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

2020-12-19 張媽育兒經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幾個必經的階段,而處在這些階段的孩子往往會令家長們尤為頭疼。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

同事家的女兒過幾天就滿2周歲,而2周歲的孩子在多數寶媽的眼中,是最難纏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同事這段時間已經被家中的孩子折磨的憔悴不堪,孩子剛一歲多還不會說話,大人說什麼她也聽不懂,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她就又哭又鬧,單單是哭鬧還好,可孩子一哭起來就開始「拆家」,抓著東西就摔,小小的身體裡好似有著用不完的力氣,越哄她就越來勁。

第一次當媽的同事面對這種情況很是無措,於是便在網上尋求幫助,查閱了許多育兒相關的資料,並且特意詢問專家,在那之後同事對於孩子的表現也漸漸不再那麼緊張。對於大多數孩子為什麼在1~2歲這個階段,一發脾氣就摔東西一事,育兒專家給出了個答案:不用擔心,孩子發育好才會這樣。

為什麼專家會這麼說呢?

其實,在寶寶處於1~2歲這個特殊的階段時,他們將會面對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具備著兩個特性:依賴性、叛逆性,依賴性指的是他們暫時不具備生存能力,只能依賴父母才能存活,而叛逆性指的是在依賴父母的前提下,他們內心的自主意識開始慢慢萌發,內心會想著和父母「對著幹」,所以面對父母的安撫他們反而不會平息下來,而是愈發來勁。

專家表示:孩子自主意識萌生代表著孩子大腦有著一個良好的發育,一切正處於軌道上有序的發展著,而自主意識萌芽之後,孩子們在認知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還未完善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身的情緒。

那麼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該如何正確處理?

一、 調整自身情緒當下多數家長身上普遍都背負著較大的生活壓力,那麼回到家後看到哭鬧不停的孩子,家長往往很難抑制住內心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情緒失控地朝著孩子大吼一身,這時候孩子可能會存在兩種表現,一種是哭得更兇,另一種則是被嚇到停止哭泣。

或許有些家長覺得一吼孩子就不哭還挺省事,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根據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表明,長期被吼的孩子,腦袋裡會多出14%的灰色體積,這會使得他們的智力低於同齡人,也就說,長期被吼的孩子,相對同齡人來說會更笨,因此面對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身情緒。

二、 了解孩子需求在情緒調整好後,家長們要做的就是適當的安撫孩子的情緒,畢竟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情緒波動下是聽不進去家長的話、分辨不出家長的語氣,這時候家長要適當的安撫孩子,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慢慢地分析、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發脾氣可能是因為有著較為急迫的需求卻又無法辦到才會如此。

三、 引導孩子如何正確表達在知道孩子需求,解決事情之後,家長們不能「就此罷休」,而是要做至關重要的「下一步」引導孩子表達自身的情緒,讓孩子懂得如何向家長表達自身的需求,這個時候雖然孩子還不能很好的說話,但語氣、肢體語言等孩子還是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這個時候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從小給孩子樹立起規則,讓孩子懂得要求可以提,但不能胡鬧。

