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以後能不能吃?要看禁食名錄裡有沒有

2020-12-22 騰訊網

小暑至,蛙蟬鳴。進入7月以後,每到傍晚,知了便會陸續從土裡露頭,爬上樹上演「金蟬脫殼」。打著手電筒,鑽樹林逮知了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油炸知了也是一些市民眼中的美味。

「今年還能逮知了吃嗎?」近日,一些市民詢問。他們說,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簡稱決定),其中第二條要求: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知了屬於陸生野生動物嗎?在不在禁食範圍內?不少市民有這樣的疑問。昨日,記者諮詢了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

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凡陸生野生動物都禁止食用,蟬自然也在禁食範圍,但根據目前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蟬不在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目錄,也不在林業部門的管轄範圍,到底能不能食用,要等國家和地方出臺具體的禁食名錄,看會不會把它納入其中。因此,在配套法律和具體禁食名錄未確定時,無法進行詳細解讀。

此前,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是否需要把所有的陸生野生動物,特別是將無脊椎陸生野生動物(如蝗蟲等)也全部禁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論證,要避免過於極端片面的傾向,在確保公共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記者了解到,針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外地部分省市已結合當地實際,出臺具體辦法。比如,山西省就明確了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範圍,蝙蝠、田鼠、蟬等都在其中,消除了法律上的模糊、空白地帶。

小知識

洛陽最常見的是蚱蟬 其最大特點是擅長「歌唱」

蟬俗稱知了,為半翅目蟬科昆蟲,全世界已知有2000種左右,我國有近200種。蟬的一生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

洛陽最常見的是蚱蟬,又稱黑蚱,成蟲(雄蟲)善鳴是它最突出的特點。每年6月下旬到10月初,人們都可以聽到它尖銳的叫聲。蚱蟬的卵呈螺旋狀產於樹的小枝條內,孵化後的若蟲自行落地,鑽入地下樹根附近隱蔽生活,吸食樹根汁液,可能削弱樹勢,影響樹木生長。

在所有已發現的昆蟲中,蟬有著最長的青春期和較長的生命周期,美洲有一種蟬的幼蟲期長達17年,被稱為「十七年蟬」。蟬將要羽化時,會在黃昏後鑽出土表,爬到樹上進行蛻皮羽化,成蟲的壽命僅幾十天。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黑暗的泥土中度過,它們熱熱鬧鬧地「歌唱」的時間很短,頗具悲情色彩。(記者 牛鵬遠)

