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愛電視臺《殷瑗小聚》專訪陶曉清和賴佩霞

2021-03-03 海文之家


《殷瑗小聚》節目1999年開播至今已十七年,是臺灣唯一常態性報導國內外表演藝術家與團體之節目,也是藝文團體發表年度作品之平臺。透過擁有深度人文涵養的夫妻檔主持人殷正洋、李文瑗,與受訪者之間的溫馨對談,呈現受訪者藝術創作背後的人文精神與生命經驗,深入淺出的傳遞給觀眾,期許觀眾從受訪者的人生經驗中,體會人間的真善美,並落實在自己的生命與生活當中。 這期《殷瑗小聚》節目特別邀請了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和臺灣藝術工作者賴佩霞一起談談在她們生命中的非常重要的老師黃煥祥和麥基卓及他們的著作《存乎一心》,還有分享她們各自的成長心路歷程。臺灣資深廣播人(曾擔任中國廣播公司、臺北之音節目主持人),因為對臺灣校園民歌的熱情投入而被稱為「民歌之母」,並在2000年得到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陶老師關懷人的身心平衡與成長。她在二十多年前開始第一個歌手成長團體後,便在生命中加入了持續學習與成長的功課至今。

自1992年起多次赴加拿大Haven學院進修各種心理成長相關課程,於2010年九月得到該機構的諮商證書。帶領讀書會多年,並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帶領成長工作坊。出版有關成長方面的著作有:《寫給追求成長的你》、《讓真愛照亮每一天》,主導翻譯Haven叢書《生命花園》與《活出熱情》。

生於臺灣臺北市,臺灣歌手與藝人,現為雜誌發行人、作家、心理諮詢師、心靈講師。目前就讀於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班。上世紀末與現任【中國·海文學院】導師李文瑗(帶領《親密關係》工作坊)和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一起前往加拿大海文學院進修學習。



陶曉清和賴佩霞各自分享了在加拿大海文學院創始人麥基卓和黃煥祥的身上學習到了什麼,對她們的生命產生了哪些轉變?東方和西方的思想存在哪些差異?兩位老人家又是如何整合運用在與人接觸的工作中的。


陶曉清介紹了整本書的框架、書中創意的部分以及從書中受益的部分,賴佩霞分享了從黃煥祥和麥基卓身上看到和體驗到的愛的品質,待人平等尊重的品質,至今仍深深的影響著自己。

東方與西方的心理學與思想

《存乎一心》

人的世界與宇宙世界之間的介面是心。

人與天地的力量合一,就能在照料生命花園這件事上,

培養出越來越強的覺察力與責任感,

繼之以活在當下的態度去因應世界,展現出跨越時空的潛能。

一場令人目不暇給的心靈盛宴

古代中國人相信一個人的心通達宇宙的深層。

當一個人向內看,發現自己真實的反應,

然後跟另一個人分享時,就可能進入心靈的溝通。

每個人都可以看見宇宙的美,聽見宇宙的樂章,然後跟別人分享。

這讓我們想起《悲慘世界》裡的一句話:

愛一個人,就是看見上帝的面孔。

40多年來,麥基卓博士和黃煥祥博士來回穿梭於東學與西學,從心理學、精神醫學到哲學與中西醫學,足跡遍布五大洲,協助人們處理健康、疾病、生活型態、親密關係方面的問題。本書整合他們的生命閱歷與專業經驗,始於心理療癒,穿透人性的表裡,演繹出不朽的洞見,是集一生精華的代表作。

(註:目前《存乎一心》由臺灣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字體為繁體版。大陸簡體中文版尚未出版。想了解更多書籍相關內容,可撥打

【中國●海文學院】服務熱線:400-8255-400。)

(註:視頻及部分文字內容來源於公眾號:海文身心靈大本營。轉載本文需獲得授權,可聯繫圖文編輯:palm8211)

