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畫梅淺說

2021-02-20 大銘堂

畫法源流

唐人以寫花卉名者多矣,尚未有專以寫梅稱者。於錫有《雪梅野雉圖》,乃用於翎毛上。梁廣作《四季花圖》,而梅又雜於海棠荷菊間。李約始稱善畫梅,其名亦不大著。至五代滕昌祐、徐熙畫梅,皆鉤勒著色。徐崇嗣獨出己意,不用描寫,以丹粉點染,為沒骨畫。陳常變其法,以飛白寫梗,用色點花。崔白專用水墨,李正巨不作桃李浮豔,一意寫梅,深得水邊林下之致,故獨擅專長。釋仲仁以墨漬作梅,釋惠洪又用皂子膠,寫於生綃扇上,照之儼然梅影,後人因之盛作墨梅。米元章、晁補之、湯叔雅、蕭鵬摶、張德琪,俱專工寫墨。獨揚補之不用墨漬,創以圈法,鐵梢丁橛,清淡勝於傅扮,嗣之者徐禹功、趙子固、王元章、吳仲圭、湯仲正、釋仁濟。仁濟自謂用心四十年,作花圈始圓耳。外此則茅汝元、丁野堂、周密、沈雪坡、趙天澤、謝佑之,為床、元間之寫梅著名者。汝元世稱專家,佑之但傅色濃厚,學趙昌而不臻其妙也。明代諸公尤多善此。未分厥派,各擅一長,不暇標舉。唐宋以來,畫梅之派有四,惟鉤勒著色者最先,其法創于于錫,至滕昌祐而推廣之,徐熙始極其妙也。用色點染為沒骨畫,創於徐崇嗣,繼之者代不乏人,至陳常又一變其法。點墨者,創於崔白。演其法於釋仲仁、米、晁諸君,相效成風,極一時之盛。圈白花頭,不用著色,創於揚補之,吳仲圭、王元章推其法,真橫絕一世。考畫梅之法,其源流亦不外乎是矣。

揚補之畫梅總論

木清而花瘦,梢嫩而花肥。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立幹須曲如龍,勁如鐵;發梢須長如箭,短如戟。上有餘則結頂,地若窄而無盡。若作臨崖傍水,枝怪花疏,要含苞半開;若作梳風洗雨,枝閒花茂,要離披爛漫。若作披煙帶霧,枝嫩花嬌,要含笑盈枝;若作臨風帶雪,低回偃折,要幹老花稀;若作停霜映日,森空峭直,要花細香舒。學者須先審此。梅有數家之格,或疏而矯,或繁而勁,或老而媚,或清而健,豈可言盡哉。

湯叔雅畫梅法

梅有幹、有條、有根、有節、有刺、有蘚。或植園亭,或生山巖,或傍水邊、或在籬落,生處既殊,枝體亦異。又花有五出、四出、六出之不同,大抵以五出為正。其四出六出者,名為棘梅,是稟造化過與不及之偏氣耳。其為根也,有老嫩,有曲直,有疏密,有停勻,有古怪。其為梢也,有如鬥柄者,有如鐵鞭者,有如鶴膝者,有如龍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釣竿者。其為形也,有大有小,有背有覆,有偏有正,有彎有直。其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開有謝,有落英。其形不一,其變無窮。欲以管筆寸墨,寫其精神,然在合乎道理,以為師承。演筆法於常時,凝神氣於胸臆。思花之形勢,想體之奇倔,筆墨顛狂,根柄旋播。發枝梢如羽飛,疊花頭似品字。枝分老嫩,花按陰陽。蕊依上下,梢度長短。花必粘一丁,丁必綴枝上。枝必抱枯木,枯木必塗龍麟,龍麟必向古節。兩枝不並齊,三花須鼎足。發丁長,點須短。高梢、小花、勁萼,尖處不冗。九分墨為枝梢,十分墨為蒂。枝枯處令其意閒,枝曲處令其意靜。呈剪瓊鏤玉之花,現蟠龍舞鳳之幹。如是方寸即孤山也,嵌嶺也,虯枝瘦影,皆自吾揮毫濡墨中出矣。何慮其形之眾,何畏其變之多也耶?

