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506年的這個除夕夜裡,北京城家家戶戶啊都在過著團圓的夜晚,而身陷囹圄的王陽明卻身處於躁鬱之中,那是內心和身體都備受煎熬,真是要面臨生死兩道關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忒倒黴了。第一個事兒是他剛被廷杖四十。明代的這個廷杖不得了,要扒了褲子打屁股的,有很多人受不了就被當場給打死了。幸虧他身體底子好,還是撐下來了,但是王陽明被打了個奄奄一息,差一點兒就完蛋了。再一個就是錦衣衛的詔獄,這個地方不得了了啊,可怕到什麼地步,恐怖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王陽明說刑部的大牢就是十八層地獄。
事出有因,劉瑾搞了一個奸黨名錄,王陽明一個小小的六品兵部主事,居然排位第八,這個宦官集團所列的奸黨,就是文官集團的這些英雄們。這個王陽明為什麼這麼小小的一個六品官員,能排第八呢?劉瑾為什麼對王陽明這麼重視呢?其實劉瑾重視的不是王陽明,而是他背後的那座山。王陽明他爹王華在孝宗朝是孝宗皇帝非常尊敬的老師,而且也是一代理學大師,早已成為文人的一種精神領袖。所以劉瑾處理王陽處理得很重。王華雖然擔心自己兒子的命運,但是文人的氣節絕不肯退一步,絕不肯向劉瑾求情,讓他放過王陽明。所以後來王華也被貶官,被放到南京去做吏部尚書。你別看吏部尚書很大,其實放到南京,就是一個閒職。
而王陽明在獄中挺過來之後,朝廷的處理意見下來了:既然挺過了廷杖,又挺過了詔獄,劉瑾一看,直接貶到貴州龍場驛農場。王陽明的好朋友湛若水看到這個處理命令下來之後,他都覺得王陽明無生還之望。貴州龍場驛那個地方,就是現在的貴州的貴陽市的修文縣。那個時候,是大山叢中的藏匿之地,滿山都是蛇蠍魍魎的毒蟲,基本上派到那兒去的人,流放到哪兒去的人都死了。王陽明從獄中出來,身體還沒完全養好,但是撐著一口氣。朝廷把他流放到貴州龍場驛農場去,他得去呀啊。這時候京城和他告別的,只有王陽明的好朋友湛若水來送他。
公元1507年,王陽明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離開北京前往貴州。但是誰能想到,心狠手辣的劉瑾,卻並沒有打算就此放過王陽明。他派了殺手,準備在王陽明去貴州的路上幹掉他。王陽明離開北京,首先人繞道浙江,想要回家看一看祖父祖母,然後再赴龍場驛,這一路上拖著病體走啊走到杭州的時候,王陽明突然發現劉瑾派了錦衣衛的殺手跟上來了。在一個夜晚,王陽明提了兩首絕命詩,其中有一首詩是這麼寫的:
學道無成歲月虛,
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許國慚無補,
死不忘親恨不餘;
自信孤忠懸日月,
豈論遺骨葬江魚。
百年臣子悲何極?
日夜潮聲泣子胥。
錦衣衛殺手已經追了上來的時候,王陽明當時面臨危險的境地,他靈機一動便設了一個局:「金蟬脫殼」。王陽明把絕命詩和衣物脫下來放在江邊,然後錦衣衛追得很急,王陽明實在沒有辦法啊,就一頭扎進了錢塘江裡頭。當年浙江餘姚人水性都不錯,然後他潛伏在一艘商船下面。
這個錦衣衛的殺手追上來之後,看到王陽明的絕命詩,又看到他江邊的衣物,就相信王陽明已經投江自盡,然後就回去到劉瑾那復命去了。當時浙江的文人知道了王陽明投江自盡的消息之後,都很沉痛。有好多浙江的文人、士大夫,包括官員都到江邊祭奠哀悼王陽明。湛若水聽到王陽明投江自盡的消息之後,反而哈哈大笑:「王陽明,此乃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