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外電影作品中老年題材的差異化現象

2020-08-28 成成說歷史

前言:

近十數年來,電影百花齊放,產量高而質量也有顯著的提升。在電影題材方面,則是各顯神通,多個方面都有涉及。其中有一個永恆的題材,那就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要創作對象的故事題材,被電影人反覆演繹。夕陽無限好,這類的題材能給電影人很大的感觸,能深深打動觀眾的心,因此中老年題材的電影即便是在當前追求年輕化趨勢的情況,也有不小的市場。最近十餘年來,中外電影界對於中老年題材的作品都有相關程度的涉及,同時在中外這類作品對於影片的人物描繪、演繹風格及深度內涵等存在不小的差異化。

我觀看了兩部電影,剛好在中老年影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兩部作品分別代表著中外此類題材。下面,就二者表現出的上述差異化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這兩部電影作品分別是:《桃姐》及《愛》

《桃姐》劇照

一、 兩部電影作品的概況

《桃姐》是部國產片,由著名導演許鞍華執導,2012年首先在內地上映。此片的故事背景延續了中國傳統,講述故事主人公鍾春桃(即桃姐)從年少時(13歲)起就給一大戶人家當女傭,先後照料了這一家四代人,起到她60年後的人生歷程。在故事中,這一家人要麼過世要麼離家移民或去外去,最終僅剩下少爺Roger(羅傑)一人與桃姐在家中生活。故事達到了高潮,桃姐由於長期的操勞及年紀漸大,突然地就中風了。她知道,她的生命已經接近終點,但她擁有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即不能拖累他人,因此主動讓羅傑送自己到養老院。羅傑在劇中的身份是主人,但他並未把桃姐當下人,而是當成一名長輩,十分細心地照顧著她,起到桃姐生命終結。

《桃姐》劇照

《愛》是一部外國片,由奧地利著名導演麥可.哈內克拍攝,此影片同樣生於2012年。此片的故事描述一對平凡的夫妻,倉位均雙雙年過古稀,但卻十分相愛。主人公喬治與安妮生活著,如同往常一般地安靜平和。然而有一日,不幸的事來臨了,安妮突然中風,她的右半身因此癱瘓。安妮性格上十分堅強,同時知道自己不能拖累老伴,更不願意其他人看到自己此時窘迫的形象,因此她數次請求喬治幫助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表。喬治經過反覆勸說無效,最終也理解了妻子,並對她的選擇表示尊重,終於幫助妻子自殺成功。

《愛》劇照

二、 人物描繪差異化對比

在兩部電影中,對人物的刻畫存在明顯的差異。

影片《桃姐》的主人公是桃姐,故事中描述的重點在於她到老年後的一系列情節形象。她是名保姆式的傭人,做事勤懇且工作能力強,在梁家中時間很長,深受梁家上下人等的尊重;她自愛且自尊不願意拖累別人。當獲病中風後,主動讓羅傑送她了養老院,而且堅持費用自己付;她性格善良,堅叔是位行將就木的人,為了出去嫖娼,向桃姐借錢,桃姐同意,理由是&34;;她性格豁達,即便臨終,也在病床同他人開玩笑。由此,我們看到了在桃姐的身上,留下了中國傳統優良形象,即勤奮耐勞、自愛、善良、豁達。

《桃姐》劇照

而《愛》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有兩位,即喬治與安妮夫妻兩人。安妮在性格上堅持獨立女性,擁有強大的自尊自強的性格。最終成功勸說丈夫幫助自己自殺成功。喬治則是位嚴肅善良的人。妻子中風後,他並沒有給兒女增添負擔,而是獨自照顧妻子。在妻子受盡病痛折磨後,眼看著沒有康復的希望,他不願意妻子繼續痛苦,因此尊重了她的選擇,幫助她終止了生命。這兩個人物形象,表達出外國人那種追求自由、相互尊重的特性,哪怕是在生命的選擇上也是如此。

《愛》劇照

因此,從上述分析中,我們看到了中外電影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三、 演繹風格的差異化

《桃姐》一劇的演繹中,導演使用了長鏡頭拍攝,同時運用大量的特寫鏡頭,由此展開對於人物心理變化的精緻渲染。此外,此片對音樂進行了極其精妙的運用,音樂使用時間的長短,都能根據故事情節做出最合適的安排。這兩個方面相互配合,推動情節發展向前發展,達到了對中老年題材的深入刻畫,讓作品更加成功。

