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中變成「母狗」的,又何止她們

2021-12-27 她刊

社會話題關注久了,她姐發現了一個現象:

越是聳動的消息,就越容易被人關注到。

謠言,又因更能編造出戲劇化的情節,而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今天我們要說的話題,正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前兩日,一篇有關受害者被造謠後發維權聲明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當「我們」作為「母狗」出現在朋友圈

謠言,就是最容易博取大家注意力的那種:「多位985高校女生被造謠是母狗」。

當女大學生作為「母狗」

出現在朋友圈

真實的情況,只比標題更聳動。

2021年6月7日,中山大學的一位同學收到了來自朋友的一張截圖。

截圖是一張「在線招募小母狗」參加「淫亂派對」的朋友圈。

這張截圖裡,不少女生點了贊,下面有不少人報名,說著不堪入目的話。

圖片中,暴露著「留言女生」的真實姓名,和所屬學院等信息。

她的微信頭像赫然在列。

朋友問:「這是你麼?」

頭像是她的。但她對此一無所知。

出于謹慎,她發了條隱晦的朋友圈澄清事實。

沒想到,卻揭開了這張截圖背後,更多惡臭的事。

謠言,不僅僅只是一張「招募小母狗」的截圖。

還有一些用女生們的照片合成的裸照,和許多偽造的,滿是下流話的聊天記錄。

被造謠的女生,目前已經找到了20人。

造謠者趙某晨,是中山大學某院的學生會主席。

他在學期初(2021年2月),偽造了多份聊天記錄、裸照、朋友圈,將其發給多位同學。

謠言通過微信群、qq群、聚會傳播。光是受害女生們找得到的傳播覆蓋人數,就有數千人之多。

謠言經過傳播,傳遍了各個校區,又傳到了校外。

在她們不知道的地方,她們被罵是「母狗」,是「蕩婦」,受盡汙言穢語的辱罵。

讓女生們感到不解和憤怒的是,造謠者趙某晨與眾位受害者無冤無仇。

一些受害的女生,和他從沒說過話,僅僅在同一個公共群。

如果勉強說得上有什麼「梁子」,就是其中有部分女生,在被趙某晨追求、騷擾後,拒絕的過他

這些拒絕過趙某晨的女生,也成為了被P裸照,被重點污衊的對象。

這起事件中,兩件事最讓她姐氣憤。

一是受害者們初步排查得知,共同交集只有趙某晨時,找他了解情況,他矢口否認自己與事件有關。

甚至,在女生們不斷追問下,表現出明確的不滿和憤怒,最後供出了一位男同學,誤導大家認為這個男同學是事情的始作俑者。

經過警方調查,該男同學和事件毫無關係。

二是其中一位傳謠者麥某,不做任何調查便相信了所有謠言,還將事情進一步擴大,憑一己之力傳謠數千人。

甚至,又在原本的謠言上添油加醋,進一步污衊無辜的女孩們。

事情水落石出後,學校和派出所要求趙某晨向女生們道歉。

趙某晨的道歉,只有短短的一分半。之後就躲進廁所隔間,想找機會溜走。

當他被受害女生和一些憤怒的同學們團團圍住,竟然還在地上打起滾,聲稱自己頭暈,倒在地上不起來。

而這件事情的幫兇「麥某」,最後也只是在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道歉聲明」,短暫地公開了7個小時而已。

這樣的道歉,半分誠意也無。

與其說對受害者致歉,不如說,是事情鬧大後,不得不向憤怒的大眾給出交代。

可女生們受到的傷害,難道是只靠這種只有形式毫無內核的道歉就能撫平的麼?

從「淫亂派對」、「集體賣淫」、「一夜五千」的個體攻擊。

甚至升級為,說某校、某院是「雞窩」、「淫窩」,對該校的女生進行群體性的侮辱..

她們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碎。有的女生,已經確診為重度抑鬱,所有人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衰弱。

半年來,這麼多受害者被物化、被撕裂、被社會性死亡,她們患上重度抑鬱,精神和身體懸在崩潰邊緣……就活該嗎?

現在女孩們決定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奪回失落已久的正義。

這種「桃色造謠」,見得還少嗎?

