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今日頭條
就像看電影一定要吃爆米花一樣,坐火車似乎就一定得吃便當,至少在臺灣絕對是如此。在我的印象中,火車上的盒飯又貴又難吃,在臺灣的體驗卻刷新了我對盒飯的理解,超過10種食材、噴香的米飯、木質或金屬的飯盒、親民的價格(只要60-70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2-14),這貨難道是盒飯嗎??
臺灣環島都有鐵路線,但西部主要是高鐵,基本看不到海。而東部的鐵路靠海,風景絕佳,還能看到臺東的稻田,只是速度很慢。我選擇坐東線鐵路,用一天時間從臺北到墾丁,中途品嘗了一下關山便當,順便在關山鎮騎行了一圈,感覺空氣中都充滿了稻香~~當然,除了關山,臺灣還有很多著名的便當!!!
「便當」一詞源於日語,而臺灣受日本文化影響,多半用便當一詞,但也不少店家堅持按照閩南語,稱之為「飯包」。
早年在臺灣火車上,人們最期待也最興奮的時刻,就是停靠站時,小販在月臺叫賣便當。乘客把握時間購買,接下來的旅程就可以邊看風景邊大快朵頤,這也是很多臺灣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福隆鄉野便當
北部最出名的是新北市的福隆便當。靠著早年跟火車結合闖出的名號,現在的福隆街上開滿了便當店,第一次慕名而來的人莫不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家。最出名的老店是一出火車站的左手第一家「鄉野」。就算不是坐火車,開車經過的人也都會停下來光顧。
池上全美行便當
臺灣東部兩大火車便當,池上和關山,重點則是當地特產:品質絕佳的大米。
雖然池上和關山米早已經營銷全臺灣,但還是在當地吃到的最美味。這裡的白米飯粒粒分明,彈性和香氣難以形容。
池上便當,早年用月桃葉或是竹葉包裹,現在則用招牌的木盒。首要條件當然就是必須是使用池上米。
池上火車站月臺販賣的鐵路便當,出自老店「全美行」。
關山便當
同樣出好米的臺東關山,火車站前的「源昌」是著名的老店,招牌就叫關山便當,配菜有滷蛋、紅燒肉、醃姜、香腸片、青菜、炸物和火腿片,主菜則是叉燒肉,非常有飽足感。另一家位在和平路上的關山便當,也有非常多支持者。
奮起湖便當
著名的阿里山小火車,從嘉義上山的中途站奮起湖,也有著名的火車便當,現在已經發展成店面,開車上山的人都會到這裡吃一頓。而店裡還是使用不鏽鋼飯盒當餐具,增添懷舊氣氛。之前甚至跟超商合作,銷量不俗。
臺鐵便當
說臺灣的鐵路便當,當然不能不提臺鐵便當。獨家特製的排骨菜飯,受歡迎的程度歷久不衰,隨時都有人在大排長龍,替虧損的臺鐵增添不少收入。
臺灣便當文化
日本人同樣對火車便當有深深執念,馬英九(小馬哥)第一任總統就職,曾經用臺鐵便當,招待日本貴賓,更加打響臺鐵便當知名度。臺灣火車便當已經是一種文化,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看到「火車」「鐵道」「懷舊」字號的便當店。所以就算不搭火車,日常生活也少不了火車便當,可見這種飲食文化已經深入臺灣人的基因,成為正宗臺味的記憶。
❤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