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泰爾家族的道朗親王親啟:
我希望您還記得我。
我很了解您妹妹,並且是您妹夫忠實的僕人。
我和您一樣為他們哀悼。
我並沒有死,您的外甥也還活著。
為了挽救他的生命,我們把他藏起來了。
但躲藏的日子已經結束。
真龍已重返維斯特洛,奪回本該屬於他的王位,
並為父親報仇,也為其母,伊莉亞公主報仇。
伊耿如何才能取得鐵王座?
——少龍主河灣地的盟友(下)
作者:BryndenBFish
翻譯:羽筆酒保
校對:1051
本文來自原reddit某位版主的個人網站https://warsandpoliticsoficeandfire.wordpress.com/2016/03/16/blood-of-the-conqueror-part-6-friends-in-the-reach/。文章條理清晰,心思縝密,為伊耿如何才能奪取維斯特洛指出了一條明路,而且最拍案叫絕的是,作者整理出書中的蛛絲馬跡並暗示著馬丁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在書寫。由於文章過長,分為上下兩期進行推送。上期請戳這裡。
當梅斯·提利爾公爵放棄圍攻風息堡,回軍解救他的女兒時,他保留了一支部隊繼續圍攻風息堡,指揮這支部隊的是馬圖斯·羅宛伯爵。
羅宛伯爵是一個頗有實力的河灣地領主,也是梅斯·提利爾最重要的封臣之一。羅宛家族擁有堅固的金樹城,有廣闊的土地和自己的封臣。如同徵服者戰爭之前的河灣地其他貴族領主一樣,羅宛一家的血統可以上溯至青手加爾斯,他們宣稱加爾斯的女兒羅宛就是自己族人,傳說中她還是他們的祖先。他們與園丁王有血脈聯繫,亞達爾學士記錄的「有著比提利爾家族有更古老高貴的血脈」的貴族名單中就有羅宛家族。
馬圖斯·羅宛伯爵本人是一個行事粗魯的中年貴族,但同輩人皆看重他的政治敏感性和軍事洞察力。作為一個政治家,馬圖斯同時為詹姆·蘭尼斯特和凱馮·蘭尼斯特所相中,認為適合出任國王之手。
「如果提利爾家不滿意西境人,他也可以推舉馬圖斯·羅宛。」作為司令官和戰術指揮,馬圖斯也是一個行事謹慎,備受愛戴的領袖。在《列王的紛爭》中,馬圖斯·羅宛力諫藍禮從史坦尼斯的風息堡撤軍,把重點放在君臨。
「陛下,我以為不必在此作戰,」馬圖斯·羅宛伯爵插話。「這座城堡固若金湯,供應充足,科塔奈爵士更是身經百戰的老戰士,何況全天下有什麼地方造得出足以擊垮風息堡城壁的投石機?史坦尼斯大人想圍就任他圍,沒他好果子吃。而當他又飢又冷地待在這裡無所事事時,我們早已拿下君臨。」馬圖斯的建議頗有見地,一次又一次的圍城證明風息堡是能夠耐受大規模圍攻的。藍禮決定移兵攻擊史坦尼斯後,凱特琳·史塔克就注意到馬圖斯·羅宛和藍道·塔利在地圖前討論。
帳內,布蕾妮正為國王穿戴戰裝,而塔利伯爵和羅宛伯爵在一旁談論部署和戰術。河灣地最好的戰士(據凱馮·蘭尼斯特所言)藍道·塔利在和馬圖斯·羅宛討論戰術,這證明馬圖斯的軍事才能確實受人尊重。
