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打造百噸級微型潛艇,二戰時表現優異,曾擊沉萬噸級戰列艦

2020-12-19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導,由於巴基斯坦海軍一直沿用的MG110微型潛艇已服役近30年,即將超過使用年限。因此,巴海軍為了替換這些老化嚴重的裝備,正在展開新一代微型潛艇的研製計劃。比如巴基斯坦國防生產部2015至2016年鑑中曾記錄:2017~2018年將啟動一項研製新一代微型潛艇的項目。

同時還要求巴基斯坦軍工必須在不藉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通過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方式來打造新一代微型潛艇。

美媒指出,根據美國最新發布的衛星圖像來看,巴軍工部門可能已按照國防部的要求自主研製出了新一代微型潛艇。因為2016年時,衛星拍到的照片只是被造船帳篷蓋住的潛艇,但到了2019年,該帳篷不僅已被揭掉,新一代微型潛艇的輪廓清晰可見,而且這也說明建造工作接近尾聲,該艇或已進入海試階段。

按照美媒目前的描述,它們從衛星圖片上判斷該潛艇長度約為16.7米,寬約2.43米,屬於緊湊型潛艇。

排水量雖不得而知,但依照巴基斯坦之前引進的義大利MG110型潛艇尺寸來看,這款微型潛艇的排水量應在百噸以內。義大利MG110微型潛艇長約27.8米,寬5.6米,航速9節,水下排水量110噸,潛深150米,武器配置為兩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MK414型水下爆破水雷。

理論上,軍用潛艇按照大小可分為四類,即排水量超過2000噸的大型潛艇;600~2000噸中型潛艇;100~600噸小型潛艇。

最後就是100噸以下的微型潛艇(袖珍潛艇)。而微型潛艇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蛙人直接操控的魚雷;第二種即是現在巴基斯坦研製的新一代微型潛艇,一般由2~8人操控,可通過發射魚雷和水雷的方式來摧毀敵艦。

客觀上說,微型潛艇誕生初期並不被世界各國看好,原因是它航速和潛深太低,隱蔽性以及攻擊性都偏弱,所以當時也被各國戲稱為「自毀式裝備」,然而接下來它的實戰表現卻瞬間驚掉了嘲笑者的大牙。

眾所周知,義大利是世界上最先研製並使用微型潛艇的國家,它在二戰時期曾用「人操魚雷」,也就是以上第一種由蛙人直接操控的自毀式裝備擊沉了英國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之後德軍又用「海豹」微型潛艇擊沉了法國「戰鬥」號驅逐艦和3艘重量級貨輪;接下來英國也著手打造了一款排水量僅30噸的XE微型潛艇,由於體型太小,因此它並沒有配備魚雷,只是攜帶了3~4噸的高爆炸藥(水雷)。

1945年7月,英國XE微型潛艇潛入到新加坡港灣附近,之後4名蛙人攜帶6枚水雷出發並將它們置放在了日本「高雄」號戰列艦(排水量約12000噸)的艦底。

接下來「高雄號」發生大爆炸,船底被炸開了一個長約18米,寬約9米的大洞。雖然當時並沒有下沉,但由於日本後期無力維修,因此這艘萬噸戰艦最終葬身馬六甲海峽。綜上可看出,巴基斯坦打造的微型潛艇雖小,但只要使用得當,它也可擊沉萬噸戰艦。

