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三講:五旬節

2021-02-21 復臨信仰的根基與柱石

作者 | 王敬之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內的家人,大家安息日平安!我們今天要一同通過網絡來敬拜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也要為中國再次發生的疫情獻上禱告。

■ ■ ■ ■ ■

音頻在此,點擊可與文章配合閱讀

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主!主,我們感謝你創造美好的萬物,雖然這個世界現在是暴虐橫行,疫情又在很多的地方重新的回頭,主我們感謝你依然是我們的主宰。我們懇求你的聖靈與我們每一位弟兄姐妹同在,也賜下大能的天使來護衛你所愛的子民。主,我們在今天要特別為在中國疫情回頭的地方獻上禱告,願主你的靈幫助我們能夠控制住疫情,讓平安儘快的歸回。我們的聚會也懇求聖靈與我們同在!獻上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主題經文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徒2:21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新約《使徒行傳》。我們昨天做了一個開頭,談到了第二章聖靈在五旬節的沛降。我們也注意到了耶穌復活之後在地上四十天的時間,然後升天,我們作了一些比較,我們把升天這件事情和古時候所出現的四十天的事情作了一些比較。可以說這是一次新的出埃及,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出埃及。古時候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是他們沒有在四十天既定的時間之內到達應許之地。而耶穌是摩西所預言的那一位像他的那位弟兄,可以說耶穌就是新摩西,他要帶領屬靈的以色列人來歸回應許之地,他在四十天內成功地進入天城。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在耶穌的時代,以色列人臣服於羅馬。好有一比,兩者都要走向真正的自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脫離了在埃及的奴役;但是耶穌他是上帝的兒子,所以天父(上帝)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8:36)摩西在進入應許之地之前,看到了應許之地,但是未能進入;而我們在《使徒行傳》的第一章,我們看到耶穌復活之後,在地上與門徒一同行走四十天,順利地被兩個天使接到天上。不僅如此,他怎樣升上去,將來還要怎樣來。這個時候,門徒他們常常到橄欖山。這個橄欖山離耶路撒冷有安息日可走的距離,他們住在橄欖山,然後回到耶路撒冷。五旬節的時候,門徒也是聚在一塊,經文上有描述。今天我們的重點就是第二章說: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2-4)這一切為什麼在五旬節的時候發生?我們根據猶太拉比們的說法,他們認為在逾越節之後,他們出離埃及,走了四十天就來到了西奈山,這個時候上帝就在西奈山顯現。我們中文《聖經》在《出埃及記》第十九章上面說是「滿了三個月」,但是這個也可以說就是進入第三個月。

   