藍禮此戰前,馬圖斯也曾率提利爾大軍來過風息堡。勞勃叛亂期間,馬圖斯就響應提利爾保衛坦格利安家族的號召,隨同他的封君向進攻拜拉席恩家族的根據地。當奈德·史塔克向風息堡進軍時,馬圖斯也恪盡職責,跟隨封君向勞勃·拜拉席恩俯首稱臣。但是和梅斯·提利爾不同的是,馬圖斯·羅宛看起來更發自內心地忠於坦格利安家族。《列王的紛爭》中,凱特琳·史塔克報告詹姆·蘭尼斯特還活著時,馬圖斯並不高興。
他是不悅於未在戰場上遭遇詹姆,或是認為臭名昭著的弒君者應當為「罪行」償命,這點還不得而知。但是在泰溫·蘭尼斯特試圖開脫伊利亞·馬泰爾和她的孩子的死亡的罪責時,馬圖斯的不快簡直一望即知。
「道朗親王是應我兒的邀請而來,」泰溫公爵平靜地說,「不止參加典禮,而且將在御前會議中接任重臣席位,並討回在勞勃先王那裡所沒有獲得的正義,為其妹伊莉亞和她的孩子們復仇。」提利昂望著提利爾公爵、雷德溫伯爵和羅宛伯爵,心裡好奇這三人中有沒有誰敢大膽到直言詢問:「可是,泰溫大人,將孩子們的屍體包上蘭尼斯特的紅鬥篷,獻給勞勃的,不正是您嗎?」沒人說出口,但臉色一望即知。他看到雷德溫大人張大了嘴巴,羅宛大人則似乎哽住了。因此對於柯林頓來說,他的勢力要想進入河灣地,顯而易見首先得收服馬圖斯·羅宛。此人對坦格利安的感情看起來比他的封君更為深厚。雖然他作為下屬跟隨梅斯·提利爾前往君臨,加入蘭尼斯特-提利爾聯盟,但對於泰溫·蘭尼斯特當年犯下的暴行,他的厭惡仍溢於言表。喬治·R·R·馬丁特意將安排這位「似乎哽住的大人」留在風息堡,讓梅斯·提利爾奔回君臨,其背後的用意從這個角度想想就是很自然的。
在第五部分中(抱枕按:本文為作者第六篇文章,前五篇黑城堡目前正在翻譯),我提出過一個理論:在瓊恩·柯林頓用於奪下風息堡的計謀中,伊耿、柯林頓和黃金團先遣會繞過馬圖斯·羅宛圍攻風息堡的小股部隊,直取風息堡內部。「繞過河灣軍,避免和他們在風息堡外第三次交手」,這一計謀不光有其戰術價值,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待到風息堡到手,柯林頓再與城堡外的河灣軍開啟談判時,自己就置於一個更為安全穩固的位置了。
風息堡一旦到手,我認為瓊恩·柯林頓就會立刻與馬圖斯·羅宛接頭。隨著史坦尼斯的守軍全部陣亡,風息堡外的河灣軍的地位其實很尷尬。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從史坦尼斯的守軍手中奪迴風息堡,但要是不相關的軍隊取而代之奪取城堡後該如何應對則完全沒有命令。等到柯林頓將年輕的伊耿展示給馬圖斯·羅宛後,僵局可能會被打破。
《凜冬的寒風》亞蓮恩的第一個章節中,亞蓮恩閱讀了瓊恩·柯林頓送給道朗·馬泰爾的信。儘管這封信是用來討好道朗·馬泰爾親王的,其內容也對馬圖斯·羅宛也能發揮相同效力。
面對瓊恩·柯林頓的勸誘和伊耿的現身,幾乎可以肯定金樹城伯爵會有感而發。馬圖斯會迫切地想要糾正勞勃叛亂時發生的種種暴行。在《凜冬的寒風》中,第一個果斷加入伊耿的河間地貴族將是羅宛家族。雖說他的部隊可能頂多不過數千,他的投效將會壯大黃金團的陣營。