華光長老畫梅指迷

凡作花萼,必須丁點端楷。丁欲長,而點欲短。須欲勁,而萼欲尖。丁正則花正,丁偏則花偏。枝不可對發,花不可並生。多而不繁,少而不虧。枝枯則欲其意稠,枝出則欲其意舒。花須相合,枝須相依。心欲緩而手欲速,墨須淡而筆欲乾。花須圓而不類杏,枝欲瘦而不類柳。似竹之清,如松之實,斯成梅矣。

畫梅體格法

疊花如品字,交枝如乂字,交木如椏字,結梢如爻字。花分多少,則花不繁,枝有細嫩,而枝不怪。枝多而花少,言其氣之全也。枝老而花大,言其氣之壯也。枝嫩而花細,言其氣之微也。有高下尊卑之別,有大小貴賤之辨,有疏密輕重之象,有間闊動靜之用。枝不得並發,花不得並生,眼不得並點,木不得並接。枝有文武剛柔相合,花有大小君臣相對,條有父子長短不同,菊有夫妻陰陽相應。其致不一,當以類推之。

畫梅取象說

梅之有象,由制氣也。花屬陽而象天,木屬陰而象地,而其故各有五,所以別奇偶而成變化。蒂者花之所自出,象以太極,故有一丁。房者華之所自彰,象以三才,故有三點。萼者花之所自起,象以五行,故有五葉。須者花之所自成,象以七政,故有七莖。謝者花之所自究,復以極數,故有九變。此花之所自出皆陽,而成數皆奇也。根者梅之所自始,象以二儀,故有二體。木者梅之所自放,象以四時,故有四向。枝者梅之所自成,象以六爻,故有六成。梢者梅之所自備,象以八卦,故有八結。樹者梅之所自全,象以足數,故有十種。此木之所自出皆陰,而成數皆偶也。不惟如此,花正開者其形規,有至圓之象;花背開者其形矩,有至方之象。枝之向下,其形俯,有覆器之象;枝之向上,其形仰,有載物之象。於須亦然。正開者有老陽之象,其須七;謝者有老陰之象,其須六;半開者,有少陽之象,其須三;半謝者有少陰之象,其須四。蓓蕾者有天地未分之象,體須未形其理已著,故有一丁二點而不加三點者,天地未分而人極未立也。花萼者,天地始定之象,陰陽既分,盛衰相替,包合眾象,皆有所自,故有八結九變,以及十種。而取象莫非自然而然也。

