透,說電影,聊婚姻(三)

2020-08-28 MMontesquieu

繼續聊電影,

分享40+的 M 對婚姻的感悟。


7


《 45周年 》

這部電影,真是現實的讓人沉重。


思考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婚姻才可以長久?

影片中的夫妻結婚45年了,波瀾不驚的,這算是很值得稱道的婚姻了吧。

可是呢?不劇透了。


想想我們的生活中,

有沒有那種孩子上了大學,

卻突然離婚的夫妻,

有沒有那種一把年紀了,

就是要分開的夫妻,

有沒有那種早就分房睡,

卻就是不離婚的夫妻,

......

只有你想不到的,

怕是沒有現實中沒有的。

曾經有個六十幾歲快退休的大叔,

在飛機上和我閒聊,就說到,

維繫婚姻長久的是「利益」,不是感情。

比如,共同撫養孩子的利益,

比如,夫妻一起創業的利益,

比如,算不清楚的經濟利益。

這個問題,M也沒有答案。


這部電影M給出的關鍵詞是:執念


其實放下執念,他們還是很好的夫妻。

可人性啊,到老、到老,

還是會有放不下的執念,

而最終困擾和影響自己生活的,

無非那點「執念」而已。


生活中的執念,你也有嗎?

不如看看這部電影然後重新思考一下吧。


8



《 阿爾德曼夫婦 》


這也是從年輕走到老年,

算是相伴一生的婚姻故事

但就是這一生,實在充滿太多的意外了,

結局M太喜歡了。

越是精彩的電影,

越是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阿姆雷特般,越是難以用文字來解讀。

這部電影的很多片段、細節,

都引人入勝值得思考。


M給的關鍵詞是:無限可能

對,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

婚姻充滿無限可能。

而你就是自己婚姻故事的

編劇、導演、演員,

你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得很精彩,

卻演得了無生趣;

也可以把本來平淡無奇的故事,

演得每天都很有趣,是不是呢。

有時候劇本不是按照我們的意願來的,

但好的演員可以化腐朽於神奇,

平淡的流年也可以過的有滋有味,

天成的佳偶也可能過得亂七八糟。

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但我們未必知道往哪裡使力。

婚姻,就是有無限可能。

因為,一切都是你在操控呀


同一個導演,我還很推薦另一部,如下:


9


《 美好年代》

和上一部是同一個導演,

法國導演 Nicolas Bedos ,

這部電影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像

《甲方乙方》,總之都是挺有趣的電影。

但這部電影還是延續了導演一貫喜歡的婚姻題材,引發人們關於婚姻的思考。


你的伴侶跟不上你的腳步了,怎麼辦?

你跟不上你的伴侶的腳步了,怎麼辦?


M給出的關鍵詞是:改變

保持一定的新鮮感,

是久處不厭的一種辦法。

容顏都在漸漸老去,

身體也在漸漸疲軟,

生活越發一層不變,

對方就那點脾性愛好早就門清,

一切都顯得太熟悉、太沒新意,

對生活沒有了新的希望和熱情,怎麼辦?

可是,

時代又在不斷進步,

不斷有新鮮的事物誕生,

我們並不缺乏改變的機會,

是一起擁抱新鮮、一起改變,

還是墨守成規,一如既往?

我們需要行動起來。

其實,M覺得,

也許婚姻中最怕的就是:

不同步。

一方已經追到了太空星鏈,

一方還在二維空間,

一方已經走了100步,

一方還在20步之處徘徊。

這就會比較擰巴。

而人生中,也最怕一個活得 擰巴。

得了西瓜,想芝麻的好,

得了芝麻,想西瓜的甜,

不能怡然自得,才是難受的源泉。


也許大部分的人,包括M,

都像 阿爾志跋綏夫在《薩寧》中說的:

你為自己生活的單調而苦惱,

可如果有人讓你拋棄一切,

到隨便什麼一個地方去,

你又害怕了。


是啊,對未知,

誰能想也不想往前衝啊。

年紀越大好像真的越沒勇氣啊。

此處雖然沒那麼好,

可我們也不想到隨便一個什麼地方去啊,我們都希望先看到,

那是一個好地方才肯動身呀。

呵呵,人啊!

