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寺廟後問:朕需要下跪嗎?方丈8字回答,救下全寺人性命

2020-12-27 扒扒史界

朱元璋是中國歷代皇帝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和漢高祖劉邦一樣,朱元璋是草莽出身,一路奮鬥「逆襲」才成為了九五之尊。而朱元璋早年的經歷更是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慰鳳陽的一個貧苦農家人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收入本就不高,在加上家裡有眾多姐妹兄弟,稍微出點什麼天災人禍,一家人就都吃不上飯了。少時為了生計,朱元璋很早就來到地主家為其放牛賺錢。

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到朱元璋16歲的時候,他終於見識到了社會的殘酷。公元1343年,濠州城發生了一場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一家人忍飢挨餓,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到了次年,瘟疫肆虐大地,朱元璋的父親、大哥、母親相繼去世,為了能讓親人入土為安,朱元璋先是向地主劉德借地,沒想到借地不成反而被打了一頓,後來是鄰居劉繼祖看他們可憐,才讓朱元璋兄弟埋葬了至親後,自尋活路。

此時朱元璋找到了附近的寺廟,決定投靠主持混一口飯吃。佛家好歹有「濟世度人」的理念,就這樣朱元璋被收留了下來。然而好景不長,由於世道不好寺廟也漸漸支持不下去了,方丈只好罷粥散僧,朱元璋再次流落街頭。

似乎是命不該絕,此時元末內部動蕩不堪,百姓民不聊生。朱元璋的髮小湯和自濠州寄來了一封書信「我們反了!」,於是朱元璋馬上就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之後由於出類拔萃、驍勇善戰,一路升遷,漸漸成為義軍首領,與馬皇后結緣,建立了大明江山。

朱元璋是從小吃慣了苦的人,因此十分的厭惡那些欺負窮人的門閥地主,當上皇帝後,不僅在朝內肅整朝綱,還殺了很多違法亂紀的民間土皇帝。

公元1378年,也許是天天呆在皇宮裡很無聊,朱元璋心血來潮提出想要外出參拜一些佛像,找找當年的生活。皇帝有名,內廷自然誠惶誠恐,當即一群人就戰戰兢兢的服侍著朱元璋來到了佛寺。方丈也顯然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經率領寺內老小在門前恭迎聖駕。

一番寒暄後,朱元璋正準備入正殿禮佛,但走完前面流程後忽然停下來了。只因為他發現自己不再是當年那個一無是處的小和尚,而是當朝的九五之尊。此時朱元璋問了方丈一個很危險的問題,他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

聽到這個問題後,寺院的所有人額頭都不禁冒出了冷汗,只因為此時朱元璋已經兇名在外,一言不合惹了聖怒,全寺上下都有可能被處死。然而只見方丈不急不緩的說:「見在佛不拜過去佛」。朱元璋聽罷十分高興。

