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本良在大區(今吳良)市集做牙郎(買賣中間人),他好武尚義,為人豪爽,司秤公平,老少無欺,成了人們愛戴的市場經紀人。
離大區不遠的湖岑有個七太婆,生得又白又胖。七太婆在大區集市上擺了一鋪肉攤賣肉,只要顧客報個斤兩,她一斧下去,總是八九不離十,被人稱為「一刀準」。
這天正是大區市集,縣太爺奉命派兵到巍山抄家,隊伍前頭已到白坦,武官隨後,騎著馬來到大區市集,見擺肉攤的七太婆豐臀肥乳,想調戲一番。他跳下馬假裝要買肉,報了斤兩後,七太婆一斧下去就用稻草紮好遞上。武官推說這塊肉太肥,要求換一塊。七太婆不惱不怒,又是一斧,切下一塊精肉遞了過去。武官又說這塊肉斤兩不足不要,七太婆拿秤叫他自己稱,結果毫釐不差。武官又說這秤是黑秤,七太婆火了,說你這不明明是在調排人嗎?恰好牙郎吳本良背著秤走了過來,他笑嘻嘻地對武官說:「我是集市的牙郎,你既然不相信攤主的秤,就用我的公平秤稱一稱吧!」
武官見半路闖出個程咬金,斷了他調戲女人的興頭,就黑著臉說:「什麼牙郎?你們這是串通一起,刁難官府!」說著,就將公平秤一折為二。吳本良見武官如此蠻橫無理,就上前一把拖住武官的領口,大喝一聲:「你身為官吏,卻到地方上擾民,今日我們一起到縣裡去評理!」武官仗著自己的武藝和權力,哪裡把吳本良看在眼裡,一拳就往吳本良臉上砸來。吳本良眼疾手快,避過拳頭,飛起一腳,將武官踢出一丈多遠。市上看熱鬧的人先是為吳本良捏著一把汗,繼而又為吳本良本領高強喝採,一齊罵武官無理。武官見隊伍不在身邊,自己武藝不如對方,又是自己理虧,只怕下不了臺,回頭跳上馬背就往白坦方向逃跑。
吳本良的武功和維護市場的勇氣感動了鄉裡人,從此以後大家就尊稱吳本良為「吳良村頭」,即吳姓第一人的意思。漸漸地,大區這村名卻被人淡忘了,而「吳良」就成了這個村的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