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們城市建設發展的每一個腳印

2021-01-09 大連日報





「碼上」看講述

    記錄我們城市建設

    發展的每一個腳印

    / 大連日報專題活動策劃部記者吉存 /

    走下去,去記錄火紅的城市;走下去,去記錄火熱的生活!

    有一句話說得好:看到我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的時候,我在路上。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著這座城市建設發展的每一個腳印。從一篇篇報導中,讓市民看到了城市發展的腳步。

    近些年,正是大連城市建設的黃金時期,作為負責城市建設戰線報導的記者我也有幸經歷了許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與收穫。記得我們全家去國際會議中心看演出,走在這座大連市新地標建築中,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給兒子講國際會議中心是如何建設的,為什麼要有那麼多走廊,每一塊鋁板形狀大小都不同,施工難度如何如何大……還清楚地記得國際會議中心頂層安裝陽極鋁板的情景。當時戶外溫度33℃,我要求與工人一起爬上70多米高的屋頂。施工負責人說:「危險先不說,關鍵是你曬得扛不住。」工人都穿長袖工裝,腳上穿高幫厚底的保護鞋。我爬上屋頂時,已累得氣喘籲籲,汗不停地往下流。陽光直接烤在屋頂,加上鋁板強烈的反光,我頓時覺得就像「鐵板燒」。屋頂溫度能有50多攝氏度,剛剛站2分鐘不到,就被燙得站不住,只好不停地「原地踏步」。當下到地面,衣服已溼透,雙腳已「燙」紅。只有這樣真的上一次屋頂,才能切身感受到工人說的:「一天下來,鞋裡都能倒出汗水來」。報導也是參與城市建設,能親身參與到國際會議中心、體育中心、地鐵、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這些重點工程,能真實記錄建設者們的敬業奉獻、辛苦勞累的點點滴滴,我真的很自豪。

    每年春節,我基本上都是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就出家門:首先要到鍋爐房與司爐工一起「守歲」,零點過了就會與環衛工人一起「掃紅」,大年初一又要到施工中的重大城市建設項目工地上走一走……細細算來已連續9年的春節在採訪崗位上度過。9年沒與家人一起大年三十守歲,孩子過年時總會問:「小朋友的爸爸都要全家一起過年,為什麼我的爸爸春節總還要去工作?」聽到這話,雖然心中很是愧疚,可是「捧起」每年春節期間的報導,內心對記者這一職業的成就感與自豪感還是油然而生。

