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阮籍

2021-02-23 眾韻琴茶


他崇尚老莊,嗜酒能嘯,善彈琴,得意時就會放浪形骸;他天賦異凜,勤學成才,八歲能文;他父親是建安七子之一,他與侄子同為竹林七賢,而他為七賢之首。 

這個人就是阮籍,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

 蔣濟、曹爽、司馬懿、司馬師都曾徵召過他,能讓蔣濟、曹爽、司馬父子三人這麼看重,可見阮籍之才能。司馬昭為了拉攏他,甚至還想和他結為親家。當然,阮籍不敢直接拒絕司馬昭,只得天天喝醉,來個大醉不醒,一直醉了兩個月,司馬昭才罷了結親的念頭。 

母親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和人下棋,對方要停止,阮籍不願意。沒多久,想起老母親去世,阮籍喝下二鬥酒,大哭一聲,吐血數升。下葬的時候,阮籍又喝了酒,和老母親訣別,一直說到無話可說,又是痛哭,又是吐血。這期間阮籍形銷骨立,差點要命。

 隔壁的美少婦家賣酒,阮籍經常去,喝醉了就在美少婦身邊睡下。別說古代,放在今天,看到別的男人睡在自己媳婦身邊,是個爺們也會跳起來。但美少婦之夫見阮籍沒有越軌行為就不再懷疑,而美少婦也不避嫌。


 嫂嫂回娘家探親,阮籍為她餞行作別,有人譏笑,阮籍就說:「禮法哪裡是為我定的?」

有個官兵家的女兒,很有才色,還沒嫁就死了,阮籍並不認識此女的父兄,也直接到人家去哭,哭夠了才回來。

 有人殺了母親,阮籍說:「殺父親還行,怎麼能殺母親呢?」舉座皆驚!司馬昭說:「殺父也是罪惡之極啊?」阮籍說:「禽獸只認母親,不識父親,殺父就是禽獸,殺母就是禽獸不如了。」眾人心服。

 當然,最重要的是,阮籍有才。 

司馬昭封晉公,加九錫時,百官讓阮寫文,阮籍喝酒忘了這事,使者來催的時候,阮籍於是帶酒寫稿,文不加點,一氣呵成,言辭清壯,當時人人敬重。

 阮籍還大力創作五言詩,直接影響了後世諸如陳子昂、李白等人。

 阮籍率性而為,總喜歡一個人駕車,任意往前走,一直到沒路,阮籍就會慟哭而回。他曾在廣武看楚漢古戰場,並說下「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名句。


 當初阮籍聽說步兵營裡多美酒,於是請求去那裡當校尉。當了校尉後,就整天縱情豪飲,不問世事。後人因之稱他為阮步兵。

 而在縱情於酒的背後,是為了避世,這從他教導兒子不要學他的話中就可以看出來。他的作品晦澀難懂,也是政治環境和遭遇造成的。

- end -

了解更多古琴內容,歡迎關注我們。

●●●

如果您需要聯繫我們,請直接長按上圖,掃描二維碼與我們互動,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韻》琴茶舍