《桃姐》劇照

而《愛》則展現出大量真實自然且客觀冷靜的鏡頭。在拍攝中同樣使用了固定長鏡頭,導演把長鏡頭表現出來的那種&34;的效果極力發揮了出來。在光線方面,沒有做特別處理,而是表現出自然的色調,從而奠定了影片那種峻冷的特色。在這部作品中,很少使用音樂,而是在似乎發生於觀眾身邊的情節下,對故事進行自然的推進,最終完美地展現出主題來。

從上述的對比,我們發現,這兩部中老年題材的作品,在演繹風格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化。

《愛》劇照

四、深度內涵表達的差異化

在《桃姐》一劇中,主人公桃姐是位保姆,其工作是照顧好梁家的日常生活,主要是買菜並做飯。當做完所有的家務後,她才會在廚房中簡單地吃飯。在桃姐中風之後,她已經沒有能力繼續服侍羅傑,而且會拖累羅傑,於是主動請求他送自己到養老院。而羅傑則經常以乾兒子的身份到養老院中去探望她,並帶著她一起吃飯、在公園遊玩,甚至帶她參加了自己電影的首映。這樣的照顧起到桃姐過世,他為桃姐舉辦葬禮後才結束。通過這樣的故事描繪,我們看到了這完全是中國文化的表達形式,具有深刻的內涵,從中展現出中國文化底蘊中那種人性的善良及溫暖。

在《愛》一劇中,導演要表述的內容主要是&34;。當愛情遭遇了生死狀況時,真愛該如何選擇。這種有深刻哲理的內涵,電影中卻沒有明確地出現,沒有語言去表述這種內涵,只有通過情節的堆積,到了結束後才能體驗得出來。這展現了國外那種自由主義、尊重他人的文化內涵。我們知道,幫助他人自殺,在中國是不可被接受的,甚至是犯法的,但在國外卻是被當成真愛的表現形式因此被歌頌。由此,我們看到了,同一件事不同的結果,就是文化深度內涵差異化產生的不同結果。

《愛》的導演麥可.哈內克

五、結語

對比上述兩部中外老年人題材的影片,我們發現了它們人物描繪、演繹風格及深度內涵等多個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 ,我認為主要在於各國文化傳統不同、社會背景各異、且不同導演對題材拍攝的觀念不同及其他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此類題材的影片也存在一些共同特點,比如它們都會對人們強調要關注中老年人群體,又比如對這類題材的敘事手法都較為簡單而不讓觀眾太過於扎心;此類影片多數源於社會現實,因此故事大多能找到原型。

