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是絕對真實的,我們在世上所體驗的一切只不過是我們的靈魂想要體驗的,靈魂投胎到世上並不是為了安逸或方便,是要去愛,去釋放,並平衡過去的因果。看似苦難,背後卻有更深層的意義和目的。
1,患阿茲海默症的人
患上這種疾病的人,有可能是靈魂出生前就計劃好的,也可能是後來靈魂臨時決定的,患這個病的意圖是更好的活在當下,生活也不再有計劃了,也不在有過去和未來,這種病讓生命減化到某種程度。
2,墮胎的人
其實懷孕的前三個月,靈魂根本沒有進入胎兒中,基本上孕期四個月後,靈魂才開始將自己的一部分進入身體。當胎兒死去時,靈魂並沒有附著於身體之上。生命的起點在於靈魂與肉身所相遇的那一刻,直到生產時靈魂完全進入身體內。胎兒被拿掉後,無論靈魂是否還會繼續選擇同一個母親誕生,她們都沒有對靈魂造成傷害。其實根本不該悲傷,靈魂根本不會死亡。
有的靈魂選擇不出生,試試水溫,體驗一下概念,為未來的投胎做好準備。
3,因車禍或意外死亡的人
肉身死亡,可是靈魂還活著,擺脫了肉身的束縛,就不再需要它了,靈魂可能會在肉身死亡提前離開肉體,肉體仍然感受到痛苦。某種力把靈魂拉出身體,離開肉身的過程像脫掉了層皮,剝開的一隻香蕉一樣,嗖的一聲就扔掉了肉身軀殼,這種感覺很愉快,靈魂感到如此自由,再也沒有痛苦了。
大部分靈魂透過動機來學習,而從地球被創造的方式來看,負面情緒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大部分靈魂學習的方式。接下來會往前移動,時間開始加速、振動頻率越來越快,這時候靈感的學習方式就會比較有效了。
一個人的生命中有多少事是出生前計劃好的?這不是只有一種作法。有些靈魂的成長等級會需要他把所有的事都計劃好。等靈魂變老一點以後,他就會願意開放更多選項。你不會預期一個首次投胎轉世到地球的靈魂,會像已經轉世過許多許多次的靈魂一樣,把很多事情都交給當時的情況來決定。並不是所有靈魂都在同樣的進化階段中,也不是所有創造肉身與因果的方法都是一樣的。
不管我們面對怎樣的人,我們面對的都是美麗的靈魂。不管我們面對什麼樣的挑戰,背後一定有更深層的意義,用愛克服這些困難,保持情緒的穩定,當一個人的情緒穩定在中心點的時候,他就會有能力去接觸其他任何的領域,而且當要回復平靜的時候,也不用經歷那麼多困境、花那麼多時間。
靈魂的本質純粹無比,靈魂同樣是有光組成,當我們專注的去看一個人的光,我們就會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