「招募小母狗參加淫亂派對」的朋友圈截圖,註定成為網絡上話題度、傳播度和曝光度上的三度王者。

況且「名校女大學生」這個關鍵詞,更是自帶桃色誘惑力,讓那些偽造的約炮聊天記錄和虛假裸照,像癌細胞一樣,極速分裂、擴散……

這一次,我們憤怒至極。

因為那些女孩子仿佛就在我們身邊,在拼命上學、為論文苦惱、課餘做些兼職,她們可愛、普通又燦爛。

有的甚至就是我們的朋友,直到她們「變成母狗出現在朋友圈」。

我們感到震驚,我們譴責造謠者無恥、傳謠者下作。

但是,這種「桃色造謠」我們見得還少嗎?

見得太多了。

說實話,我受夠了。

這種「以桃色開頭,由闢謠散場」的事件周而復始、毫無改變、源源不斷地充斥在網絡世界。

雞毛散去,留下一個又一個被中傷、被摧毀的女孩。

還記得那個取快遞被造謠的杭州女孩嗎?

她在故事裡,是「女富婆寂寞出軌快遞小哥」。

實際上她不過是站在小區門口的驛站,等待了幾秒而已。

幾秒的背影被便利店郎某和何某偷拍到,他倆捏造出「富婆偷情」的戲碼。

女孩的臉和小區地址被複製到一個又一個微信群,信息被人肉,人被單位辭退,很快,她被診斷出抑鬱狀態。

女孩不打算和解,她請了律師,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花費了整整9個月零23天,終於等到了開庭審理——郎某、何某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

有兩個細節,她姐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

一是,女孩在微博上公開此事後,不斷有相同遭遇的女孩向她傾訴自己的經歷:「基本上兩種類型,一種說你出軌,另一種說你是妓女。」

另一個是,無數的媒體採訪郎某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幾次提到說:「不知道是違法,只是跟群裡人開開玩笑,沒有惡意。」

還記得「東航陪睡門」嗎?

當時的小報標題,關鍵詞多到溢出屏幕——「東航黨員空姐陪睡老總,情Q玩具真空短裙」。

結果是一個42歲自由職業者仇某竊取受害者的頭像,用兩臺手機互發信息自編自演,現已被刑事拘留。

還有「ipad獵巫」事件。

學生上課時撿到ipad,為避免別人貪心拿走,他好心發布了失物招領並留下紙條,讓失主找他認領。

壞就壞在,他留的是雙語信息,因為ipad裡常用youtube等軟體,沒有微信,推斷可能是外國留學生。

哦,對了,還壞在他字跡清秀工整,像出自女孩之手。

一套關於「女大學生跪舔洋大人」的敘事就這樣輕易炮製。

誤會了,拾金不昧的學生是個男孩。

但是,當他「成為了女孩」,就背負了亞女倒貼外國人的「原罪」。

我依然記得疫情肆虐的時候,成都確診女孩的活動軌跡被曝光,她成了「20歲轉場王,一晚出入四家夜店」的故事主角。

惡意揣測她的小黃文瞬間在網上肆虐,但女孩不過是在酒吧做負責氣氛擔當。

還有人拿另一個姑娘的照片移花接木,上圖羞辱,而照片主人甚至都不在成都。

另一個女孩疫情期間被曝光多次破壞報警器私自外出,做法肯定是錯的,但也不該被朋友圈爆料編排成「和16個有婦之夫有染的毒婦」……

這樣的桃色謠言太多太多,中大女學生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些小故事,無一例外,都有兩個共同點:

一,女性在謠言裡是空姐、學生、氣氛組,但她只有一個身份——看官眼球底下的性玩物。

二,藉由傳媒話術包裝和網絡瘋狂發酵,謠言肆虐散布卻理不出頭緒。

有時甚至找不到兇手,但人人手上都沾滿了鮮血。

「桃色謠言永遠博人眼球」

這一系列「花邊新聞」裡,最讓我難受的是那些稱謂:空姐、女大學生、女博士、陪酒女……

不禁想起N號房裡的各種「主題房」:女警察、女教師、女中學生,還有女童。

第一次聽到這些主題房,她姐絲毫不感到意外,每個title都如此熟悉,甚至還能聯想出畫面……

對哦,這些主題不正好是AV的分類標籤嗎?

女性,就這樣被造謠者塑造成色情消費品,你的AV女優。

最恐怖的是,每一種職業都可以被色情化,每一個年齡階段都可以被性化,甚至每一種身份(無論是媽媽、女兒、姐姐、朋友)也都不妨礙。

要知道#Ifxckmymom可是色情片的經典配置,所以N號房裡的「熟人凌辱房」才那麼讓人觸目驚心。

在「熟人凌辱房」,會員上傳妻子、女兒、母親的偷拍視頻供群友取樂,這部分女性都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性侵」。

那麼桃色謠言不就是用虛構的言語、圖片、視頻供看客取樂的另一種「凌辱房」嗎?

