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發脾氣是本能,會發脾氣是本事

2021-02-17 健康湖北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一語中的!

對於身邊的爛人爛事,敢於發脾氣,才是我們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世人都在教我們如何不發脾氣,卻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發脾氣。

其實,發脾氣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生的常態。發脾氣很簡單,「會」發脾氣才不簡單。

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餘歡水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

在家裡,辛苦做早餐,不僅遭到兒子的嫌棄,還被老婆猛批;在電梯,碰到鄰居的狗撒尿,善意提醒人家處理,還挨了人家一頓臭罵;在公司,被自己曾經的徒弟輕視、被領導穿小鞋;找朋友還錢,朋友竟然威脅要絕交……

面對這一切,他心裡很憋屈,但為了生活,只能忍氣吞聲。

後來,因為醫院的一次誤診,他覺得自己沒多少活頭了,一反常態,面對那些不尊重他、嘲笑他的人,他終於學會了發脾氣。

他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別人再也不敢隨便欺負他了。

蔡康永曾說:「情商高並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所以說,會發脾氣,不是不發脾氣,更不是亂發脾氣,而是合理地表達情緒。

不發脾氣的人,不是沒脾氣,更多的是不敢發脾氣,因為不敢表達自己的委屈和憤怒,久而久之,在沉默中把自己也弄丟了,最後慢慢變成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而亂發脾氣的人,因為不會控制情緒,反過來被情緒控制,怒火不僅燒到了別人,同時也灼傷了自己。

情緒失控,生活也就失控了。


知乎上有人說:「世間有狼,原則和底線就是你的羊圈,不能因為自己要做一個好人,就不設置保護自己的『羊圈』。」

真正會發脾氣的人,都懂得設置保護自己的羊圈。

面對敵人的侵犯,他們會亮出自己的利刃,露出自己的鋒芒,然後做出相應的行為,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時候,曾受到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的照顧。

有一天,一批佔領維也納的拿破崙軍官來到公爵家,公爵讓貝多芬為他們演奏。貝多芬看不慣公爵阿諛逢迎的態度,斷然拒絕了。

沒想到公爵卻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強迫貝多芬演奏。

貝多芬憤怒到了極點,他一腳踢開大門,冒著傾盆大雨衝出公爵的莊園。一回到家,他立即把公爵送給他的半身塑像摔在地板上,然後給公爵寫了一封信。

信中寫道:「公爵,你之為你,是由於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是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而貝多芬正因為這份不出賣尊嚴的脾氣,讓他贏得了很多人的尊敬。

再說一個故事。

1985年4月,張瑞敏收到一封關於投訴海爾冰箱質量問題的信件。他立馬帶人去倉庫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倉庫裡400多臺冰箱竟然有76臺不合格。

他非常生氣,問幹部該怎麼處理,大家都建議內部處理。

那個年代,冰箱屬於稀有物品,即使很貴,但在市場上依然供不應求,搶都搶不上,更何況只是一些不影響使用的小問題。

沒想到,張瑞敏卻在全體員工大會上宣布,把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而且要生產冰箱的人親自砸。

就這樣,76臺冰箱全部被砸爛了,當時很多人都哭了。

張瑞敏說:「過去大家沒有質量意識,所以出了這起質量事故,這是我的責任。這次我的工資全部扣掉,一分不拿。今後再出現質量問題就是你們的責任,誰出質量問題就扣誰的工資。」

這件事以後,員工的生產責任心迅速增強,「精細化,零缺陷」變成全體員工發自內心的心願和行動。

1988年12月,「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市場的第一枚國內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軍地位。 

如果說貝多芬發脾氣,是為了解決個人的尊嚴問題,那麼張瑞敏發脾氣,就是為了解決客戶的投訴問題以及公司的信譽問題。

正所謂,人不狠,站不穩。

聰明的人不做脾氣的奴隸,而是讓脾氣借給自己力量,利用脾氣來解決問題。如果不是以解決問題而發的脾氣,那都是在浪費時間,浪費感情。

人與人交往,難免產生摩擦,發脾氣不是壞事,最重要的是怎麼發脾氣,如何科學而又合理地表達出來,既能抒發情緒,又能解決問題,請牢記以下3點。

1、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首先找出發脾氣的原因,確認是誰的問題。

其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合理髮洩,絕對不能把別人當出氣筒。如果是別人的問題亦或是雙方都有,就要分清問題的等級,懂得抓大放小。

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小問題,要麼隱忍,要麼委婉表達出來。一旦涉及到原則底線的大問題,那就要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

