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乳腺癌患者需要了解的21、70、28基因檢測

2021-01-15 騰訊網

致謝:《浙江省早期乳腺癌輔助治療多基因檢測應用專家共識》專家組成員

本文來源:腫瘤資訊、若初健康

既往,輔助治療決策多依賴於腫瘤分期、復發轉移臨床危險度和腫瘤分子分型。

多基因檢測(Multigene profiling assays)目前被認為具有「輔助臨床決策」的重要作用,可更有利於平衡輔助治療所帶來的療效與不利,在避免過度治療、有害治療方面,具有較好的價值,患者可因此具有更大生存和生活質量的獲益。

浙江省醫師協會乳腺腫瘤專委會專門就此專題進行投票討論,並形成初步共識,主要包括21基因檢測工具(如Oncotype DX)、70基因檢測工具(Mammaprint)和28基因檢測工具(RecurIndex)等。

21基因檢測

01對於可手術乳腺癌(T1b-3),且HR陽性、HER2陰性:

如區域淋巴結陰性,推薦可進行21基因檢測指導術後輔助系統治療;

如淋巴結1-3枚轉移,需謹慎選擇21基因檢測指導術後輔助系統治療;

02針對HER2陽性、三陰性病人,臨床不推薦進行21基因檢測;

03符合適應症且淋巴結陰性的情況下:

RS≥31分,預測均為基因高風險,建議不能豁免化療;

RS<11分,被認為是最保守閾值(遠處轉移

RS 11-25分,整體復發風險仍然較低,通常可豁免化療。其中對於年齡50歲、RS 16-25分者個體化考慮化療的必要性;

RS 26-30分,尚無明確結果支持豁免化療的安全性,建議應考慮化療必要性;

04符合適應症且淋巴結1-3枚轉移的情況下:通常不作為首選的多基因檢測工具指導治療決策,11分雖然依然可作為最保守閾值豁免化療,但在臨床實驗中其病例數佔比較低,18分以上依然需考慮化療

研究一:NSABP B-14

21基因從NSABP B-14臨床試驗中668例ER陽性、淋巴結陰性患者組織蠟塊標本的250個候選基因中,篩選出與遠處轉移相關的21個基因

並且,通過基因表達程度、建立分值0-100的復發風險評分標準(RS)和計算公式。

當時RS三分類(<18,≥18<31,≥31)所對應的10年遠處轉移風險分別為6.8%、14.3%和30.5%;相較於年齡和腫瘤大小,RS為獨立預後因素。

研究二:TAILORx

TAILORx臨床試驗對RS進行重新分類和相對應的治療,關鍵點分析顯示:RS 11-25分組中,單獨使用內分泌治療的患者9年無病生存率與聯合化療組相似(83.3% vs 84.3%)

進一步分析顯示,該組中50歲者若為臨床低風險,9年遠處轉移率為4.7%(±1.0%),若為臨床高風險,單純內分泌治療9年遠處轉移率超過10%(12.3%±2.4%),而該組大於50歲患者輔助化療可能過度。

研究三:SWOG S8814

SWOG S8814研究納入的是367例HR陽性HER2陰性、1-3枚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患者,對於僅接受他莫昔芬內分泌治療人群中,RS有預後價值,調整陽性淋巴結個數後,低危組(RS<18)未顯示化療獲益。Plan B研究中15.3%的病例(N0-1)RS評分在11分以下,僅接受內分泌治療的5年DFS可達94%。

這些結果將21基因的應用範圍擴大到腋窩淋巴結陽性者(1-3枚)。

但鑑於對於低危閾值界限的不確定性和前瞻性研究RxPONDER結果尚未出爐,目前對於21基因在「淋巴結陽性」人群中的應用NCCN指南作2A類推薦,臨床使用仍然需謹慎對待。

70基因檢測

01可手術乳腺癌(T1c-3)HR陽性HER2陰性且淋巴結陰性:

如具有臨床高危特徵(比如Adjuvant!Online或基於MINDACT研究的簡易風險度分類),可推薦70基因檢測指導術後輔助系統治療;

02可手術乳腺癌(T1c-3)HR陽性HER2陰性且淋巴結1-3枚轉移(腋窩清掃狀態下):

可推薦70基因檢測指導術後輔助系統治療;

僅行前哨淋巴結活檢且1-2枚轉移者(無腋窩清掃狀態)進行多基因檢測輔助決策需非常謹慎;

03可手術乳腺癌HER2陽性:

進行70基因檢測需慎重,其作用僅限於可能預測復發風險(20%左右為基因低風險且預後較好);

在部分老年、或合併心臟基礎疾病、或小腫瘤(T1a)的HER2陽性患者,可作為一種治療減法的參考,但尚沒有數據支持可直接用於術後臨床治療決策;

04三陰性乳腺癌高達90%為基因高風險,臨床不作推薦;

05對於符合適應症的臨床高風險、基因檢測低風險者,可豁免化療。但需注意,其臨床試驗內分泌治療背景為超過5年的內分泌治療,絕經前女性接受卵巢功能抑制。

對於淋巴結陽性的HR陽性HER2陰性病例,如需要進化療豁免的考慮,70基因檢測(Mammaprint)被NCCN指南和ASCO指南作為首選。

28基因檢測

01當前唯一一個基於亞洲人群腫瘤樣本的可用於臨床的多基因檢測工具,已通過一定規模的臨床驗證。

02新診斷的乳腺癌病理分期T1-2N0-1,HR陽性HER2陰性患者,適用於預測評估術後局部區域復發風險和遠處轉移風險

【評估術後局部區域復發風險】

28基因組的核心基因模型研究結果提示:可以準確預測I-II期不同亞型乳腺癌的5年局部區域復發風險。

在低風險組患者中,108例中只有3例出現局部區域復發。

針對淋巴結陽性乳腺癌患者,根據2019年長達10年隨訪的結果顯示,對於T1-3N1-2不分亞型的乳腺癌患者,28基因組評分為低風險者,其10年無局部區域復發生存率達100%,與高風險組別的93%有顯著統計差異。

亞組分析顯示:

分類為高風險者,有接受與無接受放療(PMRT/RNI)的10年無局部區域復發率分別為93.7%與75.5%;

分類為低風險者,有無接受放療(PMRT)的10年無局部區域復發率均為100%。

這提示了28基因評分結果,或能提示指導局部控制中的放療實踐。

【預測遠處轉移】

通過683例患者的內部驗證及410例患者的外部驗證,28基因可以在不同亞型、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中,鑑別5年遠處轉移風險具有高準確性,整體而言,低風險組的5年「無遠處轉移率」在96.9%,而高風險組為82.1%

2020年發表10年觀察研究,針對752例T1-3N0-2乳腺癌患者,28基因檢測區分出低風險的患者10年無遠處轉移率為94.1%,對比高風險組的患者10年無遠處轉移率為85.0%有顯著差異。

進一步以有無接受術後輔助化療作為亞組進行分析:

經乳腺癌復發風險28基因檢測為低風險的患者,不管後續有無化療,其10年無遠處轉移率都較高風險組患者低。

這提示28基因評分結果,或可提示指導遠處轉移控制中的化療應用。

在我國,多基因檢測儘管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臨床應用才剛剛起步,但毫無疑問將是乳腺癌個體化治療和精準治療的重要構成部分。當然,我們依然還面臨在檢測質量控制、一致性評價、臨床適應症等方面的諸多實際問題。

