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
12月9日-10日,省婦聯、省司法廳在常州聯合召開全省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省婦聯主席張彤、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出席會議並講話。常州市市長陳金虎到會致辭。省司法廳副廳長張武林主持會議,省婦聯副主席崔娟,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濤,常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杜榮良出席會議。省女法官協會會長、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劉嬡珍,省女檢察官協會會長、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戴飛,省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主任吳娜等省維護婦女兒童權益三大重要團體負責人參加會議。
近年來,在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的統一部署下,在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下,全省各級婦聯組織立足社區和家庭,積極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去年年底,省司法廳、省婦聯共同推進將「建設100個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1萬名家事調解員」納入省政府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在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和婦聯組織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會議上,張彤指出,全省各級婦聯組織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把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作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抓細抓實,將家風傳承、家教服務與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有機結合;要進一步加大對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保障力度,與司法行政機關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納入大調解工作格局,推進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標準化建設,推進調解工作專業化發展,穩定調解員隊伍,加強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強化信息賦能,深度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充分發揮「鐵腳板」的作風優勢,落實五級婦聯全員接訪制度,做到「四必訪」「三提三知」,共同推進平安江蘇、法治江蘇建設,共同書寫好「兩爭一前列」江蘇答卷。
柳玉祥指出,全省司法行政機關要堅持目標導向,用好家事糾紛調解平臺。圍繞「調解功能完備、資源使用優化、法治文化凸顯」的要求,以深化標準化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平臺運行專業化、實戰化水平,將其打造成為江蘇特色、全國品牌。堅持系統思維,強化家事糾紛綜合治理。把家事糾紛化解納入市域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建立健全排查、化解、修復全流程機制,注重源頭預警,融入法治教育,創新介入服務,全方位提升預防化解能力水平。堅持融合理念,完善多元化解協作機制。強化外部融合,深化公調、訴調對接。強化手段融合,主動融入非訴訟糾紛化解綜合體系運行,創新完善律師、公證等參與調解工作機制。強化力量融合,堅持政社互動、專群齊動,建立健全以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參與機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
陳金虎表示,常州十分重視婚姻家庭工作,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納入「平安常州」建設體系,作為「平安家庭」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全市綜治、公安、司法、民政、婦聯等部門相互配合,建成全市婚姻家庭調解市縣鎮村四級網絡,打造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71家,落實調解工作經費和案件補助,做到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有人幹事、有陣地做事、有錢辦事」。全面推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模式,打造了全國首個市級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大數據平臺,通過「一張網」布局、「一盤棋」統籌、「一條鏈」保障,融入全市大數據工作框架,確保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在基層,有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未來,常州將在婚姻家庭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預防化解聯動機制、調解隊伍建設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助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書寫「中國之治」的常州答卷。
張彤、柳玉祥為「江蘇省婚姻家庭智慧治理示範中心」揭牌
張武林主持會議
崔娟宣讀首批110個 「江蘇省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的命名決定
為全省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代表授牌
推進會上,命名了首批110個 「江蘇省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全省已建立419個家事糾紛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家事調解員2.35萬人次,今年以來,全省化解家事糾紛達到11.4萬件,有效維護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省鄉鎮以上婦聯均已推動建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有專職調解員1610人,兼職調解員9861人。
會上,來自常州市司法局、常州市婦聯、鹽城市司法局、常州市武進區婦聯、溧陽市司法局、海安市司法局和南京市江寧區麒麟街道婚姻家庭糾紛調委會進行了交流發言,充分展示了全省各地在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中的探索和努力,體現了家事調解活躍在基層、成效在基層、維穩在基層的重要作用。
12月9日下午,全體與會人員還觀摩考察了常州市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服務中心、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天寧區雕莊街道菱溪社區,新北區三井派出所老周道調解室、秦嶺社區等四個現場。
今年以來,常州市婦聯主動融入「大數據+ 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體系,聯動實施「幸福e家」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建設項目,加快形成「135」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常州模式」——
打造一個平臺。聯合多部門打造全國首個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平臺,錄入9個部門的14類78項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數據,全市62個鄉鎮街道及1028個村、社區婦聯N多數據通過系統進行交換,實現線上派單流轉、網格跟蹤處置、數據匯總分析等功能。
推進3n體系。以制度為保障,推進治理規範化、常態化,聯合市司法局、中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出臺n項制度;以項目為抓手,推進治理多元化、精細化,實施「花young年華」等n個社會治理創新項目,獲得1次全市第一、3次第二;以人才為關鍵,推進治理專業化科學化,打造「存初婚煙家庭法律服務因、巾幗維權志願服務隊、基層普法維權隊伍、未成年人成長觀察員等n支隊伍。同時,n代表持續推進完善。
深化5e系統。共建共享「e家通」,通過智慧平臺實現四級婦聯和職能部門上下聯動、左右聯通、問題聯治;聯動聯創「e家安」,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維權共同體;多元多維「e家和」,打造四級家事糾紛調解網絡;關愛關注「e家暖」,做實關心幫扶困難婦女兒童工作;普法宣法「e家學」,提升「法律進家庭」實效性。
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絡員,省司法廳、省婦聯有關處室負責人,各設區市婦聯主席、分管主席、權益部部長,各設區市司法局分管局長、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部分縣級司法局、婦聯代表,首批省級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代表等150餘人參加會議。
來源:省婦聯權益部
編輯:吳元梓
校對:楊易霖
審核:李志宏
總編:陸艾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