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發動新冷戰,幾乎無人問津?倒是有5個盟友加入「反美潮」

2020-12-20 海外志略

當美國試圖拼湊「反華聯盟」時,一個「反美潮」也在形成。華盛頓方面想複製贏得「冷戰」的經驗,即西方陣營通過集體行為孤立、滲透和欺騙蘇聯,最後讓這個龐然大物轟然解體。

問題是,時移世易,現在不是當年。美國想重複以往的經驗,成功的可能性為零。現在美方的確想發動「新冷戰」,但很多盟友或明或暗地都展示出「不跟」的立場。不僅如此,美方近些年來的倒行逆施,已經喪失了很多人心。「讓美國重新偉大」的另一面,就是「讓盟友重新當狗」。

套用一句話——「當你當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當美國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國的痛苦之上,那麼別國也不介意加入自發形成的「反美陣營」,即便是美國的盟友也不例外。

1、法德意3個歐洲國家在衛生等領域「反美」

作為歐盟的「雙核」,法國和德國在軍工領域決定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程度,爭取提升技術和零部件的自主率。這一決定的背後,是法國和德國對美國的信任度持續走低,更是為了防止美國竊取數據和動輒就採取限制措施。法德都謀求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佔據更多的份額,不會容忍美方的指手畫腳。

不僅是在軍事上,法德在衛生領域也看美國不順眼。據路透社報導,法國和德國已經退出了世衛組織的改革談判。導火索就是美國試圖主導這一談判。川普方面明明已經揚言要退出世衛組織,卻依然不放棄控制權。這種霸道做法連法國和德國都沒法忍!歐洲高層人士直接表達不滿:沒有人願意讓一個即將退出世衛組織的國家來制定所謂的「共同路線圖」。更何況,這個國家還是全球抗疫最失敗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500萬例。

義大利也贊同法國和德國的立場。與此同時,美方依然在掩耳盜鈴,聲稱「G7國家」都支持世衛組織的改革構想。英國耍了個滑頭,拒絕發表評論,只是表達了對改革世衛組織的支持。

美國的霸道,迫使歐盟的兩大核心成員國加速謀求歐洲的戰略自主。而當美方威脅要對一系列歐洲國家進行制裁、想逼迫歐洲國家們放棄「北溪-2」天然氣管道時,「大西洋同盟」的分裂已經不可避免。

2、加拿大與美國打起「關稅戰爭」

給美國當「舔狗」,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狠踹一腳,即便是與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加拿大也不例外。

按說加拿大對川普已經百依百順了,白宮方面認為「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讓美國吃虧最多,因此強迫2個鄰居重籤。加拿大忍了。但沒想到,美國是撿到軟柿子就欺負個沒完沒了,讓加拿大都忍無可忍。

加方在8月7日向美國「宣戰」——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從8月16日開始針對加拿大鋁產品徵收10%關稅,那麼加拿大就要對美國出口到加拿大的產品徵收總額為36億加元的關稅,以進行「對等報復」。

至於川普認定加拿大鋁產品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加方對此嗤之以鼻,直接批駁美方「荒謬」。這在以往非常罕見。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美國連加拿大都不放過,就這還想搭起「新冷戰」的草臺班子?!

 3、菲律賓笑納美國的禮物,但反對美國將其拉入爭端

在7月份,菲律賓笑納了美國的一個「禮物」——否認相關海域屬於崛起中的大國。這是對華遏制戰略的一部分。馬尼拉方面對此表示歡迎,因為只有美國持續對華施壓,才能顯示出菲律賓的價值。

不過,菲律賓方面接下來卻反對美國將其拉入爭端。杜特爾特發表的國情諮文透露出這樣的意思:菲律賓很弱,誰都不敢得罪,沒資格上大國博弈的牌桌,因此求放過。

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友,當杜特爾特禁止美軍重返蘇比克灣軍事基地、禁止菲律賓軍隊參與美日澳等國在附近舉行的海上軍演,其實就已經偏向於反對美國的一邊。當然,杜特爾特給出的說法就是「奉行獨立外交」。

與此同時,菲方還旗幟鮮明地表示不會跟隨美國封禁備受民眾喜愛的TikTok。這是另一個明確信號,即對美方採取陰暗手段的某種不滿。

讓美國決定別國是否擁有「發展權」和「崛起權」是非常危險的。美國對TikTok使出陰招,證明「好好做生意,憑本事發財」根本不可能。掌握霸權的美國只要願意,隨時都有可能掐死不屬於本國的工業產品,而且還要把「屠刀」揮向那些比美企競爭力更強的外國企業,不斬草除根決不罷休。

對那些試圖趕超美國的國家或公司,華盛頓方面只給出2條路——要麼徹底按死,要麼徹底掌控。TikTok就面臨這樣的抉擇,無論怎麼選都是死胡同。美國對東芝是如此,對阿爾斯通是如此,現在輪到了華為和TikTok。