相關焦點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二戰中,英法美日等國都擁有艦齡非常老的戰列艦,其中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日本金剛級戰列艦都是一戰前就開始建造的,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堪稱「爺爺」級戰艦。二戰中火力硬拼吃大虧的金剛級戰列艦雖然金剛級戰列艦最終結局都很悲催,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早期,金剛級戰列艦利用當時戰爭局勢的優勢,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
  • 飛彈驅逐艦和戰列艦誰更強?歷史真的發生過,衣阿華級險被擊沉
    對於很多軍迷來說,戰列艦這樣的「大艦巨炮」是男人最大的浪漫,其熱度絲毫不亞於「排隊槍斃」(線列步兵)。那麼,若一艘戰列艦和一艘飛彈驅逐艦發生碰撞的話,二者誰能勝出呢?其實,歷史上還真的就發生了這一事件,二戰名艦衣阿華差點被擊沉。
  • 揭秘二戰日軍為何害怕「華盛頓」號戰列艦
    「華盛頓」號及其姊妹艦「北卡羅來納」號是美國自1921年開始建造的首批戰列艦。它們的排水量為3.5萬噸,航速可以達到27節,艦上還配備了20門火力強大的5英寸口徑兩用副炮。最初計劃讓北卡羅來納級擁有23節航速。這是為了能夠趕上條約籤署前的戰列艦航速,因為美國海軍預計「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將和這些戰列艦一同行動。
  • 勇敢號航母:二戰德國潛艇首個大戰果 極大鼓勵了德國研究潛艇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在航母方面德國一直都是一個大短板,但是在潛艇方面,卻將其作戰功能發揮到出神入化。更是發展出了狼群戰術,在整個二戰期間的大西洋戰場上,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給盟國的艦隻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話說軍世】在舊日本海軍挑起太平洋戰爭以前,舊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是當時世界海軍前列,偷襲珍珠港以後,又服役了戰列艦歷史上的超級戰艦:大和號,可謂一時風光無兩,而在此之前,舊日本海軍還擁有四艘金剛級戰列艦,不過這些戰艦都在二戰時被美軍「刷戰績」了。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二戰英國航母的表現如何?壓制德意海軍,曾派遣艦隊遠赴太平洋
    在談論二戰時的航母中,大家討論的大多都是美國和日本兩國的航母。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英國,卻常被軍迷們忽略,其實英國的航母參加戰鬥也不少。本文就來談一談,二戰時期英國航母部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及其具體實力。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於是1934年,義大利開始設計並建造維內託級戰列艦,最初義大利計劃建造兩艘,但是由於1937年義大利與英國、法國關係惡化,義大利又開始在1938年追加兩艘同級戰列艦。維內託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4萬噸以上,主炮為3座三聯裝380毫米口徑,最大航速達到30節,續航能在14節時,可以航行4700海裡。
  • 穿越二戰:大和級戰列艦和052D驅逐艦,誰更勝一籌?
    作為具備大口徑攻擊火力和強裝甲防護性能的水上艦艇,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一款重要武器。在二戰結束之前,戰列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許多國家的主力艦型,可以執行遠洋作戰的任務。可是由於航母的發展,二戰之後這種艦艇逐漸被淘汰,美蘇兩國當時還有處在研製中的戰列艦項目,最後也還是沒能繼續下去。據了解,美軍研製的最後一款戰列艦是蒙大拿級戰列艦,從設計之初這款艦艇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美方計劃打造一款巨型的艦艇,火炮口徑提高到406mm,長度方面達到了280m,同時在防護方面,這款艦艇的裝甲設備也進行了一定的提升。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唯一被擊沉的「Big7」戰列艦:0.14英寸的「傲嬌」
    年的15年間保留下來的7艘戰列艦,也被成為「Big7」,到二戰時,有一艘「Big7」的結局非常慘烈。「Big7」戰列艦中的「偽裝者」:0.14英寸的「傲嬌」陸奧號戰列艦是長門級戰列艦的二號艦,1920年下水,「出廠設置」狀態下的標準排水量為3萬2720噸,現代化改裝後的標準排水量高達3萬9130噸,試航時的航速曾經達到26.7節,改裝後依舊後25節的航速,而當時「Big7」戰列艦中,英國兩艘納爾遜級的航速只有
  • 巨艦末日:二戰第一艘沉沒的戰列艦
    二戰德國最早沉沒的戰列艦德國德意志級戰列艦:遊蕩破交被圍攻二戰沉沒的第一艘戰列艦正宗戰列艦:皇家橡樹號「憋屈」的沉沒了嚴格來說,上述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並不是最早被沉沒的戰列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於1939年9月1日,而英國皇家橡樹號戰列艦,這艘正宗的戰列艦於1939 年10月14日沉沒,是二戰沉沒的第一艘戰列艦,同時,這一艘戰列艦,還有其他記錄:二戰中唯一一艘被敵國潛艇流竄進自家港灣擊沉的戰列艦。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052D型驅逐艦和1943年的衣阿華戰列艦45公裡外偶遇,誰會贏?
    假如一艘052D型飛彈驅逐艦和二戰時期的美國所建造的衣阿華戰列艦在45千米的開闊海域相遇,0252D型飛彈驅逐艦取勝的概率很大,當然052D型飛彈驅逐艦所冒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
  • 詳解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
    大和級戰列艦主炮內部結構,可以看到15米測距儀和供彈系統,炮塔頂部中央為瞄準演戲機,炮管上綁定的是訓練用76毫米外膛炮(炮術訓練時主炮不發射,以節省主炮身管壽命,大和級的主炮炮管壽命是
  • 一戰老艦竟雙殺二戰頂尖潛艇王牌,是運氣爆棚還是靠絕密裝備?
    普裡恩早在1939年10月因為奇襲斯卡帕灣,擊沉「皇家橡樹」號戰列艦而震驚世界;克雷齊默爾是鄧尼茨手下頭號「噸位王」,二戰中潛艇最高擊沉噸位記錄的保持者;英俊帥氣的舍普克不僅是出手狠辣的水下殺手,更因為狂熱的信仰而被樹為宣傳樣板。到1941年初,三大王牌都擊沉了超過15萬噸的商船,在戰績排行榜上遙遙領先,並且都獲得了當時德國最高軍事榮譽橡葉騎士十字勳章。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巨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日本把美國當做假想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由秋山真之和佐藤鐵太郎提出的"對美七成論",就可以說是日本海軍早期的對美作戰理論,它要求日本海軍的艦隊規模上起碼能夠達到美國海軍的七成數量,否則絕無戰勝美國海軍的可能。當時的海戰還是戰列艦對決,誰的戰列艦多誰就牛,所以日本海軍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
  • 薩沙談:美軍飛機三小時擊沉超級戰列艦大和號
    當時日本航母和其他戰列艦已經被全部擊沉,只剩下這艘龐大的超級戰列艦了。如果他放在30年之前的一戰,足可以殲滅盟軍一隻艦隊。可惜,時代變了!全艦長263米,最寬處38米,艦體非常巨大,幾乎像一個小村莊了。大和號絕對是世界頭號戰列艦,單艦戰鬥力超過世界上所有其他戰列艦。大和號標準排水量高達6萬40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3000噸。它比美國最強大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分別高出2萬噸和2萬2000噸,是世界第一大艦。