誠如魯迅所說: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不僅中國,人類在這方面的想像力都著實豐富,女性的每一寸身體都是性器官。

故事裡,女性被物化,成為性資源。還有比母狗更加精妙的雙關嗎?

女人不再是活生生的人。

這背後的本質,就是厭女。

要是僅僅如此,桃色謠言也就是坊間故事,傳播不遠,奈何趕上了網絡媒介這個洪水猛獸……

首先,這套媒介語言高度匹配傳播邏輯。

寫小報故事時用聳動標題博人眼球,寫新聞時又用被動句隱去施害者:

總是女性在搔頭弄姿,總是女性被性侵被殺……

習以為常的被動句式和情色用語,讓誹謗脫罪了。就像杭州造謠者說的:只是開個玩笑,沒有惡意。

然後,照片P頭、視頻換臉、偽造音頻的技術發展,讓真假越來越難以辨別。

事實上,假消息鋪天蓋地的當下,我們已經進入了後真相時代:

一件事「據說」發生了,情緒到位了,我要發洩了,狂歡結束了。

真相變得無關緊要。

接著,匿名傳播機制讓罪魁禍首消失在層層疊疊的爆炸信息裡。

造謠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要拿起法律武器,卻像一記猛拳打向棉花,朝空氣開槍一樣無力。

所以惡果釀成,我們只需要譴責造謠者傳謠者就夠了嗎?

那麼下次,同樣的死循環會再度上演。

只會有更加遁於無形的始作俑者,傳著更下流更生動的謠言,而且毫無悔意。

因為在網絡媒介的加持下,原本就強大的厭女文化,只會更加無孔不入。

 感謝她們,不再選擇忍了

但有一點,她姐感到慶幸——女孩們越來越勇敢了。

女生被造黃謠,不是新聞中一個又一個的孤例。

如果你觀察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這樣的事情十分常見,但發生時,經常被「只是開個玩笑,沒有惡意」而帶過。

杭州那個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的女生,就因為一個快遞小哥企圖尋求刺激,「一時興起」的造謠,被公司勸退,一年內沒找到工作,感覺自己走到哪兒都被指指點點。

類似「玩笑」,我們在學生時代也遇見太多——

年級裡最漂亮又難以接近的女孩子,總會被傳出「私生活混亂」的風言風語。

男同學排擠一個女同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羞辱她「被用爛了」「是個婊子」「出去賣的」。

那時候,大家很容易產生的想法是:「還好沒發生在我身上,我不要成為那個被排擠被孤立的人。」

於是躲得越遠越好,仿佛只要離這種事足夠遠,陰影就不會籠罩在自己身上。

然而,厭女是對所有女性的物化,我們真的躲得過嗎?

聽過太多女孩講過她們經歷的幾乎相同的惡意——一個陌生男性上下打量並問她:「多少錢一晚。」

一句輕易說出口的話,曾經給無數女孩帶來了極大的屈辱。

這樣的惡意,躲不開,也不是我們閉上嘴就能避免被找上,被羞辱的。

所以她姐自己是十分敬佩這次中山大學的受害者,和去年杭州被造謠出軌的受害者的。

杭州被造謠的女生,付出巨大代價讓造謠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她選擇追責到底,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最後,法院當庭宣判,分別以誹謗罪判處被告人郎某某、何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讓他們付出了代價。

這次的中大女生們,即便頂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仍然堅持用法律的手段,找到事件中更多的受害者,拿起法律的武器,試圖讓造謠者趙某得到應有的懲罰。

我們終於看到了一種解決女孩們被造謠的途徑,不是忍,而是靠用法律武器狠狠還擊。


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應該在遇到類似問題的第一時間,就去質問造謠者、傳謠者,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我們,是共同體,我們無法獨善其身。

