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用公筷是什麼心態?好氣,但不能發脾氣,你會怎麼辦?

2020-12-20 小白菜多肉美食

這幾天朋友去廣東出差,到了廣東之後,當地人請他去吃火鍋。在吃火鍋時,他發現了廣東這邊吃火鍋與其他人不同,這邊火鍋店裡,每人面都放了兩雙筷子,一雙長點的,一雙短一點的。長點的是公筷,把菜涮好之後,用公筷夾到碗裡,然後用短點的筷子去吃。

這樣吃的時候,朋友說他心裡非常生氣,這樣吃實在是太彆扭了,吃起來很不痛快。但是又不能發脾氣,因為這樣子吃實在是太麻煩了,覺得這樣吃太過於講究了,問我怎麼看。

當朋友說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真的非常羨慕廣東那邊的人,這樣吃火鍋,真的是很講究衛生!我倒是特別希望,我們這邊火鍋店裡也有這種吃!而且在吃飯的時候,每一個人主動用公筷,那該有多好!

我也經常和朋友一起去吃火鍋。有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去吃火鍋時,我們都會向店家另外多要幾雙筷子,一雙筷子用來夾菜,一雙筷子用來吃!這樣吃起來的話也比較乾淨衛生,不用擔心吃到別人的口水,畢竟這筷子需要在火鍋裡攪來攪去的,大家都是共用了一個大火鍋,不是那種一人的小火鍋。

所以和這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吃火鍋時,非常喜歡這樣吃,大家也都習慣於這種吃火鍋的方式。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吃火鍋的,大部分的人都不會使用公筷的。比如和幾個同事去吃的時候,他們幾個就沒有用公筷的習慣。大家在一起別人不用公筷,單單只有你用公筷,會被別人笑話的,你如果搞特殊的話,也太不合群了。所以我非常喜歡廣東人吃火鍋的方法,大家都主動這樣做,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聽了朋友這麼說,我又在網上問了一下生活在廣東附近的人,問了一下他們是如何吃火鍋的,其中有9成以上的人都說,他們吃火鍋的時候,都會用到公筷,而且很多人都是主動使用公筷,非常自覺!

所以我非常羨慕覺得這種吃火鍋的方式,這方法真的是非常值得推薦!不僅這種吃火鍋的時候非常推薦,而且分餐我也是非常推崇的!

吃火鍋用公筷或者分餐制有啥好處呢?

第一:乾淨衛生

我們涮火鍋時,如果不用公筷的話,筷子裡的口水,很容易就會一起涮到火鍋裡面,吃火鍋人最少5-6個人,這樣吃,火鍋裡全是5-6個人的口水,想想都覺得彆扭,雖然火鍋煮熟之後能把細菌消滅掉,但總感覺不怎麼得勁!

