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鹹湯圓

2021-02-24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

大二那年初訪女友家,約定搭客運車到新屋鄉街上,謝爸爸騎摩託車出來接我。他似乎和我一樣木訥,除了初見面點頭微笑,一路上也不言語。就快到了。謝爸爸終於開口,摩託車轉了彎,駛進鄉間小路。

「這是你們家嗎?」我自知不善交際,努力尋找話題,指著稻田邊一間看似古樸的紅磚農舍問。

「那是豬舍。」謝爸爸冷冷地回答。經過那棟紅磚豬舍時果然臭氣磨人,我忽然覺得自己像極了一頭智障豬。

很快就吃午飯了,首先上桌的是客家鹹湯圓,我仍尷尬無語,非但未感染熱烈友善的氣氛,反而覺得像被湯圓噎住了喉嚨。


客家人在節慶或重要日子總是聚食鹹湯圓,象徵團圓和美。臺式湯圓較小,無餡料,做法是捏搓糯米糰成小球,有些染成紅色;以紅糖水熬煮成甜湯圓,或加入蔬菜、肉類等材料做成鹹湯圓。閩南人吃湯圓以甜為尚,近年婚宴流行炸紅白湯圓蘸花生粉,表示人好事圓。吃鹹湯圓是客家人的習慣。新屋歌手謝宇威愛吃湯圓,他詮釋客家人偏好鹹味,可能是早期先祖多勞動,需要補充鹽分,日久而形成族群的飲食基因:「客家人不包甜的,也沒有包酸的,客家人也不吃醬油膏」。

各地客家莊稱呼湯圓不盡相同,高屏、六堆地區徑呼為「圓粄」,東勢、西螺叫「惜圓」,新竹、苗慄喚「粄圓」,桃園一帶喊得最動聽:「雪圓」。

臺灣雖小,南北的客家湯圓卻不同,北部的湯圓較小粒,配料都在湯裡;南部的湯圓較大顆,包有肉餡。小湯圓無餡,只需一點粄娘就足以塑型;大湯圓跟菜包就需要更多粄娘來搓揉,米糰才會柔軟而富彈勁。粄摶揉成圓形有吉利的暗示。客家人遇喜事如入厝、嫁娶、祝壽等熱鬧的活動,一定要有象徵圓圓滿滿、團聚在一起的湯圓來慶賀。

鹹湯圓做法分兩道手續:揉糯米為圓,在滾水中煮至浮起。分開炒制香菇、蝦米、肉絲、韭菜、蔥,以塑造每種食材不同的效果,炒妥後加入雞高湯,起鍋時另撒些油蔥酥。湯圓和配料分道治理,殊途同歸。那鍋湯甚是要緊,不可馬虎用調味料敷衍。埔裡老字號「蘇媽媽湯圓」的湯頭用大骨、瘦肉、乾貝、紅蘿蔔十多種食材,連續熬煮一整天,難怪數十年來為我們所信賴。

我欣賞的店家都一絲不苟。中央大學附近缺乏美食,我的課因此都排在上午,中午離校到處覓食。有時回臺北會繞去延平北路「鮮肉湯圓」午餐,施老闆選用存放一年以上的圓糯米制湯圓皮;肉餡用黑豬後腿肉,以胡椒粉、五香粉、油蔥調味;湯頭則是大骨熬煮三小時,湯內可見蝦米、冬菜、柴魚、芹菜、茼蒿。

珊珊三歲時腸胃炎住進馬偕醫院,那幾天我上班前下班後都去醫院。她舉高用木板固定針頭的手臂給爸爸看,我心疼不已,跪下來親吻她的臉頰,牽著她的小手走到醫院的遊戲室。

我不明白醫院為什麼總是賣些難以下咽的東西?醫師都那麼勞心勞力,病患及其家屬更已經夠可憐了,還逼他們吃飼料?不能供應一點真正的食物嗎?幸虧醫院後面是雙連市場。文昌宮旁巷內「燕山湯圓」風格獨特,大概考慮到住院的人常需要補血吧,供應有豬肝鹹湯圓、粉腸鹹湯圓,湯圓皮甚薄,肉餡風味迷人,湯內的豬肝鮮而粉嫩,很營養的暗示。

我嶽母自製鹹湯圓風味絕佳,她用雞湯做底,堅持湯圓皮不可用糯米粉取代純米製作;加上親手栽種的茼蒿,極鮮極嫩極安全。我初嘗那次,雖然尷尬得像一頭智障豬,仍經常回味。那濃鬱的湯指揮呼吸,湯圓綿密,深情般糯黏,帶著一種纏綿的韻味。

(來源:深圳商報 焦桐(臺北)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微信號:szkjwhyjh):立足深圳,輻射海內外,弘揚客家文化與精神,積極研究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挖掘客家文化的精髓,發揚客家先輩的優良傳統,開展客屬文化的現代研究。

