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中,經常會遇到有些患者,因為體檢或者是摔傷後,在做頭部CT的時候意外檢查出腦積水。沒有徵兆、毫無準備,突如其來的腦積水往往讓這些患者不知所措,只好緊急求助於神經外科醫生。
首先患者要知道腦積水的「水」,並不是大家常說的「水」,而是腦脊液,與水相像,澄清透明,但成分與血漿、淋巴液相近。
腦脊液是環繞於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周圍的無色透明的液體,主要存在於顱內和脊柱內的空隙間,比如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生成,循環,然後再被吸收,其總量穩定保持在一定水平,時刻處在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它提供腦的一部分代謝功能,也在運動時像水床一樣保護腦。
什麼是腦積水呢?
當腦脊液由於某些原因,原本循環中的這種動態平衡被破壞,最終使顱內的腦脊液異常積聚。腦脊液生成過多、循環受阻、吸收障礙,都可以致腦脊液積蓄過多,使得顱內原本容納腦脊液的空腔,如腦室系統和蛛網膜下腔,受到過腦脊液的擠壓而擴大,從而導致一類疾病的總稱。
CT如何能看出腦積水?
CT檢查對於腦積水的診斷是非常清楚的,因為CT能夠看到側腦室的寬度,也能夠看到三腦室和四腦室。
一般情況下,如果CT檢查中出現腦室的增寬,出現側腦室的額角鈍圓以及腦溝腦裂正常,那就可以診斷為腦積水,而如果檢查側腦室正常,就沒有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腦積水也需要與一些其他類型的疾病相互鑑別,比如腦萎縮也會出現類似於腦積水的情況,這樣就需要進一步行其他檢查,明確究竟是腦積水還是腦萎縮。
對於意外檢查出腦積水的患者該怎麼辦?
如果是輕度腦積水的話,沒有必要治療,平時繼續觀察和定期複查就可以了,可以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後再做頭部CT看看,而如果腦積水比較重的話需要做腰穿檢查,檢查如果腦顱內壓增高就需要進行手術。
臨床對於腦積水的治療強調個性化,也就是根據積水的原因、類型及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分為兩種,一個是分流手術,一個是造瘻術。
分流術可以看做是人體的「南水北調」工程,簡單的說就是往體內安裝一根分流管,讓多餘的腦脊液通過這根分流管流向身體的其它部位。臨床上最常採用的是腦室腹腔分流術,就是把過多的腦脊液引流到腹腔,讓腹腔吸收。造瘻術是在神經內鏡下對腦脊液梗阻部位進行疏通或造瘻,使其恢復正常腦脊液循環。
這兩種手術各有優勢,具體採用哪一種手術,需要讓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生,綜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後,再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