第二:防止病毒傳染

如果不是很熟悉的人一起吃飯,對方帶有B肝之類的病毒的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一起進個餐,就很容易感染到B肝病毒。好多人都是B肝病毒的攜帶者,但是我們又不知道,如果分餐或者使用公筷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真的非常羨慕廣東那邊吃火鍋使用公筷的習慣,我希望這種習慣能在全國推廣開!使用公筷或者分餐,能推廣起來!而且據我觀察,現在很多地方的火鍋店都開始配有公筷了哦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一下!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溫州小朋友,這首《公筷公勺謠》你會唱嗎?
    樂清市文明辦、文明中心積極響應,別出心裁地創作了《公筷公勺謠》並製作成音樂短片,倡導推行分餐分批制,鼓勵家庭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公筷公勺謠》採取孩子的口吻和視角,通過與父母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通俗易懂、接地氣、易傳播。自5月27日推出以來,樂清市民間不斷傳唱,越來越多的家庭因此加入到使用公筷公勺行列。
  • 公筷公勺是什麼意思 怎麼用?
    什麼是公筷公勺公筷公勺是指兩人以上同桌共餐者就餐時為方便分餐而擺放的公用筷子、勺子的統稱,專用於從公用餐飲器具中夾取菜餚放到個人使用的餐飲器具中。公筷公勺架是指專用於放置公筷公勺的支撐物。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門螺桿菌,那麼,並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
  • 和女朋友吃飯,她用公筷,你介意不?
    為了傳播公筷公勺的生活理念,首都文明辦動用了價格相對較貴的戶外廣告。3月23日-3月29日,北廣傳媒城市電視 線,在全市樓宇電視聯播網全屏(6000終端)、戶外大屏聯播網(8塊)60次/天播出,倡議北京市民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共同把好「入口」,做到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節約用餐,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政府下如此大功夫是因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用餐習慣。
  • 兒子不出去工作,沒有錢用了還朝我發脾氣,怎麼辦?
    就開始數落起兒子:「你現在沒有工作,又談個沒有工作的,今後你們喝西北風呀?」姑娘抬腳就走了,兒子去追,老媽還不讓,還大聲喊著:「你是找不到老婆了嗎?就是要找,好歹你也選選,啥人都往家裡帶。」兒子最後給姑娘下跪求原諒,姑娘都沒有同意和他繼續交往。
  • 教小朋友用公筷 全國首套公筷主題繪本《公小筷和公小勺》亮相上海...
    「小朋友們,你知道什麼是公筷嗎?你有用公筷的習慣嗎?你知道公筷的歷史嗎?你聽過宋朝的皇帝宋高宗,竟然不好意思讓宮人吃自己的口水,吃飯堅持要用公筷的故事嗎……」8月15日晚上8點,在上海書展少兒館活動區,新鮮有趣的故事讓現場的小讀者們聽得入了迷。講故事人正是全國首套公筷主題繪本《公小筷和公小勺》的創作者阿基米姐姐。
  • 孩子發脾氣屢教不改怎麼辦?別著急,可能是「理智腦」的力量弱了
    01朋友的女兒雨桐,是一個性格特別急躁的脾氣妞,自從朋友生了二胎之後,雨桐的脾氣更是陰晴不定了,今天可能是因為飯菜不合口就摔碗,明天可能就是因為衣服不合身給剪了,後天因為什麼發脾氣還待定、揣測中……在雨桐急躁的脾氣下,家裡面的老人都說是朋友慣壞的,平時捨不得教訓孩子就養成了上房揭瓦的性格
  • 生活中,不要為了小事而生氣,把心態放好就一定會過得幸福
    媽媽不客氣的回頂說:你來炒。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越吵越厲害。其實炒菜鹹一點這種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了,吃不了倒掉重新炒一盤不就可以了,那時候農村家裡面青菜多得要命,何必為這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把夫妻感情也吵得所剩無幾。其實這就是心態不好導致的問題。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
  • 「台州製造進萬家」你需要一雙健康合金公筷!
    近日,上海市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首批100家餐廳對外承諾將根據用餐人數而配備公筷公勺,並儘可能做到提供一菜一公筷公勺;四川成都餐飲同業公會、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文明飲食 科學餐飲倡議書》,倡議餐飲經營單位主動給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並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浙江溫州市向全市人民發出「分餐用公筷」的倡議。