在新約時代,還記得在《約翰福音》第四章中,有一位雅各井旁的婦人跟耶穌對話,耶穌是怎麼說的?這個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19-23)這裡面的「用心靈和誠實」也可以把它翻譯成在聖靈和真理中拜他。我們靠肉身是不能拜上帝的,靠血肉之軀也不能進入上帝的國。到了新約這個時代,耶穌說:時候即將到了,既不在這個山上,也不在那個山上,要在聖靈和真理之中來敬拜上帝。從前所說的錫安山,這些門徒他們就在耶路撒冷,錫安就是耶路撒冷以前的名字,是同一個地方。所以我們說這裡牽涉到了像西奈山一樣,他們也是在一座山上,只不過這座山我們把它說成聖城錫安山。那麼在西奈山所發生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賜下了十條誡命。而且是靠上帝的指頭所賜下的,上帝的指頭所寫的。那麼上帝的指頭又是什麼?我們曾經在學習福音書的時候給大家講過這段經文。福音書裡我們看一下路11:20我若靠著上帝的能力趕鬼,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這一段話在《馬太福音》第十二章也出現了,在那裡是說:憑著上帝的靈趕鬼,中文把這句話翻譯成「上帝的能力」。但是我們在英文《聖經》也好,在希臘文裡面也好,《路加福音》十一章二十節就是:我若憑著上帝的指頭趕鬼,上帝的指頭就是聖靈,我們把它和《馬太福音》進行比較就不難發現這一點。太12:28 我若靠著上帝的靈趕鬼…上帝的靈和上帝的指頭這是同一件事情(上帝的靈=上帝的指頭)。所以我們看到在西奈山最重要的就是賜下十條誡命。十條誡命賜下,以色列人不願意再跟上帝說話,他們怕。但是我們看到後來上帝與他們立約,這個十條誡命就是他們與上帝立約。上帝說你們藉著遵守這個約就成為我的子民,那麼我藉著這個約也願意做你們的父。這樣可以說上帝在古時候和他百姓的關係就正式的建立了。所以說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十條誡命。十條誡命是上帝親口所說,但是是藉著聖靈的手寫下來的。寫在哪呢?刻在法版上。當然也藉著聖靈刻在人的心裡。所以在五旬節這一天賜下聖靈非常的重要,西奈山也是同樣的如此,西奈山頒布十誡和今天五旬節聖靈沛降都是非常顯著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時的場景也類似,也是大風、地震、有火焰;使徒時代五旬節也有同樣的現象出現。這個就很有意思了,這兩件事情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內來發生。我們所看到不同的是,在舊約時代是所有的人直接聽到上帝所宣布的十條誡命,從耳中來進入他們的內心;而在新約中這時候,聖靈的火焰降在這一群人的身上,給了他們說方言的能力。徒2:5(就說) 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我們知道在猶太人中間,一年有三大節期,五旬節也是他們一個重要的節期。他們來過節,第九節是從不同的地方來的人。這裡我想說一下十一節,克裡特和阿拉伯人這個地方。前面講的這是什麼人呢?他們是猶太人,這是虔誠的猶太人回來,所以這裡所說的阿拉伯人還不是外邦人。把福音傳到現在的阿拉伯人那還是到第八章之後,門徒們離開耶路撒冷,把福音傳向外邦。所以如果我們從這裡看,我們可以說這個五旬節就預表著基督教教會正式的誕生。就如同在西奈山,上帝的子民——以色列這個民族正式誕生一樣,帶著新的使命從「為奴之家」變成了「上帝的子民」。在這個問題上面懷師母有一段評論,《救贖的故事》-32章 [五旬節]猶太人過去曾分散到幾乎每一個國家,並講說各種的方言。他們這時,已經跋涉長途來到耶路撒冷,暫住在那裡,留待參赴當時正在進行的宗教節期,並遵守各項禮節。他們在聚集時所講的是各地流行的方言。這種言語上的雜亂現象,對於上帝的僕人們將基督的教訓傳到地極的工作,乃是很大的障礙。上帝這時用神奇的方式,補足使徒們這方面的缺欠,乃是向眾人所提出的完美憑據,證實這些基督的見證人所作的見證。聖靈已經為他們成就了一番工作。是他們自己一輩子也無法做到的;他們這時足能將福音的真理傳到外邦,正確地講說他們所為之工作之人的方言。這種神奇的恩賜乃是他們所能向世人提出最有力的憑據,證明他們的使命乃是上天所印證的。{SR 242.3}[6]

   

