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熱播後,中國新文創產業被哈佛商學院列為課程案例

2021-01-1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通訊員 張天真

1月14日,《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收錄並正式進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閱文集團孵化的《慶餘年》項目成為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視頻網站截圖

此前電視劇《慶餘年》在網絡熱播,引發了近乎全民追劇的熱度,編劇王倦、演員田雨憑該劇獲得白玉蘭獎。2020年,該劇還登陸了美國亞美衛視播出。

《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案例由哈佛商學院歷時一年半撰寫完成,研究騰訊新文創在數字文化內容生產方式、打造中國文化符號上的模式與實踐。

哈佛商學院《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和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表示:「非常榮幸騰訊新文創能入選哈佛商學院的課程案例。

過去十年中,騰訊以科技+文化的獨特定位,積極參與並推動構建了有中國特色的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希望對中國的創作者生態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構建一個符合時代的文化生產方式、打磨好的文化作品,是一個長線的、系統的工程,也是從文化維度追求實現科技向善的必經之路,希望中國新文創能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開啟更多新的可能。」

哈佛商學院首次使用騰訊會議進行授課

近年來,閱文集團致力於推動優質IP,藉助旗下890萬名創作者及1340萬部內容儲備,深入協同行業夥伴,共同推動網絡文學IP的多元化,推出更多「好內容」豐富大眾文娛生活;推出了包括《鬥羅大陸》《全職高手》《鬼吹燈》等一大批原創IP以動漫、影視、遊戲等形式與用戶見面,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其中,作家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慶餘年》上線後大受歡迎,騰訊視頻、愛奇藝雙平臺總播放量突破130億次,2019貓眼劇集影響力網絡平臺綜合總排名TOP1,並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中斬獲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配角兩項大獎。

