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團隊:更改現有移民政策需要時間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拜登團隊表示,他們不會立即撤銷墨西哥邊境的庇護限制和川普的其它移民政策。拜登曾承諾,在其執政的「第一天」就結束川普的《移民保護議定書》(MPP)。MPP被視為是川普政府結束民主黨支持的「抓了就放」政策的基石。
-
川普VS拜登:政策不同、有多段婚姻,川普資產是拜登的278倍
川普與拜登基本信息對比:川普,1946年6月14日出生,雙子座,74歲,基督教徒,共和黨候選人,沃頓商學院經濟學理學士,德國移民後裔家庭,父親是成功商人,家境富庶。川普與拜登政策主張對比:在對華政策方面,川普主張對中國商品增稅以及對華為為代表的中國公司下髮禁令,並且威脅與中國經濟「脫鉤」導致中美關係一再下滑。拜登主張重新評估對華商品加徵關稅並且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
廢除川普政府的政策!拜登籤署17項行政命令!
該命令還恢復了川普解散的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全球衛生安全和生物防禦理事會(Director for global health security and biodefense)。拜登要求所有聯邦財產和所有聯邦僱員保持社會距離,戴口罩。
-
蘇萊曼尼女兒發聲:拜登跟川普一樣,對伊朗政策不會改變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15日報導,年初遭美軍空襲身亡的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的女兒Zeinab Soleimani說,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跟川普一樣,對伊朗的政策不會改變。「拜登和川普之間沒有區別,他們是同樣的人。
-
拜登將延續一中政策,臺灣問題或被加速解決
編輯:化蝶在川普競選失敗後,蔡英文不得不開始與政治理念行動相對溫和的美國民主黨套關係,獲取美國支持是其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民進黨一直以推動「臺獨」進程為目標,為此摒棄了馬英九時期與大陸形成的良好關係,在分裂國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保護自身,民進黨唯一的選擇只有成為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付出巨大代價來換取美國的口頭支持。但即使是川普那樣強硬的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到處進行反華政策,也從來沒有過拋棄一中政策的想法。
-
川普VS拜登,最後一場總統辯論的六大話題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和競選對手拜登將在今晚(10月22日)再度同臺,進行大選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因為川普總統早前被確診新冠病毒,因此上周第二次辯論被取消。目前,川普總統在民調中落後於拜登,因此這一次的辯論對川普能否扭轉局勢尤其重要。對拜登來說,今天拜登需要努力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避免任何失態或口誤。
-
拜登當選,美國移民「凜冬」已過!
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NFAP)的分析,到2021年,在美國的移民法律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川普自就任總統以來將減少多達49%的合法移民。這對想與配偶、父母或子女同住的移民,僱主和美國人的傷害最大。 「如果政府繼續執行這些政策,則將降低約59%的合法移民。」 NFAP分析。
-
外聯出國:新官上任,看拜登如何點燃美國移民那把火
如果一切順利,喬·拜登將於明年1月正式上任美國總統。拜登在之前的競選活動時,拜登與川普近似「背道而馳」的各類計劃政策,尤其在移民方面顯得特別突出,這也為拜登贏得了不少選票。拜登上任後,必定將面臨許多承諾的兌現,而美國的移民政策必定也會出現各類扭轉情況。
-
新總統上任,專業移民律師帶你解讀拜登的移民政策
即使川普團隊再怎麼起訴或者不願意承認失敗,拜登的新政府也以最快的速度發表了他們的執政目標,根據拜登團隊發表的Unity Task Force Report(該文件共130頁,詳細闡述了拜登的執政理念,其中大篇幅討論到移民政策),我們可以對他們的移民新政策一窺究竟:取消所有針對穆斯林和非洲人士的旅行限制和移民限制以及驅逐難民的政策;保護低齡非法移民(Dreamers)以及子女為美國公民的父母
-
川普「美國優先」「賺快錢」的能源政策,要被拜登拋棄了?