歐美國家較早地完成了老齡社會的轉化,因此其在電影選材上,通常內容更豐富,探討層次更深入。而在我國,隨著電影產業持續的發展,中老年題材的作品也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上述的這些差異化,對於推動電影業的向上發展提供了動力,也有利於促進我國中老年題材的電影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近年來中外電影作品中老年題材的差異化現象
    夕陽無限好,這類的題材能給電影人很大的感觸,能深深打動觀眾的心,因此中老年題材的電影即便是在當前追求年輕化趨勢的情況,也有不小的市場。最近十餘年來,中外電影界對於中老年題材的作品都有相關程度的涉及,同時在中外這類作品對於影片的人物描繪、演繹風格及深度內涵等存在不小的差異化。
  • 近年來韓國歷史題材的電影
    中國大陸電影的領軍人物張藝謀和陳凱歌也分別在《英雄》與《荊軻刺秦王》之後,著手於《十面埋伏》與《無極》的打造,以圖給中國國產電影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一貫以「拿來主義"的好學精神著稱的韓國不甘落後,在前幾年的《飛天舞》、《武士》、《新羅刀客》等歷史題材電影的基礎上,於2003、2004年也拿出了不少優秀的歷史題材的影片。一時間,影壇上刀光劍影,虯髯高髻,長袖善舞。
  • 觀察 你要進來我要出去」 中外合拍電影持續升溫
    由中方參與創作的《功夫熊貓3》在全球狂卷近5億美元票房,由中國奧飛影業和美國新攝政娛樂聯合出品的《荒野獵人》力助萊昂納多奧斯卡「封帝」,中國中央新影集團和美國全球媒體管理集團等機構合拍的二戰題材影片《空襲》日前在京啟動……近年來,中外合拍片持續升溫。伴隨中外合拍片數量的激增,合拍的方式、中方參與的程度和影響力也在不斷升級。
  • 從閱文IP《第一侯》《明朝敗家子》《師父又掉線了》看影視題材的差異化破局
    >在成熟的紅海題材中挖掘新的領域,並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在固有基礎上開闢疆土,以差異化將原生圈層進一步擴大。其中「春風亭雨夜之戰」的激戰情節,讓這部作品在電視觀眾的心中深深地烙下了自己的名字。電影質感的影像畫面,夜雨滂沱的古街巷道中,朝小樹一連串淋漓酣暢的動作場面,讓故事裡冷峻的江湖氣息衝破屏幕,直擊觀眾內心。《將夜》脫離了單純男頻IP的定義,而是將故事的內容情節強有力地發揮成了一部高質量的古風品質大劇,而更重要的意義是,《將夜》完成了一個圈層融合。
  • 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人「隔空」暢聊中外合拍片的未來
    ,共同一起探討中外合拍電影經驗以及探討本土化與國際化結合模式等問題。第一,必須是全內資的製片企業;第二,境內申報方至少有兩部或者兩部以上的國產片的投資,或者是出品的經歷,這樣無論是對中外合作雙方項目的推進與進展,還是資金方面的投入,相對有保障作用。第三,出品單位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這其中包括銀行證明,還有就是在刑事、民事法律訴訟方面沒有什麼不良記錄等等。本土化題材如何才能實現國際化表達?
  • 醫療題材影視作品:幫助理解戰「疫」的艱難時刻
    近期,一批膾炙人口的醫療題材中外影視劇和紀錄片作品尤為引人矚目,體現了文藝作品對於人類社會的特殊價值。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醫療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從未間斷。從本世紀初開始,新老文藝工作者就開始關注這一社會生活中重要的領域,用視聽藝術的方式來回應現實生活的焦慮與期待,弘揚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進步。
  • 飛鶴、澳優、伊利、蒙牛、美廬、和氏等乳企爭相布局中老年奶粉!
    而隨著細分品類市場競爭的加劇,中老年奶粉也越來越受到乳企的重視,目前已有飛鶴、澳優、伊利、蒙牛雅士利、和氏、美廬、惠氏、雀巢、雅培等乳企涉足中老年奶粉領域。市場競爭加劇,中老年奶粉受乳企關注近幾年我國新生兒數量不斷降低,人口紅利式微,常規嬰配粉市場增長滯緩。
  • 《電影文學》(2019年第14期)當下中國軍事題材電影海外傳播研究
    [3]尤其是對英雄人物的書寫,能夠聚焦到大寫的人和典型的人格精神,而這正是軍事題材電影具有普泛性受眾接受魅力的原因所在,因為透過軍事題材電影,可以尋找這個時代的英雄主義。[4]再次是對中外軍事題材電影跨文化比較研究。
  • 醫療題材影視作品:幫助我們理解抗疫的艱難時刻
    近期,一批膾炙人口的醫療題材中外影視劇和紀錄片作品尤為引人矚目,體現了文藝作品對於人類社會的特殊價值。實際上,近年來我國醫療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從未間斷。從本世紀初開始,新老文藝工作者就開始關注這一社會生活中重要的領域,用視聽藝術的方式來回應現實生活的焦慮與期待,弘揚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進步。
  • 中老年內容賽道,內容創業者未來方向/機會在哪?
    3.中老年網紅頻頻「出圈」,以時尚、逗趣、反差萌等明確差異化標籤,佔領越來越多大眾關注份額。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田姥姥、北海爺爺、三支花、耀楊他姥爺……隨著競爭逐漸激烈,他們的未來發展方向值得我們思考。總體而言,中老年文娛需求正亟待爆發,而目前市面上雖創業者眾,各行各業都不斷有相關項目湧現,但依舊是一種「供不應求」的局面。