在這個情形之下,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彼得就開始)高聲(講論)說:「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這件事你們當知道,也當側耳聽我的話。你們想這些人是醉了,其實不是醉了,因為時候剛到巳初(早上而已)。」(徒2:14-15)但是他在這個時候就引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段話,這段話裡面有兩個信息值得我們好好地來思考。他引述了約珥先知的話,我們來看徒2:17-21 上帝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跡,有血、有火、有煙霧。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這段話出現了一個「末後的日子」,在當時他們在用方言說話的時候,有些人驚訝之餘,有些人就是不明白,就說:他們是喝醉酒了吧?這個時候彼得就引用了約珥的話說:末後的日子,用這段話來指他們那個時候。我們很多人不太清楚這個末後是指的什麼?其實是《聖經》裡的這個「末後」有兩個時期稱之為末後。第一個時期是基督第一次降臨的那個時代稱之為「末世」,或者說叫「末後」;第二個時期就是基督第二次降臨之前的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稱之為「末後」。我們分別引用《聖經》的經文來加以說明。首先我們說在使徒時代,耶穌第一次降臨的那個時代叫做「末世」。彼前1:5你們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這裡說救恩什麼時候顯現的?等耶穌降臨的時候顯現的。所以第一章讓他繼續沿著這個主題到二十節,彼前1:20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上帝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你看,耶穌顯現的時候這個時代彼得說它是什麼時代?是末世的時代。林前10:11他們遭遇這些事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你看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我們現在正生活在末世,是處在這個末世。這個末世是什麼時代?是耶穌第一次降臨的那個末世。《希伯來書》第一章第二節說上帝在古時候用各樣的方法曉諭他的子民,來1:2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耶穌在地上教訓人的時候,《希伯來書》說這個就是末世。所以這個是耶穌第一次降臨的時候,接近他這個時代的那一代人稱之為「末世」。所以徒2:17說的 在末後的日子…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這個時候,彼得就引用這段來指當時的時代。但是這個末後又可以指耶穌降臨的時代。我們學習《但以理書》學習到第十二章的時候,我們知道到這個一載、二載、半載結束的時候,就是末時的開始。誰的末時?巴比倫的末時,獸、小角的末時的開始。這個時代也是耶穌降臨的最後的一個時代。生活在1798年之後的這個時代也就稱為整個世界歷史它的末世。我們在《但以理書》裡面已經研究過,我們就不再重複。所以大家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裡實際就是兩個末世。彼得在靈感之中引用這段話,他不僅要說明當時他們講預言是得了聖靈的澆灌,而且他把眼光投向未來、投向基督再來的時候的那個末世。所以我們在第十九節、二十節就看到了這些異象、這些徵兆。這些徵兆實際在《馬太福音》的第24章,耶穌講他最後的教訓的時候也提到,在啟6:12-13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這一些現象就和《約珥書》說的現象是一樣的。這些就正如耶穌所說: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太24;29-30)所以你看彼得他在講論的時候,他也始終把目光從眼前眺望到基督再來。我們還記得第一章這兩位天使對加利利人有什麼樣的說法?說:他今天怎麼樣去,將來的他還會怎麼樣再回來。所以彼得講論的時候既要證明這個耶穌就是基督,我們是受了他的靈,他在天上作王了。聖靈降下來,就是耶穌在天上作王的一個象徵。我們是作為他的子民、作為教會的成立,宣教活動就正式的開始。再有,我們在這裡還看到,不僅是今天,我們還能夠預測,還告訴你預言說:將來他還會再來,在那個大而明顯的日子他還會出現。我們今天唯一要做的就是求告主的名,就必能得救。《使徒行傳》的第一章二十二節說到了:他們要選一個人,要跟他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現在彼得就把話鋒一轉,說你現在畢竟沒有看見他,我們就是要作他復活的見證。在以色列人中間,猶太人有一個傳統:他們認為大衛是在五旬節的時候去世的,所以每逢五旬節的時候,既是收割的季節,也是紀念大衛去世的時間。所以彼得當然在這個時候也能想到大家心裡想的:你說的什麼呀?我們的大衛王,我們每逢這一天都紀念他,你說的這一位難道比大衛還要偉大嗎?所以下面他就開始講述耶穌,為他的復活作見證。他說徒2:22-24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上帝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跡,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他既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下面來說大衛給他作見證,大衛指著他說的話是正確的,下面就引用了大衛的《詩篇》裡面,我們就引其中一句。