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陳鴻宇,很多人眼前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副圓框黑邊眼鏡,臉頰消瘦稜角分明,笑起來那眉眼如同鄰家少年,捧一把吉他淺吟著《理想三旬》。用陳鴻宇自己的話來說,「一身瘦骨,一雙冷眼,一張快嘴,一顆熱心」。
那些相異而又融洽的特質埋藏在他的經歷中,構成了他獨特的迷人氣質。有人說他是民謠界新一代翹楚,也有人說他是民謠圈為數不多的男神。然而迅速躥紅的速度沒有讓這個大男孩兒飄飄然,在他心裡,音樂之路剛啟程。
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多少有才華的年輕音樂人在商業化的洪流中,在急功近利的冒進下,最後如同流星一閃而逝,只剩一聲嘆息。
陳鴻宇顯然不是這樣,他對自己的音樂作品要求之高近乎苛刻,歌編曲往往要編出好幾個版本再逐一修改,混音也是常常要混出好幾個版本,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在做作品的時候由著自己,東西做出來了,就由著市場。」他的回答讓人覺得很放心,也對他的音樂充滿信心。
陳鴻宇的歌詞幾乎都是由一人完成,就是唐映楓。有人說他和唐映楓的組合就如同於周杰倫和方文山一般,堪稱是天衣無縫的黃金組合,陳鴻宇低沉的嗓音加上他的作曲,配上唐魔的極具文藝氣息的詞,總能夠撥到人內心當中的琴弦,從而引發共鳴。
陳鴻宇的嗓音與他看起來文弱的身體、與他的年齡並不相符,他的聲音比馬頔要低沉,又不像宋冬野那樣的透徹,跟他的搭檔雨陽卻又不是同一個格調。聽到他的聲音,腦海裡浮現的是一個像宋胖子一樣的男生,應該是很乾淨的樣子,穿著白襯衫,偶爾還會叼著一根煙,平穩的坐在副駕駛,應該是那種有過不知道多少經歷的早熟青年。
如果《理想三旬》是入坑曲,那麼《早春的樹》就是甘願被埋的一首歌。略悲涼,聽完又不知不覺會溫暖起來。
這棵早春的樹本本以為會在荒野裡默默無聞的生長,但是卻遇到了她,為了她甘願放棄後半生,成了床架,成了椅子,成了窗戶,成了門帘,只為了無處不在地圍繞著她,看著她,愛著她,已化為萬物不曾離開她,但是自己終究是一棵樹。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