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爾幹戰爭結束時,他的王國面積翻了一番

2020-12-23 小王更新中

「當然不是。」我丈夫很肯定地說。「為什麼呢?」薩瓦很驚訝,「你聽說過不同的故事?」「沒有,」我丈夫說,「但是我沒見過哪個國家會像這樣,把所有的要點都完全遺漏掉。達尼洛王子不可能把這個女人帶到科拉辛周圍的樹林,因為在他當政時,那裡一直是軍事活動地。他當然也不可能在採蒂涅和她秘密約會,因為我估計,採蒂涅有四五千居民,關注點都在王子身上。山谷裡的每層巖架和瓷器櫃架一樣暴露無遺。

黑山唯一適合男女秘密幽會而不會被發現的地方,估計也就在山頂上,但是那裡冬季冰天雪地,夏季蛇蟲肆虐。農民也許會克服這樣的困難,但王子不會。」「不管怎麼說,」薩瓦冷淡地說,「大家都知道是這麼回事。男人的妻子被她的部族驅逐,現在我們知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丈夫問:「在黑山,不忠的妻子都是這樣受罰嗎?」「是的,」薩瓦油然而生一股莊嚴感,「我們現在也把她們趕出家門。」經過我們的觀察,薩瓦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之一,人際關係很好,他的親戚、秘書、僕人都喜歡他。「更早的時候,她會被處以石刑。」「那我覺得很好奇,」我丈夫說,「在這個國家每一寸土地都有主,每一個人都供神,可是對女人放縱的懲罰真是非常嚴厲,像把《聖經》中的夏甲驅逐到沙漠裡一樣。我覺得這樣的嚴厲並無必要,因為你們的女人是最沒有放縱衝動的類型。

她們會覺得淫蕩比守節帶來的壓力和困難要多得多。」我丈夫說這話並無心機,可他卻把我們的主人置於一個矛盾的兩難境地。因為薩瓦既想同意他的說法,黑山婦女天生就純潔得忠貞不貳,又想堅持說黑山人履行著神聖的職責,保護他們的家庭免受任何可能的玷汙。薩瓦的英俊面孔上蒙上一層陰雲。他把話題轉移開來:「了解這個男人準備他的復仇有多仔細,是很有意思的。他離開黑山後,去了希臘的島嶼上,以捕魚為生,然後回到科託爾。所有的希臘水手說起他來,好像他就是他們中的一分子。那裡沒有人意識到他曾經是個黑山人。所以時機來臨時,他很容易就接近達尼洛王子了。」「這很奇怪,」我丈夫說,他有時候很像一隻小狗,非常偏執地確定玫瑰花壇下埋著什麼東西,「如果一個黑山人相信他的統治者勾引了他的妻子,會在任何地方開槍打死他,而不是一定要在採蒂涅,因為他可以不受任何處罰。」對此,薩瓦沒做任何回答。後來我們發現自己觸到了他的國家歷史上的一處疑點。那段時間,因為達尼洛向部族推行新法典,非常嚴厲地處罰匪盜行為和氏族仇殺,一群反對新法的黑山人被流放,在扎拉——奧地利達爾馬提亞的首府——避難。

行刺者無疑就來自這群人。他們靠著奧地利政府發給他們的救濟金過活。達尼洛拒絕向奧地利屈服。人們也應該記得,七年之後,塞爾維亞的邁克王子同樣得罪了奧地利,也因為所謂的——其實是最不可能的——卡拉喬治維奇陰謀而倒地。為了避免黑山人令人困擾的推測,他們喜歡把故事講得像歌劇情節一樣讓人難以置信,比如受了屈辱的丈夫在希臘島上遊蕩數年,以準備一場他本可以在家門口執行的復仇行動。從這樁悲劇中可以看到,從19世紀中葉開始,將各大勢力對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定義為墮落也不為過。

把刀插入好人的背後已經很壞,更壞的是,曾經被賦予中世紀美德多於中世紀罪惡的農民鬥士,在其影響下變成了導致自己民族效力於西方金主的慫恿者。這個墮落的過程留下的紀念,有仍立於採蒂涅的空空如也的大別墅,它低劣浮誇的設計與莊嚴、樸素、脆弱的松木瓦房——典型的黑山建築——形成了對比,警示作用很明顯,因為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一個原始社會企圖改變自己,以符合一個高級得近乎頹廢的社會的標準。

