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調解 點亮幸福e家——全省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

2021-01-10 江蘇婦聯

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

12月9日-10日,省婦聯、省司法廳在常州聯合召開全省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省婦聯主席張彤、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出席會議並講話。常州市市長陳金虎到會致辭。省司法廳副廳長張武林主持會議,省婦聯副主席崔娟,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濤,常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杜榮良出席會議。省女法官協會會長、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劉嬡珍,省女檢察官協會會長、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戴飛,省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主任吳娜等省維護婦女兒童權益三大重要團體負責人參加會議。

近年來,在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的統一部署下,在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下,全省各級婦聯組織立足社區和家庭,積極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去年年底,省司法廳、省婦聯共同推進將「建設100個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1萬名家事調解員」納入省政府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在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和婦聯組織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會議上,張彤指出,全省各級婦聯組織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把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作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抓細抓實,將家風傳承、家教服務與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有機結合;要進一步加大對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保障力度,與司法行政機關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納入大調解工作格局,推進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標準化建設,推進調解工作專業化發展,穩定調解員隊伍,加強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強化信息賦能,深度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充分發揮「鐵腳板」的作風優勢,落實五級婦聯全員接訪制度,做到「四必訪」「三提三知」,共同推進平安江蘇、法治江蘇建設,共同書寫好「兩爭一前列」江蘇答卷。

柳玉祥指出,全省司法行政機關要堅持目標導向,用好家事糾紛調解平臺。圍繞「調解功能完備、資源使用優化、法治文化凸顯」的要求,以深化標準化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平臺運行專業化、實戰化水平,將其打造成為江蘇特色、全國品牌。堅持系統思維,強化家事糾紛綜合治理。把家事糾紛化解納入市域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建立健全排查、化解、修復全流程機制,注重源頭預警,融入法治教育,創新介入服務,全方位提升預防化解能力水平。堅持融合理念,完善多元化解協作機制。強化外部融合,深化公調、訴調對接。強化手段融合,主動融入非訴訟糾紛化解綜合體系運行,創新完善律師、公證等參與調解工作機制。強化力量融合,堅持政社互動、專群齊動,建立健全以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參與機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

陳金虎表示,常州十分重視婚姻家庭工作,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納入「平安常州」建設體系,作為「平安家庭」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全市綜治、公安、司法、民政、婦聯等部門相互配合,建成全市婚姻家庭調解市縣鎮村四級網絡,打造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71家,落實調解工作經費和案件補助,做到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有人幹事、有陣地做事、有錢辦事」。全面推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模式,打造了全國首個市級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大數據平臺,通過「一張網」布局、「一盤棋」統籌、「一條鏈」保障,融入全市大數據工作框架,確保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在基層,有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未來,常州將在婚姻家庭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預防化解聯動機制、調解隊伍建設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助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書寫「中國之治」的常州答卷。

張彤、柳玉祥為「江蘇省婚姻家庭智慧治理示範中心」揭牌

張武林主持會議

崔娟宣讀首批110個 「江蘇省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的命名決定

為全省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代表授牌

推進會上,命名了首批110個 「江蘇省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全省已建立419個家事糾紛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家事調解員2.35萬人次,今年以來,全省化解家事糾紛達到11.4萬件,有效維護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省鄉鎮以上婦聯均已推動建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有專職調解員1610人,兼職調解員9861人。

會上,來自常州市司法局、常州市婦聯、鹽城市司法局、常州市武進區婦聯、溧陽市司法局、海安市司法局和南京市江寧區麒麟街道婚姻家庭糾紛調委會進行了交流發言,充分展示了全省各地在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中的探索和努力,體現了家事調解活躍在基層、成效在基層、維穩在基層的重要作用。

12月9日下午,全體與會人員還觀摩考察了常州市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服務中心、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天寧區雕莊街道菱溪社區,新北區三井派出所老周道調解室、秦嶺社區等四個現場。

今年以來,常州市婦聯主動融入「大數據+ 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體系,聯動實施「幸福e家」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建設項目,加快形成「135」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常州模式」——

打造一個平臺。聯合多部門打造全國首個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平臺,錄入9個部門的14類78項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數據,全市62個鄉鎮街道及1028個村、社區婦聯N多數據通過系統進行交換,實現線上派單流轉、網格跟蹤處置、數據匯總分析等功能。