一丁

其法須是丁香之狀,貼枝而生,一左一右,不可相併。丁點須要端摺有力,無令其偏,丁偏即花偏矣。

二體

謂梅根也。其法根不獨生,須分為二:一大一小,以別陰陽;一左一右,以分向背。陰不可加陽,小不可加大,然後為得體。

三點

其法貴如丁字,上闊下狹。兩邊者連丁之狀向兩角,中間者據中而起。蒂萼不可不相接,亦不可斷續也。

四向

其法有自上而下者,有自下而上者,有自右而左者,有自左而右者,須布左右上下取焉。

五出

其法須是不尖不圓,隨筆而偏。分折,如花開七分則全露,如半開則見其半,正開者則見其全,不可無分別也。

六枝

其法偃枝、覆枝、從枝、分枝、折枝。凡作枝之際,須是遠近。上下相間而發,庶有生意也。

七須

其法須是勁,其中莖長而無英,側六莖短而不齊。長者乃結子之須,故不加英,噉之味酸;短者乃從者之須,故加英點,噉之味苦。

八結

其法有長梢、短梢、嫩梢、疊梢、交梢、孤梢、分梢、怪梢,須是取勢而成,隨枝而結,若任意而成,無體格也。

九變

其法一丁而蓓蕾,蓓蕾而萼,萼而漸開,漸開而半折,半折而正放,正放而爛漫,爛漫而半謝,半謝而薦酸。

十種

其法有枯梅、新梅、繁梅、山梅、疏梅、野梅、宮梅、江梅、園梅、盆梅,其木不同,不可無別也。

畫梅全訣

畫梅有訣,立意為先。起筆捷疾,如狂如顛。手如飛電,切莫停延。枝柯旋衍,或直或彎,醮墨濃淡,不許再填。根無重折,花梢忌繁。新枝似柳,舊枝類鞭。弓梢鹿角,要直如弦。仰成弓體,覆號釣竿。氣條無萼,根直指天。枯宜眼突,助條莫穿。枝不十字,花不全兼。左枝易布,右去為難。全藉小指,送陣引班。枝留空眼,花著其間。添增其半,花神自完。枝嫩花獨,枝老花慳。不嫩不老,花意纏綿。老嫩依法,分新舊年。鶴膝屈揭,龍鱗老斑。枝宜抱體,梢欲渾全。萼有三點,當興蒂聯。正萼五點,背萼圓圈。枯無重眼,屈莫太圓。花分八面,有正有偏,仰覆開謝,含笑將殘,傾側諸瓣,風梅棄捐。鬧處莫冗,疏處莫閒。花中特異,幽馥玉顏,二花惸獨,高頂上安。梢鞭如刺,梨梢似焉。花中錢眼,畫花發端。花須排七,健如虎髯,中長邊短,碎點綴粘。椒珠蟹眼,映趁花妍。聿分輕重,墨用多般。蒂萼深墨,蘚喜濃煙。嫩枝梢淡,宿枝輕刪。枯樹古體,半墨半乾。刺填缺庭,鱗向節攤。苞有多名,花品亦然。身莫失女,彎曲折旋。遵此模範,應作奇觀。造無盡意,只在精嚴。斯為標格,不可輕傳。

畫梅枝幹訣

先把梅根分女字,大枝小梗節虛招。花頭各樣填虛處,淡墨行根焦墨梢。幹少花頭生幹出,缺花枝上再添描。氣條直上沖天長,切莫添花意自饒。

畫梅四貴訣

貴稀不貴繁,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嫩,貴合不貴開。

畫梅宜忌訣

寫梅五要,發乾在先。一要體古,屈曲多年。二要幹怪,粗細盤旋。三要枝清,最戒連綿。四要梢健,貴其遒堅。五要花奇,必須媚妍。梅有所忌,起筆不顛。先輩定論,著花不粘。枯枝無眼,交枝無潛。樹嫩多刺,枝空多攢。枝無鹿角,身無體端,蟠曲無情,花枝冗繁。嫩枝生蘚,梢條一般。老不見古,嫩不見鮮。外不分明,內不顯然。筆停作節,助條上穿。氣條生萼,蟹眼重聯。枯重眼輕,體無女安。枝梢散亂,不抱體彎。風不落英,聚花如拳。花不具名,稀亂勻填。其病犯之,皆不足觀。

畫梅三十六病訣

枝成指撚,落筆再填,停筆作節,起筆不顛。枝無生意,枝無後先,枝老無刺,枝嫩刺連。落花多葉,畫月取圓。樹老花繁,曲枝重疊。花無向背,枝無南北。雪花全露,參差積雪。寫景無景,有煙有月,老乾墨濃,新枝墨輕,過枝無花,枯枝無蘚,挑處卷強,圈花太圓。陰陽不分,賓主無情。花大如桃,花小如李。葉條寫花,當枒起蕊,樹輕枝重,花並犯忌。陽花犯少,陰花過取,雙花並生,二本並舉。