IP作品《棗知道》

與此同時,閱文也在不斷探索通過創新的IP開發手段,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內容體驗,實現內容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2020年12月,騰訊聯合閱文集團發起「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開始探索從短篇小說到改編短劇、動漫及音樂等全鏈條的短IP發展模式。以針對峨眉山申遺成功25周年的項目首支作品《棗知道》為例,在短短100天時間內,就完成了從網絡文學創作到定格動畫短片製作、再到宣發上線的全流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騰訊新文創寫入哈佛商學院教程,《慶餘年》等成經典案例
    中國許多古老傳統的文化,隨著科技的發展,製作水平的提升,其巨大的價值開始被挖掘,煥發出新的生機。1月14日,《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收錄並正式進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該案例由哈佛商學院歷時一年半撰寫完成,系統闡釋了騰訊在探索新文化生產方式、打造中國文化符號上的模式與實踐。
  • 當哈佛商學院研究中國式IP開發,他們看到了什麼?
    而就在1月14日,《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收錄並正式進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這意味著,中國特色的IP開發模式和方法論建設,已經成為全球文化產業領域不可忽視的一種創新實踐力量。其成為國際頂尖學術機構的研究對象,或將在全球文化產業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 騰訊新文創入選哈佛商學院,憑什麼?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靠什麼向全球輸出呢? 此前,我們靠的是普通話、中國美食和大熊貓等中國符號。近日,《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收錄並正式進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這也為中國文化的輸出添磚加瓦。
  • 「新文創」如何既務「虛」又落「實」?
    2018年,騰訊將泛娛樂戰略升級為新文創戰略,確立"以IP為核心,強化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的相互賦能"的核心方法論,開始推進文化IP的長線塑造。今年1月14日,《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收錄並正式進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該案例由哈佛商學院歷時一年半撰寫完成,系統闡釋了騰訊新文創在數字文化內容生產方式、打造中國文化符號上的模式與實踐。
  • 哈佛商學院視野 與體壇巨星、時尚超模、影視大咖做同窗是種怎樣的體驗?
    「富有創造力的人才會帶來獨特視角。」哈佛商學院林肯·費林工商管理教席教授、高層管理教育課程聯席學術主任安妮塔·埃爾貝斯(Anita Elberse)說道。「他們的觀點能夠啟發我們娛樂產業裡的劍拔弩張以及高管們遇到某些管理挑戰的原因。他們擁有異於常人的洞察。同時,他們為課堂帶來了某種活力,每個人都熱情高漲。」
  • 哈佛商學院mba學費需要多少
    美國哈佛大學MBA是全美商學院中最難申請入學的,平均每8個申請者才錄取1名學生。當然學費也差不多是最高的,僅次於芝加哥,那麼美國哈佛大學mba學費是多少呢,申請前要了解讀哈佛大學MBA要多少學費,合理的進行資金的準備和獎學金申請規劃是有必要的。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哈佛商學院mba學費需要多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學費:哈佛商學院有1800名全日制學生。
  • Crunchbase:史丹福大學誕生初創公司最多 哈佛商學院融資...
    哪所商學院初創公司最多?Crunchbase分別列出了商學院,所以我們把它們排在了這裡。再次,沒有太多的驚喜,除非你認為斯坦福將再次位居榜首。 而排第一的是哈佛大學。誰融資最多?其中包括卡耐基梅隆大學(Argo AI),巴魯克學院(WeWork),哈佛商學院(Grab)和芝加哥大學(也是Grab)。哪家大學擁有最多初創公司執行長?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遠遠超過CEO排名中的任何其他機構。 在過去的一年裡,每個創業公司的執行長們都籌集到了100萬美元以上的資金,兩家大學都接近150位。
  • 平安知鳥攜手哈佛商學院企業學習,賦能管理者走向未來
    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加快數位化、智能化進程也成為當下企業發展經營的頭等大事。跨越2020年,企業如何在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中搶佔先機?答案顯而易見:「爬坡換擋,因時而變。」
  • 新文創商學院賈田:第5期品牌授權經理人實戰班落幕
    2020年12月11-14日,國內深度垂直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網際網路大學——新文創商學院,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舉辦的第5期品牌授權經理人實戰班結束。超50位文創行業精英人才集結深圳線下課,經過四天三夜深度學習,全部順利結業。
  • 文創+二期臺灣模塊 | 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覺」:打開文創產業新視角
    本次課程我們分別邀請到高希均教授、蔣勳老師、傅佩榮老師、魏德聖導演、何培鈞先生等多位臺灣文化創意產業不可繞開的先鋒名人,同時同學們也一同探訪了雲門舞集、農禪寺、歐萊德等多家臺灣文創企業組織。26日晚同學們盛裝出席,與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寬庭美學董事長陳靜寬、臺灣電影文創產業協會理事長陳志寬、臺灣電影製作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功等來自兩岸的嘉賓一同開啟臺灣文創之旅。
  • 為中國茶館經營培養輸送人才 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啟動儀式隆重...
    據了解,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課程涵蓋中國茶文化、文化空間運營、企業管理、網際網路與新媒體平臺的選擇與應用、商業茶事活動的策劃與文案、品牌意識與商業價值等,以「為中國茶館經營培養輸送人才」為宗旨,以「引領中國茶館發展、倡導國學文化生活」為價值觀,共同推進中國式美好生活的事業。
  • 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DBA項目
    上課形式:課堂面授學習為主,每月集中授課2天,輔以現場教學、案例分析、小組 學費:大概21萬人民幣,具體請諮詢課程顧問。 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DBA項目學位授予 學生被錄取後將在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建立與在校學生一樣的學生檔案,學生的學習課程及成績將存入檔案,修滿學分並過論文答辯後將頒發與在校學生完全一致的全球通用的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證書。
  • 2018美國東部波士頓紐約費城三城自助遊攻略(5)HBS哈佛商學院
    這一集主要說說全球頂級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照片都是攝影師實地拍攝的,哈佛商學院HBS的校園非常的漂亮,讓人流連忘返上集說到哈佛大學哈佛先生的雕像和哈佛圖書館,大清早迎著金色的陽光逛完哈佛主校園以後,寒冷的天氣外加心情格外地激動,同行的朱總和萊曼兄弟頓時感覺血糖不足,急需要補充給養,於是乎三人穿過哈佛校園,找了一家早餐館去吃早餐
  • 國產劇的高光時刻,《慶餘年》被海外納入重要研究,第二部的壓力...
    一直都覺得國產劇出口海外就是在傳播我們自己的文化,沒想到現在還有作品走進了海外的課程裡,小屋荷說的就是《慶餘年》成為了哈佛大學收錄的高管教育課程,而且還是重點項目,內心激動之餘還有點自豪。
  • 問道東京灣:探索灣區發展之勢·道·術 | 長江商學院海外選修課程
    夏末秋初的餘溫難及長江學子的熱情,8月26日,在隔海相望的日本,由長江商學院的朱睿教授帶領EMBA班學員,共同參加了與早稻田大學合作展開的問道東京灣課程,體會近鄰日本的不同文化生活,一同在課堂中成長,在交流中升華。
  • 2020中國商學院院長書記領導力高端對話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商學院院長書記領導力高端對話」在深圳隆重召開。多所國內知名的商學院長、書記以及相關專家學者應邀參會,齊聚一堂,共同圍繞中國商學院的戰略規劃、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課程思政、科技推動教育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互動性探討。
  • 從「多元文化」到「創意臺灣」——臺灣文創園區的華麗轉身
    進入21世紀,臺灣地區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城市中的部分閒置空間轉變為文創產業的聚集平臺——文化創意園區,在園區內結合藝術活動與商業機制,打造現代都市經濟的新增長點。為了順應藝術與經濟結合發展的新趨勢,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 以下簡稱文建會) 於1985 年提出「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概念,這是臺灣文化創意園區總體規劃建設的基礎。2000年,臺灣開始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其中「文化創意園區」的規劃與建設被臺灣當局列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計劃。
  • 文創|文創產業&文創產品到底是什麼?
    近年來,文創產品一詞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不斷開啟時尚生活新潮流。2014年3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也是國務院文件首次將「設計」和」產業「一詞同時放在標題中出現。為推動文創產業的加速發展,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出臺相關政策,給文創產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 益弘金融商學院排名:中國遊戲產業年會舉行
    益弘金融商學院排名報導,近日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在廣州如期舉行。益弘金融商學院排名指出,圍繞「未來的遊戲,如何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行業」這一議題,丁磊結合網易自身實踐從三個角度進行了分享。益弘金融商學院排名表示:未來的遊戲,應該超越娛樂性需求,去普及中式美學,創造中國潮流,激發文化創新勢能;應該充分發揮交互內核,讓更多溫暖美好的東西,成為人現實情感的補充;還應該會以強大的技術和內容容納度,提供不同產業新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