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藝術發展的十大趨勢

2021-01-18 個優

受此次疫情影響,線下藝術活動受到強烈衝擊。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取消、第五屆「 畫廊周北京」延期、《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撤檔等現象充分地暴露出在數字時代,我國藝術管理應急體系建設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


首先,應當提高抗風險意識,加強應對大災難的戰略布局準備。浙江省杭州市在十五年前就布局了數字經濟,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一馬當先,帶動全市生產總值達到7388億元,同比增長1.5%。


其次,形成自上而下的應急響應體系,提升應急性藝術資源保障的能力。災難面前不應該只有物質救助,還應該有心靈撫慰,在這方面,文化藝術要擔負更多責任,一旦突發社會公共災難,國家應自上而下釋放線上藝術儲備物資,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管控輿情,穩定民心。


最後,發揮線上互助優勢,通過藝術消費帶動社會效益。今年,為了支持抗擊疫情,嘉德推出了「至誠——中國嘉德網絡公益拍賣」的線上拍賣活動,168件義拍作品成交率達到100%,總交易額1574.56萬元,所得善款皆用於疫情救助。

相關焦點

  • 當前中國新媒體發展的十大趨勢
    新基建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支撐,直接帶動數字經濟增長,並促進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升級,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起到助推作用。數字經濟的提速發展除了新基建的推動之外,也離不開數據的支撐,數據被正式納入生產要素範圍,數據資產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激發新型數字業態和模式,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拉動數字經濟增長。
  • 比特時代集團董事長黃天威:區塊鏈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附演講全文)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金色財經原文標題:金色財經盛典 | 比特時代集團董事長黃天威:區塊鏈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作者:金色財經子木12月26日,第二屆「與時共創」年度金色盛典在三亞拉開帷幕。會上比特時代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黃天威發表了演講,闡述了他對未來區塊鏈行業發展10大趨勢:1.比特幣方面,灰度模式失效,但將有更多機構進入比特幣,價格可能上升至40000USDT,ETH將同等受益;2.穩定幣方面,USDT將受到挑戰,USDC、DAI等二線穩定幣大規模崛起,歐元、韓元、日元多國穩定幣問世,DCEP開始商用於海外貿易結算;3.DeFi賽道逐步清晰
  • 數字時代,藝術與設計院校正在成為新一代數字文化生產的試驗場
    這裡的傳統架上繪畫作品佔比已經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三維作品,是藝術向社會、經濟、文化等學科的延伸,並且不少都運用了新興的科技手段。而這也正是未來藝術發展的趨勢——跨界融合。
  • 圓桌|藝術院校如何回應數字時代:不只是「技術烏託邦」
    從發言中,可以看到面對數字智能時代的浪潮,藝術與設計院校如何在擁抱科技的同時思考更廣泛的社會議題,如何平衡技術手段與藝術創作,如何跳出學科的「界限」,與鏡頭用科技語言的年輕一代學生進行交流。藝術院校必須成為新一代數字文化生產者的試驗場,致力於社會參與的實踐和環境的可持續性,並應支持那些使用數字過程創作藝術的人,和那些對數字過程本身進行藝術創作的人。
  • 江小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呼喚適應數字時代的政策供給
    江小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呼喚適應數字時代的政策供給 作者:程暉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指出
  • 數字時代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展望
    我國數位技術應用廣泛深入,人民生產生活和娛樂社交中的較大部分迅速向線上遷移,以數字形態呈現。體育產業要持續快速增長,必須向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本文簡要分析「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產業數位化發展面臨的新機制和新挑戰。
  • 數字時代的藝術、零售與娛樂(三)| 消費空間中的價值表達
    前 言 / Preface 數字時代的藝術、零售與娛樂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策展實驗室的Aric Chen(陳伯康)與Azinta Plantenga(潘愛心)兩位老師在今年的設計研究Studio 2課程中,帶領同學們對「數字時代下的藝術、零售和娛樂」這一課題展開了探究。
  •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在廈門召開
    原標題: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在廈門召開   12月11日,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在廈門召開。
  • 藝術的數位化翅膀|沃偉東帶你了解數字時代!
    大數據對影視產業的影響在創作方面,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VR技術都被運用在藝術創作中,此外,數字媒體技術也被應用於各類設計領域,如時基媒體設計、交互產品設計、數字娛樂設計、傳統媒介延伸設計。在推廣方面,數位化技術在博物館中運用極廣,如陳列展覽、互動體驗、教育培訓、文物保護、文物押運監測管理等等。
  • 亞太數字經濟發展聯盟 助力民營企業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
