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告別過去才算成長,人生是一場修行

2020-12-22 北翠讀書

2014年6月,安妮寶貝改名為「慶山」。「慶」有歡慶讚頌之意,「山」字則是因為旅行中她爬過很多的高山,它們給了她一種堅定的感覺。「好像是大地上特別穩定的東西,跟天地連在一起。」為何要改名?大抵是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她的品性也悄然發生變化,作品的風格也逐漸轉變。

她早期的作品文字華麗而高調,辭藻陰鬱豔麗,給人的感覺是頹廢的、虛無的、陰冷決絕。

長篇小說《蓮花》是作品風格轉變的標誌,後期慶山開始關注人與外界和自我的關係,是蒼涼的、平和的、溫情的。《夏摩山谷》延續了這種寫作風格,書中主人公的思考與發問何嘗不是作者的所思所想呢?

慶山(安妮寶貝)

書籍的魅力總是那麼妙不可言。你有沒有被書中的一個故事、一張照片打動就踏上了尋找的旅程呢?這本《夏摩山谷》講述的就是尋找夏摩山谷的故事。

《夏摩山谷》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虛空之輪、燕子歸巢、諸神的宮殿和心咒,裡面的各個小結都是以書中人物的名字來命名。在交錯的時間和空間中,夏摩山谷是三位女子遠音、如真、雀緹心中的烏託邦,也是作者慶山的心中白月光,是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卻不斷生長的地方。

01旅行,尋找內心的桃花源

遠音是活躍的舞臺劇創作者,一名演員,結婚後,她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照顧孩子的一日三餐、衣食起居,她漸漸迷惘於生活的方向和目標;

如真在環境惡化的大城市幻海經營一家小店鋪,過著簡單而無害的生活。她渴望愛,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報以她的卻總是傷害;

雀緹是一名醫生,與一名男子相戀,但卻沒有選擇在一起,而是心心相印,合為一體,恪守彼此永恆而無盡的諾言。聽過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雀緹的愛情卻告訴我們這種心心相印的無盡信念才是最美好、純真、強大的愛情。

旅行中尋找的烏託邦——夏摩山谷就在三名女子的際遇中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始終保持著古老和幽靜的氣氛,這個地方宗教感如同空氣般存在,鐫刻在人們的意識之中,這裡的孩童從小被教導以空性和淨觀之道去看待自心,善待周圍的世界。

世代生活在夏摩山谷中的人,延續著單純而堅定的傳統和生活方式,沒有被外界的變化和欲望影響。

「夏摩山谷有魔力,與它有緣的人會被召喚。最後他們願意死在這裡,把山谷當成此生終結的歸宿」。

曾經一起長大的朋友,我們都曾許諾要去追逐星辰大海。只是工作的壓力都讓旅行成為心中的「硃砂痣」和「白月光」。

「以後我掙了錢,一定要……」條件狀語從句總是這麼脆弱,遠方成為一個到達不到的彼岸。

我們都怪時間太短、工作太忙、自己太窮,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到裂變的時間點,或許也是遠方早已沒有了等待。

你有心中的桃花源嗎?你想要去追尋嗎?

02佛教,踏上修行之路

在交織錯亂的時空中,左腿深處擱在盛開的蓮花上面,佛冠頂部是阿彌陀佛的綠度母指引著這三位女子的人生方向。綠度母到底有何寓意呢?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慧月公主,她虔誠信奉鼓音如來,歷經一千萬年的供養與修行,她證悟勝義諦。她沒有採納那些僧人的建議——以男身來普渡眾生,而是女身成佛利益眾生,終於換身成為綠度母。她是觀音菩薩因慈悲眾生傷心時掉下的眼淚的變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書中三位女子仿佛是綠度母的化身。在人間體驗「眾生皆苦」的苦諦。她們找尋著生老病死之苦的原因,這是集諦。通過修行來開始實踐解決之道,即滅諦。最後便得大圓滿正果的道諦。佛教四諦,貫穿於她們的短暫卻有意義的人生。

綠度母

我想你一定參加過學校舉辦的志願活動。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可是在慈善機構裡服務的遠音卻認為被布施的人才是真正的布施者。

然而,有些人打著慈善和志願的幌子,收穫名聲,成就自己。社會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隨處可見。人們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剝削勞動力。

人類社會總是充斥著暴力、戰爭、自相殘殺和分歧,而她們選擇閱讀、旅行、修行來尋找一息尚存的道,才明白真正的修行其實是為他人做事,奉獻自己,人世的悲苦和磨難更能考驗修行所獲得的證量。

「人分成兩類,有些人為了身體而活,相信身體一旦死亡就一無所有。有些人為了以身體為容器的心性而活,知道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開啟又一次的輪迴。這種區別,使每個人對待過去、當下、未來的看法不同。計劃和準備不同,心中的目標也不同。」

那麼,你是為肉身而活,還是為心性而活呢?

