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寺廟進香問老和尚:朕要跪嗎?老和尚巧答八字保全性命

2020-12-24 明心讀文史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草根皇帝」,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早年的身世,也確實是一個地道的貧下中農。但是,當了皇帝後就不一樣了,在骨子裡還有一點同情貧民以外,仍然保留了節儉的習慣。但卻飛揚跋扈,噬殺成性,被譽為「朱屠夫」。

時至今日,朱元璋還是讓人那麼「愛恨交加」,讓人捉摸不透,因為他有著太多的梗,能夠讓我們慢慢地嚼,慢慢地品味。似乎,除了對重新恢復中華大一統的這個功勞之外,對於歷史再也看不出一點功績。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而已。

一方面,他在心底仍然存在著農民的樸實和善良,即使當了皇帝,他仍然節儉如常,在穿衣、飲食上一點也不鋪張。甚至非常痛恨浪費,也為此責打過他的皇子。他用他的樸素也要求著皇室。這些,對於明初經濟、民力的恢復,都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

另一方面,他由於早年的貧苦,對於貪官非常痛恨,那是真的「殺無赦」。朱元璋小時窘境貧寒,全家從來都吃不上一頓飽飯,他是親眼看到父母和兄長被活活餓死的,所以對貪官那叫一個恨之入骨。但是,貪官人人都恨,你殺就殺吧,可手段過於殘忍,甚至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如此,也難免會落下一個「暴君」的口實。

明朝刑罰犯人

朱元璋還是古代所有帝王中,「鳥盡弓藏」最為突出的代表。對於封建的帝王,開國伊始,為了鞏固皇權,殺功臣、奪兵權古來有之,也不缺他一個。但關鍵在於,朱元璋是這些帝王中,為此事殺人最多的一個。為他打天下的功臣良將幾乎無一倖免,株連被殺都達數十萬人之多。以至於到後來,兒子朱棣造他孫子朱允文反時,竟然無將可用。

元順帝至正四年,安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旱災、蝗災、瘟疫紛紛而來,那時朱元璋還是個孩子,在父母兄長相繼死去之後,他窮得辦不了喪事,還好心的鄰居給了一塊破席,才把親人草草卷埋。後來他逐漸長大,為了活命能有口飯吃,遂進皇覺寺當了和尚。

那時的寺廟日子也不好過,糧食一天天地減少,由於爭食,他也是常比欺侮吃不到飯。至正十二年(1352)春末,本來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而皇覺寺又被亂兵焚毀,朱元璋無奈,也和大多數僧人一樣,外出雲遊化齋餬口。

說是化緣,其實和乞討就沒有什麼兩樣。朱元璋在做雲遊僧人的日子裡,他走遍各地,嘗盡人間疾苦,後由小時的玩伴湯和介紹,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由於他作戰英勇,也頗有謀略,郭子興便將他的義女馬秀英嫁給他為妻,就是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馬大腳馬皇后。

之後的事情你懂得。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接了大位,在馬皇后的輔佐下,他迅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搖身一變成了明太祖。但是,他當了皇帝之後,當和尚的這段歷史就成了禁忌,無人敢提。因此,關於他的這段歷史,在明史中記載的是不實的,真實情況卻大多來自於野史雜聞。

朱元璋當皇上後還算念舊,並沒有報復昔日欺侮過他的師兄弟,相反,對皇覺寺重新進行修繕,這樣皇覺寺便成了皇家寺院。但卻累壞了寺中的主持和僧人,伺候那叫一個小心。因為,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是昔日寺中的小和尚了,而是君臨天下的大明天子。

皇覺寺翻修一新,朱元璋便攜馬皇后到寺中進香。在進入佛堂,立身於佛像面前之後,他略微顯得有點為難,便問身邊的住持:「朕要跪嗎?

皇覺寺

他不是當過和尚嗎,怎麼禮佛難道不知?即使你貴為天子,佛就遠是高高在上的,請問歷代帝王拜佛祭祀,哪個不跪?明知故問,這無疑是一種示威,也有雙關的意思,因為他和尚時,作為徒弟,自然是要跪拜師傅的。意思是,如今我當了皇上,還要給你這個昔日的師傅下跪嗎?

住持陷入了兩難境地,這不很明白地在告訴自己,他是天子,你雖然當過我的師傅,也還是我的臣民。住持想說不跪吧,這是褻瀆佛祖;如果說要跪吧,肯定得罪朱元璋,事後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住持無奈,機智地對朱元璋說:「真佛不必參拜泥佛。

住持其實答非所問,他說的是「真佛」與「泥佛」,也不是「皇帝」與「佛像」。但是,住持在這裡也是有意識地在抬高朱元璋身價的意思,隱去了立在這裡的「泥胎」,就是「真佛」化身。如果不這樣說,在「真佛」面前,任你皇帝,總還是要拜的。而最為巧妙的是,住持在佛和皇帝面前做到了兩不得罪,因為他信佛,是要受佛和皇帝共管的。