Tel:010-88240622

北京豐臺區靛廠路52號西府蘭庭北門

以上視頻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眾韻琴茶整理此文章目的在於方便學習與交流,如有問題請您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阮籍: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南宋陸遊放翁在《讀阮籍傳》詩中,則是怒氣中火地狠批他的不守禮法:籍輩可誅無複議,禮非為我為何人?星星還是那個星星,阮籍還是那個阮籍,可為什麼不同人的評價竟有著雲泥之別呢?提到阮籍喪母這件事,我想先說說他不幸的童年。公元212年,阮籍3歲,他的父親,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去世。阮母在曹操一家的接濟下撫養阮熙、阮籍和幼女。我之所以說阮籍代表著魏晉風度,是因為他真實率直。
  • 【薦】阮籍詠懷詩全集
    其二(魏晉·阮籍)誰言萬事艱,逍遙可終生。臨堂翳華樹,悠悠念無形。彷徨思親友,倏忽復至冥。寄言東飛鳥,可用慰我情。 其三(魏晉·阮籍)嘉時在今辰,零雨灑塵埃。臨路望所思,日夕復不來。人情有感慨,蕩漾焉可能。揮涕懷哀傷,辛酸誰語哉。
  • 阮籍嵇康 | 遙遠的絕響
    三  當年曹操身邊曾有一個文才很好、深受信用的書記官叫阮[王禹],生了個兒子叫阮籍。曹操去世時阮籍正好十歲,因此他註定要面對「後英雄時期」的亂世,目睹那麼多鮮血和頭顱了。不幸他又充滿了歷史感和文化感,內心會承受多大的磨難,我們無法知道。  我們只知道,阮籍喜歡一個人駕著木車遊蕩,木車上載著酒,沒有方向地向前行駛。
  • 倜儻不羈,不容於世,魏晉文人阮籍
    竹林七賢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才子首推阮籍,他是河南尉氏人。阮籍的父親也是大才子叫阮瑀,名列建安七子。阮氏家族是當時有名的文人世家,竹林七賢中的阮鹹和阮籍是堂兄弟的關係。阮籍的長相十分出眾,正史《晉書》中描述他器宇軒昂、英俊瀟灑。阮籍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但博覽群書,還精於演奏古琴。傳說阮籍年輕時腰間懸掛長劍,後背負弓箭,登泰山,遊黃河。
  • 阮籍《大人先生傳》
    關於大人先生的原型,論者多以為是當時著名的隱士孫登,阮籍和嵇康都曾到蘇門山向他求教。其實,《晉書·阮籍傳》說得好:「此亦籍之胸懷本趣也。」在大人先生身上,體現了阮籍對現實政治的深惡痛絕,寄託了阮籍神遊自得的美好理想,我們說,阮籍把自己幻化為人大先生,大人先生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張溥《阮步兵集題辭》也不無揶揄地說:「履朝右而談方外,羈仕宦而慕真仙,大人先生一傳,豈子虛亡是公耶?」
  • 【賞析】《詠懷詩》其一阮籍
    在正始時期最有成就的詩人,應推竹林七賢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詠懷詩》八十二首,抒寫一生的志向、感觸,這裡選的是第一首,寫夜中不寐,獨自彈琴的情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這兩句直寫不寐彈琴之事,中間似有一段憂愁。幽獨不寐原來在《詩經》中就是君子憂時憂世的表現,如《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 阮籍:走到窮途末路,方覺萬般皆空
    蔣濟既然看中了阮籍,按說阮籍入仕的機會該是來了。可是阮籍在經歷近十年的隱居生活後,求仕之心早已黯淡。他要拒絕應召,但考慮到蔣濟的面子,決定親自前往洛陽遞交這份辭呈。蔣濟聽聞阮籍的到來十分高興,可是左等右等,最終只等來了一封《奏記》!阮籍在「記」中說:籍死罪死罪!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上臺之位。
  • 阮籍:倔強的人生,不過翻一個白眼!
    公元210年,「學二代」兼「官二代」阮籍在河南開封這個地界出生了,和古代大部分名士才子的家世背景相似,阮籍也是出身於儒學世家,當時的文學界有七個奇葩大神,號稱「建安七子」,阮籍的老爸阮瑀便是其中之一。 阮瑀是當年叱吒風雲的霸主曹操的高級秘書,上至國家級別的軍國表章,下至曹操個人名義的書信、文賦,多是阮瑀手筆。
  •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彈琴,也是為了抒發憂思,而他的憂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憂思不過是懷鄉引起的,阮籍的憂思卻是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產生的。南朝宋顏延之說:「阮籍在晉文代,常慮禍患,故發此詠耳。」(《文選》李善注引)李善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這是說,阮籍生活在魏晉之際這樣一個黑暗時代,憂讒畏禍,所以發出這種「憂生之嗟」。
  • 古詩鑑賞 ~ 阮籍:詠懷詩 (七首)
    詠懷 · 於心懷寸陰魏晉:阮籍於心懷寸陰,羲陽將欲冥。揮袂撫長劍,仰觀浮雲徵。雲間有玄鶴,抗志揚哀聲。一飛衝青天,曠世不再鳴。豈與鶉鷃遊,連翩戲中庭。《詠懷八十二首》是三國時期文學家阮籍的詩作。這八十二首詩是阮籍隨感而寫,後加以輯錄,都是有感而作,而非一時之作。這八十二首詩可稱千古傑作,為中國古代五言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阮籍處在司馬氏與曹氏激烈鬥爭的政治漩渦之中。政治形勢險惡,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虛與周旋。生於亂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當時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自己。