當前的世界秩序由美國建立和主持,但由於相對實力的下降,華盛頓方面在正常競爭方面往往處於下風,於是乾脆揭下此前偽裝得很好的面紗,直接祭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絕招。美國放棄了市場經濟原則,放棄了公平競爭,極大地削弱了很多國家對美國的信賴,損害了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威廉-羅普近日在《華盛頓郵報》上刊文,指出美國根本無法單獨贏得對華「新冷戰」,與此同時,在亞洲和歐洲的盟友都不會支持美國發動的「新冷戰」,更不願站隊,因為兩大強國的對抗不符合美國盟友的利益。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依然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如今依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挑戰美國的霸權。但昔日美國如臂使指一般的盟友體系已經運轉不靈,其實就是一個重要訊號。再等20年,世界將大不同。(完)

相關焦點

  • 專家:發動戰爭?美國在世界上呼風喚雨的日子不會再有了
    冷戰時期,美國打的基本是代理人戰爭,美國親自出兵的戰爭很少。然而,蘇聯解體後,美國幾乎場場作戰都要親自出馬。總體看,美國這些親自出兵海外的作戰大致有三個類型:一個是拉上盟友一起幹。這是美國的主要打法,實際上是讓盟友為其賣命。一個是美國單獨打,如冷戰剛剛結束的索馬利亞之戰就是如此。在聯合國沒有批准的情況下就已經大兵壓境到索馬利亞近海地區了,最後逼著聯合國只好同意美國對索行動,美國隨之公開打著聯合國大旗展開對索行動,結果卻是打得灰頭土臉。這種單獨行動次數極少。
  • 澳媒文章:美國挑起對華「新冷戰」讓亞太盟友不安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7月27日發表該網站編委會的文章稱,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正在華盛頓帶頭髮起針對中國的新冷戰。無論對美國本身或對中國的最終結果如何,都使亞太地區的盟友和夥伴深陷其中。文章編譯如下: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正在華盛頓帶頭髮起針對中國的新冷戰。
  • 胡利奧·裡奧斯文章:美國對華發動「新冷戰」力不從心
    的文章稱,美國對華發動「新冷戰」力不從心。文章摘編如下:中國追求的是什麼?根據美國司法部長巴爾的說法,是「攻擊美國」。根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是「摧毀自由世界」。這些說法是川普團隊內部競選策略的體現?還是緣於擔心失去全球領導地位的一種歇斯底裡的爆發?
  • 拜登的新冷戰計劃,我看是個笑話
    我覺得所謂符合美國利益的時候與中國合作,這是個很好的說辭。就像我前面說的那樣,美國人自定義了「正義」,然後自然有大把傻逼上當,剛剛《送你一朵小紅花》死掉的趙英俊,就曾經幻想著,有美國大兵tony們駕駛著七彩航母,過來拯救他,好當一個快樂的殖民地舔狗。
  • 美國盟友出動大批戰機,對敘利亞發動猛烈空襲,發出非常強硬信號
    正因為這樣,大部分國家都不敢和美俄叫板,但有一個國家故意不給普京面子,大批戰機升空,對敘利亞發動猛烈空襲,發出非常強硬信號,甚至無視S-400防空飛彈。以色列對敘利亞發起密集空襲,完全不把俄羅斯放在眼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的盟友以色列,以色列完全不把俄羅斯的防空飛彈放在眼裡,對敘利亞發起密集空襲。
  • 【時評】拜登的新冷戰計劃,我看是個笑話
    拿一手硬牌的老大跟虛張聲勢的老大之間到底有什麼差距?明明換了拜登以後,開口閉口還是「China」,但人家已經虛到連直接捅刀子的力量都沒有了,無非就是在那裡嘴炮嚇唬人。我覺得所謂符合美國利益的時候與中國合作,這是個很好的說辭。
  • 小約瑟夫·奈:中美可以避免爆發新冷戰
    有人說,川普給拜登留下了一場新冷戰,也就是他們所說的「不開火的激烈競爭」。但這還不是冷戰,川普也不是引發問題的唯一根源。在過去十年裡,中國放棄了韜光養晦的溫和路線。他們變得更加堅定自信,在南中國海建造人工島嶼並在經濟上脅迫澳大利亞。在貿易方面,中國通過向國有企業提供補貼和強制外國公司轉讓智慧財產權來扭曲市場競爭。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74期:中美新冷戰?
    「美國極右勢力最近在刮一股『新冷戰』的風,這是一種『心亂』的表現。」 「美國要發動『新冷戰』,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的。」 9月20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74集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範勇鵬教授,剖析美國極右勢力鼓吹「新冷戰」之風背後的來龍去脈。
  • 蓬佩奧欲牽頭打造「反華聯盟」,卻遭盟友狠狠打臉,世界...
    然而,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美國於3月底成為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川普本人也於10月2日確診。美國政府在疫情中的表現令本國民眾和外國盟友感到失望。《時代》周刊於9月10日發布用美國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數拼湊的封面圖,毫不留情地批評美國疫情為「一場美國式失敗」。
