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最怕的就是帶出門孩子亂發脾氣,外人看見都會默認為家教不好,最終還是父母扛下了所有。
走在大街上,看到滿地打滾發脾氣的孩子,下意識的認為,「都是家長慣的,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對於孩子亂發脾氣,有些家長也是有苦難言。自己一直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為什麼孩子還會亂發脾氣呢?
孩子亂發脾氣不是「沒教養」,而是心理需求沒滿足
前段時間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苦惱:
一次跟朋友聚會,四五個小孩子一起玩,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
女兒一臉不開心的跑過告狀,說小夥伴搶走了她的花,還扔地上踩壞了。
當時忙著聊天沒在意。
沒想到孩子當場就發了脾氣,將桌子上的飲料打翻了,灑到好幾個人的身上。
孩子脾氣這麼大,真不想帶她出門了。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是莫名其妙發脾氣,有時候詢問發脾氣的原因,家長聽來都會覺得可笑,這麼小的事情有什麼好生氣的?
分析
網友分享的故事可以看出,女兒突然生氣應該有兩點原因:一是,小女孩處於較真的「秩序敏感期」,小夥伴們破壞了規則,讓她的秩序敏感機制被觸動;二是。媽媽的態度敷衍,她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加州大學兒童心理學家福祿培爾認為:孩子發脾氣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情緒發洩,相反,它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就類似動物幼崽在感覺到危險的時候,會不斷的大叫,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成年動物的關注,希望得到保護。是一種本能,談不上教養。
養寵家庭越來越多,寵物育兒不容忽視
寵物現在走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很多愛寵人士,在結婚之後計劃要寶寶,總要在寶寶和寵物之間做一個抉擇。
70%的中國爸媽認為家裡有孩子的情況下,不適合豢養寵物,因為害怕寵物身上有傳染病和寄生蟲,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但相關研究證明,只要定期注射疫苗,定期驅蟲的健康狗狗,是不會將病菌傳染給人的,而且還有研究人員認為,寵物身上的塵土和細菌會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也就是說,只要定期為寵物清潔,做好防疫,寵物和寶寶是可以並存的,而不是天敵。
而且寶寶的成長有寵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有責任感和愛心。
研究顯示,當寶寶與寵物待在一起時,大腦會分泌一種令人心情愉悅的激素,這對他們的情緒控制有很大好處。
寵物如何「治癒」孩子的壞脾氣呢?
1)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研究顯示,寶寶的思維是單線式的,他們的大腦不支持同時思考兩件事情,因此,一旦注意力被轉移,寶寶會像失憶一般,很快走出原有狀態。
寵物在家庭中,可以用自己的賣萌耍賴和貪玩,吸引小主人的注意力。孩子一旦跟寵物玩起來,他的壞脾氣就煙消雲散了。
2)可以做寶寶的「情緒垃圾桶」
寶寶心中有什麼不滿,都可以跟寵物說,有一個負面情緒的發洩目標,可以很好的舒緩情緒。
3)可以給寶寶更多陪伴
通人性的狗狗通常會成為帶娃的能手,之前在視頻中看到過,狗狗看著沙發上的寶寶,看著他要掉下來,就叼回去,為了看娃也是操碎了心。
4)責任感讓寶寶覺得「被需要」
寶寶稍大一些,寶爸寶媽可以教寶寶怎樣照顧狗狗,從餵食到清理,讓承擔起一定的責任,讓他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油然而生的一種責任感,讓他懂得亂發脾氣是不對的。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顧寵物上,從而減少亂發脾氣的問題。
5)給寶寶立規矩
寶寶有一些「無賴」行徑是為了換取更多關注,有了寵物的陪伴,也會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寶爸寶媽可以參照著寵物給寶寶立規矩,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哦。
養寵物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讓寶寶更健康
養狗狗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還可以有效減少孩子自閉症的發生。
狗狗活潑好動,孩子跟狗狗一起玩也可以增加運動量,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從而增強免疫力,身體更健康。
提升寶寶的社交能力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與寵物的良好友愛的互動,可以增強自信心,在社交上更積極主動。而且寵物也可以吸引其他小朋友的好奇心,成為孩子友誼的橋梁。
提升寶寶的情商
寶寶在照顧寵物的同時,也培養了他的責任心、同理心。同理心在社交上的表現為更理解他人,更會換位思考。
在做事的時候會更多的考慮他人的感受,讓別人覺得相處起來更舒服。
寶寶養寵物要注意什麼?
1)是否過敏
不是所有有寶寶的家庭都適合養寵物的,有些有家族過敏史的家庭,或者孩子患有熱病、溼疹、哮喘等情況,挑選寵物時,建議家長諮詢兒科醫生或者獸醫。
挑選寵物時,就要儘量避免有毛的,選金魚、小烏龜一類的水陸寵物比較好。
2)寵物的健康
每一種寵物都有可能是潛在的疾病來源體,為了家人的安全,家長在購買小寵物時務必確保其健康安全。
像是貓狗類的,一定要保證健康,疫苗打全,再讓寵物與孩子接觸。
3)家庭環境
養娃的家庭選寵物通常喜歡選狗狗,但要根據家裡的面積選,如果面積狹小,可以選泰迪、柯基一類的小型犬。
養寵物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家庭的環境衛生,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
多說一句
孩子嬰兒期不要讓寵物跟寶寶單獨相處,以免出現危險。如果選擇養狗狗一定要注意室內衛生,還要做好定期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