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好醫生」揭曉:市一醫院心內科劉少穩主任當選

2020-12-21 澎湃新聞

2020年「上海好醫生」揭曉:市一醫院心內科劉少穩主任當選

2020-08-2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上海市文明辦聯合開展的

2020年「上海好醫生」

推選活動也在當天正式揭曉。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心內科劉少穩主任當選。

2020年「上海好醫生」揭曉

劉少穩教授是國內最早一批

提出應重視房顫危害併合理治療的專家,

他在房顫領域的學術貢獻,

甚至改變了國際房顫治療指南。

2018年,

曾榮獲 「上海工匠」稱號。

在日常工作裡,

他秉持溫暖初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是患者眼中的「冬日暖陽」;

在醫療業務中,

他精鑄醫者匠心,對治療方案精益求精,

不斷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科研創新上,

他凝聚一顆潛心,紮實不倦追求卓越,

打造房顫精準消融的「上海標準」。

因擔當而溫暖,不忘醫者初心

房顫會引起心衰,而及時進行導管消融手術能減少50%死亡率,面對可能的手術風險,劉少穩教授選擇勇於擔當、迎難而上。他總是能以千錘百鍊的技藝妙手回春,使一個個「短路」的心臟及時得到修復、重生。

劉少穩救治過的最小和最年長患者年齡相差達80歲。10年前,一位年僅12歲的小患者從福建輾轉來市一求助。在當時,全球尚未有在這一年齡實施導管消融術的先例,但他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隨時會引發心衰。看著他瘦骨嶙峋的模樣,劉少穩教授毅然決定冒著風險為他施行消融手術。孩子得救了。如今,這名小夥子學業有成,每年都感謝劉少穩教授給了他新生。而最年長的患者則是一位92歲的老人。8年前,周老先生陣發性房顫發作,氣都喘不上來。老人年邁體弱,手術風險自不待言,但面對老人求生的渴望,劉少穩教,就在前不久,這位百歲老人還特意來院感謝劉少穩主任的救命之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劉少穩主任團隊中徐浩等醫護人員毅然逆行武漢,馳援雷神山醫院。在雷神山醫院期間,徐浩與在後方的心內科張治醫生,聯合呼吸科將5G無線聽診器應用於ICU患者的心音、呼吸音採集,為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堅實基礎,也最大程度避免了相關檢查的院內感染風險。

在後方,劉少穩主任積極配合醫院疫情防控總體部署,安排醫護支援醫院發熱門診、留觀及流行病學調查。在人力資源較緊張的情況下,他科學統籌、合理調配,確保在完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維持心內科醫療業務高質量運行。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外地有一位反覆發作室速的心臟電風暴患者緊急請求我院會診,但由於當時相關規定,醫生不能隨意離滬,且患者所在地的醫療技術和條件也不是很理想。劉少穩主任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精神,主動擔當,向醫院申請將這位患者按疑似新冠患者轉入市一醫院院,在確保符合院感規範的前提下,成功為他實施了急診行導管消融治療,拯救了一條寶貴的生命!

另外,在疫情防控期間,劉少穩主任團隊也沒有停止科研創新探索。團隊中的陳松文醫生、周根青醫生在知名心血管期刊《循環:心律失常與電生理學》正式發表原創性研究,證實了通過右冠狀動脈竇(Right Coronary Cusp,簡稱右冠竇)進行左前分支近端室早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左前分支近端型室早的導管消融提供了新策略,劉少穩主任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因專注而精益,永葆醫者匠心

導管消融術之於劉少穩教授,如孩子、又似同伴,看著它從蹣跚學步日漸成長,與它共度多少年華與灼灼時光。專注,是劉少穩在這一領域上永葆匠心的關鍵。

劉少穩教授在市一醫院十年間,醫院的心內科在導管消融領域已發展為全國領先:十年前,市一每年的介入手術量為1600臺,現今包括起搏、消融、支架的手術量有7500餘臺。原來不到200臺的消融術,也增加到1300臺。

作為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少穩教授每天的手術安排的滿滿當當,就在筆者採訪劉少穩主任的前一天,他做了一整天的手術:6臺房顫,1臺室早和1臺室上速,晚上12點才到家。而對於每周一、周三做手術,經常一天安排8臺手術的劉少穩來說,這樣的日子已經是家常便飯。

2017年9月,市一醫院正式通過第四批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成為上海市首批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的醫院。據悉,本次全國共計141家單位具備參加認證的資格,其中67家單位一次通過。醫院胸痛中心有效整合院內資源,堅持推行胸痛患者繞行CCU直達導管室綠色通道、實施先診治後收費政策,制定和完善胸痛中心流程制度,優化胸痛鑑別、診斷流程和胸痛救治流程,嚴格做好胸痛病人的時間管理和心梗病人的病例質控工作,在院內外增設多處「胸痛中心」指引,力求讓患者得到及時科學的治療。各項指標較建立伊始均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尤其「Door-to-Balloon」時間(即患者入門到球囊開通時間)達到了90分鐘之內的國際標準,大大改善了急性心梗病人的預後。