相關焦點

  • 關山月畫梅
    關山月 《報新春》關山月喜畫梅,被譽為「當今畫梅第一人」,他卻自稱只算藝壇「一朵花」。其作多為巨幅作品,氣勢磅礴,構圖險而氣勢雄。關山月 《鐵骨清香雪裡梅》不為畫梅而畫梅,自創「關梅」關山月最愛畫梅花,並且深受人們的喜愛。
  • 王成喜畫梅,百看不厭!
    國畫中梅花也是備受推崇的題材,湧現出很多的畫梅高手,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聞名遐邇的著名畫家王成喜。王成喜出生在河南,自幼酷愛繪畫,後掰董其昌為師學習繪畫。他擅長花鳥畫,尤其喜歡畫梅花。梅花在他的筆下像是賦予了生命之光,完美綻放。王成喜的作品在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等重要場所都有懸掛,可見成就斐然。他的繪畫作品在國內國外多地展出,倍受讚譽,榮譽滿滿。
  • 畫梅大師陳錄的梅花!真養眼!
    明 陳錄《梅花圖》局部 陳錄是明代畫梅花的大師,字憲章。除梅花以外,陳錄還非常擅長畫松、竹、蘭蕙,筆意儒雅,與明代畫梅大家王謙齊名。明 陳錄《萬玉圖》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幹弧形彎曲,構成梅枝總的動勢。
  • 畫吾自畫: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下)
    本文為全文下半部分,分別對齊白石「梅」「菊」的變法前後的變化,包括對繪畫技法與題詩意蘊進行梳理與分析。梅花之變齊白石曾說自己:「畫梅花,本是取法宋朝楊補之(無咎)。同鄉尹和伯(金陽)在湖南畫梅是最有名的,他就是學的楊補之,我也參酌他的筆意。」
  • 王成喜畫梅:迴避清瘦簡淡前法,追求清新昂奮情趣
    王成喜畫梅入手時,曾認真學習過歷代名家如王冕、金農、吳昌碩等人,又深得現代名家董壽平、陳叔亮等親授,但他很快就繞過他人的藩籬,尋找自己的創作道路。王成喜畫梅,巧妙地以丹青之筆體現自己的意願,以胭脂豐潤地點染花朵,以奔放的飛白筆墨拖幹出枝,很講究穿插變化和疏密虛實。他極力避開清瘦簡淡的前法,也不抄襲時人過分繁複的章法,給人以清新、向上的美感享受。
  • 淺說星座:如何讓水瓶座女生喜歡你?
    淺說星座:如何讓水瓶座女生喜歡你?水瓶女喜歡怎樣的異性?獨立自主的水瓶女一向扮演著勇者角色,驕傲而進取,要的就是與眾不同,而且她是渴望成為人上人。是典型的擁有很多欲望的,並且著力於實現自己欲望的人。淺說星座:如何讓水瓶座女生喜歡你?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姚敏書廬梅坡《雪梅》詩:廬梅坡《雪梅》詩: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黃宗型畫:家家門巷盡成春李方膺《題畫梅》: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陳曉勤畫:凌寒留香熊立新書張道洽《嶺梅》詩一首張道洽《嶺梅》: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 定業是可以轉的,地藏菩薩來轉你的業(夢參老和尚)
    定業是可以轉的,夢參老和尚 《淺說地藏經大意》在《地藏經》第一品裡有一個問題,業果能轉不能轉?定業能轉不能轉?如果定業不能轉的話,那婆羅門女她求也沒用,而且還不是她母親本人求,而是婆羅門女替她母親求,那求得相當懇切、功力很強。功力夠了,以她的修行功力,行願的功力,把她的母親從地獄送上天了,這是把她母親的定業轉了,也就是她的力量夠了。雖然定業不可轉,因為她的行願力功德,把她母親的定業轉過了。現在我們的惑業苦三障為什麼轉不動?
  • 廣義相對論及我們的宇宙——《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讀書分享》
    現在這個二維宇宙內的某個生物從他所在的球面上的一個點開始沿著無數個方向畫相同長度的線,這個生物當然把這些線稱之為「直線段」,所有這些線的其中一個端點都在同一個點上,現在將所有直線段的另一個端點連接起來,這個連接而成的圖形,這個生物當然把它稱之為「圓」。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想到,這個圓隨著半徑的不斷增大,周長先從0增大到一個最大值,然後再減小到0。
  • 傳奇院士為您「深海淺說」
    內有探索君為大家準備的重磅福利,評論區點讚前三名均將獲得:《深海淺說
