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非遺蠟染進校園

2020-12-25 新華社新媒體

2020年12月1日,來自貴州安順的非遺蠟染走進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場苗家傳統蠟染的文化講座,學生們通過學習手工蠟染技藝,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2020年12月1日,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在體驗手工蠟染技藝。CICPHOTO/王海濱 攝

↑2020年12月1日,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在體驗手工蠟染技藝。CICPHOTO/王海濱 攝

↑2020年12月1日,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在體驗手工蠟染技藝。CICPHOTO/王海濱 攝

↑2020年12月1日,在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指導老師為學生講解手工蠟染技藝。CICPHOTO/王海濱 攝

↑2020年12月1日,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在交流手工蠟染圖案設計。CICPHOTO/王海濱 攝

↑2020年12月1日,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在學習手工蠟染技藝。CICPHOTO/王海濱 攝

↑2020年12月1日,山東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在展示自己體驗製作的蠟染圖案。CICPHOTO/王海濱 攝

編輯:劉源

相關焦點

  • 安順蠟染、地戲、苗族服飾來青……青島安順兩地開展非遺交流活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12月1日-12月9日,開放美麗的濱海帆都青島與神秘雋秀的福地瀑鄉安順再次攜手,共同開展青島·安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成果交流活動。活動期間,安順非遺傳承人觀摩了青島即發發製品製作技藝、即墨花邊製作技藝、周氏流亭豬蹄製作技藝、漁網編織技藝、木質漁船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深度感受了青島的海洋文化與歷史傳承。同時,安順蠟染技師們先後走進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青島實驗初中,為同學們詳細地講述了獨具特色的安順蠟染,從面料處理、蠟畫繪製、浸染、脫蠟、漂洗的全過程,並指導孩子們親手製作了蠟染作品。
  • 非遺傳承人校園「開班」,學生上課學習刺繡蠟染
    「不急老師,我的蠟染作品都還沒完成呢,再等等哈!」這是一段來自貴陽六中高一(9)班的同學和非遺傳承人的一段對話。原來,學校為了培養中學生對貴州特色文化的自信,增強職業技能與特長,本學期,貴陽六中新增了蠟染、刺繡等10門特色課程,旨在提高學生對民族技藝的興趣,增加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位於貴州黔東南州大山深處的丹寨匯集了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擁有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等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50多項。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
  • 非遺進校園,全國最精彩的都在這裡……
    非遺進校園,全國最精彩的都在這裡……《廣府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獲全國大獎。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越秀區「廣府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全國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 山東文旅成績單|文保非遺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齊魯擔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山東文旅系統著力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遺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力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和重大文化工程。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成功舉辦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21中國年畫傳承發展大會、第四屆山東省非遺精品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和首屆山東非遺購物節。
  • 北師大「非遺進校園」活動:學者與傳承人云端共談「口頭文學遺產的...
    10月25日,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之「口頭文學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學者與傳承人共談」線上活動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聯合主辦。
  • 普洱:傳承魅力文化,多彩非遺進校園
    本網訊 為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更好地保護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營造非遺保護傳承的良好校園氛圍,1月14日,墨江縣文化館在墨江縣民族學校開展以「多彩非遺進校園、魅力文化有傳承」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共有4000多名學生分時段、分班級參與。
  • 苗族服飾為何吸睛,非遺技藝凸顯價值,如何傳承非遺技藝
    下著半筒半褶蠟染長裙,蓋過小腿,褶紋在兩側,前面系一條寬約5寸的圍腰,平行下垂兩條細彩帶。南丹中堡鄉當地的苗胞現很少進行棉花種植、養蠶繅絲、紡紗織布等相關活動,傳統的紡織工藝即將不復存在;能夠掌握蠟染技術的苗族婦女已寥寥無幾並且年數已高,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工藝紛紛外出打工……如何傳承苗族服飾技藝?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12月15日,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這次活動分為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非遺展演活動現場,客家山歌、木偶戲以及麒麟舞等非遺項目展演輪番上演,客家山歌餘音繞梁,木偶戲生動有趣;麒麟舞有分有合,起伏翻騰。緊接而來的課堂體驗活動也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 捏泥巴成為藝術,非遺文化泰山泥塑進校園活動啟動
