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站上一部非常接地氣、有煙火氣、市井氣的美食紀錄片火了。
這部紀錄片,帶廣大觀眾們來了一場深夜的饕餮之旅。
不少人一邊看著片中的煙火迷離,聽著烤串的滋滋冒油聲,一邊打開外賣軟體,點了一份燒烤,讓生活多了一分滋味和樂趣。
美食節目,永遠不會過時。
普通人平凡生活中「食」的分量,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因為,一份食物帶來的遠遠不止飽腹感,它還包括感官的享受、記憶的牽動,以及食物喚起的,對生活深深的眷戀和熱愛。
總有段子調侃說:沒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句子中的「燒烤」,可以被置換成種種你想像得到的美食。換句話說,在很多人的心中——美食,永遠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劑。
在繪本《爺爺的肉丸子湯》中,肉丸子湯不僅僅是美食,更是承載著「愛情」、「思念」、「陪伴」、「分享」等等情感的一鍋湯。
《爺爺的肉丸子湯》
市川裡美 繪
角野榮子 文
彭懿 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3歲左右親子共讀
在故事的一開始,畫面昏沉黑暗,老爺爺一個人坐在屋子裡,思念著老奶奶。
古今中外,有許許多多的文學大家都曾用深情的語言,寫過或長或短的文章,寫盡了死別的痛苦和思念的熬煎。
然而,卻很少有人來告訴我們,當陰陽相隔、相思無處著落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
就像是故事中的老爺爺,坐在黑沉沉的屋子裡,燈光只暖了周圍的一小圈,瓶子裡的花乾枯沒有生機,東西凌亂地堆疊在地上,暗示著老爺爺內心的悲痛和不知所措。
畫面中,老奶奶的位置空落落的,老爺爺的心裡也是空落落的。
失去老奶奶,對老爺爺來說,不僅僅是失去了愛人,更是失去了「曾經的生活」。
有過長期戀愛卻分手的朋友們,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分手之後,突然不知道一個人應該怎麼生活。
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慢慢地就會將思維方式從「我」轉向「我們」,久而久之,對方就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一旦分離,就是撕心裂肺的痛楚和難以言說的空無。
失戀尚且如此,當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伴侶突然離去,另一個人要承受的痛楚,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好在老爺爺並沒有一味地沉浸在悲傷之中。喚起他心底那一絲溫暖和感動的,是老奶奶曾經做的湯。
老爺爺決定做一鍋老奶奶煮的肉丸子湯。
味覺的記憶,有時候比我們腦海中的記憶更加深久。
西晉張季鷹就曾因思念故鄉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辭官歸故裡。
繪本中,老爺爺做肉丸子湯,當然不僅是因為想喝湯,更是想要通過這碗湯,傳達對老奶奶的思念。就好像,只要嘗到了那熟悉的味道,你就回到了我的身邊。
變化,也在煮湯的時候悄然發生。
因為只有一個人喝湯,老爺爺選了一隻最小的鍋,唱著老奶奶煮湯時候經常唱的歌。
「水開了,咕嘟嘟,
肉丸子,揉成團。
撲通!
最後加上鹽、奶油和胡椒一點點……」
肉丸子湯,做好了。
三隻小老鼠敲開了老爺爺的門,想要喝老爺爺的肉丸子湯。哧溜哧溜的喝湯聲音真好聽。吃飽喝足的小老鼠道了謝,老爺爺坐下來,喝了鍋裡剩下的一口湯。發出了疑問:
「老奶奶煮的湯要更好喝,這是為什麼呢?」
繼續看下去,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是老爺爺少加了一些調料呀!
但,老爺爺是因為「記性不好」嗎?
這可不一定!
在每次煮湯都會有「新朋友拜訪」的情況下,老爺爺每次都會換一個更大的鍋煮湯。每一次,都會有更多小動物來分享濃濃的肉丸子湯。就這樣,喝湯的夥伴越來越多,老爺爺能記起來的肉丸子湯配方也越來越全。
「肉丸子,揉成團……
小土豆,削了皮……
小洋蔥,咕嚕嚕……
胡蘿蔔切成片,滴溜溜轉圈圈……」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來拜訪老爺爺,和老爺爺一起喝湯。他們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老爺爺的房子裡充滿了歡笑。
最後,老爺爺終於做出了和老奶奶做的味道一樣的湯。
這時候,繪本的畫面也顯得溫暖動人,不復開始之際的黑冷。仔細觀察畫面,我們會發現。老爺爺房間中那個插著枯萎花朵的花瓶,在最後也換上了紅色的、生氣勃勃的鮮花。
就好像老爺爺的心情,也在煮一鍋鍋冒著熱氣的肉丸子湯的同時,慢慢地變得不那麼悲傷和難過了。
我們總是說,美食能夠治癒一個悲傷的人。
但無論是開頭的美食紀錄片,還是這一本《爺爺的肉丸子湯》,都告訴我們,美食能治癒人確實不假,但如果僅僅享用食物,可能還欠缺一些味道。
與食物相伴的人,食物中承載的愛、陪伴、分享、共情等等,才是讓人走出悲傷,重新擁抱生活的秘訣所在。
食物帶來的感動,歸根結底來自於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聯結。
那些讓我們深深感動、忍不住一次次回想的味道,或許只是因為那個味道的後面,有著許許多多日子裡,那些陪伴我們生活的人們的身影。
就好像老爺爺有老奶奶做的肉丸子湯。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肉丸子湯」。
上文:不知道怎麼讀繪本?這四位大咖手把手教你深度閱讀!
推薦:跟小魚一起去散步,與平常時光的奇妙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