只有從小給孩子樹立規則,孩子習慣過後,那麼熬過這一個階段,之後孩子就會變得很是乖巧,不會隨意打砸東西,亂發脾氣。

筆者留言

育兒一事並非小事,對此家長們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和精力,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才能更好地塑造孩子的正面性格及三觀,那麼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們若是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中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幼兒發脾氣,摔東西,又找不到原因,父母可以用這4個原則來處理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不高興了,然後會摔東西,她發現問題後並沒有指責寶寶,而是把危險的物品收起來,任由寶寶撒氣。在這期間她會用冷處理的方式,不理會,不關注。等寶寶自己冷靜下來之後,會去告訴寶寶這樣做不對,但是寶寶聽不進去,有脾氣的時候還是摔東西。問這樣的情況怎麼引導!
  • 寶寶輔食怎麼吃才長得好?四個原則五步走,兩歲前營養基礎要打牢
    寶寶的食物偏好和飲食習慣都處在塑造期,如果家人採用的方式方法不當,比如輔食添加初期讓寶寶有不好的體驗、提供的輔食不符合寶寶口腔發育需求、不注重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等等,都會為寶寶今後的「吃飯難」埋下隱患。因此,家人的正確引導才是讓寶寶好好吃飯的關鍵因素。
  • 寶寶亂扔東西,家長怕管不好?這3種行為是聰明的信號,不用擔心
    相信許多寶媽都類似的煩惱,比如:我家孩子為什麼老喜歡亂扔東西、總喜歡撕家裡的東西、孩子總是吃手,怎麼管也不停、我家孩子晚上總是起夜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對於孩子的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總是擔心自家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身體不舒服。
  • 兩歲的寶寶應該會點啥?這三個技能全部做到,說明發育基本達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認為,如果2歲兒童擺弄小物明顯困難,無法理解父母的簡單命令,可能代表發育遲緩。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會越來越靈活強壯,學會的東西越來越多,想知道一個孩子是否聰明,通常都是從他某個階段的掌握的能力來判斷。兩歲的寶寶應該會點啥?不能只看一個動作這天小綺帶著孩子去與閨蜜聚餐,回家後明顯有些悶悶不樂。
  • 為什麼你討厭孩子發脾氣?
    答:這個問題,我有寫過一篇文章:【回復「撒潑打滾」可以查看】面對孩子的撒潑打滾,我們應該怎麼辦?所以,具體如何應對孩子的脾氣我就不贅述了。孩子成長了,孩子進步了,這本是值得高興的事,但為何媽媽很煩惱呢?我思來想去,根本原因就是:「你是媽媽的孩子,所以應該按媽媽說的來。」換句話說,只有按媽媽說的來,媽媽才容易掌控局面,如果不按媽媽說的來,局面就失控了。局面是好是壞都不要緊,失控才是可怕的!朋友圈曾經有篇文章很火,說的是孩子太聽話往往不是好事。
  • 寶寶出生後,是和媽媽一起睡好還是單獨睡好?育兒專家這樣建議
    表姐說她在網上查了,說剛出生的嬰兒和大人睡在一起不好,有可能被大人壓到,所以還是自己獨立睡得好。寶寶出生後,究竟是應該和爸媽在一起睡,還是自己獨立睡更好?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爸媽都說不準。爸媽和孩子一起睡擔心會壓到寶寶,而寶寶獨立睡又擔心有什麼意外的發生。那麼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小天使溫柔又可愛,但是養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突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小惡魔」,對家長的各種要求全部拒絕不說,還經常摔東西、對父母吼,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 孩子愛摔東西,是探索還是發洩?你一定要正確對待!
    @大正媽媽:我兒子現在四歲了,生氣就會摔東西是三歲左右開始,後面通後和他溝通,罰他站立等後,在家不會摔東西了,但現在送學校了,生氣還是摔東西,老師都攔不住。上面是育兒群裡兩個媽媽的苦惱,自己的孩子都是暴脾氣,似乎就會摔東西!說也說了,訓也訓了,似乎收效甚微!那麼孩子為什麼摔東西?
  • 寶寶處於大運動發育有哪些特徵?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
    寶寶處於大運動發育有哪些特徵?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引言經常帶寶寶去體檢的父母應該知道寶寶的運動發展分為兩類,分別是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展,在體檢的過程中,醫生會問一些關於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展的問題,以此來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那麼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分別是什麼意思呢?他們的特點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理解粗大運動?