朱元璋的猜忌心強,殺心很重,一語不合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而住持的機智回答,無疑化解了一場兇險無比的災禍,可謂高人了。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去少林寺問:朕也要下跪?方丈說了「8個字」,救了全寺人
    因為天災人禍,17歲的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和尚也不能維持生計了,於是只好隨眾師兄們離開寺廟,開始過了乞討的生活。此時面對佛像,朱元璋燒了香,正想著跪下去求求佛祖保佑自己的江山,讓老朱家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地傳下去。
  • 奶奶帶3歲孫女去寺廟,孫女卻淚流不止,老和尚:別讓孩子進去
    寺廟是人們祈福的地方,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往往香火氣也更為濃重。前段時間,王奶奶想著寺廟是福氣之地,心誠自然會靈,便帶著3歲孫女去寺廟祈福。王奶奶剛準備帶著孫女進寺廟的時候,卻不想被一個老和尚攔住:「別讓孩子進去,不然會不好。」王奶奶是從小受過教育的人,以為老和尚的說法是封建迷信,自然是不吃這一套的。
  • 普光老和尚簡介
    1901年到建國初期,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家裡都很窮,師父從來不去百姓家化緣,只是住在山頂上,吃樹皮、草根和野菜,住草棚和石洞,修苦行。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戰火連天,民不寮生。老和尚在青島拆卸過日本鬼子的戰船,保衛不少寺廟免遭破壞。1966年,老和尚也受到文革的波及,紅衛兵追的師父和老徒弟滿城跑,幾次都是跳進生產隊的糞坑才得以逃脫。
  • 老和尚聽到鬼與鬼之間的談話後,結果被村裡人罵死了
    在明末之時,淄川南山下一座古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小時候是附近村裡的一個孤兒,無依無靠,就靠在廟裡打掃衛生為活,時間一久,也就落髮為僧,慢慢的,寺廟漸次落敗,廟裡的和尚死的死,走的走,最後只剩下了老和尚一個人。
  • 朱元璋到寺廟後問:朕需要下跪嗎?方丈8字回答,救下全寺人性命
    朱元璋是中國歷代皇帝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和漢高祖劉邦一樣,朱元璋是草莽出身,一路奮鬥「逆襲」才成為了九五之尊。而朱元璋早年的經歷更是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到了次年,瘟疫肆虐大地,朱元璋的父親、大哥、母親相繼去世,為了能讓親人入土為安,朱元璋先是向地主劉德借地,沒想到借地不成反而被打了一頓,後來是鄰居劉繼祖看他們可憐,才讓朱元璋兄弟埋葬了至親後,自尋活路。此時朱元璋找到了附近的寺廟,決定投靠主持混一口飯吃。佛家好歹有「濟世度人」的理念,就這樣朱元璋被收留了下來。
  • 虎皈依、猴獻果、空中現妙蓮 | 廣欽老和尚的傳奇一生
    香燈就是寺廟中管理燒香、添油、香花、水果、上供、清理佛殿、敲鐘、打板等等工作的人。在一個冬夜,他睡過了頭,晚了五分鐘起來打鐘,結果全寺的和尚都跟著他一起多睡了五分鐘。他醒來以後大吃一驚,趕快去敲鐘,寺廟裡的師父才起來做早課。廣欽和尚心中慚愧,覺得這所有的罪過都是他的。在佛教裡面常常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是不可以讓這些修道人誤了修行的時間的。
  • 《海賢老和尚的故事》 老德和尚的故事
    老德和尚的故事(2)一九五四年臘月,老德和尚生病了,但是拒絕湯藥。他逢人便問:「哪天是臘月初八?」
  • 民間故事:小和尚貪戀美色,老和尚死後破戒
    前些年的時候,小廟來了兩個和尚,據說是上一屆的和尚身體不好,所以換了人。這兩個和尚一個是斯文白淨的小和尚,一個是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村裡的生活照舊,寺廟的高香照燒。不知道是這裡太偏僻,還是小和尚凡心未了,總是到處轉悠,也是佛家的化緣。
  • 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到皇覺寺當和尚,他經歷了怎樣的人生磨難
    心驚若狂,兄雲此去,各度兇荒,我為兄哭,兄為我傷,皇天白日,泣斷肝腸」,意思是天氣大旱,又遇到蝗災,沒有糧食可吃了,草木都吃盡了,我有什麼呢?當時急得要發瘋了!朱元璋對他二哥說,我們各自逃荒去吧,只有度過這個荒年,朱元璋為他二哥哭,他二哥為他傷心,光天化日之下各奔東西。朱元璋的二哥走了以後,朱元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朱元璋到皇覺寺當了和尚。
