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892字,閱讀約2分鐘
文/巴巴和巴巴的旅行實錄「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旅行時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而行,走走停停。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景點眾多,其中不乏寺廟。佛教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因此我國寺院眾多,佛教的聖山,聖地也很多。然而,幾千年太長了,並不能讓很多東西消失,歷史上也有很多寺廟消失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寺廟是一處失傳的寺廟遺址。一起來看看。
這就是桐梓寺,位於山西太原,寺院曾建在1200多米的山上。這裡環境清幽。是佛教徒修行的理想場所。站在寺院遺址上向東望去,晉陽古城遺址盡收眼底。桐梓寺可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佛閣北齊佛像遺址,南面為寺院主體部分。南方的寺廟建於明代,因此大多保存完好。
寺廟三面環山。整體看起來像一個簸箕,童子寺更重要的是佛像閣的遺址,佛像閣是寺內宗教活動的場所。它的規模很大。當時,遺址被從佛像和崖壁上坍塌下來的石塊擠壓。堆積的石塊有10多米厚。因此,這裡的發掘工作難度也很大,至今還沒有完全清理乾淨。
這座佛閣依山而建。由前廊和佛亭主體部分組成。佛閣主體寬35米,進深15米。這堵牆是用石條砌成的。牆的北部直接建在天然巖壁上。佛亭內有許多佛像。這些佛像的造型與北齊佛像大致相同。這說明佛亭始建於北齊,亭外有女兒牆,但女兒牆並不精美。
在佛亭前,還有一座5米長的石塔燃燈。塔下為雙束蓮座。在束腰的地方是雙龍。中間是一個六邊形的燈房。燈房有三個開口。另外三面刻有菩薩造像。塔頂呈六角形,中間有一個圓孔用於散煙。這座石塔正對著大佛,其作用相當於一炷香。
童子寺是一座石窟與寺廟相結合的山區佛教寺院。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發現類似的寺廟遺址,尤其是大佛和佛閣建築。因此,它是獨一無二的。童子寺的發掘為我國研究北朝佛教寺院類型和唐代佛閣建築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不過,雖然這裡是免費景點,但因為地處太原近郊,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所以你想不想來這裡遊玩呢?你覺得這個地方怎麼樣?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評論。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我們是《草廬初雪》,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下期再會。
旅行是不期而遇,是兜兜轉轉,是華麗冒險,是決不妥協。當一切落幕,還有回憶的珍寶在熠熠閃光。在那裡,陽光燦爛,青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