更重要的是,對少龍主的大業來說,馬圖斯轉向伊耿將會是在政治上的一著妙棋。身為河灣地領主,馬圖斯廣受尊敬,力量強大,人脈廣泛,其政治敏銳性讓他足以勝任國王之手,軍事才能也被維斯特洛最好的戰士和指揮官所看重。馬圖斯能給帶給伊耿的並不僅僅是他自己和他的一支小部隊,當金樹城的封臣都投入伊耿的紅龍旗下後,河灣地的貴族將受到強烈的感召——尤其是那些早有反心的貴族們。
藍道·塔利伯爵
圖 by TheMico
真正危險的是塔利……此人心胸狹窄,但意志堅定、手段狠辣,舞槍弄劍的本事也是河灣軍人中的翹楚——凱馮·蘭尼斯特有關藍道·塔利的想法羅宛不會是唯一一個會在風息堡外加入龍王旗下的河灣地領主。羅宛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實現坦格利安大業,另一位河灣地領主的動機則很可能是出於其較真的性格以及因此引起的憤懣。要知道,雖然河灣地一直在吹噓他們那的貴族身負經國之才,維斯特洛的政壇風雲盡在掌握,騎士風度翩翩殷勤有禮,其歷史可以上溯至英雄紀元,但藍道·塔利完全不符合上面兩種描述,其冷酷無情在河灣地可謂獨一份。
人所共知,角陵伯爵為人嚴厲,執法嚴苛,需要時能與泰溫一樣心狠手辣。類似泰溫,他被認為是河灣地最好的戰士,這一點和其河灣地同僚們截然不同。在勞勃叛亂期間,勞勃·拜拉席恩的唯一敗績就歸於藍道·塔利——勞勃·拜拉席恩的風暴地軍對在岑樹灘(又譯白楊灘、楊樹灘)一戰中被塔利指揮的河灣地前鋒軍正面擊潰。
然而,這場勝仗的榮譽並未歸功於藍道·塔利和他的部隊,反而歸於了他的封君梅斯·提利爾(這個事實沒有被另一位優秀的指揮官史坦尼斯·拜拉席恩所忽視)。
「你父親是名驍勇善戰的武士,」史坦尼斯國王說,「曾在岑樹灘擊敗我長兄,後來梅斯·提利爾得意洋洋地將榮耀歸於自己,其實他還沒找到戰場,藍道伯爵就已奠定了勝局。他用那柄瓦雷利亞巨劍殺死卡伏侖伯爵,並將頭顱獻給伊裡斯。」藍道為封君贏得了戰鬥取得,驚人功績,但亞達爾學士卻在這場戰鬥的官方記載中對他隻字不提。
高庭的現任公爵,梅斯·提利爾在勞勃的叛亂中為坦格利安家族中光榮奮戰,在岑樹灘戰役中親自擊敗了勞勃·拜拉席恩。讓藍道·塔利已受傷的自尊雪上加霜的是,高庭公爵得寸進尺宣稱他在岑樹灘戰役中的「指揮」體現了他精妙的軍事造詣。
梅斯·提利爾接口:「沒王國的國王算什麼呢?那叫乞丐!這小子必定會拋棄河間地,帶本部軍隊與盧斯·波頓匯合,全力攻打卡林灣。如果是我,就這麼幹。」聽了最後一句,提利昂差點咬到舌頭。羅柏·史塔克在短短一年之內贏得的戰鬥比高庭公爵在漫長的二十年戎馬生涯裡贏得的還要多。提利爾惟一的勝績是十多年前在岑樹灘挫敗勞勃·拜拉席恩,那主要還得歸功於統率前鋒部隊的塔利伯爵,公爵率主力趕到時,戰鬥已基本結束。由梅斯·提利爾親自指揮的風息堡之圍,則拖拖拉拉打了一年,毫無成效,等三叉戟河決戰分出勝負,高庭公爵只能向奈德·史塔克降旗歸順。藍道·塔利的榮耀功績在歷史書中和胖玫瑰公爵的口中無影無蹤,但是這並不妨礙梅斯·提利爾一次又一次的利用藍道·塔利去幹各種髒活累活。當梅斯宣布擁護藍禮國王時,藍道得與封君並肩作戰,藍禮死後,藍道·塔利又成了犯下戰爭罪行的劊子手。