  • 古詩鑑賞 ~ 阮籍:詠懷詩 (八首)
    詠懷 · 嘉樹下成蹊魏晉:阮籍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詠懷八十二首》是三國時期文學家阮籍的詩作。這八十二首詩是阮籍隨感而寫,後加以輯錄,都是有感而作,而非一時之作。這八十二首詩可稱千古傑作,為中國古代五言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阮籍處在司馬氏與曹氏激烈鬥爭的政治漩渦之中。政治形勢險惡,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虛與周旋。生於亂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當時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自己。
  • 阮籍:狂浪是一種態度,真名士自當風流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阮籍先生,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名士。阮籍出身名門,其父就是當初被曹操放火燒山入了曹氏集團的阮瑀,也是曹魏時期著名的建安七子。阮籍秉承了父親的文採,勤奮好學天賦異稟,八歲時就能寫詩文,後習琴,還練就了世無所及的長嘯。喜歡讀書、旅遊,擅長詩樂,多才多藝,且「籍容貌瑰傑」,就是放在當代,也是眾人仰慕的男神級別的人物了。
  • 阮籍《詠懷詩》的生命思考-光明日報-光明網
    《晉書》阮籍本傳說阮籍「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有濟世志」,又說其「喜怒不形於色」「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正因多才多藝、志向高遠與極度的自我壓抑交織於一身,阮籍的內心世界才充滿矛盾且比常人更加豐富。他鬱結的無數憂思,唯有借詩歌來宣洩,但卻是「每有憂生之嗟。
  • 阮籍《詠懷詩》82首
    阮籍本有濟世志,但不滿於司馬氏的統治,故以酣飲和故作曠達來逃避迫害,最後鬱郁以終。山濤本來與阮籍、嵇康等人為友,同在「竹林七賢」之列,後來投靠司馬氏。正始時期的詩人,普遍出現危機感和幻滅感。此時的詩歌也與建安詩壇風貌迥異,反映民生疾苦和抒發豪情壯志的作品減少了,抒寫個人憂憤的詩歌增多了,故阮籍詩「頗多感慨之詞」和「憂生之嗟」,嵇康詩亦「多抒感憤」。
  • 阮籍夜裡睡不著覺,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一首很孤獨的詩
    阮籍,字嗣宗,魏晉時期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同時也是竹林七賢裡面最有個性的一位,無論是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別具一格,尤其是他身上那種張狂的個性,更是使得他在當時的讀書人中有著極高的聲望。
  • 魏晉大才子阮籍,想做鳳凰鳥,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這是大才子王勃筆下的阮籍,也是世人眼中的阮籍。一個不遵禮法的狂士;一個嗜酒如命的酒痴;一個窮途而哭的怪人,這是阮籍留給世人的臉譜化形象。可世人的評說能代表阮籍的形象嗎?當然不能。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要尊重歷史事實。
  • 竹林七賢-阮籍,他是桀驁不馴的詩人,他淡泊名利,窮途而哭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阮籍的父親阮瑀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與曹操私交甚好。然而他三歲喪父,由母親把他撫養長大。父親死後,家境清苦,阮籍勤學而成才,天賦秉異,八歲就能寫文章,終日彈琴長嘯。
  • 阮籍:痛苦煎熬中的自我超越(1):少年壯志之理想破滅
    我在嵇康一篇中說過,竹林七賢看似一個整體,實際上分為三類人:嵇康是「玉碎」型,山濤和向秀是「瓦全」型,而阮籍則既非「玉碎」,亦非「瓦全」。「瓦全」是為了保命,「玉碎」是為了保人格尊嚴,二者均能為此舍彼。阮籍的「二者皆非」則是二者皆不想捨棄:既想保命,也想保人格。這種態度初看起來似乎不那麼磊落,那麼決絕,但事實上,阮籍這種選擇卻是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文人士子的不得已選擇。
  • 阮籍: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阮籍聽了立馬說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這一句話可把在座的官員驚呆了,魏晉時期是十分重視孝道的,入仕採取的就是舉孝廉制度。你要當官,當時朝廷第一個考察的就是你孝不孝順。而阮籍居然說殺父親可以理解。在座的官員紛紛責怪阮籍失言,阮籍卻解釋說:「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耳。殺母,禽獸不若!」
  • 山濤請阮籍和嵇康吃夜宵,為何山濤夫人卻在隔壁挖洞?
    山濤是竹林七賢的發起者,竹林七賢中有許多驚世絕豔的大才子,他們分別是山濤、嵇康、阮籍、向秀、劉伶、王戎、阮鹹,他們七位才子常聚集在一塊,並在竹林間談天說地,飲酒作樂,故被稱為竹林七賢。這些學者也是從小飽讀詩書,並受傳統文化教育思想所影響的有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