03總結

翻開這本《夏摩山谷》,仿佛是在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在對話。迷茫是人生的主旋律,旅行與修行卻是能讓我們看透自我的一種方式。

《夏摩山谷》

不追回歸去,不期待未來,但過去已舍,而未來未到。但若現在法,處處觀察之。不惑不動搖,智者當增進。

相關焦點

  • 「無安妮,不青春」,安妮寶貝的愛欲與回歸!
    1998年10月,開始以「安妮寶貝」為筆名在網絡上寫作和發表作品。 2000年1月,出版首部小說集《告別薇安》,該書收錄了《七月與安生》《暖暖》《七年》等小說,以告別、流浪、宿命等為題材,描述了女主人公們的隱秘生活和內心的挖掘及展示。比起她筆下的愛情與男主角,那些小說中的女性,總是描寫得更深。
  • 專訪|從安妮寶貝到慶山:對過去不需要有任何羞恥感
    電影是將於9月14日上映的《七月與安生》,慶山十八年前寫下這個故事,那個時候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叫做安妮寶貝。慶山早年安妮寶貝的文字帶著些許頹靡的氣息,筆下的女孩們光腳穿球鞋行走世間,對世界失望,對自己的生活無從掌控。《七月與安生》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之一,不長的故事,兩個女孩互為照應,一個在漂泊中熱烈地寂滅,一個留守在原本的生活裡找尋到平靜。
  • 安妮寶貝談改名「慶山」:就是兩個喜歡的字
    從《告別薇安》到《春宴》,再到去年出版的《眠空》,安妮寶貝(原名勵婕)的作品保持著一種疏離自省的姿態,關注那些遊走在城市邊緣的人。前些日子,40歲的安妮突然宣布要改名「慶山」引起外界關注。日前安妮寶貝自出道以來首次為新作《得未曾有》在北京舉辦媒體見面會。  談到改名風波,安妮接受採訪時稱現在的自己,喜歡「慶」的歡喜基調和「山」的靈性,但不會與「安妮寶貝」告別。「安妮永遠是我的一部分,我所有的寫作都是建立在安妮寶貝這個基礎上的,它不會消失,也不會脫離,但我可以在它的基礎上做一些新的事情。」
  • 安妮寶貝十年典藏文集《八月未央》
    匯入大心的領域如同水滴匯入大海願這些文字在書寫和沉沒於水中時於你我交會的因緣中種種歡喜或障礙的種子光明或黑暗的能量成全各自的修行並最終趨於唯一存在的光源——安妮寶貝◎內容推薦《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第一本小說散文集,
  • 安妮寶貝的《告別薇安》
    《告別薇安》這本小說剛出版的時候,正是網絡、QQ正盛行的時候。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孤獨、清高、桀驁的男人如何對一個網絡中的女子「微安」迷戀不已,而對現實中愛慕自己的女孩如何殘酷,最終導致這個女孩的死亡,然後他來到了微安的城市,「悼念」了死去的愛情,然後「出逃」的故事。
  • 用一場人生旅行去告別過去,展望未來
    從當下起,我們要開始一場人生的旅行,從過去旅行到未來。大自然在告別中完成四季的交換,花兒在告別中完成花開花落的交替,我們在告別中完成人生的發展。告別過去,是為了遇見更好的未來。告別可以讓我們成長、成熟。告別可以蘊藏希望。
  • 安妮寶貝把女兒養成了自己筆下小說女主的模樣
    「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許多年過去了。就在那樣懵懂莫名的環境裡,我看完了安妮寶貝的小說,《七月與安生》《告別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小說裡的女孩子大都年輕且早熟,有海藻一樣的長髮,喜歡光腳穿球鞋,總是有戀愛可以談,總會遇到不同的男人,浮萍一般,無所歸依,又很驕傲和倔強,哪怕是身處淤泥,心靈也總是乾淨。
  • 安妮寶貝人到中年:更名「慶山」後的變與不變
    在1998年提筆創作之初,慶山還叫「安妮寶貝」,她用女童般的任性文字書寫自己的「青春殘酷物語」,那些關於「愛、流浪和宿命」的故事藉助著早期網際網路的力量,在中國迅速傳播,廣為人知。在出版了十幾本書之後,安妮覺得自己的狀態和心境不斷變化,便把自己喜歡兩個字——「慶」(歡喜讚頌)和「山」(厚重如山)——組合在了一起,並在自己40歲那年完成了一場儀式性的更名。
  • 《山谷》/ 慶山.安妮寶貝——思思為你誦讀
    慶山.安妮寶貝(1974年7月11日-),出生於浙江寧波,中國內地女作家。1998年以安妮寶貝筆名,在網絡上寫作。1998年,憑藉《告別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而成名。2014年6月「安妮寶貝」發微博證明自己筆名改為「慶山」,隨後並署名出版了最新散文集《得未曾有》。
  • 安妮寶貝回應改名慶山:選兩個喜歡的字而已
    對於改名一事,安妮寶貝回應說:「無非就是選兩個自己喜歡的字,把它們組合一下,作為新名字而已。 」  轉變文風 現在更重視分享和交流  近年來,隨著結婚生子,安妮寶貝的文字漸漸柔和,從《素年錦時》、《蓮花》到《眠空》,個人成長的尖銳被日常生活的平和所取代,筆下人物也從內心的掙扎轉向生活的探索。