我只知道塔利伯爵掌管了藍禮的軍隊,處決了許多人,主要是佛羅倫家的。當梅斯·提利爾同意加入泰溫·蘭尼斯特,聯軍進發以解史坦尼斯的君臨之圍時,藍道·塔利擔當的是既危險又榮耀的職責:指揮蘭尼斯特-提利爾大軍的中軍。雖然戰役的大部分(如同岑樹灘戰役一樣)由先鋒軍贏得,塔利能夠統帥中軍這一點本身就凸顯出他乃是維斯特洛最好的指揮官。要知道在中世紀戰爭中,最優秀的軍隊往往匯集在中軍,藍道·塔利身處的位置乃是決定性的。但比起先鋒軍,塔利似乎對中軍位置並不太青睞。當他仍效忠藍禮時,角陵伯爵就想要承擔為藍禮承擔最激烈的戰鬥:
塔利在岑樹灘之戰中率領的就是先鋒軍,在統領藍禮的部隊時他本應也充當類似位置。然而,藍禮將這個位置賞給了洛拉斯·提利爾。提利爾結盟蘭尼斯特後,塔利或許還在期待過率領先鋒攻擊史坦尼斯,但卻被交付以中軍一職。這個位置雖然重要卻不是戰場上最光榮的。率領先鋒的榮耀職位再一次被交給洛拉斯·提利爾(以及他的弟弟加蘭)。這種安排所產生的後果不久便會浮現。
黑水河獲勝後,角陵伯爵的部隊並沒有得到喘息之機,就接到命令北上繼續作戰,與北境部隊在暮谷城交手,並為鐵王座贏下一場決定性的勝利。隨後,他攻下女泉城,開始整頓當地秩序。
相對於其他領主和騎士們,藍道·塔利為新生的蘭尼斯特-提利爾聯盟做出的軍事貢獻大概是最多的,因此,論功行賞之時,他的震驚也是顯而易見的:
最富饒的部分給了高庭,提利昂瞧著梅斯·提利爾的大肚子,心想:他真是貪得無厭啊。提利爾索要自己旗下封臣艾利斯特·佛羅倫的所有土地和城堡——此人打錯了算盤,很不幸地先追隨藍禮,然後又投效史坦尼斯。對此要求,泰溫公爵欣然應允。於是,亮水城的土地、稅賦轉封給提利爾公爵的次子勇武的加蘭,使他眨眼間成為全國排得上號的大貴族。而他兄長,自然還是高庭的繼承人。
其他土地被依次給予羅宛伯爵,以及塔利伯爵、奧克赫特伯爵夫人、海塔爾伯爵等未到場的功臣。
梅斯·提利爾為他的女兒掙來一份王室婚約,為自己的次子贏得了一個爵位和城堡。對於加蘭搖身變為大貴族一事,藍道·塔利似乎沒有什麼個人情緒:這畢竟是勇武的加蘭率領先鋒軍英勇作戰換來的。問題在於,貪婪過頭的梅斯·提利爾又一次利用塔利掙來的戰功為自己謀利了。而且更惡劣的是,這一次梅斯·提利爾偷竊的不僅僅是藍道·塔利的名聲和榮譽,還有他的合法戰利品。
艾利斯特·佛羅倫,亮水城伯爵,在藍禮死後,放棄了提利爾和蘭尼斯特,轉而與史坦尼斯結盟。艾利斯特的繼承人阿勒肯,也追隨父親的腳步效忠於史坦尼斯。按照法律,這一效忠行為宣告了父子二人對亮水城權利的喪失。
亮水城的土地和稅賦被轉封給提利爾公爵的次子加蘭·提利爾
而可能讓藍道大為不爽的是,依照繼承法,亮水城應當歸於佛羅倫家族的下一個繼承人,艾利斯特的大女兒梅麗莎……她正好嫁給了藍道本人。蘭尼斯特的御前會議也未主持公道,合理地分配理應歸屬藍道的獎勵。會議召開時塔利伯爵沒有被從女泉城召回。要是他能列席的話,他很可能會反對這種安排,或者私下找泰溫·蘭尼斯特抱怨將亮水城獎勵給加蘭·提利爾一事。但既然他未能出席,得知消息時已經晚了,塔利伯爵只能吃個啞巴虧,默默看著本應屬於塔利家的戰利品被轉手賞給加蘭,讓之前的一個侍從小子一夜間青雲直上。
就算藍道伯爵對這種強盜行為心懷不滿,他也從沒公開表露過。藍道·塔利獲知亮水城易主的消息時沒有POV人物在他附近。他和他的部隊當時依然屯兵在仍在女泉城附近,從事通暢道路、清剿土匪,為鐵王座王領保駕護航的累活。然而,藍道·塔利為了增強塔利家的權力也開始採取自己的政治行動了。