這句話的意思是現在的佛不用參拜過去的佛,意思就是朱元璋現在已經成為了皇帝,就像佛祖一樣可以賜福於眾生,所以自然不用再行參拜禮。方丈以八個字巧妙的化解了全寺危機,可見要想當方丈,也得學會隨機應變才行呀!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去少林寺問:朕也要下跪?方丈說了「8個字」,救了全寺人
    三年後,也就是公元1348年,朱元璋返回到了皇覺寺。在這三年的流浪生涯讓朱元璋內心產生了救天下萬民脫離水火之中的遠大抱負。 結果,正在這時,朱元璋兒時好的夥伴湯和寫了一封邀請信給他,從此改變了朱元璋的一生。 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殺,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
  • 朱元璋去寺廟進香問老和尚:朕要跪嗎?老和尚巧答八字保全性命
    那時的寺廟日子也不好過,糧食一天天地減少,由於爭食,他也是常比欺侮吃不到飯。至正十二年(1352)春末,本來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而皇覺寺又被亂兵焚毀,朱元璋無奈,也和大多數僧人一樣,外出雲遊化齋餬口。說是化緣,其實和乞討就沒有什麼兩樣。
  • 朱元璋問:你兒子昨夜未歸?大臣稱是,朱元璋:已經被朕殺了
    湯和早已參加紅巾軍,所以朱元璋到家鄉後,第一個就去找周德興,童年發小,相互拉扯一把。周德興加入朱元璋的隊伍後,成為朱元璋的鐵桿,後來朱元璋脫離郭子興,南下滁州,周德興表現的十分搶眼。《明史·周德興傳》曰:德興從定滁、和。渡江,累戰皆有功,遷左翼大元帥。從取金華、安慶、高郵。援安豐,徵廬州,進指揮使。從討贛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進湖廣行省左丞。
  • 一禪小和尚問師父「那麼多人來寺裡面求姻緣,和尚為什麼不可以」
    「相信大家都知道和尚是出家人,是不能結婚的,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求姻緣卻去寺廟裡面呢?因為人們都覺得佛祖可以普度眾生,只要內心虔誠,佛祖就可以滿足你的願望。」一天一禪小和尚也發出了同樣的疑問。這下子卻連自己的師父都給難住了。姻緣樹這麼神奇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 從朱元璋不自稱「朕」,閒聊古代皇帝自稱的演變
    在一些明代的影視劇中,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經常發生「不自稱朕,直接稱咱」這樣的事情,那麼這是真的嗎?在中國歷代開國皇帝中,朱元璋都是最窮、出身最低、文化水平也最低的一個。朱元璋的父親爺爺乃至他自己一開始連正規的名字都沒有;為了生存,他從一個賣豆腐的農家孩子變成和尚乃至乞丐,從小的生活經歷鑄就了他傳奇的一生。
  • 朱元璋問:你是誰的孩子 大臣回答:我就是您的孩子
    一天,紅巾軍將領朱元璋在城中巡邏時,發現一名到處乞討的流浪兒。流浪兒是濠州本地人,父親早逝,跟著母親艱難度日。不幸的是,在元末亂世,他與母親外出躲避兵亂時,母親死於逃難路上。朱元璋本是窮苦孩子出身,對這名流浪兒起了憐惜之心,就把他帶在身邊。當時,朱元璋雖然已經結婚,但夫婦倆膝下無子,便認這名流浪兒為養子,改姓為朱,名英。那一年,朱英8歲。
  • 朱元璋為難沈萬三,問桌上豬蹄叫啥,沈萬三機智回答三字保命
    是因為朱元璋嫉妒沈萬三的聚寶盆嗎?事實上,根本沒有什麼聚寶盆,這只是民間百姓不相信他靠自己能賺取到如此龐大的財物臆想出來的罷了。實際上,沈萬三在元末民初的時候就通過農耕賺取本錢,再幫商人陸道源理財,一步步積累身家然後一路打拼成為了一方富甲。雖貴為江南首富,但他並不是唯一個的有錢人,也沒有傳說中的聚寶盆,那朱元璋為什麼要討厭他?
  • 劉德華現身泉州少林寺 《失孤》開機邀方丈拍戲
    將近9時,天王劉德華在一輛保姆車的護送下來到少林寺。「他很低調,一下車就走到殿前的隊伍中,跟大家一起排隊,站在一起。」泉州少林寺方丈釋常定介紹,除了華仔,影片的投資方華誼兄弟傳媒公司的王中磊、導演彭三源等幾名主創人員也參加了開機儀式。開機儀式十分簡短,從開始到結束整個過程不足1個小時。「儀式雖然在寺廟內舉行,但並未妨礙遊客、信眾在寺裡的活動。」
  • 被趕出寺廟的「花和尚」,8年生22個孩子,他說:我日行一善
    有一天,吳冰聽說雲南普賢寺是個神奇的地方,拜佛的女人都懷上了健康的寶寶。於是,吳兵帶著兒媳來到普賢寺,跪在佛像前,說出了自己想要孩子的願望。隨後,吳兵還虔誠地發誓:"如果佛祖實現了我們的願望,我願在此出家,報答佛祖大恩。"。沒想到一年後,丙午的妻子生下了一個非常健康的寶寶,雖然與拜佛無關,但丙午對此深信不疑。於是,他不顧家人的阻攔,毅然在普賢寺出家,過上了青燈古佛的生活。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說到「布衣天子」,很多人都會想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本是放牛娃,後來又曾在皇覺寺出家為僧。在他25歲那年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一步步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建立明朝。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關於這首詩還有個小故事。公元1163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戰後的某一天,他帶著幾名親衛喬裝出行,到處視察民情,不知不覺便天黑了。後來他看到有座寺廟,便前去借宿。
