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江圖》 擒銀熊
李屏賓憑《長江圖》獲最佳攝影銀熊獎
《長江圖》海報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第66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主競賽單元中唯一華語影片《長江圖》摘得「最佳藝術貢獻獎」,中國臺灣籍攝影師李屏賓上臺領獎。義大利難民紀錄片《海上火焰》獲最佳影片金熊獎。
評審團主席看《長江圖》很投入
本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月11日至21日舉行,主競賽單元共有18部影片競逐金銀熊獎。《長江圖》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
由楊超執導、秦昊和辛芷蕾主演、李屏賓拍攝的《長江圖》講述了一段發生在長江上的魔幻愛情故事。在李屏賓的鏡頭下,《長江圖》畫面唯美,經過膠片呈現,猶如一幅幅動人的中國水墨畫。影片一經放映,獲得中外媒體一致好評。
《長江圖》大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江上,劇組需要在船上度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條件異常艱苦。捧得銀熊歸的李屏賓在領獎臺上表示,非常感謝導演楊超和劇組所有工作人員,大家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這隻銀熊「也是給你們的」。
楊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銀熊獎是對《長江圖》的肯定,也是對一種嶄新中國影像的肯定,是對中國電影藝術探索新方向的鼓勵。
據了解,《長江圖》放映後得到了兩極評價,不喜歡的觀眾認為作者表達太個人化,表意隱晦難懂,喜歡的觀眾則認為導演楊超十年的磨礪,獻上了一幅有風骨的水墨詩篇。據說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評審團主席梅麗爾·斯特裡普從頭到尾認真投入。最終中國臺灣資深攝影師李屏賓憑藉在《長江圖》中極具詩意的電影畫面獲頒「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
柏林電影節一直是華語電影的福地,近年來,也連續三屆都至少有一部中國電影入圍其主競賽單元。2014年,中國導演刁亦男曾憑藉《白日焰火》斬獲最佳影片金熊獎,該片的主演廖凡當年也獲得柏林電影節影帝。作為今年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長江圖》也如願以償地獲獎。
難民題材《海上火焰》奪金熊
作為每年歐洲三大電影節裡最早舉行的電影節,此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可謂名導雲集。法國電影大導安德列·泰西內攜新作《當我們17歲》出現在競爭陣營,另外,還有加拿大導演德尼·科泰的新作《失去貝拉特斯的波利斯》、美國獨立電影新秀傑夫·尼科爾斯初次試水的科幻新片《午夜逃亡》也亮相競賽單元。
細數柏林電影節歷年來的獲獎影片,基本上關乎政治、嚴肅題材的電影居多。例如之前來自巴西的《精銳部隊》、南非的《卡雅利沙的卡門》等。「從柏林電影節誕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壓倒性的主題,至少電影藝術交流完全不在考慮之列。這是一個完全的冷戰產物。」影評專家表示。
此次,梅姨坐鎮評委主席,將金熊獎頒給了難民題材紀錄片《海上火焰》,這是由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執導,描述了地中海中部義大利小島蘭佩杜薩島上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影片。這也是繼坎城的《流浪的迪潘》之後,近一年來第二部拿到「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難民題材」影片。而這也是其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繼《羅馬環城路》拿到威尼斯金獅獎之後,個人拿到的第二個「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
(責編:鄒菁、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