  • 冷戰後,美國為控制歐亞大陸而制定
    因此,對於美國來說,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美國要長久和穩固地保持它在全球的首要地位,就要在法、德、俄、中、印五個地緣政治棋手和烏克蘭、亞塞拜然、韓國、土耳其、伊朗五個地緣政治支軸國之間縱橫捭闔。
  • 羅賓·賴特:為什麼川普打不贏中美新冷戰?
    導讀:近日,美國《紐約客》雜誌刊文評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尼克森圖書館的對華新政演講,指出川普當局的新對華政策不會獲得世界各國的支持,向中國發起一場新冷戰的圖謀不會得逞。同時,作者在文中也對中國的某些政策和行為進行了攻擊,對此,觀察者網並不認同,提請廣大讀者在閱讀中明辨是非。
  • 小林分析:比爾·柯林頓——美國霸權主義新冷戰政策的始作俑者
    美國轟轟烈烈的抗議示威大暴亂和不斷加重的疫情正在不斷摧毀美國的根基。美國的四位前總統——小布希,卡特,歐巴馬以及柯林頓都不約而同的指責川普。作為2016年與總統川普對決的希拉蕊丈夫,美國總統柯林頓也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今天小林將為你講講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故事,以及為何,我將他稱為中美新冷戰的始作俑者。
  • 美國盟友對敘利亞發起密集空襲,無視S400飛彈
    縱觀全球,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稱得上世界第二,擁有上百萬聯邦武裝力量,加上邊防軍、鐵道軍以及情報信息部隊的話,總兵力能達到200多萬,實力僅次於美國。正因為這樣,大部分國家都不敢和美俄叫板,但有一個國家故意不給普京面子,大批戰機升空,對敘利亞發動猛烈空襲,發出非常強硬信號,甚至無視S-400防空飛彈。
  • 戰爭爆發的5個前兆,美國已中4個,俄專家,若開戰損失或超二戰
    美國確診人數超過1000萬,7天內平均單日確診人數高達12萬,疫情持續惡化,有CNN記者忍不住發聲,稱美國疫情是人道主義災難。事實上,美國對待新冠病毒採取放任自流的方法,使美國的實際情況比想像中可怕。不管是對患者還是醫護人員,都是極大的煎熬。
  • 羅思義:我們反對新冷戰不是因為親華,而是因為美國反人類
    針對美國挑起的新冷戰,學者們在會上一致表示,任何形式的新冷戰都是完全違背人類的利益,呼籲美國摒棄冷戰思維,支持中美在相互對話的基礎上建立關係,並致力於人類團結。觀察者網也受邀參加此次會議。本文為「拒絕新冷戰」發起者、觀察者網特約作者羅思義在會上發言,觀察者網已獲授權發布。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這齣戲中,三國有過哪些恩怨情仇?如今殺來殺去的敵國有過哪些曾經的「好兄弟」情誼?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
  • 中美「新冷戰」下的臺灣:美國大選後臺灣的三條路
    如果選擇第一項,端看白宮新主人是否願意走這著險棋。此舉必然激怒大陸,祭出《反國家分裂法》,美國勢必會捲入這場戰爭,讓美國子弟兵送命,甚至淪為曠日費時的越戰或中東戰爭翻版,讓美國的經濟嚴重衰退。如果選擇第二項,那麼臺灣民眾、軍隊及行政官員究竟有多少比例的人,真心願意為「臺獨政府」犧牲,勇敢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有多少富人及官員,會在戰爭尚未開始,就攜家帶眷,身懷巨款黃金,搶先外逃?
  • 美國時間與美國笑話:冷戰語境下臺灣的美國想像
    這一法案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緩解美國盟友的糧食短缺問題以維繫其統治,除饋贈外也允許受援國以信用不高的本國貨幣購買美國農產品;二是清理美國剩餘農產品庫存,因此向臺灣輸出的主要是麵粉而非臺灣人的主食稻米;三是為美國的農產品尋找並培養潛在的海外市場。可以說雖然名為食品援助,卻包含與受援國家與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及美國海外貿易等諸多考量。
  • 美國反戰組織:美國對華輿論現在「非常危險」
    環球時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在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的演講,被廣泛解讀為對華「新冷戰」宣言,您怎麼看?班傑明:蓬佩奧的講話令我非常擔心,美國推動對華「新冷戰」已經有一段時間,他的演講是正式宣告。作為美國公民,我們現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教育其他人關於「新冷戰」的危險、背後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說它對美國人害處極大。
  • 美國退出的《開放天空條約》是什麼?拜登會重新加入嗎?
    此次退約並不突然,美國今年5月就宣布了退出決定,並稱俄羅斯違反該條約是美國退約的原因。儘管遭到多國反對,美國仍然堅持退出決定。《開放天空條約》為何重要?考慮到未來可能的權力更替,美國有可能重新加入這項條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