    (「亞太數字經濟發展聯盟」發布會現場)普華商業集團董事長翟山鷹先生以《亞太數字經濟發展聯盟》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並在會後作為亞太數字經濟發展聯盟理事長接受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搜狐網等多家媒體的採訪。亞太數字經濟發展聯盟的成立,標誌著2021年國內中小企業正式開啟「抱團取暖」新模式,聯盟將徹底改變民營企業處境,重塑民營企業發展未來。
  • 童程童美孫瑩:如何發展面向數字時代的教育?
    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兼SVP孫瑩在大會期間發表了主題《預見未來 解碼數字時代的教育》的主題演講,探討少兒編程未來的發展方向,並分享了童程童美的增長路徑。在孫瑩看來,這個時代成長的中國孩子,從小就在接觸不同的信息渠道和娛樂方式,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在這樣一個人被信息包圍的時代,如何讓孩子明辨信息的真偽,保持獨立的思考,並學會利用信息進行有價值的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孫瑩認為,面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培養孩子的兩種能力:第一種是人和信息相處的能力,第二人和計算機相處的能力。
  • 校園開放日之新華名師大講堂探秘數字藝術設計師的發展前景!
    2019四川新華計算機學院系列校園開放日活動如火如荼...為了進一步加強2019年數字藝術設計新生對該專業的理解,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釐清該專業的發展前景並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8月5日,四川新華計算機學院設計團隊在王正祥老師的指導下,為學生作了關於「數字藝術設計的發展前景是什麼」的演講。
  • 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推動中國數字版權產業創新實踐
    本屆數交會以「版權新生態,數字新經濟」為主題,聚焦推動數字版權創新發展,探索數字版權交易新生態。先後舉辦了數字版權產業融合與發展論壇、線上線下展覽、中國數字版權產業聯盟第一次工作會、數字版權圓桌會議、數字版權產品推介會等系列主題活動。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版權徵文活動頒獎儀式也在本屆數交會期間如期舉行。
  • 擁抱全媒體時代 推動高質量發展丨2020中國電視藝術創新峰會暨第八...
    本屆峰會以「擁抱全媒體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浙江省廣播電視局、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主辦,《中國電視》理事會、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中共西湖區委宣傳部、西溪投資聯合承辦,杭州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北京中國網傳播有限公司、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網絡數位化專業委員會協辦
  • 數位技術時代的電影生態
    電影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上,經歷了多次技術變革的挑戰,每一次都讓電影幾乎遭遇滅頂之災,但又浴火重生。由於電影是技術、藝術與工業的融合,因此,電影的發展深受技術和社會的影響。
  • 融合科技與藝術 觀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
    談及策展靈感,邱志傑表示,人類的文明進程從未離開過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發展,先進科技與審美想像的結合更是時下藝術界的熱點。  藝術語言中的人文情懷  當藝術需要參觀者更深度互動時,在展品面前,參觀者不僅僅需要體驗,更需要的是思考。
  • 雲之家:2021年企業數位化轉型十大趨勢洞察
    雲之家:2021年企業數位化轉型十大趨勢洞察 2020年12月26日 11:31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這一年,數位化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必選,而我們也從與客戶的共創中,對數位化轉型趨勢作了一些預測:  1·企業對數位化場景創新效率要求越來越高  業務創新要求場景的快速創新,而重新開發又明顯跟不上業務發展。因此,2020年已有一批企業基於協同中臺,整合現有應用,低成本高效率實現了場景創新,此後或將迎來更多企業的效仿。
  • 楊泳梁-水墨數字藝術《夜遊記二》
    這是藝術家楊泳梁YANG Yongliang在美高梅的作品《夜遊記二》,看似簡單的LED顯示屏作品,其實是透過尖端科技和攝影技巧,將古典水墨轉化成數字藝術,以華夏傳統美學為根本、現代科學精神為楨幹,巧妙地遊走於多個藝術範疇之間,開拓出水墨藝術新一頁。美高梅與藝文薈澳借著水墨的前世今生,回顧中華歷史文化,並展現藝術發展的創新格局。
  • 《當代電影》|當下中國電影數字視效發展的現狀與困境(下)
    在此過程之中,如何將創作者的藝術想像,藉助於技術手段突破可實現性的瓶頸,從而以可視化的藝術形式呈現在銀幕之上,一直以來都是膠片時代電影人的夢想。進入數位技術時代之後,電影的可實現性技術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在此情境下,美國電影人奧克利·安德森-摩爾(Oakley Anderson-Moore)提出:「如果工具與思維速度相匹配,你將會拍哪種類型的電影?」
  • 從布袋戲發展看數字媒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應用
    [2] 三、臺灣布袋戲的發展 臺灣布袋戲公認源自於福建泉州,十九世紀中葉後傳至臺灣,到二十世紀初發展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表演藝術。黃俊雄作為享譽全臺灣的布袋戲名家黃海岱之子,抓住了臺灣布袋戲發展的黃金時期,開創「金光布袋戲」,改革了布袋戲偶的造型與尺寸,加入了聲光變化等視覺效果,注入更多跌宕起伏的劇情,贏得了一片好評。然而,由於競爭對手不斷增多,時代發展,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布袋戲的風採很快被其他娛樂形式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