這是尼科萊斯的宮殿。尼科萊斯是黑山被併入前最後一任統治者,先是這裡的王子,然後自升為國王。他是達尼洛的侄子,其兄弟米爾科的兒子。作為將軍他赫赫有名,卻也有吝嗇鬼的壞名聲。他能繼承王位,是因為達尼洛膝下只有一女。在他身上留存了許多家族稟賦,卻沒有絲毫道德激情。他是最難以相處、令人尷尬的那類怪人,是個有意識的丑角。他喜歡做些荒誕的事,讓人們嘲笑他,然後把臉掩在手後嘲笑他們,覺得欺騙他們如此容易;他身上沒什麼好情感,只剩下揶揄和竊笑。

尼科萊斯是個頗有文化的人。他在巴黎接受教育,會說法語、德語、義大利語、俄語和一些英語;他的文學天賦也很高。作為軍人他表現不凡。達尼洛的去世造成國內驚慌失措,土耳其乘虛而入,攫取了大片肥沃良田。他把土耳其人驅趕出境,在位二十年間還打下了不少土耳其的領土,到巴爾幹戰爭結束時,他的王國面積翻了一番。他還是個機敏過人的政治家,不僅能在最困難的過渡時期引導他的民眾,而且和迪斯雷利、格拉德斯通這些歐洲政治家在一起時,也能堅守自己的立場。

但他損傷歐洲的那些低劣笑話,讓他的形象成了個自吹自擂、狡詐奸猾、肆無忌憚的農民。他假裝出一副笨拙簡單的樣子,大及他手下臣民的一般舉止,與他風度翩翩的伯祖彼得二世比起來,更是有天壤之別。在外交事務上,他也假裝以農民的思維來處理,就像在市場上挑起牲口販子之間互鬥一樣。好像是他的良心,讓他想要通過自己不合禮儀的外在行為,來犧牲自己應得的公共尊重,以放棄他和大國勢力間的秘密關係。這些關係令人反感。尼科萊斯活著,活得很好,靠著土耳其、奧地利、義大利和俄國的撥款。

他斜著眼宣布:「Ich bin ein alter Fechter(我是一個老戰士)。」Fetcher意為「戰士」,也是德語裡的一個舊俚語,表示「借用人」。但他的臣民,被貧窮折磨得痛不欲生,卻從來沒有獲益。他對他們敲骨吸髓。饑荒時期,俄國人給他挨餓的民眾送來糧食穀物,他卻不分給民眾,反而賣給那些買得起的人。1913年他奪下了阿爾巴尼亞的斯庫塔裡鎮,之前他的兩千士兵在七個月的圍城戰中喪生。他借著這場戰爭,在維也納交易所的投機買賣中掙夠了錢之後,又把城鎮交了出來。

他把自己擺上拍賣臺,讓各大勢力出價,得出結論,奧地利的物質刺激最令人滿意,於是委身於它,同時讓自己的民眾一貧如洗,苦不堪言。他曾在國外受教,他的家人總是很看重出國旅行的價值,他卻只讓幾個特權家族擁有護照。他竭盡全力讓他的臣民像愚蠢的鬥雞,讓他的軍隊盡忠於一國,以便有機會向另一國索要更多的撥款。他讓他們的道德退化得極其徹底,以至於他們在巴爾幹戰爭中徵服佩奇、普裡茲倫和達亞科維察之後,完全無力統治它們。

黑山連能夠識字的人都不多。其實有足夠的外國撥款流入這個國家,讓每個男人女人都能接受良好的入學教育。尤其諷刺的是,尼科萊斯外表高尚而浪漫,看上去像子民的慈父一般。在許多亞得裡亞南部城鎮的文具店裡,還能買到明信片,上面的國王尼科萊斯挽著莊嚴的王后,像主神朱庇特和朱諾一樣,走過鮮花裝點的大街,旁邊身著白色長禮服的黑山男人們,和身著黑色短上衣和白色禮袍的女人們,鞠躬行禮,像聽話的孩子們。

