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就分三六九等,只是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分級標準和方式。
在當下這個時代裡,人的層級區分並不是單純看有不有錢這麼膚淺。
更多時候,我們區別人的層級是從這個人的行為表現來看的。
很多有錢的人,因為素質低下依然會被我們認為是「層級不高」的人;而有些人雖然錢不多,但因為言行舉止很有涵養,所以我們也會「高看」對方。
一般來說層級越高的人,往往有比較類似。
而層級越低的人,通常情況下會越喜歡做以下4件事。
一、喜歡批評他人,且不論緣由。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批評他人,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優秀,可能他們只是單純地見不得他人好而已。
見不得人好,所以就會想辦法從他人身上找到一些自認為是缺點的地方來進行批評指責。
這種批評一般有兩個特徵:
一是不論緣由。
也就是說,他們所謂的「批評」純粹就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貶低他人抬高自己而已。
所以這種行為是「對人不對事」的刻意針對。
二是不分場合,甚至專門挑人多的場合。
一般來說我們給他人指出問題時,會選擇人少的場合,一方面是顧及他人的面子,另一方面則是不想因此而影響感情。
但有些人卻不分場合專挑人多的地方來公然指責別人,其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讓對方難堪。
殊不知這種行為,只會遭人厭煩唾棄,並不能真正影響到對方。
二、喜歡抱怨,且總想讓人認同自己的抱怨。
尤其是在工作場合,我們經常會聽到同事跟我們抱怨這抱怨那。
有時候你不想理他吧?你怕因為一點小事鬧得大家不愉快。
可聽他抱怨吧?他又要你從言語、從思想上認同他所抱怨的事情。
比如他抱怨公司老闆摳門,然後你就必須要認同他的這個觀點,否則他就會一直拉著你說。
如果是遇到個人主見性比較差的同事,或許就能被這些人的抱怨所影響。
你會發現,往往那些愛抱怨傳播負能量的人,在公司的職位都不高,業績也不怎麼好。
之所以他們喜歡抱怨,無非就是不甘於自己所處的職位、所領的薪水。
然而抱怨又會讓他們更加難以提升,所以即便是工作了很多年卻依然難以得到提拔。
於是他們又開始抱怨了。
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平庸,而越平庸就又開始越喜歡抱怨。
三、喜歡八卦,且很愛胡編亂造。
《金剛經》有云:「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我們是否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愛說他人是非的人,是哪些群體?
是不是那些生活一般、事業平平之人?
那些喜歡八卦的人,通常情況下都是缺乏自信、不求上進的人。
有時候我們自己被八卦了之後心裡會很不舒服,但其實我們轉念一想:論人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這些人根本就不是跟我們一個層級的,何必要自尋煩惱呢?
喜歡八卦的人算是一個層級的,而那些層次更低的人不僅喜歡八卦是非,還很愛胡編亂造。
一些明明不存在的事情,在這些人的口中就變得有理有據起來。
像這樣的人,你壓根不必理會,甚至於連「點讚之交」都完全沒有必要。
跟這種層級的人相處,指不定哪天你就會成為他們八卦的主人翁之一。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快麼?
四、喜歡佔便宜,且還會怪你不夠大方。
不管是蹭你一頓飯,還是蹭你的順風車,有些人總喜歡想盡辦法來佔小便宜。
遇到棘手的事情時,往往他們縮得最快;遇到有便宜可佔時,他們衝得最靠前。
層次越低的人,通常會本能反應一般地佔小便宜。
你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上,都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匯報戰果的時候,他們會把自己的功勞放大;反省問題的時候,他們會把自己的責任推乾淨。
如果你去反駁他們,他們還會埋怨你不夠大方。
「吃你一頓飯又怎麼了?不就是十幾塊錢嗎?我給你就是。」
當你聽到這句話時,你會是什麼感受?被佔了便宜不說,還被對方說得啥也不是。
像這樣的人我們生活中不少遇到,但我們完全可以減少跟這類人的交往,因為他們層級太低不值得我們花精力去維護關係。
結語感悟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高層次的人,那麼我們首先就是要優化自己的交際圈子。
要是你身邊來往更多的是以上四種人,那麼你可能需要自我反省一番:自己是不是也是同類人?
如果不是,那麼我們可能需要減少跟這類人的來往;如果是,那麼就需要加以改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什麼樣的人來往,我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多跟層次更高的,言行舉止更有素養的人交往,那麼我們也會受其影響成為一個有內涵、有素養的高層次人。
—END—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
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知陽,感謝您的閱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