推進3n體系。以制度為保障,推進治理規範化、常態化,聯合市司法局、中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出臺n項制度;以項目為抓手,推進治理多元化、精細化,實施「花young年華」等n個社會治理創新項目,獲得1次全市第一、3次第二;以人才為關鍵,推進治理專業化科學化,打造「存初婚煙家庭法律服務因、巾幗維權志願服務隊、基層普法維權隊伍、未成年人成長觀察員等n支隊伍。同時,n代表持續推進完善。

深化5e系統。共建共享「e家通」,通過智慧平臺實現四級婦聯和職能部門上下聯動、左右聯通、問題聯治;聯動聯創「e家安」,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維權共同體;多元多維「e家和」,打造四級家事糾紛調解網絡;關愛關注「e家暖」,做實關心幫扶困難婦女兒童工作;普法宣法「e家學」,提升「法律進家庭」實效性。

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絡員,省司法廳、省婦聯有關處室負責人,各設區市婦聯主席、分管主席、權益部部長,各設區市司法局分管局長、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部分縣級司法局、婦聯代表,首批省級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代表等150餘人參加會議。

來源:省婦聯權益部

編輯:吳元梓

校對:楊易霖

審核:李志宏

總編:陸艾溳

相關焦點

  • 省婦聯到稷山法院調研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工作
    黃河新聞網運城訊 12月17日上午,省婦聯一級巡視員任晉陽,省婦聯辦公室副主任劉曉菁,市婦聯副主席譚劉悅,縣政府副縣長史治國,縣婦聯主席張秀敏等人一行到稷山縣人民法院調研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工作任晉陽一行先後參觀了稷山法院「法韻·稷山」法治文化廣場、婦女維權調解室、業務窗口服務區、家事審判法庭、黨員活動中心和婦女之家等。任晉陽對稷山法院婦女維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調解模式非常感興趣,她認為稷山法院以科技為依託,提高司法效率,減輕群眾訴累,是一種值得探索借鑑的好辦法。
  • 「品牌調解」處處開花——寧晉縣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紀實
    河北法制報記者 王智勇通訊員 劉瀟洋兩年來,寧晉縣出現了很多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工作室,這是縣委縣政府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推動農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寧晉縣通過「品牌調解」,讓人民調解組織「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的本質屬性得以回歸。搭建平臺 完善架構寧晉縣將「防範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作為全縣治理體系建設的切入點,通過搭平臺、建體系、強隊伍,建立縣域「三級平臺+四級網格+N個群眾組織」的矛盾糾紛預防和多元化解體系。
  • 贛州多元調解勞動爭議糾紛!
    近兩年來,市縣兩級工會「三師」團隊提供法律諮詢1.67萬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案件423件,受理勞動糾紛636起,成功化解451起,化解成功率71%;全市多元調解勞動爭議126件,成功調解95件,調解成功率75%。
  • 廣州市荔灣區舉辦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培訓座談會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和完善荔灣區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協作機制。6月2日上午,由荔灣區僑聯和區法院、區司法局聯合舉辦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培訓暨座談會在區法院舉行。荔灣區舉辦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培訓暨座談會現場培訓會上,省僑聯蔡新展調研員從宏觀角度對全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開展的情況、成效及面臨問題作了介紹,並傳達了中國僑聯對推進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要求;區僑聯彭愛玲主席重點解讀了習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和僑聯工作基本知識;區司法局楊展微副局長專題分享了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方面的工作思路、技巧。
  • 【最強調解】多元調解促和解 醫患糾紛被化解
    2020年,撫遠法院積極探索構建醫療糾紛案件多元化解調處機制,不斷拓展延伸司法職能,有效將醫療領域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通過司法確認程序快速化解醫患糾紛三件,當日接到申請,當日審查並出具司法確認民事裁定書,裁定確認醫方與患者達成的人民調解協議合法有效,賦予該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現以上三件人民調解協議均已履行完畢,醫患糾紛訴前化解率達100%。
  • 省婦聯副主席童麗君一行來金東調研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
    省婦聯副主席童麗君一行來金東調研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 2020-08-27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婦聯權益部部長謝琦琦一行赴安吉調研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
    省婦聯權益部部長謝琦琦一行赴安吉調研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 2020-05-15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 | 撫遠法院:多元調解促和解 醫患糾紛被化解
    以案釋法 | 撫遠法院:多元調解促和解 醫患糾紛被化解 2020-12-22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高院聯合六部門籤發實施意見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智慧財產權解紛主體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日前,天津高院聯合市司法局、農業農村委、文旅局、市場監管委、市知識產權局及天津仲裁委員會六家單位會籤《關於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
  • 黃陂法院王家河人民法庭榮獲「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