    2018年12月26日上午,由泰山泥塑研究院組織的,2019年新時代文明實踐暨泰山泥塑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泰山泥塑神泥藝術書畫展,同時在泰安市岱嶽區道朗鎮魚池古村的泰山泥塑研究院隆重舉行。來自北京、河北、河南及山東各地的文化藝術界、收藏界名家,岱嶽區有關部門領導等應邀出席了這一活動。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東職學院
    11月25日下午,2020莞脈傳承之非遺進校園走進東莞市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東職學院」)。本次活動有麒麟舞、古琴、陳式太極拳、詠春拳、木偶戲和醒獅,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麒麟舞有分有合,起伏翻騰,一開場同學們便被非遺的魅力深深吸引。隨後,拳風凜凜雙的手洪拳,拳法剛勁的龍形拳等,一招一式攻防結合,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的南拳風格,同樣贏得了現場師生的陣陣喝彩。
  • 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非遺進校園」活動周盛大啟動
    12月22日上午,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首屆「非遺進校園」活動周開幕式在狄寨校區五樓報告廳隆重舉行。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孝龍,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肖幸海,黨委委員、副院長羅斌,黨委委員、幹部人事處處長劉豔萍、美術系主任時振營、直屬黨支部書記馬愛軍;特邀嘉賓非遺研究保護專家、原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修建橋先生,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書記孫清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華縣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汪天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派內畫創始人張鐵山
  • 是蠟染,不是扎染
    導語:蠟染和扎染,同樣是我國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的手工防染工藝。但是相對於扎染來說,蠟染好像沒有那麼耳熟能詳,人們只知道有扎染,而不知有蠟染。因為蠟染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從繪製圖案到上蠟、染色、脫蠟要經過四道大工序,才能製作出一個完整的蠟染作品。製作工藝複雜的蠟染不適合初學者來進行興趣學習,尤其是許多沒有美術功底初學者,更是無法撫平浮躁的心,耐住枯燥認真學習蠟染。所以蠟染比較適合有一定美術功底,對民間藝術感興趣的人來進行學習和深入探究。
  • 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23日上午,由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臨沂職業學院承辦的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開幕。本屆博覽會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聚焦非遺在人民健康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宣傳非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以非遺進校園為載體,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網絡平臺為主陣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非遺宣傳展示和傳承實踐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紮實推進非遺保護傳承和文化育人工作。
  • 跟著海報「雲」逛進博會 山東豪華遊艇驚豔全場
    今年的進博會,山東準備了哪些特色項目?又有哪些展品備受矚目呢?  跟隨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的鏡頭,開啟「雲」逛進博會模式,一起探訪、體驗那些驚豔世界的山東品牌吧!  山東60家老字號暨非遺企業亮相  第三屆進博會特別設置了人文交流展示活動,為此山東打造了至誠山東形象展區和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兩個展區。
  • 九村小學教育集團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的活動
    為了更好地普及非遺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提高學生文化素養,讓更多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被我們熟知,傳承並參與保護非遺。12月7日下午,馬鞍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雨山區藝術館聯合九村小學舉辦了「非遺進校園」的活動。
  • 非遺戲曲進校園 河南永城柳琴戲將亮相清華大學
    稀有劇種唱主角,活態傳承進清華。11月26日下午,中國非遺戲曲進校園河南稀有劇種展演媒體見面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永城柳琴戲等來自全省的7個稀有劇種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清華大學集中展演。這是永城柳琴戲第二次亮相京城。
  • 11位佳麗身穿湘西蠟染服飾,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秀出非遺風採
    下午兩點,非遺館中心舞臺演繹古典新風尚,十一位佳麗身穿藍布衣裙款款而來。 在古色古香的非遺文化長廊裡,「蠟的世界」分外搶眼。藍色扎染的十米長紗橫貫館頂,牆上裝飾著扎染蠟染的藍布窗簾、掛畫,架上陳列著五彩斑斕的蠟染、苗繡服飾,仿佛置身於一所現代藝術館。
  • 尋找地道青島味兒?「青島非遺美食」拍了拍你
    其中,在傳統技藝類別中,鄭莊脂渣製作技藝、老趙家風味臭魚製作技藝、青島鍋貼製作技藝、東李老曲家豬苦腸製作技藝入選,這些青島人熟悉的吃食,正式成為非遺美食。提起青島本地美食,青島鍋貼幾乎是家喻戶曉。青島鍋貼滄口鍋貼鋪,是青島鍋貼的總店。
  • 州慈愛園舉辦非遺進校園活動
    1月1日,州慈愛園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湘西絕技」進校園活動,多名非遺傳承人與慈愛園裡160名孩子一道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元旦節。州政協副主席向頂天參加了本次演出。活動上,孩子們表演了古箏《讓夢想起飛》、手語歌曲《聽我說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