根據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預告,在他就任總統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此類跡象表明,入主白宮後,奉行多邊主義的拜登有望很大程度上回調川普的既定政策,包括能源政策。在過去歷屆美國政府中,能源政策通常會隨政府更替而發生變化,並對美國乃至全球造成深遠影響。
-
拜登宣誓並強調「團結」,就職首日推翻9項川普政令
西翼橢圓形辦公室外走廊上,川普的相片已經被撤下,換上了拜登和哈裡斯19日出席公共活動的留影。「沒時間浪費,馬上開始工作。」按照慣例,拜登用一盒子的鋼筆,輪換著籤署了17份行政指令,其中包括廢止川普禁止部分穆斯林國家公民前往美國的「旅行禁令」,以及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
拜登對華政策班底全是熟人?但他說美國最大威脅不是中國
由此可見,也許拜登採取的策略與川普不同,但最終目的與川普是一致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指出,無論誰贏得美國大選,未來五年美國的對華政策都會比過去五年更強硬。中國在改變,美國對中國的看法也變了。
-
撤銷川普移民政策計劃遇阻,拜登還沒上臺就食言!招致一片罵聲
【南方+12月23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承諾在上任「第一天」就取消現任總統川普的移民政策的承諾似乎已經「失效」。因為拜登顧問聲稱,撤銷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需要時間」。
-
拜登上臺,全是棘手問題
這些尚未絕望的人,挨打時最需要「治癒系」的拜登發話,但拜登卻先哭了。德拉瓦州北部的威爾明頓,離賓州費城不遠,是拜登讀小學初中、開始律師和政客生涯的地方。這裡也是拜登前妻娜麗亞·亨特和幼女娜奧米出車禍身亡的地方,更是拜登寄予厚望的長子博(Beau)因腦癌復發病逝後埋骨的地方。三條早逝的生命中,數終年46歲的博陪伴拜登的時間最長。
-
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是其對華政策的縮影
這要從拜登的世界觀說起,深圳衛視&直新聞就梳理了拜登從政47年職業生涯中有關對華政策的取態,選取其中一些關鍵節點,研判拜登宣誓就職後對華政策的走向,包括關稅問題、5G問題等,梳理越仔細就越會發現,臺海問題只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部分。基於理性和美國利益優先的原則,事實上,在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中,美國政府對臺當局「已讀不回」才是常態。
-
川普與拜登的「最後一辯」,誰贏了?
外媒評論,拜登在疫情問題上加大攻擊力度,川普則繼續淡化疫情危險,並嚴加防守。 圍繞國家安全議題的辯論也是炮火猛烈。 雙方在涉及俄羅斯、中國、朝鮮等政策上唇槍舌劍,尤其把話鋒引向對方「黑料」,互揪把柄。
-
拜登時代臺美關係|美對臺政策的「變與不變」
依美法律與民主黨執政傳統及中美關係可能變化新形勢,預計拜登上臺執政後美對臺政策基本框架不會調整,仍會以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所謂與臺灣關係法作為基本準則,處理涉華涉臺問題,「以臺制華」、「以臺遏華」戰略與打「臺灣牌」做法不會改變,會延續「挺臺遏陸」、「阻統避獨」政策,一個中國政策會持續虛化,會持續對臺軍售,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社會尤其是重要國際組織,但不大會像川普那樣頻繁出臺涉臺法案、不會持續強化美在臺軍事存在
-
伊朗被殺將領女兒:美國對伊朗政策不會變,拜登跟川普一丘之貉
在採訪中,扎伊娜卜表示,川普的下臺不會改變美國對伊朗的政策,因為拜登跟川普是「一丘之貉」,兩人都會進行同樣的政策。「川普發出殺死我爸爸的命令是,拜登進行了支持。」2018年,川普撕毀伊朗核協議,對伊朗進行了嚴厲的制裁。拜登曾表示,美國會考慮回到伊核協議,重啟伊朗核談判。
-
【iGCU報告】孫冰巖:拜登的外交政策團隊與對華政策認知
希拉蕊敗選後,坎貝爾轉入民主黨智庫界,繼續保持與民主黨高層的聯繫。加入拜登團隊後,坎貝爾和同樣為拜登提供政策建議的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湯姆·多尼隆(Tom Donilon)成為團隊內少數熟悉中國事務的核心顧問。
-
川普果然有後招?繼拜登兒子「被調查」後,拜登弟弟也出事了
但是,川普並不死心,開始給拜登「使絆子」,拜登兒子和弟弟都於近期遭到了調查,難道,川普還有後招?據悉,12月9日,拜登的兒子亨特表示,因為稅務的一些問題,自己正在接受相關的調查,此外,他指出自己對於調查是非常重視的,會積極地配合檢方進行公正的調查處理。而專門負責調查拜登兒子亨特的韋斯,之所以能夠成為德拉瓦州聯邦檢察官就是由川普親自任命的,他對外表示,自己會公正的調查亨特的案件。但是,大家都猜測韋斯調查亨特或與川普有所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