藍道·塔利也為他的兒子訂下一份有利可圖的婚約,大概是從他封君的劇本上偷學了幾頁。
「慕頓的女兒是個處女,」男人續道,「至少到洞房那天。這些雞蛋就是為婚禮準備的,她要和塔利的兒子結婚,廚子們需要雞蛋來做蛋糕。」慕頓家族是河間地的貴族,控制著富饒的女泉城。目前的家主威廉見證了女泉城在五王之戰期間三次被洗劫,每次都躲在城牆後不敢出聲。但並不是所有慕頓家的人都像威廉伯爵一樣懦弱,威廉的兄弟米斯曾是雷加·坦格利安的侍從和親隨騎士,他在石堂鎮一戰中為坦格利安家族英勇捐軀。
藍道雖然安排狄肯迎娶了威廉伯爵的大女兒依蘭諾,但這樁婚事背後的考量與威廉伯爵本人無關。事實上,通過讓自己的兒子兼繼承人迎娶依蘭諾·慕頓,一個關鍵的河間地貴族家族已納入藍道囊中——而且還是一支私下仍對坦格利安保留忠心的貴族。
角陵與女泉城的聯姻
隨著瑪格麗·提利爾的被捕和蘭尼斯特-提利爾聯盟的破裂,角陵伯爵也沒法再在女泉城安心待下去了。藍道伯爵大概嗅到了一絲通過犧牲封君的利益來增加自身實力的機會,便當機立斷率軍沿國王大道迅速南下,趕在梅斯·提利爾之前抵達君臨。
「事變後他(藍道·塔利)立刻回師,在眾諸侯中頭一個趕到君臨。」藍道對他封君目前所處的困境大概會有一絲幸災樂禍,但是他畢竟仍是梅斯的封臣。藍道在君臨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教團武裝手中解救出瑪格麗·提利爾,前提是得發下神聖的誓言,保證未來將會把瑪格麗·提利爾送回教會接受審判。梅斯·提利爾和凱馮·蘭尼斯特緊接著也來到君臨,凱馮迅速自任攝政王,並開始重組瑟曦的御前會議。
藍道可能也期盼過,這一回總該論功行賞,出任國王之手了吧:畢竟他為王室贏得過輝煌的勝利,解救出封君的女兒並帶來了軍隊威懾教團武裝。然而,封君再次讓他失望了:凱馮任命梅斯·提利爾為國王之手,藍道只能屈居御前會議中的首席法官(之前的「法務大臣」)。
藍道伯爵應該是另一個能被瓊恩·柯林頓爭取到的主要目標。他對自己封君的不滿十分強烈,這給了柯林頓一個好機會可以為他未來的國王贏得另一個河灣地的盟友。馬圖斯·羅宛轉投伊耿會給伊耿帶來幾千士兵及眾人的關注,而藍道·塔利將給他帶來維斯特洛最好的戰士——以及大約兩萬大軍。
撰寫此文時,我有時也在考慮,在《魔龍的狂舞》結尾時,藍道·塔利的手上是否已經有了一封柯林頓的密信。我們注意到在凱馮·蘭尼斯特的御前會議中,角陵伯爵的表現朝深了想還真有幾分可疑。就如同之前奧連恩·維水錶現的一樣,藍道·塔利對黃金團的威脅輕描淡寫。
「你叫他們什麼都行,」藍道·塔利道,「不過是群冒險家而已。」隨後藍道質疑起瓊恩·柯林頓是否真到達了維斯特洛。
藍道的口風緊密地配合了柯林頓的意圖,也就是掩蓋入侵維斯特洛的行動以及他們的真正計劃。另外藍道似乎也拒絕承認伊耿是雷加的兒子:
「柯林頓手中的牌可能不止黃金團一張,據說他握有坦格利安家的繼承人。」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他出言反對教會武裝。
