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月
近日,歷史問題的「烏雲」再次籠罩日韓兩國。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5月21日下午在官邸與前來進行到任拜訪的韓國駐日大使南官杓會面,就韓國原被徵勞工訴訟等問題要求韓方採取恰當應對。
日方提議重啟磋商
當地時間5月20日,日本政府向韓方發出外交公函,稱將根據《日韓請求權協定》,設立「仲裁委員會」解決勞工索賠案問題,並敦促韓方接受這一提議。韓聯社稱韓方將綜合考量慎重研議此事。
日韓關係自去年開始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韓國最高法院裁決日本公司賠償韓國強迫勞動的受害者,日本則抗議稱所有殖民時代的賠償問題都已在1965年協議中得以解決。
據悉,1965年兩國籤訂的《日韓請求權協定》中規定,兩國無法通過外交渠道解決的爭端,可以由包括第三國在內的委員會仲裁解決。委員會由三名成員組成:日韓各出一人,加上雙方委員協商指定第三國委員一人,雙方需在30天之內選定委員。
日本政府曾於今年1月9日向韓方提議啟動爭端解決程序,即通過外交渠道磋商勞工索賠問題,並要求韓方在30天內答覆。韓方對此未予回應。
歷史遺留久久未決
1910年至1945年,日本在朝鮮半島施行殖民統治,強徵大批勞工至日本做苦力。此前,李春植等4名韓籍二戰勞工起訴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現為新日本制鐵公司),要求向他們補發工資並賠償。
據韓聯社報導,去年10月30日,韓國最高法院裁定新日鐵住金向4名原告每人支付賠償金1億韓元。11月,韓最高法院對另一起類似案件作出判決。日方堅持拒絕賠償。
4月23日,日本發布2019年版《外交藍皮書》。《讀賣新聞》稱報告書首次以專題形式記述了韓國人被徵勞工問題,還就「慰安婦」問題做了長達2頁的特別說明。韓國外交部當天對《外交藍皮書》中關於韓國的內容表示抗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認為:「勞工訴訟案只是日韓衝突的表象,其背後的核心問題是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給朝鮮半島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現在日本國內存在否認侵略歷史的歷史修正主義觀點,不承認當年殖民統治朝鮮半島徵用勞工和強徵慰安婦的問題。」
2015年12月28日,樸槿惠領導的韓國政府同日本政府籤署《韓日慰安婦協議》。然而,文在寅上臺後多次指出,這份協議沒有被韓國民眾接受。截至目前,日韓雙方仍就此事僵持。此番勞工訴訟案又使兩國關係「透心涼」。
正視歷史才能化解
「日韓同為美國的盟國,由於勞工訴訟案等問題遲遲無解,兩國現已『離心離德』。」呂耀東說。有消息稱,在即將舉行的大阪G20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不會與韓國總統文在寅進行任何交談。
5月15日,韓國總理李洛淵在首爾舉行的與韓國媒體的討論會上,就自己主管的「二戰」被徵勞工訴訟相關應對措施表示,「有關正在推進司法程序的案件,韓國政府能拿出的對策很有限。」有分析稱,李洛淵暗示儘快提出有效的具體方案並非易事。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要求韓國政府早日就勞工訴訟採取應對措施,但這一問題預計短期無法解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5日的記者會上重申:「應該提出解決措施(的責任)在於韓方。」
呂耀東認為,歸根到底,日韓兩國的矛盾主要聚焦於兩點:一是領土爭端問題,二是歷史遺留問題。日本若能摒棄歷史修正主義,以誠懇的態度去解決歷史問題,將有助於日韓關係緩和。
來源 | 海外網
編輯 | 張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