其實,我們都一樣。


所以,多看好的電影,

去體驗電影中的人生,

如果我們遇到同樣的問題,

我們不要茫然。

其實,好的感情、婚姻,

也是一種能力。

你什麼都不做,

它是不會好的。

做些什麼,至少不要遺憾。


(完)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不劇透,說電影,聊婚姻(二)
    關於情感婚姻,M 還是有很多感悟的。很多電影之所以能觸動我們的心,難道不正是因為 似曾相識嗎? 正是我們曾經期待過的,正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中那部《誓約》類似,相愛的人,很好的婚姻,意外發生了......
  • 不劇透,說電影,聊婚姻(一)
    寫在前面:M寫電影,不是影評,不是重複一遍故事,是寫情感,觀影后的情感。相信好的電影會帶給我們情感上的共鳴。這次想要分享的是M 看過的幾部印象深刻的婚姻題材的電影。整理了九部,分三期分享給大家。......人和人真的不一樣,同樣是看一部電影,感受會千差萬別。
  • 聊一聊電影《信條》(全劇透,慎入!)
    (這個名字是我杜撰的,看第一遍,不少細節記不住),此人就是本電影的主人公,一個特殊組織的高級特工,他返回組織總部,領導給了他一個任務,即追查這個逆回子彈的行蹤,搞清楚這種子彈背後可能隱藏的巨大危機,領導對他說:你沒有選擇,你不是為了祖國利益,而是為了全人類。
  • 《信條》影評:看完劇透反能提升觀影體驗的電影(本文涉及劇透)
    後面的劇情我們再細聊。而負責情報交換的,正是諾蘭導演的御用男配角-麥可·凱恩(管家俠!阿爾弗雷德)。家暴男用自己的妻子威脅著男主(無情的人間迷惑行為)。《信條》就是這樣一部很「諾蘭」作品,它不像傳統的商業電影那樣通俗易懂,複雜的人物關係、深奧的設定再加上獨特的剪輯手法,稍有走神可能就會跟不上節奏,只有在多次、細緻的觀看後才能收穫最佳的觀影體驗。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深度電影、願意為一部電影做足功課,或是二刷三刷反覆品讀的影迷,那《信條》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 《信條》:時空逆轉之後(無劇透)
    記者:「請問這部電影和時間穿越有關嗎?」文章來源:極客電影ID:geekimovie作者:複製人寫手編輯:kate原標題:致準備一刷《信條》的你(無劇透)9月4日起,《信條》就在國內正式上映了。它必(已)將(經)在網絡上掀起一股討論的大潮。
  • 《少年的你》影評(包含一點點劇透)
    我向來是不擅長寫什麼觀後感的也不喜歡寫但是今天呢 我想寫一寫 (涉及一點劇透,介意的還是別看了喔)少年的你 這部片子 它的基調無疑是非常沉重的,大篇幅暗色系的場景 壓抑的音樂 有個鏡頭,剛雲消霧散露出太陽,下個鏡頭,就烏雲重新襲來。整部片子,我的心情都很沉重,壓抑的讓我難過。開頭的一段充滿了懸疑色彩,胡小蝶為什麼自殺?答案通過鏡頭聚焦陳念椅子上被同學弄上的暗紅色血跡,就已經很清晰了。
  • 票房黑馬電影《誤殺》爭議的開頭/結尾解析(內有劇透)
    由肖央主演,陳思誠監製的電影《誤殺》,在國產懸疑電影不被看好的當下以口碑為自己殺出了一片天,雖然有很多情節處理的不夠完美,但瑕不掩瑜,《誤殺》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上映了這麼多天,影片中許多細節處理的非常精細,被很多熱心影迷扒出來解析,但有一處細節是飽受爭議的,所以我想說說我的想法。
  • 這三部跟拍了18年的高分電影,道盡了愛情的浪漫,婚姻的真相
    這三部電影不怕劇透,本身情節也很簡單,是著名的話癆片,本文請放心食用。看過的胖友不要緊,繼續看下去,說不定有一些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發現在同個頻道上。因此他們一起下了車,準備到維也納走走。
  • 硬碟裡的R級電影(三)
    電影舉一反三(簡稱「影一反三」),從一部電影中發現更多的樂趣,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上期文章發布之後,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回應,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有粉絲在評論中說他硬碟裡的電影都是韓國日本的,哈哈,看來小編不拿出點存貨的話,就無法跟他進一步交流了。
  • 電影《麥路人》,不如這樣結尾(有劇透)
    粵語發音中麥路=陌路)在路上的相遇,也可以說是在麥當勞裡面的故事。我看到了昔日風光無限卻因挪用公款而蹲過監獄的金融才俊博哥(郭富城飾演)與唱了二十年卻總也不火的歌女阿珍(楊千嬅飾演)的感情線;看到了博哥因連累妹妹替自己還債、愧對母親而不敢回家的親情線;也看到了博哥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主心骨,救濟、維護其他人,與外來勢力對抗的一個情節發展路線