相關焦點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西羅馬帝國覆滅後,日耳曼人在其廢墟上建立倫巴底王國,繼承了對北義大利和巴爾幹西端的統治。7世紀後,斯拉夫人遷居到巴爾幹半島上,形成南斯拉夫民族的先祖。他們中的一支克羅埃西亞人進入到巴爾幹西端,與當地的義大利人混居。不過,克羅埃西亞人的數量不佔優勢,義大利語仍然是此地的主要語言。
  • 為什麼說現在的塞爾維亞,是曾經被稱為「巴爾幹之虎」的南斯拉夫
    相信大家最近被一則新聞刷屏了,那就是塞爾維亞總統的一番動情的抗疫演講和後來對我們國家的求助,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有幾個知道後半句。對,就是未到傷心處,一位總統能夠放下架子,向夕日的鐵哥們求助,由此可見,他人對自己的國民是多麼的熱愛,但是有幾個人知道,曾經的塞爾維亞是多麼的強大,強大到讓西方國家都忌憚,那麼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 俄羅斯最新戰爭大片《巴爾幹邊界》
    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戰爭停戰,俄軍一支精銳的小分隊搶佔科索沃普裡什蒂納國際機場,險些與英軍火拼,震驚國際社會。俄羅斯最新戰爭大片《巴爾幹邊界》以此為背景,記錄機場血戰:還是戰爭片的老毛病,文戲庸俗、累贅,戰爭場面尚可,女狙擊手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俄軍刷了一波存在感,英美萬不得已也不可能與俄羅斯正面開戰
  • 《巴爾幹邊境》:戰爭從來都是最可怕的
    戰爭從來都是最可怕的。—《巴爾幹邊境》今天直接給大家上一部猛片,沒有矯情,故事從開始打到最後,讓人憋尿都想看完的戰爭片。故事發生在巴爾幹邊境,具體哪個位置,具體在地圖哪個位置,估計就在某某位置吧,哈哈。時間1995年。電影一開始就是激烈的槍戰,乙方根據上級命令抓捕戰爭犯人,與敵方展開猛烈的攻擊。
  • 從電影《巴爾幹邊界》重提差一步就引發世界大戰的科索沃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斐迪南大公在巴爾幹地區遭刺殺而起……其實,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狄托將巴爾幹地區諸國聯合成一個國家,到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這個地區的平靜屈指可數。拋開一切外部因素,該地區動蕩的根由,還是因為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以及當政者在處理民族與民族間問題的失誤——這一點和中東地區驚人的相似!
  • 推薦電影《巴爾幹邊界》 那場禍及我國駐南聯盟使館的戰爭已過去了二十年......
    接上篇《狙擊手的戰爭》,介紹一部適合同時觀看的俄羅斯與塞爾維亞合拍電影《巴爾幹邊界》。影片在上海電影節放映時採取譯名《絕密突襲》。
  • 巴爾幹,歐洲下一站!走起~
    為了揭開巴爾幹神秘的面紗,由凱撒旅遊員工組成的巴爾幹深度考察團的團員們,於4月25日出發,陸續探訪了巴爾幹地域內的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及波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幾個國家,如今已順利歸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睹他們眼中真實的、精彩的巴爾幹風採吧!
  • 巴爾幹往事 | 這片美如仙境的土地,到底經歷了什麼
    巴爾幹自古以來便是各國爭霸的戰場,光是最近一百年來,巴爾幹就七次大的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在歐洲,只有俄羅斯比它大年輕的斐迪南大公,在印度遊玩時獵大象他批判殖民制度,同情殖民地人民,對美國新興的社會制度滿懷興趣。
  • 今日觀影《巴爾幹邊界》
    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的高技術局部戰爭。這個時期冷戰結束不到十年,狄托時代繁榮的南斯拉夫經歷了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和歷時三年的波赫戰爭,其中央聯盟政府已失去了對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分縣市的直接控制。自治省境內的塞族百姓因受到歧視和聽到阿族準備在科索沃境內屠殺塞族的流言而紛紛遷離科索沃。
  • 巴爾幹:一部挫敗的民族主義試煉史
    1934年克羅埃西亞分離主義者在法國刺殺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之舉,宣告了「一戰」後南斯拉夫王國對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等族群整合的失敗,也預告了「二戰」期間南斯拉夫的分崩離析。也正是此一事件,促使英國女作家麗貝卡·韋斯特和其夫君對193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王國進行了一場「深度遊」,進而留下了《黑羊與灰鷹》這部不朽的名著。