  •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全集-1(文字版)謹以此文紀念體光老和尚
    這禪堂裡邊住過幾年的老參師父,到齋堂去吃飯,大殿去上殿,你這個僧值,你也要考慮,那不能隨隨便便就打,打了也不行的!那就是綱領與綱領之間要團結,為什麼要團結呢?綱領都有權力呀,你比如這個知客的權力,在這個道場裡面,任何人違犯了清規,這知客都要處理你,這是他的權力。
  • 掌廚事的老和尚
    在一個大叢林中,有位七十幾歲的老和尚。他從十幾歲到叢林修行後,就一直負責掌廚的工作。
  • 法海:那個在長沙寧鄉出家的狀元,被誤會了幾百年的老和尚
    小時候,看著《新白娘子傳奇》,我恨死了這老和尚的冷血無情,為什麼一定要硬生生把葉童和趙雅芝拆散呢?拆散一回還不夠,還非得拆散兩次,一次是白素貞和許仙這對夫妻,一次是白素貞和許仕林這對母子,簡直是毫無人性。《白蛇傳》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奇之一,最早記載可見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之中(又是蘇州人,真心佩服蘇州那一小片區域裡人文薈萃、群星閃耀的氣勢)。
  • 老螃蟹與老和尚及老井蛙的故事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幅用螃蟹殼組成和尚模樣的圖,覺得挺有創意,就轉發給幾位朋友,同時想起自己的一篇涉及老螃蟹與老和尚話題的舊作,今晚重新組合一下發布出來,過幾天或可助持螯飲酒者的談興吧。【創意無限,作者不詳】魯迅筆下有過一位愛教育下一代的老螃蟹。這位老螃蟹教育小螃蟹要好好走路,要直行,不要再「橫行」了——因為那樣走路太難看!
  • 終南山觀音古洞113歲普光老和尚傳奇一生
    於是,22歲後,普光老和尚就帶著小他幾歲的徒弟離開了少林寺,住進了長白山,按照師父的教導繼續苦練武功,勤修佛道。老和尚用這個例子來教育我們千萬不要起貪心。 後來老和尚發現武功再高也成不了道,而且還容易傷人(看到不平的事情就想管,結果為了救一個好人可能要傷害一百個壞人,冤冤相報何時了呢?),就決定不練了。從此躲進深山,不和人接觸,不平的事情看不見,不就不惹事了嗎?後來又聽說終南山是歷代修行人成道的地方,於是就準備去終南山修行。
  • 懺雲老和尚
    祖母楊大,蓮為信佛居士,與老和尚因緣頗深。父親曹駿明曾任安東商務會長,以曹國靖之名行世,聲望頗著。家中尚有大哥、二哥、大妹、二妹、小弟等眷屬。大妹會賢篤信佛教,於父親病篤時,嘗割肉熬湯餵父,實孝女楷模也。小弟會漳於大學任教,亦親近佛法有年。上人就讀小學時,客商熱絡,家境寬裕。父親患病後,運勢中衰,值日軍進佔東北,國土危脆,家事紛擾,眾苦交煎,莫可探究,遂有追求真理之志。
  • 廣欽老和尚開示:如何預知時至
    廣欽老和尚,過去在洞中潛修,經常入定。入定,能夠長達四個月之久。縱觀廣欽老和尚一生,避談禪定,廣度群迷導歸極樂。
  • 不走尋常路的日本寺廟 多才多藝的日本和尚
    佛門不是應該很嚴肅又要六根清淨嗎?日本的佛教與寺廟可是顛覆一般人的想像。或許就像已經公開出櫃的和尚西村宏堂說他曾問師父當僧侶後能否繼續從事他愛的化妝,師父說「如果化妝能夠將你的愛傳遞給眾生,那就去做吧!」。可見在日本佛教、僧侶們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來散播歡樂散播愛。不過這些繪卷和朱印,也真的讓人太害羞了吧!
  • 聖一老和尚參禪問答輯
    聖一老和尚參禪問答輯     問  有人說參禪是上根利智所修,淨土則三根普及,此話對否?答  所謂妄想執著不能自證,指的是第六識妄想及第七識執著,現在以第七識用功,話頭便相續無間斷。問  第七識起用時的所謂話頭不也是妄想嗎?
  • 你會念佛嗎?聽聽廣欽老和尚念佛語錄
    (註:廣欽老和尚禪定功夫了得,卻一生勸人專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禪是自力,而念佛是自他兩力。)師父說:「念佛就可以,念佛念到正念現前,沒有雜念,心安定下來,自然就會坐得好。坐得久,這是最快的方法,否則,一坐下去都是妄想紛飛。」師父說:「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專一,而且能忍辱吃虧的人。」問:「修行過程中有許多難關,要如何打破?」
  • 他,放棄當富二代去寺廟當和尚,出家8年有22個子女,被趕出寺廟後來...
    今天我們要說的人物也是個和尚,一個在南通市小寺廟裡出家的和尚。當年他本來是一位富二代,可以享受奢華的生活,卻放棄了這一切,出家剃度當了和尚,他出家八年,膝下卻有22個子女,如今他現在的生活現狀如何了呢? 這個和尚名叫吳兵,現住在南通市的一家小寺廟的旁邊的一個小房子裡當和尚。小房子裡除了吳兵以外還有22年齡尚小的孩子,而吳兵就是這22個孩子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