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2020-12-27 小青糖果屋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小天使溫柔又可愛,但是養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突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小惡魔」,對家長的各種要求全部拒絕不說,還經常摔東西、對父母吼,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叛逆期並非青春期,第一個叛逆期出現的時間在一歲半至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

孩子一般在2歲之後就會形成自我意識,所以這時孩子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乖乖聽話,反而聽到家長命令還會反抗,所以就會出現家長眼中的不聽話,但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只需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即可。

面對孩子「可怕的兩歲」家長常見的錯誤處理方式

一、講道理

仔細想一想,作為父母你有沒有傻乎乎的和一個兩歲的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果兒2歲的時候我就有過這種行為,講道理講了半天孩子一句都沒聽進去,還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當時給我氣壞了。

但是仔細想一想一個兩歲的孩子若是能聽懂道理,那還會出現叛逆期嗎?當然不會,所以在孩子2歲時就給孩子講道理的多半是沒有一點育兒經驗的父母,一定要多多學習了。

二、打孩子

果兒媽經常看到很多家長,自己不肯學習育兒方法,一直採用上世紀流傳下來的棍棒教育,總是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其實孩子2歲叛逆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並不是孩子犯錯,這樣打罵只會讓孩子認為是父母不愛自己了,從小缺愛的孩子不僅會自卑,還會在人群中抬不起頭,將來也很難有出息。

三、對孩子吼

對孩子吼也是很多其實和棍棒教育相差不大,雖然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但是對孩子幼小的心靈也有著不可彌補的傷害,其實在孩子「可怕的兩歲」期間,吼一千句都不如這4招,幫你「降服」2歲寶寶。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與娃過招的「小技巧」不能少!父母快收藏

一、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前面有提到,孩子2歲後自我意識就已經生成,這時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受人擺布,所以家長在讓孩子做什麼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不過需要避免問孩子「做不做」、「要不要」這樣的話,應該讓孩子選擇「如何做」,例如早上起床,不要問孩子穿不穿衣服,應該拿出兩三件衣服,問孩子穿哪件。這樣不僅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孩子也完成了家長想讓他做的事情。

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說話

當孩子出現叛逆的行為之後,家長就不要再用命令的口吻與孩子說話了,否則孩子會反抗的更加激烈,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具體應該怎麼做,例如想讓孩子把玩具收拾起來,家長就要告訴孩子應該把玩具放在哪裡,而不是讓他把玩具收拾起來,雖然只是換了一種說法,但是卻有著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繪本幫助孩子學會情緒表達

孩子2歲時總是靠摔東西、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主要是因為他們並不會其他的表達方式,這些都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來教會孩子。而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的最好方式就是利用繪本。

因為對於這麼大的孩子道理他是不懂得,但是繪本中蘊含的道理,孩子就算不能夠全部理解,但是也能理解個大半,這對孩子來說就已經足夠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理解能力的增強,孩子3歲時就已經能夠基本理解繪本中的道理,所以繪本一直都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工具」。

當時教育果兒媽精挑細選給果兒選擇了這套《0-6歲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全套共6冊,分別是《不慌不慌》、《不氣不氣》、《不急不急》、《不哭不哭》、《不怕不怕》、《不羞不羞》。每一冊中都包含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好方法。

不僅全篇注音,全彩印刷,故事情節也十分有趣,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少了,若是能夠個幾十冊,那麼這一套書就能夠幫助孩子度過整個童年。

四、不要跟孩子講道理,用故事來引導孩子的行為

著名教育家盧梭曾說過:「講道理是對孩子最有害的教育之一。」

前面也提到過孩子年紀太小,沒有社會經驗,所以對道理什麼的一竅不通,但是對故事的理解能力卻一定都不差,尤其是孩子6歲前那強大的模仿能力,能夠讓他在繪本上學會很多東西,例如刷牙、穿衣服、自己吃飯等等,這些我都沒有刻意教,都是孩子模仿繪本上主人公的行為學會的。