  •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她的質地並沒有改變
    從20歲時的「安妮寶貝」到40歲時的「慶山」,這是生命的經驗和質感逐漸疊加的結果。2000年,她以「安妮寶貝」的筆名出版第一本書《告別薇安》,16年後,她的第16本書《仍然》以「慶山」之名出版。「16年,16本書,人生經歷了很多。」慶山如是說。
  • 《七月與安生》火了,安妮寶貝的小說還有這些
    這部電影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估計電影的熱映也會讓大家分散一部分注意力在小說上吧!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下安妮寶貝的小說,不得不說她的小說很有自己的風格,可以說是自成一派。不過在推薦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安妮寶貝吧!安妮寶貝,浙江寧波人,中國作家富豪榜上的作家 。早前曾在銀行、廣告公司、文學網站、雜誌社任職。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攝影圖文集、隨筆集等各種著作。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註定要經歷沉沉浮浮,體會人生百態,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 安妮寶貝「消失」2000天後,我終於讀懂了她
    這一年,安妮寶貝首次發表了自己的長篇小說《告別薇安》。 雖然不是年少成名,但擁有著同樣的懵懂心情。 「文藝教母」的稱號都免去了觀眾投票環節,直接就頒發到了安妮寶貝手上。 不少青春期男生也追著讀安妮寶貝,來給自己不成形的情書找找靈感。
  • 1999-2019 | 韓寒不毒了,安妮寶貝不酷了
    2005年的安妮寶貝剛剛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我想這是她的高光時刻,夢想照進現實。她的文字如同燈火照亮了無數少年彼時灰暗的青春,《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別薇安》,清冷又覺醒的句子像是一種啟迪。為什麼要再見呢。
  • 安妮寶貝小說首拍電影 《七月與安生》集齊「青春IP四大神獸」
    而「安妮寶貝」這四個字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映射著無數人懷舊的青春時代,也有著不容小覷的商業價值。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安妮寶貝是名副其實的「文藝書銷量女王」,出版過的十餘部作品都重版數次,曾於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四次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2007年,安妮寶貝還在「中國最具商業價值作家榜」評選中成為唯一獲得全票提名的作家,高居榜首。
  • 安妮寶貝把女兒培養成小說中的女主人公
    01「 安妮寶貝」我對安妮寶貝的第一印象是上面這張照片,這張照片很冷黑白照,穿著樸素,表情平靜。看著這張照片,回憶起她小說中的女主角,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一個作家寫的。安妮寶貝也是我們這一代90歲左右讀者的符號作家,然而當時喜歡安妮寶貝的學生並不多,因為喜歡安妮寶貝的學生似乎與同一班的其他學生不同,至少在我們看來,他們早熟,憂鬱,甚至特立獨行。這樣的群體不太可能成為學生時代的主流。
  • 曾經的安妮寶貝,已成「慶山」,關於《春宴》你讀懂多少
    2014年,安妮寶貝在微博宣布「安妮寶貝」改筆名為「慶山」。上學時期,小編是看著她的書過來的。在那幾年的青春裡,她的書陪伴在身邊十多年,究竟是一種撫慰,還是一種幻覺?現如今,那種懵懂的心境已經過去,她陪伴我長大,我看著她成長,也逐漸直視自我的成熟。
  • 安妮寶貝《春宴》立意單純:愛是人對自身的探索
    」  我的視線在她的小說中穿行,我還是遇見了安妮寶貝一貫的風格、情致、文辭、經年不改的服飾,還有中國、寮國、澳洲、英倫、歐陸等地頻繁的空間轉換。  安妮寶貝蓄積5年心血,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春宴》。小說以30萬字的篇幅,描寫了兩個女子:周慶長、沈信得,在各自的人生中所經歷的生命狀態。
  • 安妮寶貝《春宴》首發
    本報訊(記者袁洪娟)萬榕書業昨天宣布,安妮寶貝長篇新作《春宴》今天零點開始在京東商城獨家發售,8月8日起全面上市。《春宴》篇幅長達30萬字,首印110萬冊為全國最高起印數量。 今天是七夕節,安妮寶貝的《春宴》講述的也是愛情故事。小說中,信得、慶長兩個普通女子在愛情道路上輾轉騰挪,不斷找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