  • 李湘女兒怒掛親媽電話:孩子發脾氣,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做孩子的情緒管理榜樣然而不少父母的心聲是這樣:「我也知道發脾氣吼孩子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啊,我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的,現在要我用愛和耐心滋養孩子的情緒,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母親忙前忙後,料理年夜飯、壓歲錢等,不氣不惱,就當沒看見這群人。等到所有的事都忙完,才去邀請本家長輩,每個債主發點壓歲錢把他們請走。倘若胡適做了什麼錯事,說了什麼錯話,母親都會等到只剩他們母子兩個人的時候,關起門來耐心教導他,從未當著眾人的面責罰他,吼罵他。心理學專家斯霍勒博士曾表示:孩子會把媽媽的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納為己有,並表現出來。
  • 和父母愛發脾氣,對外人很有禮貌,是什麼心態?
    不同程度的發脾氣,反映出的是當事人不同的態度,以及當事人和父母關係的親疏遠近。並不見得,一個人總是和父母發脾氣,就是不孝順的表現,也不見得,一個人總是和他人很有禮貌,就是和他人關係很親近。出於這種目的的發脾氣,並無惡意,也並不代表一個人素質的高低。情感也分為正向情感和負向情感,和一般關係的人,我們會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尤其是負向情感,因為負向情感,是不美好的。
  • 亂發脾氣是本能,會發脾氣是本事
    對於身邊的爛人爛事,敢於發脾氣,才是我們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世人都在教我們如何不發脾氣,卻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發脾氣。其實,發脾氣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生的常態。發脾氣很簡單,「會」發脾氣才不簡單。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餘歡水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
  • 情商越高的人,越會發脾氣
    女主本以為自己會很難受,但事實上,她睡了十幾年來的第一個好覺。餘華曾說過:「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生活中就是有這樣的人,你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話,他當成耳旁風;只有你跟他發火發飆,態度強硬,他才會跟你平等交談,好好說話。自媒體人言偃說得好:「和尊重一個好脾氣的人比起來,人們更容易尊重一個會發脾氣的人。」
  • 家裡有娃要不要用公筷?一個實驗告訴你,結果有多驚人
    幾大盤菜,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夾來夾去,邊說邊聊。但吃飯時,這麼「親密無間」真的好嗎?前段時間,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所和檢驗中心的 11 位專家,就專門到餐廳做了一個「公筷 & 非公筷」的小實驗,結果讓人震驚。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林志穎兒子手繪媽媽生氣過程:孩子眼中你發脾氣時的樣子是魔鬼
    不能再形象了,沒想到氣質優雅的陳若儀會發脾氣起來,也和普通老母親一樣。網友們紛紛表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作為母親誰還沒有被熊孩子氣到雙眼冒火的時候?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 公勺公筷怎麼用,有標準了……
    勺子筷子是中國人最常用的飲食工具濃縮了中華民族最深邃的情感然而用勺子筷子同桌合食卻存在健康隱患為做好在不同就餐場所公勺公筷的推廣使用,推動文明就餐,今天下午,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由市文明辦、市食安辦、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起草的《公勺公筷使用規範
  • 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別著急,咱們一點一點地分析。 我經常跟我的女兒小丸子講風和太陽的故事。風和太陽比賽誰能把路人的衣服脫下來。風呼呼地吹,猛烈地吹,結果路人把身上的衣服裹得很緊了。太陽笑眯眯地出來,用溫熱的陽光照耀,路人覺得很熱,很快就把衣服脫下來了。 我們都要意識到,內心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要改變內心,就像風和太陽比賽如何脫掉一個人衣服。呼呼的北風只能讓人把內心的衣服裹得更緊。
  • 「打邊爐」和吃火鍋是一回事嗎?
    關於煎堆,粵語裡面有句俚語,叫「冷手執個熱煎堆」,講的是一個人運氣好,沒付出什麼努力就大有收穫。例如幾個人競爭上崗,有個人條件本來比較差,但因為其他的人出現問題或者差錯,被他成功上位,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冷手執個熱煎堆」啦。那為什麼熱煎堆要用冷手去「執」呢?原來,煎堆是油炸之物,剛剛出油鍋的時候,十分燙手,一般人伸手去拿肯定是要被燙到的。
  • 減肥中,想吃火鍋怎麼辦?按照攻略吃,不僅不會胖,還能瘦!
    如果,你平時的胃口比較大,吃火鍋也一定要吃撐,那一餐攝入4000大卡的熱量也有可能!火鍋雖然暖心又暖胃,吃的時候幸福感爆棚,胖起來的時候也足夠扎心,但是,輕妞之前也曾經說過:減肥中,沒有完全不能吃的食物,只有不會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