約翰·羅斯蒙德曾提到過:2歲才是育兒之路的真正開端,家長要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才能教育出陽光開朗、樂觀的孩子,不要延續老一代的錯誤育兒思路,未來的育兒之路還有很長,家長們也要總結育兒經驗,這樣才能防止在育兒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關注@果兒媽媽育兒記 帶你了解更多精彩有趣的育兒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一生要經歷三次叛逆期,第一次是兩歲,這樣做比吼一百句管用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人認為叛逆期就是孩子11、12歲的時候,那是叛逆期。但其實,有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孩子不只有一個叛逆期,從2歲就開始經歷第一個叛逆期了。孩子的一生要經歷三次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應該怎樣管教?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恐怖?這份「保命指南」幫您輕鬆面對
    初為人母,我們都被懷裡這個軟糯的小肉團萌化了,天下怎麼會有如此可愛的寶寶,可是到了寶貝兩歲時,一切都變了,萌只是偶爾,更多時候是「可怕」。每天心中都要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孩子每天摔東西,發脾氣,大哭大鬧,搞破壞甚至打人等等。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孩子人生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些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
    但其實,叛逆期是分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就是什麼都要說「不」的可怕的兩歲時期。 對於這麼小的孩子,父母不應該總是吼孩子衝著孩子發脾氣,要調整好心態,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心裡不停的告訴自己,這些行為只是孩子想要自主思維,探索學習,所以收起脾氣,耐心的引導他們。 不要覺得2歲多的孩子,除了哭鬧什麼都不懂。事實上,2-4歲孩子已經會通過哭鬧來試探父母了。
  • 孩子到了「可怕的2歲」叛逆期,送你一份保命指南,輕鬆應對
    我家二寶現在正處於「可怕的兩歲」階段,到底有多可怕?聽我跟大家絮叨一下!早晨起床我給二寶穿衣服,剛穿到襪子,他突然耍起脾氣大哭起來,還用腳踹我。當時我的火蹭的一下子就上來了,真想給他一巴掌,但我勸自己克制,誰讓我把襪子左右腳的順序搞錯了。
  • 可怕的2歲叛逆期!媽媽別再頭疼發脾氣,你急需這4招帶娃建議
    雖然生孩子之前就聽過說「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的說法,但小李在自家寶寶兩歲的時候才真切地感受到了,2歲寶寶到底有多「可怕」!這樣的景象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小李無奈地感慨道:恐怕熊孩子都不如我家這位!相信不光小李一個,家裡有2歲左右寶寶的家長恐怕都或多或少為他的各種匪夷所思的表現頭疼過,那到底為什麼2歲寶寶會變得這樣「可怕」呢?其實這是寶寶這一時期的生理和心理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 寶寶2歲就到了叛逆期,別再發脾氣打罵他了,聰明媽媽會用這兩招
    對於初為人母的寶媽來說,剛享受一兩年多的親子時光,很難想像到寶寶才2歲的年齡就要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光聽別人說不管用,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愧是可怕的兩歲。我很生氣開始吼他,既然好好講道理沒用,於是叫老公把小尺子拿過來打手心……寶寶才2歲就到了叛逆期?確實,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寶寶到兩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從剛開始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到逐漸意識到「我是我,媽媽是媽媽。」 他們便會有自己的小情緒,不再是聽父母話的乖寶寶。
  • 兩歲寶寶處於「叛逆期」,脾氣大不聽話,這幾招比喊破喉嚨還管事
    撫養孩子長大的艱辛與職責,只有父母自身能體會到,尤其是孩子處於叛逆期的時候。寶寶兩歲的時候,家長就會發現帶孩子這件事情就變的忙碌起來。孩子在這個年齡總是要拒絕別的幫忙,凡事都要按照自己的規矩來,這時候不禁讓許多寶媽都感到煩惱。
  • 碰上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吼罵更管用
    說起叛逆期,多數家長想到的都是青春期。其實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一生中會遇到3次叛逆期。在孩子的叛逆期,怎麼來管教是個大問題。1、兩歲叛逆期如果家有2歲的孩子,應該最清楚,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煩惱。不管是吃飯,還是洗臉刷牙,都必須鬼哭狼嚎一番。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摔東西,撒潑打滾。最近,閨蜜也是深有體會,經常向我吐槽她家兩歲半的「小魔王」,動不動就哭鬧,打不得罵不得。
  • 兩歲娃難帶是哪個環節問題?了解孩子心理發展,迎接第一個叛逆期