正如美國心理醫生派克說的那樣:「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有時候不妨火冒三丈,生氣一定要注意場合、時機和人物。」

2、把握好尺寸,對事不對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脾氣來的時候,常常沒辦法理性思考,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很難做到就事論事,有的甚至上升到人身攻擊。

最後的結果就是不但問題得不到解決,還激化了矛盾。所以,發脾氣不但要把握好尺寸,還要講究邏輯。

就算你是在表達你的憤怒,你也不能被情緒左右,要時刻保持客觀冷靜,不斷梳理自己的思路,只有這樣,你才能一步步達到你的預期。

3、發脾氣只是方式,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首先你要明確一點,發脾氣除了表達情緒,更要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

盧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溝通法」,就是一種非常適合解決問題的溝通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步驟:

1、觀察:客觀描述事實,不要帶有個人評判。

比如:「他遲到了」是客觀描述,而「他太懶散了」則是個人評判。

2、感受:合理、清晰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比如:「你一點都不理解我」,是想法,而「你的行為,讓我很生氣」,才是感受,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3、需求:明確自己內心的期待,直接說出自己想要怎麼樣。

4、請求:希望對方怎麼做,越具體越好,請求一定要合乎情理,即在對方的能力範圍之內。

總而言之,學會怎麼發脾氣對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做人,擁有善心固然可貴,但拍案而起的勇氣才是保障你現有一切的根本。」