再也不想看見任何一個造謠者,再用「我只是開個玩笑」為自己開脫了。

我們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任何人的黃片女主角。

監製 / 她姐

作者 / 阿朱、黃瓜酸啤

微博 / @她刊iiiher

相關焦點

  • 造謠別人是「母狗」不用去坐牢的嗎?
    想問在看你的一個問題,假設有一天你的照片被人p成一些淫穢照片,被冠以「母狗」的稱呼被人發在朋友圈時。第一想法是什麼?我估計很多人下意識是想殺了對方。而這,並不是「假設」。昨天被一篇文章「當「我們」作為「母狗」出現在朋友圈」刷屏,點開看完後我拳頭都硬了。
  • 私密處問題:母狗要注意的5件事!
    因為天生身體構造的差異,母狗和公狗日常行為與身體的狀況便不同,愛寵朋友們需要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如同照顧男嬰、女嬰要關注不同焦點,在飼養公狗和母狗需要注意的狀況也大不同!母狗的月經、乳房、私密處等問題是否困擾著你?一起來瞧瞧關於「母狗」的那些事!
  • 母狗被殺死後,他死了五個孩子!(真人真事)
    海濤法師在以下視頻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為何一個人殺了一條母狗之後,自己的五個孩子卻相繼死去呢?「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切莫以為非人類的眾生可以肆意傷害、殺害,十不善業中,殺生最重,果報極其可怕。他們將哈莉往爐中裡塞,當時爐裡正燃燒著熊熊烈火,可憐的母狗,哀號、悽厲之聲,慘不忍聞。可悲、可嘆,母狗為了哺育幼犬,不得已到人類家中偷食而遭惡報,何以人們的心胸是如此的狹窄、殘忍?可憐的母狗哈莉,連帶那七隻剛出生二天的小狗也遭餓死。而武雄叔夫妻,更是從此遭遇悽慘的報應。
  • 出軌男調教出「小母狗」,這波操作果然刺激
    所以,來看今天的推薦——《母狗》Bitch片名很淘氣,不管是英文,還是中文翻譯。不過事實的確是——女主變成了一隻母狗。身為一個成功的事業型男人,他怎麼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老婆變成了一條瘋狗呢?為了面子,絕對不行。
  • 母狗被殺死後,他死了五個孩子!(真人真事,附 視頻)
    他們將哈莉往爐中裡塞,當時爐裡正燃燒著熊熊烈火,可憐的母狗,哀號、悽厲之聲,慘不忍聞。可悲、可嘆,母狗為了哺育幼犬,不得已到人類家中偷食而遭惡報,何以人們的心胸是如此的狹窄、殘忍?可憐的母狗哈莉,連帶那七隻剛出生二天的小狗也遭餓死。而武雄叔夫妻,更是從此遭遇悽慘的報應。
  • 東京「港區女子」的奢侈生活揭秘,大叔就是她們的移動錢包!
    最近日本出現了一個爆紅話題,那就是「港區女子」,看過《東京女子圖鑑》這部劇的小夥伴們,肯定對「港區女子」有深刻的印象。日本電視臺的晨間情報節目「スッキリ」最近介紹了港區女子的特點以及她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 【娛樂八卦】她們是演藝圈中的「高顏值姐妹花」
    演藝圈中有不少亮眼、出眾的姐妹花令人稱羨,她們都帶著來自家族的強大基因在螢光幕前走跳,有些姐妹合作發行作品,在舞臺上發光發熱,有些則在不同領域各自發揮所長,獲得佳績,不管是否合作,每當她們同框時都特別吸睛,這次來介紹3組在演藝圈中的「高顏值姐妹花」。
  • 母狗發情悶悶不樂,母狗發情怎麼辦
    母狗發情表明狗已經處於生理成熟階段。母狗通常一年發情兩次。狗在發情期通常持續6-14天,發情期每4-6個月發生一次。
  • 微信朋友圈可設置「視頻封面」了!
    你或許還沒有發現,你的朋友圈封面也可以上傳視頻了。
  • 【臺海】民進黨「卡柯」「毀柯」
    當民進黨初選結束,臺北市長柯文哲即預言民進黨除了「滅韓(國瑜)」還有「毀柯(文哲)」。果然,柯文哲一早才說「雙子星」投資案審了半年都沒有結果,抱怨蔡當局效率太差;孰料下午經濟部投審會即以「國安」為由,宣布駁回「雙子星」投資案。柯文哲早就數度自稱很害怕,因為民進黨初選結束後,再度定於一尊的蔡英文就會把鬥爭的矛頭指向他。
  • 公狗、母狗絕育好處與壞處