  • 朱元璋和太子意見分歧,問大臣:誰對?大臣巧妙回答,結果卻很慘
    朱元璋雖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是此人自小窮苦出身,做了皇帝後擔心江山再被功臣們奪去,於是變的性格多疑,如此一來在他身邊做大臣可是在刀尖上行走一樣的危險。朱元璋身邊曾有一個大臣叫袁凱,不是袁世凱,朱元璋曾問他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聰明的袁凱還是機智巧妙的回答了,最後還是倒黴坐了大牢,最後雖然保住性命,卻終生不得不裝瘋賣傻。
  • 朱元璋問術士:我能活到多少歲?術士:比我多一天,朱元璋:斬了
    無獨有偶,建立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遭遇了這樣一件事情。朱元璋本身出身貧寒,家裡父母早亡,他為了混點兒飯吃,不得已去當了和尚。和尚最是會算命、佔卜了,相比朱元璋在這裡也遇到過不少算命的事兒,所以對此有所認識。他並不喜歡這些和尚,後來他對和尚的評價並不高。
  • 朱元璋快被餓暈時喝了老婆婆一碗湯,登基後下一旨,大臣都叫苦連天
    朱元璋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只能投奔去了皇帝寺,因為他想寺廟裡可能會有很多人救濟,所以當了和尚,但是事與願違,不久之後,當地鬧饑荒,寺廟得不到施捨,主持只好讓和尚們出去化緣,可是我們知道饑荒並不是只單單的一家,亂世之下,誰又會那麼慷慨解囊呢?
  • 朱元璋宴請沈萬三,指著一盤豬爪問:這是什麼菜?沈萬三回答絕了
    朱元璋一聽見富有,馬上提起精神問道:「天下巨富是誰?」近臣回道:「此人乃江浙巨富沈萬三。」朱元璋瞬間對這個問題沒了興趣,反而怒道:「是那個還曾資助過元朝軍隊的商人麼?」官員回道:「正是他。」朱元璋接著問道:「他能有多少家產?」官員回道:「具體數目臣不曉得,但民間都傳他家有個聚寶盆,裡面的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朱元璋說道:「那你宣旨,朕要會一會這個天下巨富。」
  • 在武漢消失的大方廣講寺
    譬如,繞佛一定是右繞,大方廣講寺刻制這枚紀念章時選擇了右旋。佛教界認為,不論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來表徵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漢口曾經有個大方廣講寺,不是這塊堅硬銅章上清晰的銘文提醒,這座寺廟的存在肯定會被人懷疑。因為,有關大方廣講寺的記載實在太少,而且,因為這座寺廟毀於「文革」。
  • 日本「貓寺廟」,從和尚到方丈都是貓,這裡的貓沒人敢摸
    坐著老式的睿山電車一路「哼哧哼哧」地來到八瀬比睿山口車站,在距離車站不遠的地方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寺廟」,手寫的的藍白看板上歪歪扭扭地寫著「貓寺」。不錯,正是這間叫做「貓寺」的寺廟吸引了國內外的大量貓咪愛好者前來一探究竟。
  • 明朝十五問(1)——朱元璋的發家史
    如果您喜歡,希望您能分享給更多的好朋友哦❤️💽專輯:明朝十五問第1集:朱元璋的發家史🎙️預告:明天晚上3月14日晚20:00,發布本集彩蛋🥚,精彩不要錯過哦~文 | 曦曦參考書目 |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的皇帝》字數 | 6810字閱讀時間 | 約
  • 為什麼年輕人都愛去京都逛寺廟?
    在東山的一眾寺廟中,高臺寺的存在似乎帶著點兒淡淡的愛情感傷。在官方介紹中,高臺寺是豐臣秀吉去世後,其正室北政所寧寧為紀念他而修建的。然而,這到底是個相守一生、白頭偕老的浪漫愛情故事,還是個公主下嫁窮小子卻遭遇變心的辛酸歷史,我們不得而知。然而,坐在高臺寺的迴廊下細細回味這段歷史,倒也是種別樣的體驗。高臺寺的夜櫻將會是你探訪的另一個理由。
  • 朱元璋要殺此人,不料10歲孫子隨口說8個字,朱元璋大驚:滿門抄斬!
    朱元璋加入紅巾軍之初,由於他在寺廟裡認識幾個字,所以很快被郭子興提拔為頭目,在朱元璋第一次到鳳陽徵兵的時候,費聚就投奔朱元璋了。費聚是個練家子。 據說他早年曾到華山拜師學藝,有一身武藝,朱元璋看他相貌堂堂,而且為人豪爽,就非常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