但願從今往後,你我都能做一個會發脾氣的人,不壓抑自己,也不胡亂宣洩,讓人感覺真實而不虛偽,讓人敬重而不疏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沒有本事的人越容易發脾氣?
    真正優秀的人,是很少發脾氣的,因為他懂得了控制情緒,冷靜下來,好好奮鬥,努力調整自己;越沒有本事的人,越容易發脾氣,因為他不想去奮鬥
  • 你男朋友那麼愛發脾氣,一定沒什麼本事吧
    有時候姑娘覺得委屈就哭啊,他就說就知道哭,罵到她全身麻木。有次,姑娘和朋友聚完會回來,跟他說她有個高中同學幾年不見大變了樣,買了房買了車月入十萬,發展得挺好。沒想到男生聽完這話立馬就灰了臉,衝她咆哮道:有錢了不起啊,你喜歡有錢的男人你找他去啊,在我面前廢話個屁。然後他決絕地鎖上了房間門,一個人呼呼睡去。那晚,姑娘蓋了件薄外套在客廳沙發睡了一宿。
  • 發脾氣是本能,懂收斂是教養!
    對親近的人發脾氣,因為習慣了被愛。 著名作家史鐵生,自從雙腿癱瘓後,脾氣就變得暴怒無常,平時會突然砸摔東西,狠命捶打雙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他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發洩給了母親,但無論他如何傷母親的心,母親都會抓住他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只是他不知道,母親那時已是肝癌晚期,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 真正厲害的人,會發脾氣
    我們常說:「把脾氣發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才是本事。」一直以來,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會習慣上認為,發脾氣是一個貶義詞是不可取的,有事好商量才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不可否認,亂發脾氣,確實是一種情緒控制力的問題,終要吃大虧,可是會發脾氣並不是亂發脾氣,而是解決問題,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式。
  • 寶寶亂發脾氣,是一種自我保護?家有寵物的試試「動物安撫法」
    養娃最怕的就是帶出門孩子亂發脾氣,外人看見都會默認為家教不好,最終還是父母扛下了所有。 走在大街上,看到滿地打滾發脾氣的孩子,下意識的認為,「都是家長慣的,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 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發脾氣,傷人又傷己,傷身又傷心。人生在世,最大的福報,就是擁有好脾氣,擁有好脾氣,待人和氣,處世有方,好運自然來。記住這3個字,讓你永不發脾氣。【微信公號:國學生活】扁鵲曾言:「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患。」人心靜,一切疾病都會遠離。
  • 熊孩子亂發脾氣,家長扇巴掌,不如試試科學地「面壁思過」
    今天,神獸媽媽要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治亂發脾氣的熊孩子。如果孩子尖叫嘶吼,家長說「別鬧了」,孩子不僅停不下來,還掐人,打人,甚至亂扔東西,這種,就是典型的亂發脾氣的狀態。什麼不是亂發脾氣?只有劃定了亂發脾氣的界限,家長才不會孩子在一鬧情緒時就如臨大敵,而是在不必要時採取遠觀的「冷處理法。」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發脾氣的鄭爽和從不發脾氣的林志玲,每個女人都有不願長大的理由
    林志玲在提到自己為什麼不發脾氣?如何面對有些媒體記者不懷好意的提問時,林志玲說,或許情緒會讓人變醜,極度的憤怒,對她來說或許是極度的平靜。沒有什麼可以讓她動容的事情,其實這不只是天性如此,也許真的就是一種生存選擇。
  • 越是厲害的人,越會發脾氣
    更多時候,你的好脾氣,只會成為他人糾纏的理由;一味的退讓,在對方眼裡,不但得不到感激,反而成為自己的「軟弱」表現。只有學會發脾氣,適當的發脾氣,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有時候,發脾氣既是表達自己的不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面對不同的人,有時候,好好說話,只會讓別人把你當成軟柿子;你的一再退讓,也只會讓他人更加放肆。只有學會發脾氣,才能得到應有的利益。
  • 情商越高的人,越會發脾氣
    作者:洞見muye蔡康永曾經說過:「情商高並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退讓久了,容易受委屈;忍耐久了,容易被忽視。情商越高的人,往往越會發脾氣。
  • 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很多家長會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發脾氣,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犯錯,有時候是因為孩子拖拉,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犯渾,有時候是因為孩子太黏人,有時候是因為孩子不睡覺,有時候是因為孩子不起床,有時候是孩子不愛學習,有時候是孩子打碎東西……總之,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會瞬間點爆家長的心頭之火,不發洩出來真的是憋的不行。
  •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總是發脾氣,而對外人很有禮貌,這是為什麼?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總是發脾氣,而對外人卻很有禮貌,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主要是以下心理原因:1、認為在父母面前,無需掩飾自己的真性情這種人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是骨子裡的慣性使然,認為在父母面前無需掩飾自己的情緒
  • 那些愛發脾氣的男人,其實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無意間聽到有位老人說過,甜言蜜語說話好聽很會哄女人的男人多半不是什麼好東西,說話耿直難聽的男人反而心地善良為人正直,且不說老人此言是否有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家庭中,是否注意到,所謂說話難聽的「耿直男」,其實很多時候都愛發脾氣,尤其是對家人發脾氣。
  • 孩子總是發脾氣,不一定是不懂事,有可能是缺少父母的關注
    想必有老張這樣困擾的家長一定不在少數,很多家長都會因為自家孩子亂發脾氣感到頭痛,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孩子變得愛發脾氣呢?這其實是家長們需要了解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好的解決方式。
  • ...路橋邊綠化帶樹下挖出一具骷髏架;真正厲害的人,都很會發脾氣
    他的驕傲和自信,他的肆無忌憚表達,他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他想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就可以說出來,這些就像是一根根毒刺,深深的刺痛到我的潰爛之處,讓我劇痛無比,相較之下,我只會隱忍,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或許我就是俗話所說的沒脾氣的「爛好人」。
  • 孩子發脾氣屢教不改怎麼辦?別著急,可能是「理智腦」的力量弱了
    發脾氣,是人人都具有的情緒化表現,正常的人都會因為某些事情不悅而發脾氣,但是一言不合就亂發脾氣的人就有些不可理喻了,尤其是正處於教育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及時作出修剪,若任由亂發脾氣的惡苗持續猛漲,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未來的社交,對個人的性格乃至人生觀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 孩子喜歡發脾氣?面對娃的負面情緒,家長可以試試「共生效應」
    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知道家長的軟肋,他們以後會持續使用這種方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在孩子大哭大鬧之下,強硬地把他拉走帶回家,在家中教育孩子。但是這個過程卻並不容易。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應當怎麼做?
  • 周恩來為何會因為跳舞發脾氣
    通過三次預言、四次痛哭、五次發脾氣、六個辦公室、周恩來與酒、夫妻之間、毛澤東與周恩來、周恩來逝世全過程等事件的深情描述,塑造了一位至高至聖、至情至性、大智大勇的「走下聖壇的周恩來」。以下為《走進周恩來》一書節選。(孫琳)不要誤會總理沒脾氣,他脾氣大發時也是足夠「嚇」人的。
  • 黃磊機智應對妹妹「亂發脾氣」: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控制器」
    01有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突然間發了小脾氣或者情緒突然失控,讓你措手不及。不光你家娃娃這樣,黃磊家的妹妹也是這樣子的。黃磊在微博上分享的日常,妹妹起床的時候發了「小脾氣」。但是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就很不淡定,就會給孩子直接說:你哭什麼?我還沒哭呢?還會給孩子貼上「壞脾氣」的標籤。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