相關焦點

  • 海參、鮑魚、知了猴、蜂蛹到底還能不能吃?還有法律空間沒?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一些人有疑問:海參、鮑魚、知了猴、蜂蛹等算不算野生動物,還能不能繼續吃了呢?記者日前專訪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為大家進行了相關解讀。  海參鮑魚還能吃嗎?  「這個《決定》主要是針對禁食的,包括規定了與禁食相配套的禁獵、禁運、禁售等問題。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關於蠍子、蝗蟲、知了猴等都是無脊椎動物不屬於保護動物,因此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應當是可以吃的。如果說所有的野生動物都不能吃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多少能吃的野生動物嗎?那將會對當前的特種養殖產業產生什麼影響嗎?
  • 「知了猴」「螞蚱」到底能不能吃?權威解讀來了……
    根據《通知》,要堅持分類施策,依法科學妥善處置在養食用性野生動物,針對每個企業、養殖戶制訂一套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處置方案,積極引導和扶持其轉產轉業。「將組建省級專家團隊,指導各地對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通過放歸自然、轉變用途、收容救護和合理調配、無害化處理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置,有序消化存量。」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些都不能吃了!
    對確需退出、在四川有自然分布或歷史分布的,經評估後優先放歸自然;對不能放歸自然的,積極協調收容救護機構收容;對採取上述措施不能處置的,採取無害化處理,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國家林草局《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執行。收容、無害化處置經費由縣(市、區)財政承擔。四川將對退出的人工繁育場所給予適當補償。
  • 「美蛙」還能吃嗎?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到底什麼肉能吃
    重慶日報消息,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焦點1到底哪些肉能吃?建議:修訂野生動物法,科學設定野生動物的內涵「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執法檢查中,不少專家學者、基層單位提出了界限問題。
  • 禁食「野味」的黑白名單:什麼動物可以吃?
    能否進入白名單,要看物種是否繁育技術成熟、健康風險可控、擁有大規模可持續繁育種群且無需從野外捕獲野生個體。「需要有法規界定,與野生動物在遺傳上相隔多少代,可以算作是養殖的野生動物,比如在野外撿到一個鳥蛋,人工孵化了,算不算野生動物?吃了違法嗎?」對愛吃「野味」的人來說,按照法規和最新的政策,當下「什麼動物能吃」是很複雜的問題。
  • 間歇性禁食減肥:禁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上述問題的答案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敲黑板劃重點如果你沒有時間瀏覽整篇文章,這裡有一些關鍵的要點:間歇性禁食基本上是一種進食模式,其涉及經常交替進行很少或沒有能量攝入(即熱量限制)和正常食物攝入的間隔期。
  • 金蟬到底能不能吃?吃知了猴有何危害?70元一斤的金蟬你會吃嗎?
    因為金蟬風味比較出,含蛋白質營養豐富,又有良好的藥食保健的效果,所以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呢,這個世界上有愛就有恨。有說好吃的,就說不能吃的。比如說每年夏天的時候,大家在吃金蟬的同時就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法,說經常不能吃,有毒,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金蟬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我們就簡單說一說。
  • 農業部緊急通知:中華鱉烏龜不入野生動物禁食名錄
    農業農村部發布緊急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這意味著,中華鱉和烏龜不列入野生動物禁食名錄。各地農業農村(漁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明確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對象、管理範圍和管理要求。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漁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取締非法水生野生動物市場,嚴厲打擊水生野生動物非法捕撈販賣等行為。對於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非法獵捕、交易、運輸、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的,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
  • 水裡的常見的,能吃√ 陸生野生動物,別吃×
    &nbsp&nbsp&nbsp&nbsp水裡的常見的,能吃√ 陸生野生動物,別吃×&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微普法】@所有人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你應該注意什麼?
    《決定》規定了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堪稱「史上最嚴」當然,廣大吃貨群眾最擔心的是禁食的界限到底是什麼?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能吃嗎?水生的野生動物呢?......2提問者哪些動物是可以食用的,兔、鴿等能不能吃?法官解讀 常見的家畜家禽,如豬、牛、羊、雞、鴨、鵝等,還有一些動物(如兔、鴿等)的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人民群眾已廣泛接受,是可以食用的,但要適用畜牧法的規定進行管理,並進行嚴格檢疫。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之列
    【來源:北京頭條】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與水生野生動物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歸納
  • 超流行的間歇性禁食真的能減肥嗎?研究表明:並不能
    最近,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間歇性禁食並不能有效地減輕體重或改善關鍵的代謝健康指標。間歇性禁食是指將每天的進餐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從而空腹禁食16小時。雖然先前有研究證明,間歇性禁食可以防止高脂飲食的小鼠體重增加,並減少肥胖小鼠的體重,但近期有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飲食本身並不能有效地減輕體重或改善關鍵的代謝健康指標。
  • 禁食不代表禁止藥用!蠍子養殖戶的春天到底還有多遠?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以後不吃野生動物,保護它們也是保護我們自己。」「捉蠍子解決一時之需,破壞環境是不可逆轉的。」前不久,大河網關於保護野生蠍子的文章一經發表,就引發網友熱議,也引起了蠍子養殖戶的關注。8月4日,大河網記者就此事繼續追蹤報導。
  • 【講章文字】149-禁食禱告
    有人說我是為了減肥,這也是一個目的,總之要有一個目的,總要有一個為什麼要禁食的理由,有人說不知道,反正別人禁,我也禁。最後自己餓的難受,那你不知道為什麼禁食,我建議你就別禁了,因為你那是明顯的餓肚子,不能稱為禁食,那就是餓自己嘛。 我們看今天的題目是禁食,幹什麼,禱告!
  • 河南下發重要通知,以後這些東西不能吃!
    以後陸生野生動物將禁止出現在餐桌上,否則視為違法。不過,列入家禽家畜名錄的陸生動物,仍可以為人們所食用。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暫時不列入禁食範圍。 1 我省開展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退出處置工作 9月底前落實到位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9月底,全省禁食野生動物各項工作全部落實到位,其中涉及的貧困戶、邊緣戶相關處置工作要在8月底前落實到位。
  • 輿情梳理 | 立法「禁食狗肉」是進步還是倒退
    深圳將立法制定可食用動物名錄,禁食貓狗肉!》,支持立法禁食貓狗肉。同時也有質疑和反對。如微信公眾號「草葉知秋」發表《深圳禁食狗肉,應是法治的倒退》稱,對寵物的喜愛,只是個人的情感需求,應該有其邊界,而不應強加於全社會。深圳市此次立法,著實缺乏考慮,有失邏輯,有失公允。
  • 間歇性禁食能幫你減肥嗎?
    在這些年中間歇性禁食變得越來越流行,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簡單做到,不用像其他的飲食方法,需要考慮吃什麼食物,甚至要考慮攝入什麼營養素 間歇性禁食也被稱作限時進食 主要的方法就是,在正常的進食期間插入一段低進食甚至直接禁食的方式交替進行
  • 禁食都有哪些好處?日常飲食有什麼要注意的?
    有沒有什麼系統可以根據個人身高體重年齡等數據,精準計算每天應該攝入多少卡路裡?或者我們具體應該如何禁食,才能達到像小鼠實驗中的那種延壽效果?David Sinclair沒有,目前還沒有。科研資金是非常有限的,我們沒有那麼多的錢來進行這些臨床試驗。我們永遠在搜尋資金,總是擔心錢用完了怎麼辦。
  • 深圳市立法禁食狗肉,其他省市要跟進嗎?
    新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正在徵求意見,並沒有公布。深圳市將大家特別關注的狗排除在「可以食用的動物名單」之外,由此,深圳成了我國第一個通過立法禁食狗肉城市,其他省市要跟進嗎?有人說狗已經不能說是野生動物了,狗對人的忠誠、和人的互動、狗的靈性、以及對老人的陪伴等,都表明狗成了人類的伴侶,當然就不能食用了。狗到底能不能食用呢?當然能食用,除了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