因堅持而卓越,沉澱科研潛心

從一業而終老,擇一方而潛心。劉少穩教授在從事心血管方向的研究之後,潛心專研,迎難而上,不斷攻克難題,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如今已經成為了心血管方面的學科帶頭人。

劉少穩教授在國內最早獨立開展經導管肺靜脈電隔離術治療房顫,肺靜脈電隔離仍然是目前房顫導管消融的核心技術,主編我國第一部房顫導管消融專著《心房顫動與導管射頻消融心臟大靜脈電隔離術》;在亞洲最早開展圖像融合技術指導房顫消融,強調前廳大環消融肺靜脈電隔離,可提高房顫導管消融的有效性、降低肺靜脈狹窄的發生率;在國內最早應用壓力監測技術和消融指數實現房顫精準消融,並提出了量化消融的「上海標準」;建立了二尖瓣峽部的三維立體序貫標測和消融策略,顯著改善了二尖瓣狹部線性消融的成功率;創立了基於不同患者心臟解剖特徵和電生理特點個體化房顫CASE消融術式,使房顫導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在中國及東南亞培養了上百名心律失常介入治療人才,為房顫導管消融技術在我國的開展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劉少穩教授十分重視對青年醫師的培養和團隊的建設,其領銜的團隊在心房顫動和複雜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領域頗有建樹,近三年來開展多項新技術,如心內超聲引導下零射線房顫導管消融、綠色電生理技術、房顫高功率射頻消融、乾性心包穿刺技術等,也獲得多項研究成果,發表高水準SCI論文21餘篇,累積影響因子74.907;獲得包括國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促進市級醫院臨床技能與臨床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等多個項目。

另外,鑑於我國房顫的規範化防治水平遠落後於歐美國家,我國不少患者仍對房顫的危害認識不足,劉少穩教授率領其團隊通過網站、微信等媒體平臺做了大量的科普及患者教育工作。2019年先後獲得中國房顫中心總部聯合上海醫學會舉辦的全國首屆房顫科普短視頻大賽三等獎、2019年度中國房顫中心規範化抗凝先鋒獎、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首屆全國心血管健康科普作品大賽二等獎。