  • 2歲寶寶愛搶東西,不會和小朋友一起玩,媽媽不用擔心,這很正常
    萌寶馬上兩歲了,越來越喜歡和小朋友玩,特別是比自己大的小姐姐。在玩的過程中也曾經出現過很多困惑,讓我不知如何應對,比如搶東西,比如不會和小朋友一起玩,再比如被姐姐冷落後情緒積壓導致一整天不開心,不想和小朋友玩,不停哭鬧。我在不斷學習和觀察總結中,越來越得心應手,知道該以什麼方法,怎樣的心態來引導這個小寶寶。
  • 育兒專家崔玉濤:寶寶出現「這些」行為,就說明他需要枕頭了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不需要枕枕頭的,因為他們的脊柱還沒有發育成熟,並不需要枕頭進行支撐,平躺就特別舒服。但是寶寶長大一點後,寶媽就要開始著手給寶寶選個舒服的枕頭了,因為他們和大人一樣,平躺會有點透不過氣,不太舒服。
  • 兩歲前的寶寶每天想什麼?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帶你解讀寶寶的世界!
    BBC新出了一個特別棒的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帶領著一個世界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研究嬰兒的早期發展及其重要的影響。在實驗室和對諸多英國家庭的跟蹤探訪中他們探究了嬰兒的很多行為:發脾氣、大笑、學習,以了解影響寶寶成長的諸多因素。
  • 兩歲寶寶仍不會說話,矯正要從語言發育遲緩下手
    寶貝好不容易能滿屋子跑了,家長又擔心起孩子說話的問題,「隔壁老王家的都能跟爸媽頂嘴了,我們這位小少爺怎麼還是不開金口吶?」 父母生怕孩子從根本就落後於同齡人,於是給孩子各方面的發育加料,3歲就開始上雙語課程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是,中文學習仍處於起步階段的孩子能接受第二語種的灌輸嗎? 事實上,近些年我國學齡前兒童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概率正在增高,尤其是南方某些地區要比國際平均值高上2-3個百分點。其中的原因仍不確定,不過小編認為倒是跟方言和過早的雙語教育有關。
  •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算不算正常?聽聽專家怎麼說
    撰稿:蔣銳|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我兒子都已經兩歲多了,但他怎麼還不會說話啊,眼看著這麼大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喊媽媽爸爸了,可我家孩子還只會咿咿呀呀。不過我家寶寶的交往方面沒有問題,和小朋友互動都聽好了,但要表達自己的情緒,別人又不理解時就會發脾氣,扔東西,還咬過別的小朋友。也不知道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正常不?他這個年齡不會說話正常不?
  • 小寶寶愛發脾氣?背後暗藏原因,耶魯大學:情緒敏感力是關鍵
    背後原因有很多當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如果沒辦法哄好,可以試著研究一下孩子鬧情緒的原因,對症下藥地安撫他們。以下為三點寶寶發脾氣時常見的原因。1、感到恐懼時會發脾氣小孩子涉世未深,一些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東西也能引起寶寶的恐懼。比如分貝稍大的響聲、黑暗等等。
  • 便秘吃香蕉,紙尿褲影響發育?這些「育兒真理」,都是錯的
    可是月子還沒做完,她就打電話跟我哭訴起來,說:寶寶生下來小鼻子塌塌的,婆婆讓我每天給孩子捏捏鼻梁,說將來鼻子挺拔好看;寶寶的睫毛也有點短,我媽非要用剪子給寶寶剪睫毛,說這樣再長出來的睫毛更長更濃密;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隔三差五的來看孩子,還沒出了一大堆不靠譜的建議……這都2020年了,怎麼還那麼多老舊的育兒觀念呀
  • 1歲孩子愛摔東西習慣打人,聰明的父母不呵斥而是這樣做
    文|秘籍君          家裡的寶寶只有1歲,不知道跟誰學的喜歡摔東西
  • 育兒專家坦言:父母送錯了,娃遭罪受
    自從孩子去了幼兒園後,每天回到家都沒有過去的活力,愁眉苦臉的不想與人交流,而且孩子過去很聽話懂事,但上學後經常和家人大發脾氣,還摔東西。同事說他和孩子說話他也不怎麼理人,甚至經常哭著鬧著不想去幼兒園上學,看著孩子的情緒越來越不對,同事就去諮詢了育兒專家。
  • 6個月是寶寶成長分水嶺,媽媽牢記五大養護要點,娃發育快人一步
    寶寶長大了,到第六個月就變得靈活強壯了!乍一看是白白胖胖的,就像年畫裡的漂亮娃娃!而且,很多寶寶會翻了個身坐下來,這讓父母感覺很好,帶了很多東西。但事實上,6個月的寶寶不一定好帶。「6個月」可以被視為嬰兒成長的「分水嶺」也就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躺下到坐起,從只吃母乳到出牙開始吃其他食物。
  • 育兒百科:懷孕第四周,寶寶神經管開始發育
    一個專注於育兒知識分享的媽媽,關注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懷孕到了第四周,準媽媽能有一絲懷孕的感覺了。而寶寶的身體長度已經長到了0.36-1毫米,頭佔整個身體的一半,下半身有著長長的尾巴,像一條小魚。孕四周寶寶超聲圖寶寶的神經發育寶寶的身體雖然不到一毫米,但是神經管已經形成了,受精卵著床後5天,在其外部的中心會生長出控制身體位置的神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