  • 行業聚焦 | 中國電影市場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將成主流
    近年來,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憑藉其貼近生活的表達、人物刻畫豐滿和真實細膩的情感描寫獲得了觀眾及市場的雙重認可。何為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現實主義電影,是以展現現實社會生活為標誌,批判社會不良現象,還原生活的精神、物質層面,立足於當代社會中一切真實的故事類型題材。具體拍攝手法為採用自然光,運用簡單電影語言,還原最本真的世界,一部好的現實主義題材劇不僅能走進觀眾的內心,還能引發全民大討論。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異常火爆去年以來,多部在國內上映的印度電影都深獲好評,幾乎是來一部大賣一部。
  • 5000多家公司倒閉,影視行業寒冬之下中老年影視需求帶來新機會
    2019年開播400多部電視劇,其中爆款屈指可數,能成功出圈、成為現象級成功劇集的更是鳳毛麟角。 突發的一場疫情讓影視行業雪上加霜。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影視相關公司倒閉5328家,是2019年的1.78倍。 而我們常說「危」中藏有機會。
  • 中老年女性銀幕眾生相
    電影誕生以降,藝術家創造了無數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但總體而言,為迎合眼球經濟,青春貌美成了定義女性的關鍵詞,而年老色衰的女性角色則經常被邊緣化、刻板化。近年來,隨著西方女性解放運動的不斷發展,電影為中老年女性發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從北影節高峰論壇,看中外電影合作的路徑與發展方向
    8月22日開幕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倍受矚目,既在於她過去十年間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和中外合作交流方面的重要成就,也在於中國疫情防控常態化大背景下,中國電影市場和電影人的表現,為全球業界所展現出的信心與希望。8月24日下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暨影片創投會」在懷柔成功舉辦。
  • 好萊塢電影與中外電影合作的黃金時代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深圳星光藝術家部落聯合舉辦的「好萊塢電影與中外電影合作的黃金時代」國際電影論壇在深圳如期舉行。國家二級作家,編劇夏子與深圳電影人,電影愛好者分享她的電影成果以及與好萊塢電影人進行合作交流的諸多見聞,並對中外電影合作闡述自己的觀點。
  • 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如何打造出高品質內容?|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特別是近來年在現實主義題材中的深度耕耘,讓觀眾和市場都看到了現實主義題材也能受到口碑和熱度雙豐收。在侯鴻亮看來,主流的倡導對現實主義題材劇是有一些推波助瀾作用的,而無論什麼題材的作品,都要面對市場目光的審視。在作品播出前,誰也不敢保證,能不能成為頭部的產品。「比如《都挺好》,創作的初期只是因為一個父親形象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有想要表達的內容,我們才決定去做。
  • 洞察丨超50家公司「血拼」中老年內容賽道,內容創業者未來方向/...
    2.中老年越來越玩轉網際網路,自我展示需求得到釋放,渠道多元。西瓜、火山、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崛起,正成為觸網老年人閒暇娛樂、表達自我的重要平臺。2019年,老年群體觀看短視頻的人數佔到了58.6%。與其他年齡段相比,老人群體是持續關注短視頻最高、降低關注度最低的群體。3.中老年網紅頻頻「出圈」,以時尚、逗趣、反差萌等明確差異化標籤,佔領越來越多大眾關注份額。
  • 超50家公司「血拼」中老年內容賽道,內容創業者未來方向和機會在哪?
    垂直的中老年娛樂社區。如深耕廣場舞的糖豆、記錄性應用彩視、提供照片圖文剪輯的美篇、小年糕、中老年直播交友的老柚等。 專業MCN機構大量入場。乘短視頻直播的風口,挑選極有辨識度的中老年做網紅孵化,走差異化路線收割年輕流量。 線上線下融合,滿足中老年文娛需求的學習類平臺。
  • 國產動畫電影的2020:16億元票房《姜子牙》之後,更多神話題材作品備案了
    2020這一年,共有32部動畫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總體票房29.18億,約佔電影總市場的14.29%,與2019年115億的優異成績比下降了約75%。其中進口動畫電影16部,票房11.96億,相較2019年的44.09億下降72.87%。中外合拍僅有1部,票房581.9萬。如果算上合拍片,2020年上映國產動畫電影17部,總票房17.22億元。
  • 北影節聚焦中外合拍 丹青映畫攜中德意合拍電影《平臺》亮相
    8月24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暨影片創投會」在京成功舉辦,論壇以中外合拍電影項目為紐帶,舉辦中外合拍影片創投會,務實推進中外影視文化交流與合作,並助力項目開發孵化。期間,丹青映畫攜中德意合拍懸疑愛情電影項目《平臺》進行現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