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韓國拍的現象級紀錄片《超級中國》嗎?這部片在韓國播出後獲得高達10%的收視率,創造了韓國紀錄片收視紀錄的同時引發全民熱議,被譽為「關於當今中國的百科全書」。紀錄片還引爆國際傳媒,在中國乃至西方國家造成強烈轟動。
於是,「續集」——中韓合拍的6集紀錄片《超級亞洲》來了!
《超級亞洲》由中國雲集將來傳媒與韓國KBS電視臺巨資打造,拍攝歷時兩年之久。今天(10月14日),《超級亞洲》的預告片首發,呼嘯的大片氣勢,磅礴犀利的畫風,很多人立馬被圈粉了!
伴隨著國際傳媒的高度期待,即將推出的《超級亞洲》未播先火,項目啟動之初,就有十五個國家競相購買版權。
還記得去年《超級中國》被好事的字幕組導入國內,瞬間引爆網絡,但緩慢的發布節奏,讓多少忠粉苦苦守候,好在這次大家不用等太久。今天,《超級亞洲》召開首播發布會,宣布這部萬眾矚目的紀錄片將於11月起與國內觀眾見面,每周更新一集。該片第一集會在10月18日晚黃金檔登陸KBS1播出。KBS方面的表態是,由於該片是KBS今年壓軸大片,分量最為重要,因此安排在韓國電視最為看重的黃金十月放送。
《超級亞洲》由中國雲集將來傳媒發起出品,策劃一亮相就引起KBS強烈關注。分集主題、合作機制等方面達成一致後,雙方的強強聯手奠定了項目亞洲頂尖級別製作的基調。隨後,中國的愛享文化、漾漾文化也加入出品。
據云集將來官方微信號透露,《超級亞洲》紀錄片共分為六集:
1. 活力的土地
第一集當然是展示充滿變化和活力的亞洲現場。請注意,用了「現場」這個詞,亞洲的發展步伐實在太快,只有在現場,才能感到到真實的血脈賁張的節奏。
2. 年輕的大陸
亞洲的青年人為高速經濟增長注入活力,八零後與九零後已成為了創新與消費的主體。誠實和優秀的年輕人,是這片大陸的未來力量。
3. 中國夢
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以此為基礎帶動亞洲發展,這是屬於亞洲的中國夢。
4. 12億的革新
以IT與生物科技為基礎,同時在製造業領域發起革新,印度展現出了發展的蓬勃生機。
5. 新興的亞洲市場
在新一輪的全球經濟浪潮中,東南亞國家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投資,也將可能成為下一個新興市場。
6. 亞洲之路
以鐵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陸上線路已經完成,亞洲之路是致富之路,也是影響世界的未來之路。
根據《超級亞洲》雲集將來團隊介紹,2050年亞洲將佔世界GDP的50%,本片試圖完成的是一次亞洲對世界經濟的解答,力求為觀眾展現生機盎然的亞洲現場。為此,拍攝團隊走訪了20多個國家,調研了各國數百個經濟創新的故事和經驗,採訪了亞洲頂級企業家、創新家,更有胡鞍鋼和吉姆•羅傑斯等專業人士指點,使整部片子充滿了力量和智慧。中國的創新和發展已成為亞洲經濟的重要主題,而充滿活力、青春、爆發力和正能量的亞洲,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和影響世界。
本次《超級亞洲》的中方團隊均來自雲集將來傳媒,此前就已經陸續製作出品了《跟著貝爾去冒險》、《本草中國》、《偉大的一餐》等引發強烈反響的大片,全網收看量突破20億,屢創傳播奇蹟,被海外媒體稱為「中國真實類領域異軍突起的強大力量」。
KBS製作人黃應九和姜潤機表示,《超級亞洲》在策劃、投資、製作、播放上以前所未有的國際聯合製作方式進行, 無論是雲集將來,還是KBS團隊,在製作時都保持著高度的使命感,希望《超級亞洲》不僅能與亞洲各國的觀眾見面,而且能發行到歐美等國家進行播出,期待亞洲的故事能引起全球性的強烈反響。
得一提的是,《超級亞洲》試圖傳遞給觀眾這樣的信息:中國的發展並非追求一家獨大,而是要與亞洲、與世界共享發展的成果。這一訴求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將「中國夢」與「世界夢」結合起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時代要求。
節目中有一個環節,邀請20位世界經濟界的頂級學者預測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亞洲是否能稱為世界經濟的答案。
歐美著名學者吉姆•羅傑斯回答道:「21世紀屬於亞洲時代!」
安德魯•夏洛也認為:「超級亞洲的時代已到來。」
誠如西方學者所言,亞洲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已經在世界舉足輕重,然而其文化輸出和文化發言權卻遠遠與經濟地位不能匹配,西方媒體對亞洲的認知也時有偏差。像《超級亞洲》這樣的紀錄片,事實上承載了來自東方的視角和哲學,向西方世界娓娓講述亞洲的情感、成果和魅力,但同時也展示了一個正在學習和成長中的亞洲,如何客觀、全面、理性地看待自身發展和世界的關係,這是一個國際級紀錄片應有的態度。
依靠優秀團隊保駕護航與前作《超級中國》積累下的良好口碑,《超級亞洲》到底能走多遠,掀起多大的「超級」熱潮,相信正式播出後,就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