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南高新區(廣州)雙城離岸孵化器項目籤約;與珠海大橫琴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滬鹽科創協同中心」揭牌;攜手雲洲智能,啟動國內首個智慧城市水域管理創新示範平臺項目建設;中交興路創新總部項目籤約落戶……近來,鹽南高新區招商引資「熱」不可擋,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接踵而來,為鹽南建設「科技創新高地、都市經濟新城、品質生活家園」注入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精準招引,注入發展新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鹽南高新區「重整行裝」,全面盤查「產業家底」,選擇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研發科創、現代金融、城市休閒五大領域作為區域主導產業,精準繪製「招商地圖」,開啟產業鏈招商。
「項目是發展的『牛鼻子』和源頭活水,抓住項目就抓住了發展主動權。」在鹽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尚德看來,「抓招商、引項目」是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深圳、重慶、長沙、蘇州……區主要領導帶隊「走出去」,成功敲開迪信通機器人產業園、行深智能無人裝備、威固超算中心、極智嘉科技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大門」。
今年6月,中韓國際機器人產業園投入使用,入園的中迪智能工業機器人、中韓機器人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產業項目投產運營,形成設計、研發、孵化、生產、銷售、人才培養等全產業鏈。「我們項目所在的西伏河科創走廊突出科技研發、總部辦公、科創孵化,其做大拉長項目產業鏈的定位,與公司未來發展不謀而合。」迪信通集團高級副總裁、中迪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菁說。
創新方式,牽住招商「牛鼻子」
面對疫情影響,如何謀求新路?鹽南高新區創新路徑抓招商,堅持招商目標與考核激勵掛鈎、線上招商與線下招商聯動、主題招商與園區招商連結,產業項目招引持續突破。
今年以來,鹽南高新區明晰都市經濟十大產業主題,圍繞「大數據+」「科創+」等區域產業需求,突出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重要客商,全面提升區域發展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主動尋求合作,搭建推介平臺,推動項目籤約落地……疫情期間,鹽南開展「雲招商」,跟蹤服務「不打烊」,促成一批項目「雲籤約」,確保經濟發展「不斷鏈」;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各招商主體積極「走出去」,5月下旬以來,系列招商活動成績亮眼。聚焦上海、深圳等十大城市產業密集區域,鹽南高新區先後舉辦推介會等招商活動34場次,掀起「全年、全域、全員」招商熱潮。
在狠抓項目引進這個「前端」的同時,鹽南高新區不斷創造條件,著眼於項目落地服務這個「後端」,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完善招商引資政策體系和服務清單制度,搭建項目服務「綠色通道」,並提供標準化廠房、辦公樓宇和項目孵化載體的完善配套,以專項基金、扶持資金等組成扶持政策體系,消除人才隊伍、管理團隊的「後顧之憂」。
乘勢而上,實現招引「撐杆跳」
「只有『龍抬頭』才能帶動整個發展鏈,在經濟地理版圖重塑中搶得先機。」鹽南高新區黨工委工作會議傳遞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的鮮明導向:牢固樹立「項目壓倒一切」的意識,把興奮點聚焦到招商引資上、注意力集中到項目推進上,形成「跟著項目走、圍繞項目幹」的濃厚氛圍,真正以重大項目的「撐杆跳」,引領全區經濟格局性變化、突破性發展。
「大項目『僧多粥少』,稍慢一步就會被別人搶走。」區黨工委工作會議吹響「集結號」,各招商團隊赴廣州、北京等地考察,推動優質企業在鹽南布局。不久前,鹽南高新區與珠海大橫琴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雙方構建產業體系合作的有益嘗試。」大橫琴集團董事長胡嘉說,集團將與鹽南通過優勢資源互補,打造文旅「精品」項目,打通旅遊產業「全價值鏈」,加快形成具有鹽南標識的「產城融合」城市格局、「都市特質」產業格局、「創新引領」開放格局。
鹽南高新區招商服務中心招商科負責人蔡豐表示,中心將圍繞落地十個投資超億元項目、籤約百個龍頭項目、邀請千名新客商參加活動的「十百千」目標,推動莫比嗨客數據、中興5G通訊、睿至大數據等在手項目加快突破。同時,通過一個項目帶動一批、招引一個龍頭帶動一片,實現集群化、裂變式發展,確保全年招引各類產業品牌項目和總部企業100個以上。
記者 卞小燕
通訊員 朱 卓 蔡成忠 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