相關焦點

  • 宅在家中吃美食:客家鹹湯圓
    客家鹹湯圓身為客家人的你一定要在元宵節來上一碗道地的鹹湯圓過過癮,哈,只因為客家人真的太愛吃湯圓,以前奶奶煮鹹湯圓都會加上一大把茼蒿裹著豬油香,超讚的。食材:湯圓1包豬五花肉絲1盒茼蒿3-4大株韭菜段6支白胡椒粉適量幹香菇3朵
  • 臺灣年味:油炸湯圓算什麼,鹹湯圓更誘人
    如今經濟狀況都好了,名貴珍稀的烏魚子便成為宴席中倍受追捧的明星,無論南北中,閩南、客家還是外省人,年菜的冷盤裡必有烏魚子的身影。烏魚子盛產於臺灣南部海域,產量稀少,製作工藝複雜。冬季,烏魚從大陸沿海洄遊南下產卵,遊經臺灣南部海域時正好是卵巢正值交配成熟期,特別肥大,這便是臺灣烏魚子的品質甚佳,名聲在外的原因。上等的烏魚子肉質肥厚,左右對稱,色澤紅亮,切開如琥珀半透明。
  • 看到醃面、簸箕炊、鹹湯圓就流口水!
    【樂嘉豆漿店】地址:廣州市白雲區匯景路55號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5:00-04:00
  • 【朱主愛四葉草】與師妹何念茲,新年合體做客家湯圓.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四葉草和師妹何念茲,新年合體做客家湯圓四葉草與何念茲化身廚娘挑戰做客家湯圓,在師傅的指導下,從揉麵團開始,再將麵團切塊揉成圓狀,放置滾水燙熟,接著在熬好的高湯中加入紅蔥油酥、蝦米、肉絲與茼蒿等料,客家湯圓輕鬆上桌
  • 臺山鹹湯圓上央視了!看完餓了~
    臺山鹹湯圓上央視了!今天冬至日臺山人這碗鹹湯圓被「端」上央視了↓↓↓臺山鹹湯圓臺山鹹湯圓和別處的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糯米粉搓成圓,材料煮湯底
  • 客家鹹粥,鹹香入味,味道鮮美
    客家鹹粥By 芊芊_DOkzbcaviraI我們總說,生活要有儀式感,其實,儀式感並不只是每一個節日,而是生活的每一天,每件事的態度,及每一餐的用心程度。早安!親,您吃了嗎?#早餐打卡~客家鹹粥。原料:大米、香腸、白蘿蔔、芹菜、鹽、香油。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好食材(芹菜忘記拍了)。第2步、香腸清洗乾淨,切成小粒。第3步、白蘿蔔去皮,切成絲。
  • 臺山鹹湯圓上央視了!看完餓了~
    冬至比春節更加重要 在外打拼的臺山人紛紛回家 享受合家團圓的快樂時光 說到臺山人的冬至 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冬至日 臺山人這碗鹹湯圓 被「端」上央視了 臺山鹹湯圓
  • 鮮甜鹹湯圓,媽媽的味道
    冬至如期來臨~又是吃鹹圓子(家鄉叫法)的時候了。在外的遊子不能歸家,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圓子,只能打電話給媽媽,遠程遙控做湯圓,感受家鄉的味道。鹹湯圓的配料比較多,越多越鮮甜。能吃上家鄉鹹湯圓,而且還充滿了媽媽的味道。nice~下次見~
  • 臺山人吃鹹湯圓習俗登上央視
    昨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用2分多鐘介紹了臺山人吃鹹湯圓的習俗。據介紹,臺山鹹湯圓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將糯米粉搓成湯圓,搭配新鮮食材煮成的湯底。食材多以當地新鮮海鮮、肉類、蔬菜為主,如臺山鮮蠔、蝦米、鯪魚餅、白蘿蔔絲、冬菇絲、臘腸、雞肉等,並加入紫菜一起熬煮,煮出濃湯後再放湯圓煮熟,湯汁鮮美無比。
  • 蔗糖餡的湯圓,再加上蘿蔔和魚餅,就是江門人的特色鹹湯圓
    原來,冬至到了,大家都在買鯪魚肉,準備回家用油煎成餅,再切成絲,過冬至吃湯圓用呢。 在江門,有「冬大過年」的講法,也有吃湯圓的習慣,所以,這天的冬至湯圓是特別講究的。 我們的江門特色鹹湯圓,外皮是用糯米粉加水揉成團後,再細分成小糰子,然後包入餡料。
