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億美債賣不出去,如今美還想再借3萬億?中國央行行長表態

2020-12-25 未來狂熱的執著

由於衛生事件的來襲,不少國家都遭受了打擊,特別是美國遭受到的經濟打擊最為嚴重,甚至現在美國為了刺激經濟,已經走上了「舉債度日」的老路,已經開始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了,再次提供了20年的期限。

要知道,美國已經有著30多年都沒有發行過這樣的債券了,可見這次衛生事件對美國的打擊有多嚴重。據外媒報導,220億美元的30年期美國國債的認購率非常的低,美國國債由於收益率的下降而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

如果美聯儲不推行負利率,為繼續維持經濟,它就需要繼續無上限的擴表行動。據美聯儲此前估計,1000億美元的QE對經濟增長的短期影響差不多相當於降息3個基點。美國近期可能還要向全球再借3萬億美元。

美國總額3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已經獲得其眾議院投票通過,雖然目前該方案最終通過的可能性仍不高,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一旦該法案得到通過,美國仍將通過發債來獲得資金,服從於經濟需要,正在進行的全民火熱的微信種植低碳樹來增加自己的收益,其中「木雲林」收益高達百分之4.6,也就是說公眾號一棵98的樹每天帶來的收益在4.6左右以此類推十棵就是46,聰明人用一千做收益每個月就可以多收幾千元收入,國家對於低碳產業還會有對應的補貼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央行行長周六也就經濟問題撰文表態了。據悉,中國央行行長16日在《求是》雜誌刊文稱,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不過,由於海外的問題仍未解決,這將對世界經濟金融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因此,他表示央行將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來支持經濟和穩定就業,為中國經濟恢復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美債突破24萬億!中國一月拋千億,美債最大「接盤俠」終現身
    後來美聯儲多次「放大招」,向市場中「投放」數萬億美元後,如今美國股市才逐漸企穩。但對於美國來說危機還未過去,美國面臨的挑戰還在繼續。這次危機下,美國又拿出了它一貫的招式—「印鈔」。為了「拯救」美國市場,前段時間美聯儲已經開始「無限印鈔」,將大量美元投放到美國市場中。美國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全球多國的不滿,認為美國是將危機「轉嫁」給它國。
  • 美國「印鈔」收割全球財富,美債最大買家出手!中國央行3次行動
    為了拯救經濟,美國推出了2萬億美元規模的刺激方案,但此舉也導致美國債務急劇膨脹,日前突破了24萬億的歷史大關。隨著全球央行大幅拋售美債,美債險些面臨無人接盤的困境,而此時最大買家出手了。眾所周知,美國一直靠發債維持經濟運轉,「借新還舊」已然也不是秘密,但龐大的債務一直是懸在美國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此前金十數據曾提到過,去年美債的規模約佔美國GDP的112%。
  • 美國嚴重缺錢,再次向市場放水4700億!中國一個月拋850億美債
    值得一提的是,在300億美元的那次回購中,美國交易商還有236億美元的資金需求未被滿足。而美國之所以會遭遇「錢荒」,與美國大規模舉債以及債務激增分不開關係。在過去一年裡,美國國債規模陡增,新增規模達到1.23萬億美元,遠高於其名義GDP(8500億美元)的增長,這說明美國舉債的規模遠高於國家財富的增長。
  • 馨月說財經:支撐美債的當前不是信用而是霸權
    外資持有的美國國庫券金額增至7.087萬億元,前一個月為7.039萬億美元。中國持有的美債金額下降至1.073萬億美元,前一個月為1.074萬億美元。 外資持有美債額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的大幅增持。日本7月增持315億美元美債,持倉規模達1.29萬億美元,創紀錄高點,繼續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日本在7月持有美國政府債券總量的6.5%。
  • 新債王對美國印鈔行動發出警告!美債現異常信號,中國如何應對?
    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的時間,美國新增國債1.2萬億美元,比名義GDP(8500億美元)增長的規模還多。與此同時,美債的總量也水漲船高,截至當下,美國的債務規模已經突破23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13%。許多國家已開始對美國債務違約感到擔心和質疑。即便如此,美國仍然不為所動,甚至讓美聯儲印鈔購買美債。
  • 美國收割世界受挫,萬億美債被拋,中國國債大受青睞,有何原因?
    就拿9月來說吧,包括中國、日本、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和加拿大在內的6國總計就拋售了3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56億元的美債。比如愛爾蘭9月減持195億美元美債至3158億美元,盧森堡和中國香港也在9月份減持了美債,分別減持63億美元和54億美元。
  • 中國半年拋售美債1600億!新債王:美元或在明年貶值20%
    除了岡拉克不看好美元以外,11月16日花旗銀行(Citibank)也表示,2021年美元將貶值20%。花旗看空美元的觀點亦是基於押注美聯儲將繼續保持寬鬆政策,他們認為美聯儲將繼續保持鴿派立場,但世界其他地區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並且投資者將撤出美國資產並轉化為國際資產。美國情況惡化!
  • 我國有超1400億美債,若全拋,會怎樣?專家回復「四個字」
    因為2020年上半年,美聯儲為了所謂的提高經濟,大幅度的開閘放水,導致美債嚴重的泡沫化,美債在2020年的增加速度明顯不正常。在2020年初,美債總額是23萬億,而到了2020年底,美債總額已經是在27萬億左右,這樣的擴張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 美國無權賴掉美國國債,美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事情有新進展