圖片來源: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勞動報》

原標題:《2020年「上海好醫生」揭曉:市一醫院心內科劉少穩主任當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泰心醫院林文華當選我市人民滿意「好醫生」
    日前,由市衛健委、市文明辦、市總工會聯合開展的第六屆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好醫生」「好護士」「好醫院」評選活動結束。 泰心醫院黨委委員、內一科主任 林文華當選 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好醫生」
  • 廣東援疆醫生「傳幫帶」打造圖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
    圖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於2017年4月成立,設有心血管專科門診、專家門診,承擔師市轄區及周邊地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診療任務。今年3月,廣東援疆醫生李詩成擔任圖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把廣東先進的心血管治療技術帶到了師市,並幫助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培養了一支思想紅、業務精、作風實的醫護團隊。
  • ...記全國「三八」紅旗手、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心血管內科主任劉江茹
    通訊員 梁普華 攝劉江茹是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在她接診過的患者中,無一例外都愛「賴」著她,願意讓她看診。在心血管內科病房走一圈,要問患者喜歡她什麼,答案是:態度好、醫術好、醫德好。在同事眼裡,「論工作的認真勁,誰能比得過劉江茹主任」。
  • 託起「心」希望!奔跑在生命線上的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
    現已發展成為四川省中醫重點專科、達州市醫學重點專科、全國心血管疾病基層醫生培訓基地、中國高血壓聯盟達州工作站、重慶市心律失常聯盟理事單位、四川省心衰中心聯盟和房顫中心聯盟建設單位、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基地合作單位)。建「綠色通道」架起救治高速路2018年12月,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內科接診了一名正在行車途中突發心梗的公交車司機。
  •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是心臟性猝死...
    都市快報訊 12月2日上午,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王利宏主任的專家門診,來了一對六七十歲的夫妻,丈夫說最近經常感到眼前發黑,蒙蒙的。王利宏主任為患者做了檢查、評估後認為,他可能存在心臟驟停風險。王利宏主任想到這天下午正好在醫院內有場心肺復甦急救培訓活動,便特別建議這位患者和家屬一起學習一下,以防萬一。
  • 上海內科十大醫生,第一位是泌尿科專家、第五位著名胰腺外科專家
    當然上海市的醫療水平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名院名醫更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了解下上海市內科十大醫生,希望能對看病的朋友有所幫助。第一位:寧光寧光,男,1963年生,中共黨員,漢族,山東省濱州市人,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光啟講席教授。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記重慶康心醫院心內科主任林朝勝
    重慶康心醫院心內科林朝勝主任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從醫40年來,始終懷揣著一顆救死扶傷的仁心,在醫學領域默默耕耘,在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精益求精、無私奉獻,不僅是心血管疾病領域突出的專家,更是患者心目中最信賴的好醫生。
  •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謝彥英:心裝患者,我為治療有效的病人高興
    7點多鐘的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部,在「鬧鐘謝」謝彥英主任的關心與問候中變得溫馨起來了......「來啦!請坐,哪裡不舒服呀!」在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診室,有一位十分溫和的專家,面對接二連三的患者,始終面帶微笑看片子、聊病史、談療法。這位從醫40年,始終「把患者當親人」仁心仁術的醫生……他便是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謝彥英。
  • 發病率不足十萬分之一!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
    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高危冠心病患者 2020-10-2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療|天山中醫醫院心內科成為中國基層版心衰中心
    中國心衰中心總部近日發布《關於2020年第六批次心衰中心及第四批次基層版心衰中心通過認證單位公告》,天山中醫醫院心內科通過評審,成為中國基層版心衰中心。此外,天山中醫醫院還順利通過了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心臟康復中心總部的2020年心臟康復中心認證。
  • 慶祝中國醫師節|長徵醫院脊柱外科周許輝教授當選「上海好醫生」
    慶祝中國醫師節|長徵醫院脊柱外科周許輝教授當選「上海好醫生」 2020-08-19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完成江西省首例3D...
    3D列印技術又稱「快速成型技術」,近年來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心臟病學領域,是進行複雜手術替代品,能夠讓醫生在心臟手術之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臟結構,制定精準的手術方案。7月17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朱恆青主任和謝東明主任就利用了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對一「房間隔缺損(三孔:大孔7mm ,中孔6mm,小孔3mm )」患者採用單傘封堵取得成功。
  • 華西醫院心內科:亞專業核心下的團隊作戰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始建於1954年,雖然身處內陸,但並沒有擋住它走出盆地,走向全國的腳步。在2015年度復旦醫院排行榜上,華西醫院心內科獲得心血管病排行榜第九名。除了自身實力雄厚,華西醫院心內科還建立基層聯盟,將技術推廣到基層一線。
  •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仲琳團隊:用「心」詮釋大醫精誠
    回首從醫的二十六年間,她自覺只有三件事情最值得驕傲: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綜合性臨床診斷治療技能;堅持為每位心臟病患者制定個 性化治療方案,人文關懷也從未鬆懈;培養年輕醫生不遺餘力,因材施教,嚴厲之中卻又儘量滿足每個人的發展願景。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仲琳,帶領整個團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用「心」詮釋著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
  • 他用雙手託起心的希望——專訪西安大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志立
    李志立,西安大興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學博士,副教授,原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1996年至199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學習肥厚型心肌病等遺傳性心臟病。擅長冠心病、先心病與心律失常介入診治。
  • 2020「最美醫生」名單出爐!川大華西醫院王文濤上榜!四川唯一!
    川報觀察記者 李寰在8月19日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向參與疫情防控的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全國共評選出10位2020年「最美醫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任醫師王文濤當選,他也成為四川省首位獲得「最美醫生」獎項的醫生。
  • 漯河市六院心內科三病區榮獲全市「青年文明號」
    漯河市第六人民醫院(市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三病區和全市其他39個集體一起被授予「漯河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市六院心內科三病區是一個年輕的集體,科室35歲以下青年佔比85%。科室成立2年來,在上級團組織和醫院黨委、團委的帶領下,緊緊圍繞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決戰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砥礪奮進、團結拼搏、建功立業,為健康漯河的建設和全市心血管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用「心」詮釋大醫精誠——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仲琳團隊
    「將心比心吧,作為一名醫者本就應該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慮到他們的感受。」一身白衣,真誠樸實的仲琳說話時,眼裡透出一股子堅定的信念。從醫二十六年,仲琳掌握了國際上先進的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在為無數患者解決身體上病痛的同時,她也越來越注重對患者心理的疏導。這名一直紮根在臨床一線的心內科醫生,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從未缺席。
  • 全新為民 領跑刀鋒 廈門大學中山醫院心內科專訪
    2019年9月21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舉辦了「複雜冠脈和電生理介入沙龍手術直播」,由該科室高峰主任及黃衛斌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向全國同行直播了5臺複雜冠脈介入手術和4臺高難度電生理介入手術,其病例之典型、手術之精妙獲得醫學界同行一致肯定。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疫情期間免費開展在線諮詢活動!
    摘要: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等一眾國內心血管領域頂級專家領銜,全科所有的中、高級職稱醫師輪流上陣為患者在線免費諮詢。鑑於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為積極配合併落實國務院、衛健委及上海市關於突發公共事件一級應急響應的要求,在中科院院士、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的積極倡導下,在全科室130餘名醫師的全力支持、努力配合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在疫情期間依託東軟熙康「掌上問問」小程序啟動了在線心血管疾病諮詢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