徒2:27 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這一段話是指耶穌在墳墓中間,肉體不會腐爛,他在第三天就復活了。我們在舊約中看到嗎哪,七日的第一日,太陽一出來就要腐化。耶穌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嗎哪,嗎哪停止降臨的那一天,星期五預備日的時候,他被釘死。就好像嗎哪預備日降下,以後就停下,到了星期天的早上,太陽出來之前,耶穌就復活了。因為日頭一出來,這個嗎哪就要腐壞,藉著在曠野的四十年降嗎哪的經歷也在教導:不光是來守安息日,也教導人們從天上來的這一罐嗎哪,他不會見朽壞,所以耶穌他也是在他的肉體腐爛之前復活。所以彼得就引述了《詩篇》來講述耶穌復活的這段經歷。所以他接著就說,大衛現在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墳墓還在這個地方,大衛到現在也還沒有復活,只有在他的後裔中這一位復活了。徒2:32-34這耶穌,上帝已經叫他復活了,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他既被上帝的右手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只有耶穌基督升到天上。耶穌升天,我們剛才說五旬節聖靈沛降就是一個印記,表明天上他的加冕的儀式完成了。所以大衛就說了這一段話,徒2:34 『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你坐在我的右邊就是坐上了王位,加冕為王。還要等待一個時期,才能夠將仇敵放在他的腳下,來踐踏仇敵,這個時候就是耶穌復臨的時候才會發生。所以我們這一段經文可以看到耶穌他從升天作王,他的這個權利,雖然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他了,但是他完全地施展權柄還是有一個過程。他先坐在父的右邊,作為恩典王國的王,這個時候雖然有王的名稱,有上帝國度子民的王的實質,但是他還不是地上的王,地上的撒但依然還在地上為王。耶穌要在地上作王,要等到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要到查案審判結束,這個時候耶穌就要脫下中保的衣服、大祭司的衣服,穿上王袍就執掌大權作王了。這個時候上帝的大怒就要降臨,他的仇敵就要作他的腳凳。所以你看大衛的這段話說:「主對我主說,「主」就是上帝,父對耶穌、對這個子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候一段時間。所以彼得引用這句話他說:徒2:36「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所以彼得就通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來證明:耶穌復活了,「耶穌」就是《聖經》所預言的「救主」,耶穌就是基督。徒2:37-39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內心得到甦醒,就紛紛的問了):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上帝所召來的」。所以耶穌復活、聖靈沛降,才能完成這樣的一個壯舉。眾人聽了充滿聖靈的話、聽了《聖經》的話語向他們展開,你的話語一進入便使愚人得智慧,心裡就亮堂起來。他們就感到扎心,就要追求,問我們應該怎麼辦?就問人生中間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應當怎樣行才能得救?彼得說你們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這樣你們的罪就可以赦免,因為耶穌來就是來為我們承擔罪孽的。我們接受他,就能夠領受他所帶來恩典的禮物,來赦免我們的罪。不僅如此,還將美好的聖靈賜給我們。於是這一天有三千人受洗,教會可以說就成立了。懷師母對這件事情有一段評論說:《救贖的故事》-第32章 五旬節【給現代信徒的教訓】這段有關基督教會成立的見證賜予我們,不僅作為聖史的一段重大的事項,而也作為一個教訓。凡信奉基督聖名的人,都應當儆醒,等候,同心合意地祈禱。一切的分歧爭論都應化除,大家都合而為一、彼此相愛、互相團結。這樣,我們的祈禱才能以堅強熱誠的信心,一起升到天父面前。這樣,我們才能本著忍耐和希望等候上帝應許的實現。{SR 246.3}[18]你看這個三千人受洗,懷師母就看出這段話就是教會的成立。就像五旬節這一天,在西奈山產生了上帝子民。這個時候五旬節,教會也在這時候成立了。《聖經》留下了初期教會美好的見證。說這個時候,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4-47)我們從《使徒行傳》的第二章,我們看到教會的建立,聖靈沛降加給他們能力,帶領人悔改信主。初期的教會同心合意撇開了這些紛爭,大家一同地禱告。那我們在末世生活在基督第二次降臨之前的末世,我們也要同心合意恆切地禱告,這樣我們才能夠像古時教會一樣。他們那時候得到早雨聖靈的沛降,這個時候的教會,真正基督復臨前的末世的教會,要得到晚雨的澆灌,得著聖靈的大能,去完成他們在地上的使命。天父上帝,我們感謝讚美主!主,你將早期教會他們的團結一致、他們的同心合意、他們的恆切禱告、他們所領受的聖靈、他們在聖靈中得到大能來講述上帝的道,這一切都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記在《聖經》中,時刻地提醒我們。願主也幫助今天的教會,也有同樣的心智在基督裡合而為一,得著聖靈晚雨的裝備,我們來完成末後的工作。我們獻上禱告,奉基督聖名。阿們!