藍道伯爵嗤之以鼻,「什麼道理,國王和諸侯得跟著嘰嘰喳喳的麻雀來跳舞?」截至《魔龍的狂舞》末尾,反對教會武裝確實不符合御前會議的最大利益(後續文章中我們會詳細說明)。然而從一個可能已經背叛蘭尼斯特和提利爾的狡猾領主的角度出發,這些故意給出的餿主意就都說得過去了。
當然了,在《魔龍的狂舞》末尾我們並不能清楚塔利是否已經真正背叛了他的封君,也不清楚他的言行是否只反映出一個直腸子武人對僱傭兵和野心家之流的蔑視。不管如何,他被凱馮·蘭尼斯特認定為「真正危險的人」。考慮到之前梅斯·提利爾盜竊了他的名譽聲望甚至本屬於他的亮水城,在伊耿登陸前塔利對於提利爾和蘭尼斯特的忠誠就已經值得懷疑了。而少龍主恰好能幫助藍道撫平受損的自尊心,從自命不凡的提利爾手中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就算藍道還未在《魔龍的狂舞》結尾轉投伊耿,在《凜冬的寒風》中他也會的。塔利一旦入手,伊耿就擁有了一個真正有實力而且危險的貴族,以及兩萬大軍。更重要的是,這支軍隊把守著君臨城內的各處要地,而軍隊的指揮者為了恩主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賽學士掃了另一份文件一眼,「我們登陸的時機真是再好不過,潛在的盟友比比皆是。」羅宛家族和塔利家族倒向伊耿並起兵反抗他們的提利爾封君會成為《凜冬的寒風》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雖說河灣地出身這些家族對伊耿在南維斯特洛的用兵至關重要,但他們帶來的政治資本仍然不夠。過去的黑火叛亂者夢想著維斯特洛會團結於黑龍大旗之下,出於同樣的心理,現在的黑火後裔也希望能用伊耿的名義在政治上統合南維斯特洛。
瓊恩·柯林頓從政治上統合維斯特洛的最大希望不是在河灣地,雖然此地諸侯帶來的兵力很好,但他們畢竟不能代表整個地區。從這個角度出發,柯林頓伯爵需要一位有等同公爵身份的大領主對伊耿效忠。為此,瓊恩·柯林頓將尋求某個坦格利安的最古老盟友的幫助,將這位盟友的長矛帶入「紅」龍旗下。
但在這一切之前,先得打上一場硬仗。提利爾家族最終還是察覺到了伊耿的威脅,一支軍隊正向風息堡的少龍主進發,這支可能有上萬人之多的軍隊有兩個目的:殲滅黃金團,擊敗少龍主。但驚人的是,伊耿並不情願躲在風息堡的城牆後面。少龍主已率軍開拔迎戰提利爾家族,這場戰鬥將決定伊耿對鐵王座的追求是否能夠成真。
黑城堡小編,羽筆酒樽首席翻譯官/吐槽擔當,冰與火之歌愛好者群(41992735)歡迎您黑城堡微信用戶 十方 問:
啊啊馬丁又流出亞蓮恩的新篇章啦,什麼時候翻譯啊?
抱枕師傅 回復 十方 :
那個早翻譯完了,根本不是新篇,曾經有過一篇速記版(點擊可查看),與這篇除了分段和個別詞語有所不同,幾乎完全一樣。
本期編輯:妮妮
黑城堡奇幻平臺(微信號HEICHENGBAO):立足《冰與火之歌》,宣傳一切西方優秀奇幻作品。如果您也喜歡,請加入我們。投稿郵箱:554299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