  • 臺灣湯圓的人設崩了嗎?
    相比於大陸的湯圓,臺灣的湯圓更日常化一些,也是較為常見的甜點。更何況臺灣在美食上面的創意層出不窮,當然不會放過潛力無限的湯圓啦!
  • 在粽子、豆花、湯圓面前,鹹甜黨的鬥爭永遠不會停止!
    鹹甜黨的戰爭,從粽子豆花湯圓打到麵包都沒分出個勝負。網絡年代,甜鹹黨的口舌之戰沒有停過。甜黨說ta的好,鹹黨又來辯ta的妙。而且大家都說得有理有據。趁著即將到來的粽子節,今天就請允許我把鹹甜口的美味都誇一遍,你們再來辯。
  • 湯圓可不止「甜鹹大戰」!
    之前,聽說有兩口子因為甜鹹之爭鬧離婚的,作為一個典型的北方人,因為在南方上學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湯圓,真是徹底打破了原來的印象——你以為湯圓只有「甜鹹」之爭?那可想得太簡單了。又是一年元宵節,過了這個節才覺得春節就算過完了,這也就意味著要和甩開腮幫子胡吃海喝的日子做個正式的告別。
  • 每年元宵節,全家就愛吃這鹹湯圓,軟糯鮮美,煮少了不夠分
    每年元宵節,全家就愛吃這鹹湯圓,軟糯鮮美,煮少了不夠分。今天是元宵節,元宵節我國的傳統節日,往年元宵節我們都會回媽媽家去吃團圓飯,今年情況有點特殊,只能在自己家裡過元宵節。雖然不能出門,吃不了團圓飯,但一家四口元宵節還是要過的,元宵節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 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提及客家料理,通常會立即聯想到鹹、香、油三大特色,然而每種飲食特色勢必有其道理及文化,客家人愛物惜物,對於美食的態度也一樣,從傳統客家婦女傳承下來的一道道智慧結晶,其實背後都藏著故事!
  • 湯圓有人喜甜,也有人喜鹹,鹹湯的小元宵你吃過嗎
    今年說起來也快結束了,已經12月了,不久又將迎來冬至,北方家家戶戶會吃餃子,在南方呢,會吃湯圓或者元宵,湯圓有人喜歡吃甜的,也有人喜歡吃鹹味的,我今天分享的這款是鹹湯的小元宵
  • 大叔教你鹹湯圓,香氣撲鼻,軟糯鹹香,非常好吃
    正如豆腐腦有鹹甜之爭,湯圓也有甜鹹之分,但和安盛行的,是沒有餡的鹹湯圓,味道都要靠那一鍋湯吊起來。平常用料都有白蘿蔔、黃芽菜(紹菜)、蝦米、冬菇、鯪魚肉丸、雞肉。白蘿蔔、冬菇切絲,黃芽菜切段,雞肉砍成塊,鯪魚肉丸用勺子挖成球狀,便可下鍋一起跟湯圓泡溫泉。煮出來的湯略帶奶白,聞起來有菌類的香氣。
  • 今天冬至,那碗讓恩平人魂牽夢縈的恩平鹹湯圓,你回家吃了嗎……
    就像清明想吃恩平的燒餅端午想吃恩平的裹粽中秋想吃恩平的瀨粉作為恩平的過節標配今年冬至的恩平鹹湯圓
  • 4種「備受爭議」的美食,我輸給了鹹湯圓和香菜,你又能接受哪種?
    我國因為地大物博,所以就形成了各地區的文化、飲食差異,往往一種東西在這邊受歡迎,在那邊卻是無人問津,那麼下面這4種「備受爭議」的美食,我輸給了鹹湯圓和香菜,你又能接受哪種? 不過南方也是有甜粽子的,跟北方有鹹粽子一樣,但是南方更是有一種「兩全其美」的粽子,那就是雙拼粽子了,粽子的餡一半是甜的,一半是鹹的,讓人吃上一個就能感受兩種風味,很是滿足。
  • 怪口味鹹湯圓、生猛泥蟲粥、牛肉版肉骨茶,僑鄉美食美味又平價
    臺城老街鹹湯圓算是典型的「臺山口味」,經人推薦,在步行街的一頭,找到間賣鹹湯圓的店鋪,一看菜單,品種多得出乎意料,除了湯圓,還有粥粉面飯,臺上幾個大籠子還蒸著各種面點,而店內就一個阿姨忙前忙後點了個15元的「招牌鹹湯圓」,落座後還在猜,會是怎樣的怪口味呢?餡料是肉的?有青菜?還有那菜單上的「豬省」又是什麼?從小到大,吃的湯圓都是甜的,思維也就固化了,只能是甜的,變化只能在餡料裡,芝麻的、花生的、香芋的。並且,它的角色必須是甜品,精緻的小碗盛著,最好碗底還有個碟子,這才是一碗湯圓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