《浙江省早期乳腺癌輔助治療多基因檢測應用專家共識》即將出爐,相信將有助於探索和指導多基因檢測在早期乳腺癌輔助治療中的實踐,及開展更多適當的研究獲得循證醫學證據。

相關焦點

  • 關於乳腺癌的BRAC1/2基因
    為了讓您直觀了解它們的重要性,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沒有BRCA突變的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總體風險約為12%;那些具有這種突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平均終生風險約70%。其實從BRAC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
  • 卵巢癌診療已進入精準時代,哪些人群需要做BRCA基因檢測?
    但這些症狀易被忽略,也難以跟其他症狀區分,導致卵巢癌難以早期發現,且目前沒有十分精準有效的篩查方案,70%的患者初診時已經是卵巢癌晚期。 卵巢癌高危人群 卵巢癌多發於40~60歲的女性,有家族遺傳史、不孕不育、體內有基因突變等都是卵巢癌的高發人群。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戴軍)女子小玲(化名)的母親和外婆都是乳腺癌患者,年僅30歲的小玲近日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
  • 害怕得癌,是時候該了解下BRCA基因了
    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腫瘤組織中存在著基因的突變,而全身其他組織細胞中可以是正常的,沒有突變。這種腫瘤就是不具有遺傳性。我們稱之為散發性惡性腫瘤。 BRCA基因的檢測也是這樣,如果要做遺傳性乳腺癌及卵巢癌風險的篩查,需要檢測BRCA基因胚細胞突變狀態,通過抽血檢測。
  • 一文讀懂丨外泌體在乳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更關鍵的是,38種蛋白質其中的30種可以作為潛在的、有待開發的腫瘤標誌物應用於臨床,以判斷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外泌體蛋白組學分析顯示膜聯蛋白Ⅱ(AnnexinⅡ)是腫瘤來源外泌體高表達的一種蛋白。研究人員通過體內實驗發現腫瘤來源外泌體可創造一種促進轉移的微環境,而外泌體AnnexinⅡ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基因檢測的真相與謊言
    原因是她的醫生估計她有87%的可能性患上乳腺癌、有50%的風險患上卵巢癌。 醫生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基於兩點:一是她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她的媽媽和外婆都是因乳腺癌而去世;二是通過一種當時剛興起的技術——基因測序,檢測出朱莉攜帶有BRCA1/BRCA2兩個基因的突變。 朱莉的名人效應,加上基因測序技術的神秘讓這件事迅速成為熱點。
  • 梅奧研究:1/8癌症患者攜帶遺傳性突變,半數或被常規檢測遺漏
    研究覆蓋了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多個癌種的患者,患者的癌症階段、種族、年齡、家族史不限。據梅奧診所新聞稿介紹,這一項目是「對癌症患者進行通用檢測的已知最大規模多中心研究」。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復旦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吳小華表示,對於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的人群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吳小華專家團隊正在手術中。專家建議有家族史的女性進行基因檢測研究表明,超過20%的卵巢癌患者是由於BRCA1和BRCA2發生胚系突變造成的,90%以上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性遺傳,都是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上海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今年6月,51歲的五妹發現肝臟佔位,輾轉多家醫院,7月來到腫瘤醫院治療,確診為卵巢癌,並經基因檢測,確定存在BRCA1基因胚系致病突變。鑑於BRCA1/2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的家族聚集發病風險,吳小華建議患者,讓其三代直系女性親屬進行BRCA1/2的基因檢測,以確定發病風險。
  • ...多基因模型預測亞裔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術後10年遠處轉移...
    這是全球首次在大樣本的亞裔乳腺癌患者中,尤其是50歲以前的病人,驗證了多基因表達技術對不同淋巴結轉移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術後發生遠處轉移和死亡風險的預測能力。而今常見各種商業化多基因表達模型,主要根據歐美人群的50歲以上的病人基因表達結果統計而成,對於亞洲人群且為停經前的婦女的適用性問題仍有爭議。關於中國女性乳腺癌多基因檢測的大型臨床研究仍然很少,尚未積累足夠臨床證據支持多基因檢測在我國的應用標準。