    在文章右上角點按鈕「┇」可分享到您朋友圈一直以來,在國內,我們聽到或者看到的很多資料,都是有關於狗絕育的好處。當然從人的角度說,絕育的狗飼養更加簡單,母犬也不用擔心意外懷孕,造成一窩無辜小生命誕生。下面我就將報告中頗有代表性的主要觀點翻譯如下,報告為Long-Term Health Risk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Spay / Neuter in Dogs,文章被Larry S.
  • 致「失聲」的女配音演員:她們,也應在陽光下
    ,你覺得她們要如何自救?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我們瘋狂地討論著「她們」,「她們」的獨立與自主、進步與成長、堅韌與力量。女性群體在生活中承受的巨大摩擦係數被不斷搬上螢屏,劇集中的橋段、真人秀中的較量、脫口秀中的自嘲……無一不映照著這種無力與無奈。
  • 是什麼讓這些妻子、母親變成了「日常生活的反叛者」?
    在南非攝影師保羅·希卡利斯(Paul Shiakallis)的攝影項目「皮衣武裝,解縛心靈」(Leathered Skins, Unchained Hearts)中,這些波札那婦女在主張反叛的搖滾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棲居地,她們不再甘願當男人的附屬品,而要成為自己的queen。
  • 黑色母狗疑被惡意遺棄,鐵鏈纏身瑟瑟發抖,懷裡還有數隻小奶狗
    在英國愛爾蘭Roscommon郊區,某一處田野間日前有人發現一隻黑色母狗被人以鐵鏈綁在戶外一欄杆上,可以看到,母狗在不停地發抖,另外懷裡還有6隻小奶汪正在喝奶,由於那裡沒有任何遮蔽物,當時颳風又下雨,模樣讓人實在是非常心痛。
  • 母狗投胎成為公主後,公主天天做奴僕低賤工作!駙馬逼問她才知道當年真相!
    公主出生以後,就知道自己的宿命,知道前世曾是某居士家中的母狗,比丘天天施給飯糰。公主稟告父王和母後說:「我前世是中印度某居士家中的狗,每天都吃大德比丘分給我的飯糰,因此看見比丘就生歡喜恭敬之心,由於恭敬比丘,我才得以脫離狗身、生為王女。」可惜當時安息國內,並無佛寺,也無出家比丘。
  • 看到她們,你「恐怖谷」了嗎?
    曾經,「偶像」見於社會學、宗教等領域所敬奉的「像」早已被替換成「人」為主體,許多年輕的朋友甚至不知其中的典故,而把偶像的定義有且只有的歸為某人物,但隨著潮流界限的拓展,近年來,「偶像」群體又變為了非傳統意義生命體的「物」,而這就是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聊聊的虛擬偶像。
  • 她們,是八十年代「婦女新知」的代言人
    2000年,一首由莫文蔚演繹的《婦女新知》,好比一則都市女性在新世紀的「獨立宣言」,唱出她們對悅己、自主、兩性平等的新見解。直至今年6月份,莫文蔚跟黃偉文再度合作,推出了《婦女新知2021》。在過去大半個世紀,隨著女性社會地位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以及女性主義思潮的傳播——到底何謂女性獨立,或者說獨立女性具備怎樣的品質,類似的話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討論。假如時光倒流四十年重回1980年代,當時的香港流行歌曲對這種社會現象,又作出了怎樣的響應?梅豔芳的《壞女孩》主要描繪了一個這樣的情境:一位女士在男士的挑逗引誘之下,內心的情慾不由自主被喚醒了起來。
  • 禁番「大劍」,美少女覺醒變成巨大的妖獸,一部必看的神作.
    有點類似女版的「劍風傳奇」。這部動漫在2009年播出,10年前的老番,是漫畫家八木教廣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大劍」的世界中,是一個妖怪佔據頂端食物鏈的,遍地橫行的世界。人類為了對抗妖怪,使用妖怪的血肉研製出半人半妖的女性戰士。
  • 母狗發情了,咋辦?
    「糟糕,我家母狗發情了!」
  • 別給「她們」的時間標價.
    大部分人覺得網友表達的是同情和理解,而我之所以感到不舒服,是因為我體會到了這些話的「潛臺詞」——這樣的女人有年輕的資本,有美麗的外貌,她們具備一切值得被稱頌的談資。但是當女人走入婚姻,結束生育,大家就對這樣的女人慢慢遺忘。因為在眾人眼裡,她們已經完成了自己該有的使命。而她們的年齡也不會和少時一樣具備光芒。但是拜託,沒有一個女孩的人生是為了找對一個男人、為了結婚、為了生育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