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煲咗糖水,你記得去食啊。你食唔食宵夜啊?不如我買碗糖水俾你啊?」這些在港劇裡耳熟能詳的臺詞,會不會讓你對「糖水」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呢?
糖 水 歷 史
糖水是什麼?糖+水咩?兩廣地區的人聽到,會笑你的。在兩廣地區,糖水其實是一種傳統,更是一種情懷。糖水亦是防城港飲食的一部分。不知糖水,怎麼敢說了解防城港。
糖水在古代本是王公貴族的養生小食,在宋朝之後流傳到民間,並逐漸形成了百姓的飲食習慣。糖水在兩廣地區、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非常流行。一年四季都會喝糖水。
廣西是糖水的起源地之一,追求「潤」,滋潤身心,健康養生。多採用的山草藥、天然食材,只用水和糖為配料,很少加入其他的食材,烹調方法基本用煮,時間不會很長,基本會保持食材原有的形狀和樣子。煮出來的糖水,質樸天然,甜潤健康,很適合餐後食用。
防 城 老 街 糖 水
說了那麼多,當然還是要說我們防城港自己的糖水,我們大防城的糖水也是有年數了,防城民族市場(振興東街)旁邊的糖水老攤不知道存在在多少人的回憶裡。茶前飯後,花三兩塊錢,來一碗糖水,換得一絲清涼,一絲解饞。這些年我們常喝常吃的那些糖水小吃。
豆 腐 花
豆腐花,可能要有爭議啦!北方小夥伴:哎,豆腐花不是鹹的嘛!早餐。南方小夥伴:豆腐花明明是甜的糖水。這個南北差異還是有點大,在我們這裡,主要是做好的豆腐,淋上調製的黃糖水,超級可口,夏日必備。
甘 蔗 馬 蹄 生 雞 谷
甘蔗馬蹄生雞谷,一聽名字,就能知道是什麼做的了,三種自然的食材,用清水煮沸,放涼即可。色澤清亮,它的味道比較平淡,一絲甜,似乎有點中草藥湯的感覺。有生津止渴,甘涼滋潤的效果。
槐 花
槐花粉簡單來說,是大米漿混入泡軟的槐花,米漿煮成糊,最後把糊漏進水裡即可。在糖水攤很常見。入口滑回甘,配黃糖水吃,滿口留香。有清熱降火功效。
豬 肚 果
用豬肚木的葉子製作的,加糖。有點像果凍,口感爽滑,豬肚果有點酸酸的,配上黃糖水,酸酸甜甜,口感特別好,很開胃。具有清熱利尿、活血解毒之功效。非常喜愛。
雷 公 根
青綠的生衝雷公根,味道清甜爽口、香氣怡人,帶著一種青草的芬芳,很好喝的涼茶!
黑 涼 粉
黑涼粉其實就是燒仙草,現代工藝讓植物仙草換了樣子,卻依舊保留了固有香味及清涼本性。黑涼粉比白涼粉的味道更好。一般混搭來吃。
白 涼 粉
白涼粉由植物涼粉膠製作而成,配以精心熬製的黃糖水,二者交融,紅白相擁,晶瑩剔透。
木 薯 糖 水
黏黏糯糯的,口感很不錯。特有!特有!這是木薯,不是番薯。
綠 豆 & 紅 豆 糖 水
紅豆綠豆糖水,最常見的啦。冰鎮的,爽甜。
海 帶 綠 豆 湯
防城港的夏天,海帶綠豆更配。
玉 米 糖 水
把玉米脫殼加水熬製,放糖。玉米香氣撲鼻而來。
八 寶 粥
八寶粥,不同的米搭在一起熬製,放糖。一碗八寶,吃下五穀雜糧。
槐 花 、涼 粉
糖水的種類有點多,一次貪心一點,怎麼辦?
答曰:混搭啊,如圖,裡面有槐花粉、椰果、黑涼粉,配上黃塘水。你想怎麼搭就怎麼搭。
茯 苓 糕
茯苓糕看起來也很像果凍,口感很韌。
屈 頭 蛋
屈頭蛋是防城港這裡的一個特色,從越南傳入,經過了本地改良,是由半孵化的鴨蛋煮熟,配上各種香料。味道很足,既有蛋的營養還有肉的營養,對於它,大家有點兩極分化,喜歡的特別喜歡,不喜歡的感覺很....
防城中心市場旁邊的幾家糖水攤,糖水的種類幾乎都是一樣的,糖水價格也都是兩三塊錢,屈頭蛋三塊五。這裡的糖水攤一直很熱鬧,大家逛完菜市,順路喝一杯糖水,解解熱。
秋香家的屈頭蛋味道最棒,老闆娘美美噠,很多人在她家收攤後還想要吃屈頭蛋。
藤姨最老最多年,現在是由她的女兒繼續經營,這家的木薯糖水最老牌,不過現在還沒有得吃,要過一段時間才有。其他的味道也不錯。
這家的時間短一點,味道也還好。
三家店是在同個街口的,這附近靠近客運站,民族商場,中心市場,人來人往,非常的接地氣,當地人的生活常態的一種。每當中午,這裡的糖水攤都是那麼熱鬧。
防城區民族商場門口(振興東街)
廣西屬於溼熱氣候,過度的溼熱對人體的健康是極為不利的。人受到溼熱的侵襲,會出現有痰難咳或早起痰多的情況。溼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並存,就會出現溼熱體質。長期遭受溼熱侵襲,體溼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髮容易髒(為什麼很多南方人頭髮每天都要洗,有些北方人不理解,其實是南方很多溼熱的氣候所困擾的地區人們體內溼熱症狀嚴重所造成)....這些取自天然的食材,都有很好的解熱去溼或開胃等功能。健康又樸實,價格也是兩三文錢。
防城老街裡的糖水,防城港飲食的一部分,傳統的自然食材,簡單的煲水,變成了一種常態,一種傳統。一說起,本地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不知道這裡有著多少人的回憶....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圖文編輯:木薯君
排版編輯:舌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