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駕駛座有兩種,一種駕駛座在右,另一種駕駛座在左。駕駛座在右的,馬路上靠左行駛,駕駛座在左的,靠右行駛!
車輛駕駛座在右,靠左行駛的國家有英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紐西蘭、泰國、愛爾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非等30多個國家。
究其原因,受英國文化影響或者被英國殖民過的地區都是右舵,靠左行駛。早期右駕右行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90%以上的人習慣使用右手,為準確安全地使用排檔和剎車,設計師自然將駕駛座設定在右邊。而早自馬車時代,歐洲的人、車都有右行的習慣。汽車初問世時,車主絕大部分僱有司機,為方便司機為主人開門,早期汽車自然而然是右駕右行。
要想了解英國及其聯邦成員國為何右駕左行,這還得翻開中古時期英國的「騎士決鬥史」。以名譽為「第一生命」的英國騎士,上馬決生死時,因右手持用武器,所以馬匹必須靠左走,才能準確地刺殺對手。這樣在不斷地練習和對決中,騎士靠左行就成為習慣,久而久之,朝野蔚然成風。當駿馬換成汽車時,現代英國騎士仍然沿襲右駕左行的傳統,並帶到了殖民地。
駕駛座位在左邊,靠右邊行駛的國家有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加拿大、古巴、希臘、墨西哥等歐洲,除英國、愛爾蘭和馬爾他外都靠右行駛。
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地區,都是左邊駕駛室右行駛。20世紀20年代,隨著車禍的頻繁發生,有的車廠經研究發現,若右駕又右行,遇到超車,會影響視線,於是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左駕右行的新車款;到了1927年,歐洲大陸達成「左駕駛座靠右行駛」的制式行車規則。
美國在汲取歐洲車的優點後,孕育出講求舒適與安全的「美式汽車文化」。使汽車普及化的福特T型車,則在「左駕右行」的流行架構中,扮演了方向盤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美制軍車、吉車不斷輸入,美國汽車的方向盤就是按右行制設計的。於是從1946年起,我國(除香港、澳門地區)又改為右行制,一直沿用到現在。
有一個國家允許左右舵同時上路,大家知道是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