相關焦點

  • 臺灣海文人-讓你不小心撞到明星
    陶曉清(圖為陶曉清與馬英九夫人周美青一同參觀民歌40周年(2015)特展)青導覽民歌40特展自幼隨父母從蘇州遷至臺灣,1965年開始主持臺灣中廣節目,率先介紹當時新穎的西方流行音樂,一時蔚為風潮。臺灣資深廣播人,早期主持臺灣中廣電臺「午夜琴聲」而被大眾所熟知。目前在臺灣大愛電視臺擔任節目監製及主播。《殷瑗小聚》始於1999年,節目關注人文藝術表演,《音樂有愛》傳播音樂人的故事。
  • 臺灣大愛電視臺
    臺灣大愛電視臺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1月1日,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
  • 臺灣大愛電視臺赴四川開展汶川地震五周年專題採訪
    臺灣大愛電視臺赴四川開展汶川地震五周年專題採訪 2013年04月12日 13: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大愛電視臺記者專訪四川省住建廳總規劃師邱建。
  • 專訪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民歌運動讓創作者被看見
    2019年初,陶曉清在上海為新書《生命的河流》開講座,海報上寫著「主講人: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好些粉絲遠道而來,手裡捧著「臺灣民歌四十年系列」唱片、書籍、紀念冊,場面溫馨感人。但也有熱心聽眾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陶老師,能聽您演唱一首《橄欖樹》嗎?我特別喜歡這首歌……」這不是陶曉清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 演講|【TED臺灣】賴佩霞:結了婚才知道自己有多惡毒
    演講人:賴佩霞生於臺灣臺北市,臺灣歌手與藝人,現為雜誌發行人、作家、心理諮詢師、心靈講師。
  • 《魅麗》雜誌賴佩霞專訪普拉薩丹:敞開心,保持清晰的渴望
    她在臺灣創辦了一本身心靈雜誌叫《Amazing魅麗》。而老普,是我合作了多次,合作跨度至今兩年的一位身心靈老師。這幾天又要和他一起共事,內心深感幸福與喜悅。我在新年期間寫的關於老年人的文章《「老」就弱病殘,或天然權威嗎?》最後那部分完全超脫且活出生命綻放的「老人」(他可不認為自己老),就是他。
  • 臺灣大愛電視臺採訪文峰寺慈善基金會
    當看到殿堂一旁擺放整齊的愛心福罐時,大家也紛紛駐足拍照,連臺灣大愛電視臺也對文峰慈善基金會產生了興趣。基金會肖秘書長接受了臺灣記者的採訪,介紹了基金會的緣起和發展。 (圖片來源:文峰寺) 基金會的成長與發展的背後是義工們無私的付出,講到這裡,肖秘書長回憶起在臺灣慈濟參訪時,曾深深地被一位小義工的盡心服務所感動。
  • 陶曉清總結臺灣民歌時代 「高潮時道術兼有」
    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臺北中山堂演唱余光中作詞的歌曲,是為臺灣民歌運動的開始。在這之後,民歌手和創作人大量湧現,臺灣民歌進入黃金時期。  這是一段不可複製的時期。當年的陶曉清只有19歲。  最初,陶曉清主持的是西洋音樂節目。「公司幫我訂了好多美國原版唱片和雜誌。在那十年裡,我很努力地吸收知識,但是這並不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在上世紀60年代陶曉清經歷的唱歌比賽中,幾乎每支樂隊都會唱《我們是一支美國樂隊》,甚至改編都很少。
  • 臺灣慈濟: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
    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網站於2013年10月21日起全新改版,推出新版的接口,新加入的影音服務,採用更高畫質的影像、聲音質量,讓觀眾的心能夠更貼近! 網站隨時辰變化道理亙久不移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大愛電視臺網站新版本,將大愛一臺與二臺之節目作了更完整的介紹與呈現;大愛新聞亦作了更完整的歸類,使用者也能進一步的推文與分享;大愛戲劇部份,透過新界面的規劃,讓功能更簡潔、戲劇主題更鮮明。
  • 臺灣大愛電視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記者採訪什邡市委常委、秘書長黃劍(德陽市臺辦 甘和林 攝)   中國臺灣網7月8日德陽消息  7月4日至7日,臺灣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執行長室專員葉育鎏和節目部副理王俊富帶領編導  在德陽4天的時間裡,記者分別拍攝了江蘇無錫援建的綿竹市漢旺新鎮、漢旺地震遺址以及震後建築被毀的場景,北京市對口援建的什邡市北京大道、臺灣慈濟基金會援建的什邡洛水中學,什邡市慈濟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園區以及愛感恩環保科技公司生產基地工程等災後重建設施,採訪了什邡市委常委、秘書長黃劍,什邡市慈濟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林仲篪和來自臺灣的慈濟駐點志工,分別拍攝了慈濟會臺灣志工和當地誌工的人物故事