  • 高宇題畫——梅、蘭 | 書畫印
    梅以格勝,故品格卑汙者畫梅不工。丁酉三月杪,潛堂高宇偶畫紅梅如此。         雨裡看梅,美在一悽字。         標格似舊。         畫有大精神,亦有小意趣,能毋因小失大,是真知畫者也。         梅花開放的時候,有明眸凝注,宛轉不去。         骨氣老梅格。
  • 詞作者孫文繼談歌曲《梅》內涵意境
    比如,自古以來詠梅者眾,採用國畫視角贊梅者卻沒有,詞作者經過查閱歷史資料,翻閱自古詩詞歌賦歷史名篇,儘可能避開已有視角,從嶄新的視角切入。最終在一次拜訪著名畫家朋友,看到朋友在伏案潑墨勾勒梅花圖,瞬間靈感而來創作了歌曲《梅》的歌詞。
  • 「梅聖」陶壽伯的《梅花圖》
    陶壽伯以篆刻響譽民國印壇,復擅繪畫,尤擅畫梅,且畫梅流布甚廣。僕這些年時常在拍賣會上碰上陶壽伯的畫梅,也拍回過兩三件。
  • 踏雪尋梅馬常勝,那一晚,我倚梅而眠
    踏雪尋梅馬常勝作者:曹璟如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傻勁,居然,有一陣子愛上了梅,尤其是冬月裡的臘梅。梅花,為四君子之一,這不是我喜梅愛梅寫梅的理由。倒是有幾位玉樹臨風的兄長讓我心底油然而生對梅的敬意,許多男人的傲骨,讓我而頓生敬畏之心。民國時期的錢鍾書、朱自清、沈從文、吳宓、鬱達夫……再往前,要追到北宋的蘇東坡,他的詩,他的賦,他的詞,他的書法他的畫,從內而外,一股子鐵骨錚錚梅樹模樣。
  •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淺說之二:劉姥姥「胡謅」一個女兒家,就讓多情的賈寶玉「心中籌畫」了一夜一天.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淺說之二:劉姥姥「胡謅」一個女兒家,就讓多情的賈寶玉「心中籌畫」了一夜一天
  • 這裡的杏梅盛放,梅香如故!
    園內一株株杏梅盛放,瞬間連成一片「香雪海」。溫柔了遲來的春光,充盈了文人的詩篇,也驚豔了眼前的看客。越往花開深處,越覺春興正濃。位於毓璜頂公園瑤池園大門西側的這株杏梅最先展露「嬌顏」。此株杏梅一開,園內其他的花兒很快次第綻放,可以說這株杏梅是公園內的「報春者」。《花鏡》云:「杏梅花色淡紅,事扁而斑,其味如杏」。花開爛漫,一樹一枝一花一景都美到極致。
  • 「夜讀」「說淺」與「淺說」
    深就是深,淺就是淺,淺不丟人,低吟淺唱更具美感,低斟淺酌更有情趣,淺顯易懂的演講更受歡迎,交淺言深是最愚蠢之舉,「淺見」「淺說」的文章謙虛低調,而其內容並不一定淺陋淺薄。總之,深淺交織,粗細相間,黑白分明,高下不一,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各得其所,各擅其長,才能形成五彩繽紛、風光無限的美麗世界。
  • 新品 | 換酒主題札記本05:《芥子園畫傳》
    今天上架05號:《芥子園畫傳》。《芥子園畫傳》又叫《芥子園畫譜》,是過去三百年最具影響的中國畫教材,介紹各類主題的繪法,例子很多。「芥子園」是李漁的宅院,也是一個當時的小型出版中心,李漁的女婿沈心友藏有李流芳的教學畫稿,他們覺得很不錯,值得出版,就請來王概加以編訂,後面又陸續作了增訂和補充,成為風行天下的名本。
  • 人間最美梅盛時,與君共賞99句梅花詩
    ——陸遊《梅花絕句·其一》  36.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37.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  38.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39.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40.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 詩經|摽有梅 吟唱
    彬彬總是從窗戶這邊進來的,因為不走尋常路是青春美少女們的畫外音。妞妞呢老早就來了,課前已經為媽媽的閨蜜製作了滴膠作品。她總是默默的,要麼不語,或者一語中的。文文進來就是要拿紙筆的,繪畫是她的最愛,對色彩有著天生的敏感度。海燕跟美美已經從孩子身邊慢慢抽離出來,在背後注視著寶貝前行。席地而坐做他們自己的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