  • 一文讀懂丨乳腺癌診斷「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因此,這類乳腺癌患者預後很好,5年生存率95%以上,手術後不需要化療。 早期浸潤性癌:包括早期浸潤性導管癌,早期浸潤性小葉癌,是指癌細胞已經像其他部位攻佔城池,但是幸而佔領位置較少,一般浸潤程度小於10%,此型仍屬於早期,預後較好。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感染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各國進行體外定性檢測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其他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感染診斷或鑑別診斷者的主要方法。華大基因全國核酸檢測21萬人份開通復工復產新冠檢測服務據華大基因最新透露,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累計接收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地區檢測樣本數超5.7萬人份,並累計完成5.6萬人份;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1.5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
  • 什麼是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
    原位乳腺癌並不喪命;但由於乳腺癌細胞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細胞之間銜接鬆懈,簡單掉落。癌細胞一旦掉落,游離的癌細胞能夠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構成搬運,危及生命。現在乳腺癌已成為要挾女人身心健康的常見腫瘤。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端一直呈上升趨勢。美國8名婦女終身中就會有1人患乳腺癌。
  • 32個乳腺癌新基因位點被發現!有望預測不同乳腺癌的風險
    圖源:Public Domain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種。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美國一年內有超過25萬名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4萬多名患者因乳腺癌去世。在中國,乳腺癌也是女性新發病例最多的癌種。乳腺癌分為多種亞型,而不同的亞型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的長期風險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異。
  • BRCA基因再探拾遺
    // 2|BRCA1/2基因突變對於患者意味著什麼?// 3|哪些人需要檢測BRCA1/2基因突變?2014年,美國FDA批准BRCA基因突變作為復發或轉移性卵巢癌的檢測指標;2017年,美國FDA批准BRCA胚系突變作為轉移性乳腺癌的檢測指標。從20世紀40年代被發現,到近年應用在卵巢癌、乳腺癌等檢測中,BRCA基因走了70多個年頭。01BRCA基因突變的類型有哪些?
  • 賈伯斯、安吉麗娜.朱莉都用過的基因檢測,為什麼需要超算力量?
    2007年朱莉56歲的母親瑪奇琳·伯特蘭德因乳腺癌去世,2013年,朱莉的姨媽黛比·馬丁也因患乳腺癌去世。乳腺癌家族史的出現,據醫生估計,朱莉87%的機率會患上乳腺癌,50%的機率會患上子宮癌,當然這種機率因人而異。為了不重蹈這樣的覆轍,朱莉決定主動出擊,通過基因檢測,最終檢測出了她身體裡確實有一個「缺陷」基因——BRCA1。
  • 基因檢測呼喚模式創新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由於檢測出攜帶致癌基因,患乳腺癌風險極高的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兩年前毅然預防性地切除了乳腺。最近,為避免罹患卵巢癌,她又自爆已進一步切除卵巢和輸卵管。一時間,「 基因檢測」炙手可熱。
  • 一文讀懂:乳腺癌靶向藥及其副作用總結
    乳腺癌是全球範圍內女性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對於乳腺癌的治療,靶向藥物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無數乳腺癌患者期盼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除了治療效果,很多癌症患者也非常關心這些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如何。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究竟都有哪些副作用?畢竟知彼知此,才能百戰不殆。
  • 基因檢測費用,天賦基因檢測
    她在《紐約時報》刊文,解釋了這個舉動的原因:由於攜帶致癌基因BRCA1,朱莉罹患乳腺癌的機率達87%而患卵巢癌的概率達到50%。乳腺預防性切除後,這一比例可以降到5%以下。之後她又進行了卵巢及輸卵管切除手術。2018年,歌手鄧紫棋發微博自曝家族有癌症病史,因此做了基因檢測,所幸測試結果是陰性。
  • 腫瘤醫院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研究表明,超過20%的卵巢癌患者是由於BRCA1和BRCA2發生胚系突變造成的,90%以上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性遺傳都是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醫學界認為BRCA1和BRCA2是引起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重要基因。而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多個家族成員患有乳腺癌、卵巢癌或兩者兼有」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