  • 《生化危機:詛咒》動畫電影的現實寓意(劇透慎入)
    動畫電影的現實寓意(劇透慎入)這次大概是第5遍看生化危機詛咒了吧,突然靈光一閃自認為看懂了劇情,不是表面上的劇情,而是整部劇講述的陰謀故事和各種暗線。劇中的東歐國家作為前蘇聯成員國,在獨立之後不斷內亂,兩派分別為政府派和反對派,這兩派在內戰之後有過一段時間的停戰,但是在發現反對派佔領地有大量資源之後,政府派主動發動軍事進攻,反對派節節失利(怎麼一下子就節節失利了,電影裡沒有明講,但是看懂暗線就知道什麼原因了),然後反對派不知道怎麼的就得到了生化武器——「小狗」生化怪物和可以控制生化怪物的母體病毒。
  • 時光拾遺:巔峰時代,聊一聊香港電影的那些巔峰之作(上)
    香港電影,可謂是80、90後不可迴避的童年回憶,從最初的錄影帶到VCD、DVD到現在的數碼電影,就算已經過去了二三十年,相信還是有這麼一批人:每當想看電影而又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就會打開一部曾經看過無數遍的香港電影,津津有味的看起來,而且對當年的一個個熒幕人物還是如數家珍般記憶深刻。
  • 電影百年(三):歌舞片
    )裡,朱迪 ·加蘭說:「我分得清現實與夢想,不會將二者混為一談。」然而,混淆夢想與現實正是這部影片和其他歌舞片要實現的目標,且正是這種不現實給導演、攝影師和設計師帶來了好萊塢商業結構下最有創意的發揮空間。由於歌舞片看似無害的界限,審查人員幾乎不會注意到穿著暴露的女性和性暗示。20世紀 30~ 50年代的製片廠打造了這些奢華的夢想。各個專業電影製片廠的作品都標有自家特色的審美商標,以突顯其專屬的特別明星、舞蹈總監、設計師和管弦樂演奏家。
  • 《在無愛之森吶喊》電影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嚴重劇透)
    首先我要說這是我看的第一部園子溫的電影。整部電影看完後的感覺,這就像是電影中提到要表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舞臺劇,誇張式的表演,很多無邏輯的行為,確實很符合簡介中說的怪誕風格。接下來聊一聊整個劇情。
  • 《我和我的家鄉》觀影指南(無劇透)
    (無劇透)這部電影同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應該算是姊妹篇,都是採用了單元劇形式,一共五部影片多位導演拍攝的合作之品。每一部分都著重講解了關於我國鄉村發展建設的某個方面的問題。啊不,老戲骨了!看到葛大爺和寧浩導演,我就知道這一部分差不了。葛大爺飾演的張北京(還是你大爺!!)與表舅不得不說的故事~這一部分描述的農村醫保問題,以小人物出發(寧導拿手好戲),情節衝突張弛有度,笑料不斷。
  • 《賣房子的女人》短評放不下 (內含劇透)
    #(金句摘抄了)3 最感動的一集是這個老爺爺,帶著有色眼鏡看人,這不應該。公園裡穿戴邋遢喝著啤酒的老爺爺,可能進入了某富豪榜榜單,只是內心懷念著母親灶臺煮出來的白米飯,而衣衫襤褸地在鄉鎮閒逛。4 佔地女記者V.S.報社食物鏈底端的校對編輯V.S.獨身生活的老奶奶人在這個世上都是一個人降生再一個人死去,所以說人基本都是與孤獨並存的生物啊。有優越感很奇怪!20年前的女人,相信進入婚姻就會幸福。現在,世道變了,女性可以擁有是否進入婚姻的自由。
  • (無劇透)稍稍改變思維,讓你看懂諾蘭《信條》:逆轉的藝術
    《信條》上映之後,很多網友們都在說著關於這部電影的劇透,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對這部電影的幾大看點進行一下梳理。PS:看點中沒有任何的劇透,畢竟無劇透的情況下,大家去影院才是一種特別的觀影氛圍,正如,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
  • 劇透:揭秘《慶餘年》背後的故事,幾分鐘了解它的劇情(1)
    劇透:揭秘《慶餘年》背後的故事,幾分鐘了解它的劇情(1)《慶餘年》這部劇剛剛結束,小編(娛樂跟蹤小狗仔)很喜歡這部電視劇,也寫了很多關於《慶餘年》的文章。,那麼今天,小編(娛樂跟蹤小狗仔)就整理了一篇文章,幫大家完整還原《慶餘年》這部電視劇的大概劇情。
  • (輕微劇透)
    我們可以通過與《敦刻爾克》這部相同類型題材,相同敘事方式的影片,通過以下角度來對比分析:(以下輕微劇透)拍攝角度從《金剛川》影片中的小標題就可以知道,影片前期的三個角度分別是士兵、美軍飛機和高炮陣地,而《敦刻爾克》的三個敘事角度分別是撤退士兵、救援船隻和英軍空軍。
  • 硬碟裡的R級電影(十二):從《信條》女主說起
    電影舉一反三,從電影中發現更多的美女(劃掉),咳,樂趣。大家好,我是三哥。本期繼續跟大家分享有趣的電影啦。當作家妻子有了一個女作家密友(情人)又是什麼感覺?這也成了電影的一大看點。結果隨著劇情的深入,你才發現他們在維繫自己的婚姻的同時,各自還有自己的情人(男男,女女),而且不止一個,令人瞠目結舌。這就是「開放式婚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