 

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詩篇108: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回顧遍覽聖經課程學習08

所有讚賞將用於文字布道

相關焦點

  • 使徒行傳4:章第三講(音頻)講道
    《使徒行傳》----滿有聖靈為神的國作見證1:1-8:3在耶路撒冷和猶太作主耶穌的見證(主後33-35節)8:4-12:25在撒瑪利亞作見證(主後35-48節)13:1-28:在世界各地作見證(主後48-62年)在耶路撒冷和猶太作主耶穌的見證1:1-8:3節一、復活的主耶穌基督 1:1-261、作者寫使徒行傳的目的1-3節2、主升天前給門徒的囑咐與使命4-11節      要在耶路撒冷等候聖靈降臨4-5節      門徒關心的事 6節
  • 章啟明長老:五旬節的五大屬靈意義和祝福!
    (使徒行傳二章1-4節)這兩處經文都指明一個事實乃是天門的敞開。近代的五旬節乃是起於1906年Azusa Street的復興,聖靈澆灌啟動了近代的五旬節及靈恩運動,在「神所定的日子」都有明顯天門的敞開、聖靈的澆灌、超自然能力的運作。
  • 大衛鮑森新約縱覽 第08講:使徒行傳(二)
    視頻:第08講:使徒行傳(二)文字(字幕整理):第08講:使徒行傳(二)五旬節那天的大風和火舌後來沒有再出現過,但是方言確實再度出現很多次,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常態現象,但是最後的關鍵因素應該是《聖經》他處經文的印證,比如說在福音書或者書信當中,必須有經文的印證,這是基督教的常態現象。各位了解這個準則了嗎?不要以為《使徒行傳》中所有的事件,今天都一樣會發生,這樣的結論可能不對。
  • 【聖經學習】《使徒行傳》第8章
    《使徒行傳》第8章 8:1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
  • 使徒行傳丨彼得受聖靈啟示,率先向外邦人傳耶穌基督恩惠的福音
    使徒行傳 10章9 至 16 節,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 使徒行傳 第一章
    使徒行傳二十八章的重要信息第一部分:福音在耶路撒冷第一章:使徒們擁抱大使命 第二章:使徒們都被聖靈充滿
  • 使徒行傳第三章|Acts Chapter 3
    這兩位使徒的聯合,使聖經四福音的敘述巧妙地與《使徒行傳》一書聯繫起來。這兩位使徒曾有很長時間密切的來往。他們曾經是加利利海上打魚的夥伴(見路5:10)。彼得、約翰、以及雅各,比起其他使徒來說,他們享有與主更親密的關係(見可5:37;9:2;13:3;14:33)。主曾派彼得和約翰一起去為逾越節的筵席做預備,就是耶穌希望與眾門徒同吃的晚餐(見路22:8)。
  • 使徒行傳 第3章
    內容:Jess|排版:Feichang圖:Pinterest使徒行傳第二章以充滿熱情的記載結束。透過文字,仿佛可以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火熱。不過,這樣的火熱可以持續下去嗎?一時的火熱容易,一輩子的火熱很難。幾千年的火熱,唯有聖靈點燃的火能夠做到。讀完《使徒行傳》,或許我們可以聞到彼此身上「被烤焦」的味道。
  • 5月27日五旬節將至 從聖經看其簡介以及來歷
    五旬節簡介:五旬節或稱收割節,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中的第二個節期,及後成為基督教的聖靈降臨日。猶太教按猶太歷守節期,紀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第五十天,上帝在西奈山頒給摩西《十誡》的日子;基督教的聖靈降臨節的日期則定在復活節後第50天和耶穌升天節後10天。
  • 《使徒行傳》第五講:逼迫與復興
    ——徒6:7在上一堂我們大家一起研究了《使徒行傳》從第三章到第八章第四節的內容,概要性地詮釋了早期教會--耶路撒冷教會的經歷,並重點談了使徒彼得所講的「安舒的日子」也就是晚雨的沛降,以及它對於今天這個時代具有的意義。
  • 使徒行傳1章_1-2節
    【徒1:1】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徒1:2】直到他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3.默想。當你継續專注那個字或詞時,留意心思意念有什麼迴響?有沒有什麼回憶?思潮?圖像?継續求上帝藉那字或詞向你說話,你也要聆聽祂如何回答你。路加寫信給提阿非羅。提阿非羅是外邦官長。