  • 令人聞風喪膽的「巴爾幹」山賊
    當盯上一個目標時,他們打劫的手段往往非常殘忍。19世紀英國作家威廉·姆爾記錄了一樁發生在希臘北部山區的慘案:一個放債人獨自走在山路上,遭到了山賊的伏擊。他試圖躲開歹徒的射擊,往開闊的田野跑去,卻被歹徒追上。他越反抗,歹徒對他的襲擊越兇狠,最終放債人慘死在山賊的刀下,連頭顱都被砍成肉醬。也有人說,這種把落入自己手裡的受害者身體殘忍破壞的傳統,一直潛移默化到現代。
  • 【南歐】巴爾幹夢境天堂5國13天
    參加百人赴巴爾幹地區「橋之旅」首發團可親身感受巴爾幹半島獨特的風土人情;我們一起走進童話般寧靜的海灣,這是歐洲最後一片淨土。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波赫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共和國。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濟受到嚴重損害。目前波赫經濟正在漸漸復甦,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
  • 爆炸的巴爾幹火藥桶,是如何炸掉希特勒的計劃,對德國影響如何?
    然而有一個戰場往往就被忽略了,這就是巴爾幹半島。這個戰場的戰事轉瞬結束,但是它的影響卻十分深遠。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英德的焦點——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在歐洲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原因在於巴爾幹半島的局勢非常複雜。歷史上的巴爾幹半島就是戰爭不斷,每一次大戰都會引發歐洲地緣政治的變化。
  • 手機鏡頭下的巴爾幹,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說起巴爾幹半島除了輝煌璀璨的古希臘文明外最出名的,就是「歐洲火藥桶」的綽號我對巴爾幹地區歷史和文化的好奇心一直縈繞於心想去那片有些神秘的土地上走走今年「五一」假期我如願踏上巴爾幹之旅這趟出行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帶笨重的單眼相機用自己剛買的國產手機進行拍攝
  • 南斯拉夫狄托到底有多牛,要建立巴爾幹聯邦,敢和史達林鬧掰?
    二戰期間,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也像歐洲很多國家一樣,遭到了法西斯的入侵。南斯拉夫人民在以狄托為首的南共領導下與法西斯作鬥爭,並最終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起初,南斯拉夫也是奉蘇聯為老大哥,兩國關係非常友好。
  • 20世紀初被遺忘的戰爭——意土戰爭
    甄意軍登陸本格吳哈茲時,發生弓了一場激烈戰巫鬥,600多任名義大利士兵齊戰死。為了擴籍大戰果,入侵壽的義大利軍隊溫增加到了十萬習人,與二萬名冉利比亞人和8000名土耳管其士兵作戰。幹10月29日談,義大利海軍籍開始炮擊土耳步其伊庇魯斯地莘區的海岸城市蔣普雷韋扎,土邊軍的數艘魚雷石艇被擊沉。11月5日,意馮大利的海軍的伏登陸部隊炮擊山並成功佔領了伊的黎波裡和圖毋卜魯格。
  • 東巴爾幹獨角戲:巴爾幹半島是什麼?
    南斯拉夫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在巴爾幹半島上數個國家的總稱,1963年正式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昔日社會主義陣營裡最重要的一員。狄托憑藉其一己之力抵抗前蘇聯的經濟制裁,將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幾個國家凝聚在一起,提出「建立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而在他逝世後,新政府再無凝聚力,南斯拉夫也走向了分裂。
  • 羅馬與汪達爾人的殊死戰爭,失敗者不但被滅國,還被當炮灰滅族
    當時,拜佔庭帝國的領土包括多瑙河以南的巴爾幹半島、從克裡米亞半島到黑海東岸的黑海地區、自高加索經兩河流域上遊到亞喀巴灣以西的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岸地區,以及今亞斯文以北的埃及和今蘇爾特灣以東的北非地區。在拜佔庭帝國領土周圍出現的日耳曼人各部落中,入主原羅馬帝國高盧行省的法蘭克人、佔據北非迦太基地區的汪達爾人、控制義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哥特人勢力強大,成為查士丁尼一世實現其政治目標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