    負重前行,更要腳踏實地。一直以來,我積極參與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深入現場、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做到「腦勤、耳勤、手勤、腿勤」和「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在今後的新聞之路上,我將繼續用心書寫、熱情謳歌大連城市建設發展的每一個腳印,記錄我們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堅持攝影34 年用鏡頭記錄城市發展「腳印」
    30餘年來,他拍攝的攝影膠片、數碼照片達10 萬餘張,內容涉及「三農」發展、城鄉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等各行各業,在市級及以上30 餘家媒體發表過新聞、藝術圖片400 餘張, 為縣內60 餘家單位、20 餘個鄉鎮提供圖片資料3000 餘張。今年80 歲的他,雖然已經退休20 年,但老人初心不忘,無論是城鄉各大小活動,亦或是節慶紀念等,依然能見到他的身影。
  • 攝影師張金聯:用6萬張照片記錄城市發展
    攝影師張金聯:用6萬張照片記錄城市發展金羊網  作者:吳國頌  2020-08-26 「通過這些照片,不僅感受到了城市的模樣發生了巨變
  • 李迪華:「我們的城市建設,簡直讓人寸步難行!」
    無論哪一種,其本身設計的初衷都是為了更方便人們的生活,或者是為了讓城市看起來更美觀與宜居,在實際生活中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大城市的設計,不應忽略小細節"我們的城市建設,簡直讓人寸步難行!"設計應回歸以人為本,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太快了,以至於城市應該變成什麼樣,應該如何發展,大家還沒想好就不得不動手開始建設了。城市建設之所以讓人覺得寸步難行,誠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設計、管理以及後期的維護,但僅從設計一方面來說,如今中國城市建設確實差強人意。
  • 智慧城市建設四大細分領域發展到了哪個程度?
    近幾年,我國在加大力度推進智慧城市進程,據相關數據顯示,至2020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266億美元,將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國家。智慧城市是指通過物聯網基礎設施、雲計算基礎設施、地理空間基礎設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社交網絡等工具方法,實現四大基礎特徵,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的可持續創新,為人們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服的生活環境。
  •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作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鄭州區位優勢明顯,腹地市場廣闊,人力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重。
  • 精緻城市建設的威海路徑
    ,搭建起精緻城市建設「四梁八柱」,更從一件件實事抓起,一年接著一年幹,一步一個腳印走好這一沒有先例可循的徵程。  下一步,我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以「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大力推進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務實擔當、積極作為,不斷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新局面,努力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
  • 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
    現場一位同志提議:「浦東開發開放一步一個腳印,要實事求是,何不就用『一是一』的諧音,定為浦東大道141號?」這個提議得到採納。在浦東工作這些年,筆者也確實體悟出幾分141號所表達的現實意蘊。首先體現的是認知與學習的態度。學習不精、把握不準、模稜兩可是基層治理中的大忌,學習不夠深入、不夠較真,也必然帶來行動的不堅定。
  • 深圳灣區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招賢榜
    1 公司簡介 深圳灣區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20億元,是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開發建設指揮部確定的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片區戰略實施平臺,主要承擔深超總片區統籌規劃、開發建設、運營管理與資源整合等工作。
  • 聚焦數字城市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能夠實現經濟快速復甦、增速由負轉正,與我國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的數字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位化發展的重大部署,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於2020年12月28日—29日在上海舉辦「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
  • 未來城市 全球智慧---智慧城市發展論壇暨智能礦山建設論壇成功舉辦
    12月13日,由中國煤炭城市發展聯合促進會、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和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智慧城市發展論壇暨智能礦山建設論壇」在北京西郊賓館順利召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董事長王敬民出席本次論壇並致辭。
  • ...生態農業推動綠色發展——就「無廢城市」建設專訪江西省瑞金...
    我們現對中國環境報推出的試點城市和地區黨政領導系列專訪予以轉發,就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如何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等問題交流工作經驗,探索工作模式。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希望通過我們公正、公平、公開的權威社會第三方智庫評估與各級政府自評價互相支持互為補充,進一步推動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我們於2020年5月開始本次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與修訂;6月-10月評估組分別到訪多個城市調研考察,並邀請全國各級智慧政府管理部門、試點智慧城市領導、智慧政府專家、學者分別自薦和推薦提交參評材料;今年的評估,我們還將全面參考太昊國際未來微笑(SMILE)新型智慧城市模型,結合Tahaoo網際網路+大數據評級指數針對全國智慧城市居民網際網路生活應用APP綜合研究與加權分析,依據「分類指導、
  • 城市大腦助力鄭州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推動城市治理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公共服務由被動應付型向主動推送型轉變,迫在眉睫。  2019年8月,鄭州全面啟動城市大腦項目建設。由此,翻開了打造城市發展現代化新基建、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平臺、城市服務現代化的新載體的鴻篇。
  • 建設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隨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數字中國」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新的要求,這不僅推動了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進,更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鄭建新: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鄭建新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治城先治水已成城市管理者的共識。長沙位於湘江下遊、洞庭湖尾閭,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年均過境水量達700億立方米,加強水生態建設尤為重要。
  • 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共同建設「四個城市 」 縣委縣政府發出倡議
    城市的暢通,是一個城市的效率,更是每一個市民可以享受到的方便;城市的宜居,是一個城市居住市民的關鍵幸福指數;城市的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為了使廣大群眾參與「四個城市」建設,縣政府在「創建辦」設立了城市建設熱線電話,電話是5291111;將城市建設分管縣級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電話進行公布;同時,也可以通過漢陰321民情在線上傳反饋問題及建議。請廣大市民朋友通過以上三個途徑積極參與「四個城市」建設。把你看到的問題,把你想到的點子,把你聽到的呼聲,及時反饋給創建辦,創建辦將及時研究、吸收、落實、反饋你的建議。
  • 福建光澤:踐行綠色發展 建設「無廢城市」
    2019年以來,作為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的福建省光澤縣積極探索各類固體廢物源頭減量、無害化處置技術路線、現代電子信息管理模式等生態創新管控機制,努力發展具有光澤特色的「無廢城市」綠色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11月17日,這是位於光澤縣的福建省凱聖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無人機照片)。
  • 建設海綿城市 改善城市品質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是淨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質、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裡子」工程。
  • 聚焦自然保護區建設 共謀綠色發展
    「當前,我們仍處於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推動經濟高質量復甦和實現綠色發展的特殊時期,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在加速建設,在新的背景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和中國生物圈保護區作為探索和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示範區,承擔著重要職責。」
  • 鄭州大學與鶴壁市人民政府籤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8月19日上午,鄭州大學與鶴壁市人民政府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鶴壁市隆重舉行。鶴壁市市委書記馬富國,市長郭浩,市委副書記張然,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王澤華,副市長李小莉,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屈凌波出席籤約儀式,雙方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