  • 從八點默想使徒行傳中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的聖經故事
    一,彼得在沿海地區傳福音(使徒行傳9:32-43)掃羅悔改之後,使徒行傳記載當時的教會有一段安定的時刻,以至於彼得就去到地中海沿岸地區自由傳福音。使徒都是這位復活主的見證人,受命要把福音傳開,見證耶穌是審判活人和死人且赦罪的主,就是神所立定的那一位。 七、外邦人接受聖靈(10:44-48)經文中記載彼得講道還未講完,忽然聖靈降臨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就是那些外邦人且未受割禮被視為不潔的人身上,令彼得與他已受割禮的 同行者大感希奇。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0彼得向外邦人打開福音大門,哥尼流...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0彼得向外邦人打開福音大門,哥尼流全家歸信【自從彼得三次不認主,又經耶穌三問建立他信心;及至五旬節聖靈降臨他和眾門徒身上;這次神又在異象中三次啟示他。彼得經歷了為過去的態度悔改的混亂過程,在與環境的搏鬥中順從聖靈的指引,培養出敏銳的觸覺,他再次代表教會,有效地事奉了神,服事了外邦人。】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3保羅第一次旅行宣教A在賽普勒斯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3保羅第一次旅行宣教A01在賽普勒斯【這時首次稱為保羅的掃羅大步上前,成為福音舞臺的主角,他比巴拿巴更富有銳氣,善於跟仇敵爭戰。在此題名保羅有兩種意義:一是福音事工更多傾向外邦人,保羅這羅馬名字更適於歐洲化事工;二是暗示保羅成了聰明的工頭,第7,13和46節排名發生了微妙變化。】
  • 【每日金句】使徒行傳 第8章(國語&英語)
    導讀  Acts 使徒行傳
  • 「十點晚禱」五旬節,求聖靈大大充滿我們!
    ▲每晚十點 一起禱告 不見不散【使徒行傳2:4】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親愛的主耶穌,今天是五旬節,歷史上聖靈降臨的日子,孩子們向你獻上誠摯的感恩。在這五旬節的期間,讓我們不斷地聚集禱告,不斷地讚美,不斷地潔淨自己的心,讓我們期盼更大的復興來到我們中間!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求,阿們!今日代禱我叫吳慢,我是懷孕七個月的媽媽,我夜裡睡不著,焦慮抑鬱,覺得活著沒意義想不開,求大家幫我禱告,母子能平安到孩子降生。2019.06.09 晚安,好夢(需要代禱請在文末留言,別忘記分享出去!)
  • 《使徒行傳》電影剪輯:福音傳到撒瑪利亞
    跟隨魔鬼的人也可以行神跡奇事(出埃及記7:8-12),但他們所行的神跡奇事不能持久。我們要當心,不要因為某人能行神跡奇事就相信他。我們必須確認他們一直都在遵行、教導神的真理。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放在神跡奇事上,而應放在認識神上。
  • 福音電影:《使徒行傳》
  • 《使徒行傳》電影剪輯:給外邦信徒的信
    使徒行傳:給外邦信徒的信  ▼視頻來源:www.Jesusfilm.org點擊這裡進入觀看《使徒行傳》電影完整版  使徒行傳背景:這卷書的名字本意是「行為」,也被稱為「使徒行傳」。如果說福音書是耶穌的故事,使徒行傳就是耶穌被釘十架並從死裡復活後的使徒們的故事。這卷書是耶穌留給那些跟隨他的人的遺產。當你閱讀並觀察使徒的行為,你可以看看你自己,因為他們也是普通的男人。他們剛開始也會害怕和躲藏。之後他們慢慢出來,接著有一些人被殺,然後他們就分散了。你也可能有同樣的反應。這卷書是關於他們的信心,你可以參照你自己。
  • 《使徒行傳》電影剪輯:安提阿教會
    儘管他們因為他們的信仰而受到逼迫,不得不逃離家鄉;但他們仍然充滿喜樂,無論到任何地方都向猶太人和非猶太人(希臘人)傳福音。一旦確信我們有真理,我們就會告訴其他人關於耶穌的事。注釋:儘管(敘利亞的)安提阿位於耶路撒冷以北,人們卻說「從耶路撒冷下來」因為耶路撒冷位於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