  • 15年前的愛心故事至今仍感人,臺灣大愛電視臺再度來泰回訪
    陳霞說,4日下午2點多,臺灣大愛電視臺編導歐君萍和記者陸凱聲、葉朝慶來到姜堰陳霞文化藝術中心。3人顧不上喝茶水,一下車就搬弄設備,拿出拍攝方案,進入採訪程序。 當天下午,陳霞文化藝術中心正好有9位泰州、姜堰籍書畫家,現場潑墨揮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泰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興來說,今年4月,陳霞為感恩社會,回報家鄉,特意回鄉設立陳霞文化藝術中心。
  • 電臺復活節|陶曉清:生命河流之歌
    昨天貓臺新聞官推介了第一位聲音旅行者黎文(貓王音樂臺的創始人、跨媒體創作人),和黎文一起去撩外星寶寶。今天貓臺新聞官給各位樂迷朋友們隆重推薦臺灣廣播界重量級人物,臺灣民歌運動的推動者陶曉清。來聽她自己說▼▼臺灣資深廣播人、音樂人,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及廣播金鐘獎「特殊貢獻獎」得主,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臺灣「民歌運動」的有力推手,著名詩人余光中盛讚其為「民歌之母」。
  • 賴佩霞老師的心路歷程!
    臺灣著名心理諮詢師賴佩霞的演講給了我們答案……(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還是因為你情緒管理不好?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她的演講,讓全中國的父母沉默了!賴佩霞:1963年生於臺灣,中美混血。知名歌手、主持人,發行有《愛的嘉年華》等多張唱片;身心靈教育作家及心理諮詢師,《失落的幸福經典》譯者;《魅麗》雜誌發行人,同時還是攝影師和畫家。目前正在攻讀她的第二個博士學位。25年來,她持續在心理學、靜心及自我探索等領域學習和研究,並從2005年開始,在各地帶領一念之轉、愛的運轉力和轉念的力量工作坊。
  • 隋棠和婆婆首同臺 賴佩霞談兩點揭真實婆媳關係
    來源:新浪娛樂隋棠(中)和婆婆賴佩霞(右)一起出席活動賴佩霞(中)大讚媳婦隋棠(左)是她的女神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好久不見的57歲女星賴佩霞,昨(17)日首度和媳婦隋棠、女兒謝沛恩三人同臺。被問到如何維持婆媳關係時,賴佩霞大喊「隋棠是我的女神唉」,親揭媳婦有兩點收服她的心。賴佩霞和隋棠、謝沛恩昨日一起出席品牌活動,賴佩霞因許久未公開現身,對鏡頭顯得有些生疏,隋棠立刻現場指導婆婆怎麼擺pose,她笑稱:「跟家人出席活動,就是特別有安全感、特別開心」,賴佩霞也說:「彼此支持一下,感覺還滿特別的!」
  • 臺灣奇聞:佛教電視臺打造公益 不播商業廣告
    上周到臺灣旅遊也不例外。一到旅館放下行李,我就打開電視,一個頻道一個頻道挨著看。  臺灣有多少家電視臺呢?據說有40多個臺,200多個頻道。一般老百姓家裡裝的有線電視大概能收100多個頻道。以比較大的東森電視臺為例,它有綜合臺、新聞臺、財經新聞臺、電影臺等等,跟中央電視臺的分類方法差不多。跟內地的電視節目相比,臺灣電視有三類節目特別有意思。一類是電視購物。
  • 大愛電視臺生日 | 大愛20年 為愛堅持
    精舍裡的師父們自力更生,除了日常修行,他們與外界接軌的媒介就是大愛電視臺,因此常住師父們都是大愛臺的忠實觀眾,對於二十歲的大愛臺,師父們有些什麼樣的祝福呢?  【大愛二十。報導真實】大愛電視臺的前身–「慈濟世界」電視節目於1995年12月1日開播,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製作理念,有別於一般的電視節目型態,朝向人性化、生活化、知性化方向,規畫各類型節目。
  • 大愛電視臺:為時代做見證 為慈濟留足跡
    大愛電視臺即臺灣大愛電視臺。臺灣大愛電視臺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1月1日,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臺呼是:「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 聆聽陶曉清 聆聽民歌之母講述廣播與民歌的微風往事
    在當時流行風花雪月時代曲和日本及西洋翻唱歌曲的臺灣,是為文化潮流,節目被學生和知識分子群體青睞。1975年,陶曉清在中廣另闢《中西民歌》,推介由年輕人自行創作的歌謠。民歌運動,由陶曉清催生主導,成為1970年代中期後,臺灣社會一股由音樂帶動而起的現代文化風潮。 陶曉清與現代民歌崛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臺灣知名的歌手、藝人賴佩霞:結了婚才知道自己有多惡毒
    演講者賴佩霞曾經是臺灣知名的歌手、藝人。幾十年前,她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並且用這段時間走了一條很長的路,那條路叫做「回家」。這次站在TED的講臺上,她想和大家分享這一主題。「在婚姻中,我們發現真正的自己」很多人都聽過性格的冰山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