    比如,阿納達科的石油產量從2019年最高峰時的每日60.3萬桶將下降至1月的預計36.3萬桶,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下降了驚人的40%。該機構認為,無論如何,強大的美國頁巖油繁榮已經開啟了蕭條模式。雖然要花5到1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75%,接近崩潰,但它永遠不會回來。
  • 中國或將清零美債,美國數千名富翁真實上演出埃及記,事情有新進展
    雖然,美國最新公布的主要經濟數據在緩慢復甦,但美國勞工部12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88.5萬人,遠高於經濟學家們預期的80萬人和上一周的85.3萬人,這表明企業裁員人數依然高企,仍遠高於危機前水平,緊接著,美聯儲在12月18日舉行的利率會議中再次警告新冠病毒及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高度不確定
  • 總資產7萬億的央企巨頭換帥,央行副行長將入駐「中國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總資產7萬億元的央企巨頭中信集團今日換帥,掌舵近10年的常振明卸任黨委書記,央行副行長朱鶴新接棒。他歷任交通銀行蘇州分行行長、南京分行行長、江蘇省分行行長、總行公司業務總監、北京管理部總裁、北京分行行長等職。2015年3月,他由交通銀行副行長轉任中國銀行副行長,次年6月調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長。2018年7月,朱鶴新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 專家:美債危機已越陷越深 或在不遠的未來大爆發
    1999年美國公債3.633萬億美元,政府間國債1.973萬億。有時人搞不清定義區別,「國債、公債」混著用。其實國債比公債大不少,區別還是不小的。柯林頓政府還估計,到2013年要完全清償公債(圖中顯示**是指小於5億美元),這是前所未有的強力目標。要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主要就是靠財政盈餘。1999年政府實際盈餘1240億,到2013年要盈餘4790億,有錢還掉公債。
  • 中國日本為何連續賣掉美債?
    賣賣賣! 美國最大的兩個債主——中國和日本,在過去數月做了相同的事情——減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二(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海外投資者10月持有美債規模為7.07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26億美元,規模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 7000億美債或被拋,美國「紙牌屋」或倒,外媒:中國實際或有更多黃金
    而一旦這一趨勢得以長期延續,作為美地核心資產的美債面臨被大幅拋售或不可避免。亦如俄衛星通訊社援引觀察人士估計,全球央行接下去完全有可能拋售規模高達7000億美元的美債,美國媒體CNBC和俄媒RT分析認為,一旦全球主要買家大幅拋售美債,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或將是難以想像的。因為僅靠美聯儲單獨支撐的美債市場,將失去流動性。
  • 央行行長換人了:從小川到易綱,人民幣進入易先生時代
    若現實中真有天晴不忘帶雨傘的人,那麼小川行長便是一位,人們稱他為「人民幣先生」、「改革先生」,作為中國這艘「重量級貨櫃船」舵手之一的周小川,在2018年3月19日揮別了成方街32號,再見了,周行長……辛苦了,周小川!
  • 中國減持美債,印度積極接盤,專家:莫迪在賭美國迅速東山再起
    據美國官方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全球主要央行過去12個月的淨購入美國國債的數量仍然為負1741億美元,全球主要央行呈現淨拋售美債狀態。而就在中日德等國持續大幅減持美債之際,印度和越南卻在增持。
  • 借疫情賴掉中國手裡的萬億美債,川普敢嗎?威力相當於核武器
    疫情不僅奪走大量美國人的生命,還嚴重打擊了美國經濟。據中國日報網6月29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稱,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大幅收縮4.9%,到2021年年底,全球經濟損失預計將達到12萬億美元。而美國的經濟將至少萎縮6%,如果疫情繼續惡化,形勢可能會更糟糕。
  • 中國拋千億美債 美經濟或下降30% 中國人在美買房或將「打水漂」
    紛紛開始拋售美債,據美國財政部6月16號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截止4月,全球央行已經連續23個月大幅度拋售美債,淨拋售額高達9263億美元。其中,數據顯示,截止4月的20個月當中,中國一共拋售了大約1400億美債。在各國拋售美債的同時,也開始囤積起了黃金。顯然,「去美元化」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了。
  • 美聯儲恐不得不「吞下」更多美債?
    環球外匯昨日曾介紹過,美國財政部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已在9月份降至2017年2月以來最低。就某些指標來看,中國正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賣家。而美債第一大海外持有者日本,也已連續第二個月減持美國國債。一年多前,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債最大海外持有者。
  • 老王說幣:歐央行再現「鷹鴿之爭」內部分歧恐進一步擴大
    歐央行內部政策分歧顯現歐洲央行消息人士透露,歐洲央行鷹派成員希望逐漸降低緊急抗疫購債計劃的購買速度。他們認為歐洲央行在市場表現平穩的時候悄悄減少PEPP購買,節省彈藥,以便在未來需要時再次提高購買速度,而不必增加PEPP購債總規模。但鴿派人士帕內塔(Fabio Panetta)則提出了先發制人的經濟刺激計劃,他認為歐央行應大膽地「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