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要把那些你控制不了的事情,緊抓不放
最近有一位粉絲給我來信,說因為老公對她的態度開始轉變,讓她覺得很懊惱。
她是一位美麗又有能力的中年女性,有一個公司,還有個漂亮的女兒,但是她最近心情特別不好。
因為她那一向不如自己又很「聽話」的丈夫現在總愛跟她唱反調,老拿著些「自己都不懂的事情」跑來教她,對她指手畫腳。
而且讓她覺得「最可笑」的是,丈夫每每問她關於公司經營的問題,她說往東丈夫絕對往西,「簡直跟叛逆期孩子沒什麼兩樣」。
除此之外,她發現條件優越的女兒莫名自卑,而她自己也感覺越來越孤獨。
或許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像她一樣能在事業上成功,但是她的困惑是所有認為「自己很厲害,別人不如我」的人,都容易出現的狀況。
他們會因為失去掌控感而感到焦躁、惶恐,由於缺少親密朋友而感到孤獨,還有由此引發的其他家庭問題。
這其實跟我們的成長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薩提亞家庭治療中,把個體在世界上的位置和關係分為兩種模式:
「威脅與獎賞模式」和「種子模式」,我們暫且把「威脅與獎賞」理解成「控制」。
控制模式就是指身處高位的人直接地向身處低位的人傳達、灌輸理念,或者要求對方奉行某一種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
比如老師、醫生、父母向學生、患者、子女進行某種「權威式」的教導。
身處「高位」也需要一些條件,比如有著老師、醫生的社會身份,較強的個人能力,以及高要求、追求完美的性格。
這看似是高標準嚴要求,但其實背後是由不健康的心理模式做主導。
擁有控制模式的人,認為自己的標準才是正確的,其他不符合標準的人都是「不夠好」。
由此會產生「我必須要讓他按我的來」的想法,這其實就是不切實際的掌控欲。
其實有很多「女強人」和丈夫的相處就是這樣,認為丈夫不如自己,對丈夫要求管束太多。
所以當丈夫的心理成長到一定階段,就必然要進行「反抗」,反抗的直接對象就是管束他的人。
一方面要「推翻」,另一方面又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認同。
「女強人」的心情也是矛盾的,接受社會傳統價值觀薰陶的她們,一方面提供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另一方面也對丈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希望丈夫比自己強,又對丈夫不放心,所以試圖「輔導」丈夫成為一家之主,比如要求丈夫按自己的構想和框架去做事。
可一家之主豈能通過輔導產生?
丈夫需要通過做實事尋求認可,妻子卻不認為他做的事是對的,只希望像太上皇一樣能夠全盤指點他成為她想要的樣子,所以衝突不斷。
雖然我們在社會中任何一處都有「高低位置」的區分,但這往往用於進行社會分工和管理,而不能用在處理感情或對人格的構建上。
使用這樣的模式,時間長了以後,「高位」的人會越來越孤獨,而「低位」的人會因缺乏自我探索而降低自尊水平。
尤其是對子女的影響很大,不利於他們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
之所以說「使用」,因為這種模式是後天形成的,哪怕自己曾經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努力修正。
我們再來說說種子模式。
理解「種子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在這個模式中,人被喻為種子。
下種之後,只要有適當的陽光雨露,它就會自然成長為最適當的樣子。
你不能要求一粒花種長成一棵樹,也不能硬把一棵樹苗修剪成小草。
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位低位,經驗是個人的,只能表述而無法「教給」,每個人都需要經過自己真實的體驗才能完成心理成熟。
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是「幫助」和「引導」的關係,是陽光雨露的提供者;
而不能「要求」和「管束」,按單一確定的標準衡量他人。
想改變舊的模式,那就必須拋棄過去的觀念,以多元化的眼光來看待其他人。
理解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身邊的親人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並不是誰的附屬品。
通過做別的事情來填補自己的不安全感,找回價值,慢慢放手對周圍人和事的掌控。
男人喜歡溫順聽話的女人,並非源於太愛,而是內心深處的「掌控欲」。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男主角對女主角便是如此,每次女主角選擇離開,他就聲淚俱下的道歉。
而每當他心裡有一點點不爽,就像個變態一樣蠻橫,這是佔有,不是愛,就像小朋友對於不喜歡的東西也要霸佔一樣。
在家庭裡,在「控制欲」會讓人毫無克制可言,不僅試圖控制另一個人的言行,甚至會有暴力行為。
因為他心裡只有一種聲音,我要掌控你的一切,而這怎麼可能呢?
所以,這樣的愛是對人的消耗。
最好的愛是精神平等、彼此理解。
《李中瑩親密關係全面技巧中》寫道親密關係裡,所有的安排都不如一點重要:
你有「自己」的時間,保持「自己」的身份,你不需要依附別人生活。
是啊,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個人身上,當TA抽身時,你會發現自己一無所有,甚至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從小到大,我們都因為這些個性認識更多的人,探索更大的世界。
如果僅僅因為遇見一個人,就收起自己所有可以稱為「自我」的東西,那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拱手讓人。
而人生是除自己以外任何人都負擔不起的重。
所以,說到底,男人終歸還是不喜歡那個像無尾熊一樣黏人,而毫無獨立可言的人。
婚姻一場重在「求同存異」裡保持平等,相互理解和包容。最好的愛就是,誰也無需委曲求全,誰也不用對另一個人指指點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