    該庭自2019年3月改造為家事法庭以來,積極推進「以心理救治修復家庭關係,以多元調解化解家事矛盾」的家事審判方式改革,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受理案件660件、審結638件,調撤率達63.2%,有關做法受到上級部門和人民群眾充分肯定,臺灣苗慄縣婦女參訪團、新疆兵團五師中院、山東陽信法院等先後前來參觀交流。
  • 婚調委巧斷家務事 河北探索創新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模式
    近年來,河北省各級婦聯組織會同政法、民政等機關,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多方協作不斷探索創新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婚調委如何運行?調解效果怎麼樣?筆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多方聯合,給瀕危婚姻「號脈」「本來俺倆感情不錯,可自從他迷上了上網,對俺和孩子越來越愛答不理。」
  • 西鐵兩級法院聘任特邀調解員196名 助多元化解糾紛
    張一辰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2日電 (記者 張一辰)「共同搭建和完善特邀調解工作平臺,充分發揮好特邀調解員的獨特作用,形成和完善『資源共享、分層遞進、智能解紛』的行政糾紛解決模式。」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院長高波表示。
  • 宿州市最美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員 事跡展播(五)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類專兼職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重要論述和相關指示批示精神,在化解家庭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大力開展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湧現出一大批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先進個人
  • 大興區「一軸多翼」家事調解與家事審判對接機制現場會在大興區...
    為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做好家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共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助力「平安大興」建設,2020年8月19日上午,由大興區婦聯牽頭組織的「一軸多翼」家事調解與家事審判對接機制現場會在大興區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中心召開
  • 河口團區委「123」工作法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少雙 通訊員 車純鳳去年以來,河口團區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動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體系建設,全面深化青春向網格報到行動,探索「123」工作法,將團的力量下沉到社區,引導青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現青春作為
  • Ta們這樣化解家事糾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近年來,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抓住家庭這個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2018年以來,在興寧區黨委政法委的牽頭下,興寧區法院聯合城區公安、檢察、教育、司法、民政、婦聯、共青團等單位制定《南寧市興寧區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方案》,建立「三機制一會議」(家事糾紛聯合化解機制、反家暴聯動機制、家事案件調查員工作機制、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議)的聯動協同模式,聯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對轄區內發生的家庭暴力事(案)件進行有效管控和處置,有力維護了家庭和諧穩定和婦女兒童合法權利
  • 慶陽市西峰區婚調委:「巧」斷家務事 打造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
    在第一時間向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匯報爭取重視後,積極主動地與民政、婦聯等部門銜接取得支持,下發了《關於成立西峰區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通知》,制定了《西峰區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實施方案》,在機構設置、人員組成、明確職責、規範程序、強化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為婚調委的有效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浙江麗水: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化解矛盾糾紛顯成效
    2020年全市行政裁決數量1021件,調解結案率98%以上,調解數量、調解結案率均居全省第一。堅持整體推進理念市域是重大矛盾風險的集聚地,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糾紛大多發生在市域範圍,縣域又是重中之重。
  • 德州四部門助力婚姻家庭矛盾調解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劉臻 通訊員 國芮)日前,德州市婦女聯合會、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德州市公安局、德州市司法局四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更好發揮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的作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 【「蓮花」調解案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案例二
    近年來,蓮都區婦聯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婚姻家庭調解新模式,在俠姐調解工作室(來料加工+調解)創新模式的基礎上,在較大來料加工點、婦女姐妹集中的社會組織掛牌成立了10個調解工作室,創立「蓮花」調解品牌,「蓮」為蓮都,「花」為姐妹,「蓮花」(荷花)寓意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