    說起孩子的叛逆期,我想是每個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而且叛逆期好像跟青春期直接劃上等號,這一階段的孩子,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需要一個完善的空間,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搭建好完善的親子關係,可能在青春期就會發生很多的衝突。
  • 兩歲的孩子「狗都嫌」?父母學會這3招,比吼叫孩子更管用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麗麗家的孩子2歲了,雖然小傢伙還小,但是麗麗卻已然開始為孩子的教育感到苦惱了。相較於孩子如今的「不講理」,麗麗很是懷念孩子小時候的乖巧可愛。
  • 娃第一個叛逆期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在英文裡有一個單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或者是可怕的兩歲,它指的是兩歲的孩子很讓父母頭疼。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娃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在2-3歲左右,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讓父母覺得很「恐怖」!
  • 孩子到了叛逆期?這樣做,比吼100句好用
    李玫瑾教授曾經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孩子放學回來,你讓他站住,他站住了,這就不叫叛逆。你叫他站住,他不僅沒站住,而且還進了自己屋,把自己的房門關上,這時候孩子就是進入了叛逆期。說白了,叛逆就是父母讓孩子往東,他偏往西,不僅不做,甚至反著來,跟你頂嘴,這才是叛逆。
  • 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2歲叛逆期
    可怕的兩歲來了!兒童心理學家在研究寶寶心理發展進程時發現,寶寶的心理是通過穩定時期和不穩定時期的循環發展的。在兒童心理學中這個時期,被認為是寶寶人生中第一次叛逆期,而美國著名的親子教育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專門寫了一本《Terrible Two》,形象地將寶寶的這個階段稱為可怕的兩歲!
  • 孩子的2歲叛逆期,究竟有多難搞?教你幾招,輕鬆搞定熊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叛逆期個不可避免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喜歡乖乖聽父母的話,還總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很多家長都覺得這是孩子還小,不懂得怎麼表達和溝通導致的,而這些不就是叛逆期的根本原因所在?
  •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叛逆期來了,家長要及時引導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說明可怕的「叛逆期」來了1,凡事喜歡「討價還價」對於家長安排的一切,不願意做的理由說起來就像個「小話嘮」喋喋不休。這些都是孩子以自我中心的萌芽階段,一部分孩子不滿足還會發脾氣。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還在小寶寶的時期,家裡都會圍著他們轉,「待遇」慢慢在改變,孩子們的心理也產生變化。2、發脾氣亂發脾氣也是可怕的兩歲最普遍的特徵,一言不合,孩子就會暴躁,發脾氣。只要稍有不滿意,孩子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會讓家長很焦躁,有時候甚至會忍不住動手。
  • 五招兒化「可怕」為「可愛」的兩歲
    家有兩歲娃?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也可以很可愛,來看看蘭昕蕙質美媽的五大招兒吧~
  • 「可怕的2歲!」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事實上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甚至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他們在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十分困難。01孩子到了「可怕的2歲」可能會出現哪些行為呢?第一種:一言不合就哭鬧這是2歲叛逆期的孩子最常見的一種行為。孩子在和父母溝通的過程中,總是會和父母產生一些摩擦。
  • 孩子經歷3種叛逆期階段,父母與其硬碰硬,不如安撫孩子
    說起孩子叛逆期這是所有家長最頭疼一件事情,其實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1個叛逆期許多家長不知道,這個時期的寶寶明白一些簡單道理時候。孩子不管是吃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兩歲寶寶們不配合度高達百分之99%,孩子有一點不滿意就撒潑打滾、又哭又鬧,每天都在說著各種不要,而且有著撞了南牆都不回頭的固執做法,種種行為讓心力交瘁的父母們頭疼不已,尤其是年輕父母經常會遇到這樣事情,話句話說每天都會發生。
  • 傳說中的Terrible two,到底多可怕?也許只有經歷過的媽媽才知道
    上次接孩子放學,就因為沒走之前走的那條路,那個哭呀,吼呀,鬧了大半個小時,每天最多的對話就是:果真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在育兒這條道路上,沒有母親是孤獨的,同一個世界,用一個兩歲的娃,同樣的可怕!很多媽媽就納了悶,娃雖然不好帶,但不至於這麼難帶,之前還是軟萌軟萌的小寶貝,再哭再鬧總有些緩解的辦法,而且他們的需求就那麼幾個不是餓了就是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